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一直是新课改中最关注的话题。作为一线教师,我在参加各级各类研讨活动中发现许多语文课堂提问的质量得不到保证,课堂提问随意性大,缺乏问题设计,忽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具体表现在:(1)提问的问题简单化、零碎化、空泛化,对学生来说缺乏思考的价值;(2)设计的问题难度太大,即使再“跳起来”也摘不到“果子”。这样,学生在接连回答失败后失去学习积极性,抑制了思维,久而久之形成了焦虑、胆怯的心理。
由此可见,语文课堂提问的设计与实施中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缺乏整体教学观念,有的超越了儿童的知识水平,有的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最常见的是只重结论,不重过程。其现状确实令人堪忧,课堂效果更是无处谈起。为此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谈谈我在追求高效语文课堂提问的几点感受。
一、有效提问,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
所谓“兴趣点”,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理解的知识点。小学生的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好奇,而且很多时候课堂上的精彩回答是由问题的趣味性产生,这也正是所谓的“四两拨千斤”。
在一次校内研讨课中,我执教了二年级下册《狐假虎威》一课,我是这样进行提问的:
师:小朋友们,从《狐假虎威》这个有趣的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生1:有的人没有真本领,却喜欢借用别人的威风来吓唬别人。
生2:我明白了不能倚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
师: 那老虎和狐狸你更喜欢谁呢?
生:我喜欢狐狸,因为他很聪明,因为他遇到了那么强大的敌人却一点也不害怕,还想出了办法来对付他,我们也要像他一样,遇到坏人要多动脑筋。
生:我不喜欢老虎,因为老虎太愚蠢了,我们不能像他一样,轻易相信别人的话。
“一石激起千层浪”。狐狸和老虎,你更喜欢谁?此时教师的提问激起了学生思维内部的矛盾,学生的想法千奇百怪,只要不是偏离文本价值的都给予充分的肯定。顿时,学生学习的兴趣被激发出来,通过相互交流,各抒己见,就把学生“要我学”的情绪迅速扭转过来,变成 “我要学”的认知内驱力,从而消除了学生对学习的疲劳,并能紧紧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以这样的提问是有趣的,学生是喜欢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二、有效提问,要在“愤”“悱”之时
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提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只有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时提问,学生才能动情,才能全身心地投入,继而张开思维的翅膀,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我在教学《轮椅上的霍金》这一课时,先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第三节感受霍金的不幸:1963年,21岁的霍金不幸患上会导致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不久就完全瘫痪了。1985年,霍金被彻底剥夺了说话能力。40年过去了疾病已使他的身体彻底变形,全身只有三根手指会动,演讲和答问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来实现。
接着随即出示霍金瘫痪坐在轮椅上的照片。你想对霍金说些什么?此时的孩子们更多的是对霍金的同情,觉得霍金很不幸。之后,出示《时间简史》并简介其历史地位及其家喻户晓的程度。此时此刻,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心中充满着矛盾:这样一个身体残疾的人怎么可能会写出这样有价值的科学巨著呢?
这时针对学生心中“愤”“悱”之处,我这样进行提问:
师:同学们,你们一定感到很奇怪,这样一位身体有严重残疾的人,他是凭借什么创造出这样的奇迹呢?带着这样的问题自读课文的第4~12节,到文中去寻找答案。
由于提问的时机把握恰当,孩子阅读课文时格外专注,也收到了预期的学习效果。
几分钟后,学生开始汇报:
生1:霍金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
生2:霍金乐观向上……
生3:霍金是生活的强者,不向命运低头……
生4:霍金很刻苦,面对厄运不屈不挠……
看来,语文教师要做一位课堂教学的有心人,提出的问题要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教育的宗旨在于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智慧,协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智慧,指导学生应用自己的智慧,培养学生创造自己的智慧。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紧扣课堂教学的重点先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关键句子感受命运对霍金的残酷,接着在学生看似无疑的地方质疑提问,又巧妙地将“球”回传给学生,使学生成为主动探索者,把学习的潜力充分发掘出来。这样就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品读感悟的能力,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有效提问,要能“跳一跳,够得着”
“跳一跳,够得着”就是指提问要难易适中。提问过易,学生不需要经过思考便能对答如流。这样的课堂,看似热热闹闹,其实毫无意义,说白了就是浪费时间;提问过难,超出了学生的思维水平,造成了学生有畏难情绪,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提问应以学生原有知识基础为起点,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缩短现有知识水平与预定目标之间的距离,使多数学生通过认真思考能够做出回答,使学生的思维强度达到“最佳状态”。
在县级优质评比课中,我曾执教四年级下册《生命桥》一课,在学习课文的最后一小节时,教师提问: “为什么把老羚羊跳跃时所划出的一道道弧线比做‘生命桥’呢?”此问题学生在理解上有很大的困难,一时无法回答出来。为了突破难点我是这样来设计的:
师:同学们,故事学到这儿,你能读懂这句话的意思吗?这句话中把什么比做生命桥,为什么把这弧线比做生命桥?自己默读这句话,联系前文,你能找到答案吗?
(当学生仍回答不出来或理解太肤浅时我这样层层铺设进行提问)
师:同学们,你知道在生活中桥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1:起到了连接的作用。
生2:能帮助人走到对面,给别人带来方便……
师:假如这就是悬崖绝壁,(老师画简易图)课文中的一道道弧线就像什么?此时老羚羊像什么?谁能用箭头来表示一下老羚羊的位置。(指名画箭头)
生:我知道此时一道道弧线就像一座桥,老羚羊就像一座桥墩……
师:可是文中这座桥它是靠什么支撑的?是用什么作代价换来的呢?所以才会把它叫做“生命桥”? (学生通过交流顿悟,纷纷举起小手)
生1:这座桥是用老羚羊的死亡作代价换来的,换来了年轻羚羊的新生,也换来了家族的延续,所以叫做“生命桥”。
生2:在这座桥上,可以说每一只年轻羚羊的飞渡,意味着老羚羊的粉身碎骨,老羚羊是用自己的生命在支撑着这座桥……
当学生理解“为什么把弧线比做生命桥”有难度时,教师及时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提出几个“阶梯式”的问题当做学生的拐杖,接着又巧妙分解问题使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在此基础上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从而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实践证明,不论是从高效课堂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角度来讲,对课堂提问进行优化,把问题提得精当,问得有效、问得适度、问得其所,就会像催化剂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达成高效。
由此可见,语文课堂提问的设计与实施中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缺乏整体教学观念,有的超越了儿童的知识水平,有的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最常见的是只重结论,不重过程。其现状确实令人堪忧,课堂效果更是无处谈起。为此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谈谈我在追求高效语文课堂提问的几点感受。
一、有效提问,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
所谓“兴趣点”,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理解的知识点。小学生的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好奇,而且很多时候课堂上的精彩回答是由问题的趣味性产生,这也正是所谓的“四两拨千斤”。
在一次校内研讨课中,我执教了二年级下册《狐假虎威》一课,我是这样进行提问的:
师:小朋友们,从《狐假虎威》这个有趣的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生1:有的人没有真本领,却喜欢借用别人的威风来吓唬别人。
生2:我明白了不能倚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
师: 那老虎和狐狸你更喜欢谁呢?
生:我喜欢狐狸,因为他很聪明,因为他遇到了那么强大的敌人却一点也不害怕,还想出了办法来对付他,我们也要像他一样,遇到坏人要多动脑筋。
生:我不喜欢老虎,因为老虎太愚蠢了,我们不能像他一样,轻易相信别人的话。
“一石激起千层浪”。狐狸和老虎,你更喜欢谁?此时教师的提问激起了学生思维内部的矛盾,学生的想法千奇百怪,只要不是偏离文本价值的都给予充分的肯定。顿时,学生学习的兴趣被激发出来,通过相互交流,各抒己见,就把学生“要我学”的情绪迅速扭转过来,变成 “我要学”的认知内驱力,从而消除了学生对学习的疲劳,并能紧紧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以这样的提问是有趣的,学生是喜欢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二、有效提问,要在“愤”“悱”之时
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提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只有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时提问,学生才能动情,才能全身心地投入,继而张开思维的翅膀,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我在教学《轮椅上的霍金》这一课时,先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第三节感受霍金的不幸:1963年,21岁的霍金不幸患上会导致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不久就完全瘫痪了。1985年,霍金被彻底剥夺了说话能力。40年过去了疾病已使他的身体彻底变形,全身只有三根手指会动,演讲和答问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来实现。
接着随即出示霍金瘫痪坐在轮椅上的照片。你想对霍金说些什么?此时的孩子们更多的是对霍金的同情,觉得霍金很不幸。之后,出示《时间简史》并简介其历史地位及其家喻户晓的程度。此时此刻,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心中充满着矛盾:这样一个身体残疾的人怎么可能会写出这样有价值的科学巨著呢?
这时针对学生心中“愤”“悱”之处,我这样进行提问:
师:同学们,你们一定感到很奇怪,这样一位身体有严重残疾的人,他是凭借什么创造出这样的奇迹呢?带着这样的问题自读课文的第4~12节,到文中去寻找答案。
由于提问的时机把握恰当,孩子阅读课文时格外专注,也收到了预期的学习效果。
几分钟后,学生开始汇报:
生1:霍金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
生2:霍金乐观向上……
生3:霍金是生活的强者,不向命运低头……
生4:霍金很刻苦,面对厄运不屈不挠……
看来,语文教师要做一位课堂教学的有心人,提出的问题要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教育的宗旨在于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智慧,协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智慧,指导学生应用自己的智慧,培养学生创造自己的智慧。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紧扣课堂教学的重点先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关键句子感受命运对霍金的残酷,接着在学生看似无疑的地方质疑提问,又巧妙地将“球”回传给学生,使学生成为主动探索者,把学习的潜力充分发掘出来。这样就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品读感悟的能力,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有效提问,要能“跳一跳,够得着”
“跳一跳,够得着”就是指提问要难易适中。提问过易,学生不需要经过思考便能对答如流。这样的课堂,看似热热闹闹,其实毫无意义,说白了就是浪费时间;提问过难,超出了学生的思维水平,造成了学生有畏难情绪,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提问应以学生原有知识基础为起点,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缩短现有知识水平与预定目标之间的距离,使多数学生通过认真思考能够做出回答,使学生的思维强度达到“最佳状态”。
在县级优质评比课中,我曾执教四年级下册《生命桥》一课,在学习课文的最后一小节时,教师提问: “为什么把老羚羊跳跃时所划出的一道道弧线比做‘生命桥’呢?”此问题学生在理解上有很大的困难,一时无法回答出来。为了突破难点我是这样来设计的:
师:同学们,故事学到这儿,你能读懂这句话的意思吗?这句话中把什么比做生命桥,为什么把这弧线比做生命桥?自己默读这句话,联系前文,你能找到答案吗?
(当学生仍回答不出来或理解太肤浅时我这样层层铺设进行提问)
师:同学们,你知道在生活中桥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1:起到了连接的作用。
生2:能帮助人走到对面,给别人带来方便……
师:假如这就是悬崖绝壁,(老师画简易图)课文中的一道道弧线就像什么?此时老羚羊像什么?谁能用箭头来表示一下老羚羊的位置。(指名画箭头)
生:我知道此时一道道弧线就像一座桥,老羚羊就像一座桥墩……
师:可是文中这座桥它是靠什么支撑的?是用什么作代价换来的呢?所以才会把它叫做“生命桥”? (学生通过交流顿悟,纷纷举起小手)
生1:这座桥是用老羚羊的死亡作代价换来的,换来了年轻羚羊的新生,也换来了家族的延续,所以叫做“生命桥”。
生2:在这座桥上,可以说每一只年轻羚羊的飞渡,意味着老羚羊的粉身碎骨,老羚羊是用自己的生命在支撑着这座桥……
当学生理解“为什么把弧线比做生命桥”有难度时,教师及时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提出几个“阶梯式”的问题当做学生的拐杖,接着又巧妙分解问题使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在此基础上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从而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实践证明,不论是从高效课堂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角度来讲,对课堂提问进行优化,把问题提得精当,问得有效、问得适度、问得其所,就会像催化剂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达成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