中学历史教学与培养创新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yan_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创新教育已成为教学中值得探究的一个重大课题。那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呢?
  
  一、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
  
  众所周知,在新的世纪里,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人才竞争将是新世纪发展的主流。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是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传统历史教学,由教师作为传播者,将一套标准化、权威性的历史知识灌输给学生,让他们去死记硬背,忽视了学生内在的需要的感受。历史课堂上“满堂灌”、“填鸭式”,尽管教师累得口干舌燥、苦不堪言,学生依旧是头脑空空、收获不大,而且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于是便出现了“喜欢历史,但不喜欢上历史课”的悖论。显然,这种教学观远远落后于时代。创新教育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叶圣陶指出:“师当然须教,尤宜致力于导,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知……教师为了不教。”因此,我在教学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自学的能力、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探索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学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教师在讲台上给学生讲授其爆发的原因、过程、影响,而学生在下面似懂非懂地听着,听完后也只是要求学生牢牢记住里面的“重点”。我在讲授这一课内容时,没有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把“教”变成了“学”,简要过程如下:导入新课后,为了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疏理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自学完成如下作业: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什么?2.革命过程中主要有几件事?3.革命的影响(国内、国际)是什么?革命过程有何特点及其说明了什么?学生完成后,公布自学结果,教师再对自学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及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进行串联讲解。最后,鼓励学生向课本质疑,向教师质疑,把思维的触觉点升华到理论高度,创设一种宽松的教学双向交流的气氛。这样把教学活动真正变成活跃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创新的过程。
  
  二、激活思维,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他们迸发出最大的学习主动性,以满腔热情和坚强的意志努力获取知识,对学习中的艰辛不再感到苦涩。然而学习兴趣并非每个学生都有,学习中的挫折、困难使一些学生由怕学变为厌学。教师应善于帮助学生认识到知识竞争的新形势,学好知识培养多方面的能力,既是自身价值的需要,又是社会生存的需要,引发学生求知的欲望,真正地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学习也就会从畏难发愁、望而却步转变为跃跃欲试、知难而进。例如:我在讲《美国独立战争》一课时,当学生按照教师教给的方法进行自学,对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有了较深了解后,我及时抓住这一时机,引导启发学生编小故事,条件是与本课内容相符,可以以旁观者身份,也可以以一个美国人的身份,还可以以华盛顿的身份……通过编故事学生发挥了想象力,既对本课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也得到了快乐,并且训练了创新意识,培养了创新能力。
  
  三、质疑解疑,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是创造的动力。北宋张载曾说:“有不知,则有知;无不知,则无知。”“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不难看出,任何知识的取得、能力的培养和形成,需要由有疑到无疑,再由无疑到有疑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全面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要求题目难易适中,深浅适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点到面。例如,学了《法国大革命》后,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是17、18世纪两次重要的历史事件,想一想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问题一提出,学生们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立即联系前面所学的知识对革命的每一个方面进行比较,积极回答问题,并且提出新问题,既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能力。
  
  四、精心设计练习题,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练习是学习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和形成技能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科学有效的练习能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我在讲《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这一课时,在学生对本课有了较深理解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题:1.八国联军的侵华过程是“一路顺利”、“毫不费力”,说明了什么?2.抗击八国联军斗争英勇的义和团结局如何?为什么?3.结合《辛丑条约》内容谈谈这个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那些危害?针对这些问题,学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最后得出满意的答案。这样的问题,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之,创造并不神秘,“人人即是创造之才,时时即是创造之际,处处即是创造之地”。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有利于打破一些学生固定不变的思维定势,训练思维的灵活性,開发学生的智力。只要我们在教学中转变角色,变单纯的教学传授者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以科学的方法训练学生,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逐渐形成,创新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其他文献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基础,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在整个党的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我省现有党的基层组织13万多个,平均每个基层支部有18名
摘 要:普通高中美术课堂上的冷漠现象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我们,笔者在美术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对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其中有四点应引起注意:一、由于一些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重视不够而导致的美术新课程改革实施不力的现状;二、多数学生和家长认为美术课程不重要;三、美术教师个人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有待提高;四、此次课改是在高中学生的美术知识储备不足的情况下进行的。  关键词:课堂冷漠现象 美术新课改
摘 要:通过对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游戏的设计与运用的分析,探讨了小学英语教学中,游戏在课堂设计中的必要性、价值与设置方法。  关键词:小学英语 教学 游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
目的:探讨社区开展家庭病床护理的价值.方法:选择我社区2019年9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0例患者作为开展家庭病床护理前的常规照护组,选择我社区 2019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1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使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课因其自身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它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如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已成为思想政治课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那么,思想政治课教中如何实施创新教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已取代原有的教学大纲,本人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并与原有的教学大纲相比较,认为具有以下创新性特点。    一、新课标对教学内容序列的编排有两大特点。    其一,正像本课名称的变化那样,淡化了政治的色彩,强化了作为新时代好公民应具有的基本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新课标以生活为基础,以学习做负责的公民为基本观念,以如何做人作为本课内容的核心,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为主线
目的:终末期肾病(ESRD)血液透析患者加强营养护理的影响.方法:采用电脑随机法将我院于2018.1月-2018.12月间收治的138例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划分为2组,评价两种护理方案对
对青年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历史教学进行国情教育,是历史课一项经常性的长期任务。  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国情意识。所谓国情意识,就是观察和处理各种社会问题时,必须立足于本国国情,一切从国情出发。国情意识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它是公民对国家的一种自觉的、积极的认识和反映。国情教育就是使国情意识成为全社会的一种共识,成为每一个合格公民应该具备的基
简摆颚式破碎机的润滑系统包括稀油和干油两部分,以供主轴承、连杆轴承、动颚芯轴、皮带轮及飞轮内套等运转部位进行润滑和冷却。实践证明,充分有效的润滑是确保破碎机稳定运行
摘 要:德育活动是个体道德形成、发展的根源与动力,是学生自我教育的真正基础。社会转型时期,要想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必须反思当前德育活动中的存在问题和不足,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批判和改进。  关键词:德育 活动 常见问题 分析 应对 原则    一、德育活动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德育活动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就是对学生德育过程施加外在的影响,使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内在结构发生变化,通过内外的交流互动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