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着力培养学生终身写作能力就要教会学生如何积累素材,有了素材,就会产生写作欲望,有话想说,有情要抒,便可达到“情动而辞发”的境界。写作素材可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获取:引导学生在洞察缤纷世界,体味五彩人生中积累素材;引导学生在广泛的阅读名篇佳作中积累素材;引导学生应用剪报积累素材。通过观察思考,能透过纷繁复杂、五彩缤纷的生活现象,注视它的发展趋势,捕捉到刚刚蒙发的幼芽,写出富有新意的文章;通过阅读、剪贴,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积累写作素材,引发情思。
【关 键 词】 写作素材;积累;观察;阅读
新课程标准中对初中作文的要求是:“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写出有一定见解的文从字顺的作文……”,这一要求充分显示了积累在写作中的作用。的确,没有丰富的素材积累,作文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古人朱熹说得好:“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通过十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我认为初中作文教学要想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注入,就必须从源头抓起,而这源头便是缤纷的世界、多彩的生活、古今佳作名篇,让学生在丰富的生活世界,在大量的阅读中去观察,去感受,去发现,去积累。有了素材,就会产生写作欲望,有话想说,有情要抒,便可达到“情动而辞发”的境界。
一、引导学生在洞察缤纷世界,体味五彩人生中积累素材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学生是社会生活中的个体,因此,我们务必培养和引导学生学习观察、学会观察,让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不断汲取时代的“活水”。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空间和范围越来越大,途径也越来越多,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书本,还有来自于家庭、社会、媒体等方面。所以说,当今的新一代不是缺少生活,而是缺少对生活的体验、发现,缺少对生活的感悟、思考。鉴于这种状况,新理念下的课改工程体系,提出了要“关注学生生活,关注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非常重视鼓励学生积极投入生活,深入生活,再现生活,要求学生睁大双眼,洞察社会,丰富人生。骑着单车,哼着小曲,伴着清风,独自行驶在上学的路上,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川流不息的人群,起伏不定的内心世界,人人事事物物皆可为文。哪怕以周记的形式每篇叙写班内的一位同学,那么也能写几十篇文章了,描写他们的外貌,探究他们的内心,揣摩他们的性格,不无趣味。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组织引导学生参加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每天第一时间向学生报道最新的救援情况,并组织学生收看专题报道,搜集相关资料,让真实的场景,感人的画面去触动学生的心灵;家乡的小安溪被污染,我要求学生在节假日深入工厂,走访村民,了解第一手环保材料;世界金融危机发生后,我要求学生关注身边的农民工,掌握相关信息……
在组织观察、感受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回忆、感受自己去过的最美好的地方,自己印象中最为独特的自然景观等等,这样学生开始捕捉、回忆自己走过的繁华街道、广阔田野;爬过的山、趟过的水;旅游过的风景名胜、观察过后日月星辰等。学生很快找到了写作源泉,写作的泉水汩汩而来。作文中,他们写经济开发区的日新月异,感受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他们写西部大开发的勃勃生机,感受到了机遇给家乡带来的巨大变化;他们写大自然山山水水的独特景观,感受到了返朴归真的闲情逸致;他们写苍穹流星雨的灿烂耀眼,感受到了浩瀚宇宙的神奇奥秘;他们给汶川孩子们的信,饱含人间的真情;他们笔下的农民工,也是那样的鲜活、真实……
二、引导学生在广泛阅读名篇佳作中,积累素材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文学家茅盾曾说:“一个人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领会其构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处,并且每读一遍心理心得,就意味着他的欣赏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赏力的逐步提高,反过来会提高写作能力”。这就是说,人一生书读得越多,知识容量就越大,读一篇好文章,一部好小说,就如同与一个高尚的人进行了交流,有益的阅读对人的启迪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学生从有益的书中获取生活的真知,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有不少的同学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被宝尔的精神所感动,增强了战胜的困难的勇气;读了《比尔·盖茨》一书,无不为盖茨的才智所倾倒,增强了渴求知识的欲望。保尔、盖茨就是他们笔下的偶像。近年来,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我每天利用课前5~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轮着介绍自己的最崇拜的伟人、科学家,最喜欢的作家、诗人,最喜欢探索的课外知识等等,并说明最崇拜、最喜欢的理由。这样就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各种有益书籍的兴趣,课外阅读也就成了学生的必修课。课堂上,大家彼此进行交流,于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知识领域的内容都能在语文课上掀起小小的波澜。学生的阅读量与日俱境,认识、胆识、素质一天天得到提高,写作素材也丰富起来。
同时针对学生喜欢的言情和武侠等方面的书籍,我与学生共同探讨一些作品的可读性,让他们理解琼瑶作品中人物复杂的情感世界,学生作品真实反映人物细腻情感的写作方法。还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会用理智战胜情感,切不可像作品中主人公那样过早地陷入复杂的情感世界而不能自拔。引导他们学习金庸作品中的场面描写、细节描写及作品超凡的想象力等,领悟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让他们像金庸那样插上想象的翅膀,联系现代的高科技生活,尝试写一些科幻作品。
三、引导学生利用剪报积累素材
在班上,我还给每位同学布置了剪报作业。每天阅读各类报刊后挑选出写作有关的中外新闻,各种社会动态及含蓄隽永的小品文等,复印后剪贴成册,作为写作素材的一个智慧背囊。如《重庆晚报》的文艺副刊,《中国青年报》的综合新闻,《读者》《作家文摘》的关注人生等大量引人深思,闪烁着智慧火光,富有人生哲理的文章都可以为我所用。让学生积极主动的积累素材,厚积而薄发,方能文思泉涌,笔走龙蛇。作文也不单纯是临场发挥,胸中有大批素材方能信手拈来,水到渠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以致用方能使写作成为一件乐事。
“日积月累方能生悟”。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引导学生观察世界,留心生活,多读书,读好书,通过对生活的感悟和大量阅读,获得间接知识经验,为写作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参考文献】
[1] 傅国亮,程淑华.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 初中语文卷[M]. 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
[2] 王小霞. 指导自由习作 激励创意表达[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2).
[3] 叶建英.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11).
【关 键 词】 写作素材;积累;观察;阅读
新课程标准中对初中作文的要求是:“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写出有一定见解的文从字顺的作文……”,这一要求充分显示了积累在写作中的作用。的确,没有丰富的素材积累,作文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古人朱熹说得好:“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通过十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我认为初中作文教学要想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注入,就必须从源头抓起,而这源头便是缤纷的世界、多彩的生活、古今佳作名篇,让学生在丰富的生活世界,在大量的阅读中去观察,去感受,去发现,去积累。有了素材,就会产生写作欲望,有话想说,有情要抒,便可达到“情动而辞发”的境界。
一、引导学生在洞察缤纷世界,体味五彩人生中积累素材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学生是社会生活中的个体,因此,我们务必培养和引导学生学习观察、学会观察,让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不断汲取时代的“活水”。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空间和范围越来越大,途径也越来越多,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书本,还有来自于家庭、社会、媒体等方面。所以说,当今的新一代不是缺少生活,而是缺少对生活的体验、发现,缺少对生活的感悟、思考。鉴于这种状况,新理念下的课改工程体系,提出了要“关注学生生活,关注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非常重视鼓励学生积极投入生活,深入生活,再现生活,要求学生睁大双眼,洞察社会,丰富人生。骑着单车,哼着小曲,伴着清风,独自行驶在上学的路上,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川流不息的人群,起伏不定的内心世界,人人事事物物皆可为文。哪怕以周记的形式每篇叙写班内的一位同学,那么也能写几十篇文章了,描写他们的外貌,探究他们的内心,揣摩他们的性格,不无趣味。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组织引导学生参加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每天第一时间向学生报道最新的救援情况,并组织学生收看专题报道,搜集相关资料,让真实的场景,感人的画面去触动学生的心灵;家乡的小安溪被污染,我要求学生在节假日深入工厂,走访村民,了解第一手环保材料;世界金融危机发生后,我要求学生关注身边的农民工,掌握相关信息……
在组织观察、感受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回忆、感受自己去过的最美好的地方,自己印象中最为独特的自然景观等等,这样学生开始捕捉、回忆自己走过的繁华街道、广阔田野;爬过的山、趟过的水;旅游过的风景名胜、观察过后日月星辰等。学生很快找到了写作源泉,写作的泉水汩汩而来。作文中,他们写经济开发区的日新月异,感受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他们写西部大开发的勃勃生机,感受到了机遇给家乡带来的巨大变化;他们写大自然山山水水的独特景观,感受到了返朴归真的闲情逸致;他们写苍穹流星雨的灿烂耀眼,感受到了浩瀚宇宙的神奇奥秘;他们给汶川孩子们的信,饱含人间的真情;他们笔下的农民工,也是那样的鲜活、真实……
二、引导学生在广泛阅读名篇佳作中,积累素材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文学家茅盾曾说:“一个人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领会其构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处,并且每读一遍心理心得,就意味着他的欣赏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赏力的逐步提高,反过来会提高写作能力”。这就是说,人一生书读得越多,知识容量就越大,读一篇好文章,一部好小说,就如同与一个高尚的人进行了交流,有益的阅读对人的启迪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学生从有益的书中获取生活的真知,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有不少的同学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被宝尔的精神所感动,增强了战胜的困难的勇气;读了《比尔·盖茨》一书,无不为盖茨的才智所倾倒,增强了渴求知识的欲望。保尔、盖茨就是他们笔下的偶像。近年来,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我每天利用课前5~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轮着介绍自己的最崇拜的伟人、科学家,最喜欢的作家、诗人,最喜欢探索的课外知识等等,并说明最崇拜、最喜欢的理由。这样就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各种有益书籍的兴趣,课外阅读也就成了学生的必修课。课堂上,大家彼此进行交流,于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知识领域的内容都能在语文课上掀起小小的波澜。学生的阅读量与日俱境,认识、胆识、素质一天天得到提高,写作素材也丰富起来。
同时针对学生喜欢的言情和武侠等方面的书籍,我与学生共同探讨一些作品的可读性,让他们理解琼瑶作品中人物复杂的情感世界,学生作品真实反映人物细腻情感的写作方法。还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会用理智战胜情感,切不可像作品中主人公那样过早地陷入复杂的情感世界而不能自拔。引导他们学习金庸作品中的场面描写、细节描写及作品超凡的想象力等,领悟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让他们像金庸那样插上想象的翅膀,联系现代的高科技生活,尝试写一些科幻作品。
三、引导学生利用剪报积累素材
在班上,我还给每位同学布置了剪报作业。每天阅读各类报刊后挑选出写作有关的中外新闻,各种社会动态及含蓄隽永的小品文等,复印后剪贴成册,作为写作素材的一个智慧背囊。如《重庆晚报》的文艺副刊,《中国青年报》的综合新闻,《读者》《作家文摘》的关注人生等大量引人深思,闪烁着智慧火光,富有人生哲理的文章都可以为我所用。让学生积极主动的积累素材,厚积而薄发,方能文思泉涌,笔走龙蛇。作文也不单纯是临场发挥,胸中有大批素材方能信手拈来,水到渠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以致用方能使写作成为一件乐事。
“日积月累方能生悟”。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引导学生观察世界,留心生活,多读书,读好书,通过对生活的感悟和大量阅读,获得间接知识经验,为写作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参考文献】
[1] 傅国亮,程淑华.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 初中语文卷[M]. 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
[2] 王小霞. 指导自由习作 激励创意表达[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2).
[3] 叶建英.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