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院校“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mLo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开启了各行业的信息化与智能化之门。然而,相比发达国家的高校教育,我国的人工智能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与实际工程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在工科发展和投入相对较小的农林院校。因此,本课题开展农林院校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的研究,重点分析国内农林院校在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南京林业大学自动化专业给出了一种解决问题的实践途径,为农林院校建立健全人工智能课程体系提供新的思路,进而提高高校新工科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农林院校;人工智能;课程体系;特色教学;自动化专业
  1 问题的提出
  在信息爆炸、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新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并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区块链等新技术,加速了各行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相比工业的快速发展,农林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进程还比较慢,但我国出台了多项政策推进农林业信息化的发展,目前已取得了不错的进展[1]。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运用,得力于各大高校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和技术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各高校如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先后成立了专门的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在工科类高校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已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大学师生和科技人员,从事不同层次的人工智能相关研究与学习,人工智能或互联网行业也已成为广大电子信息类学生就业的首选。同时,人工智能作为一门交叉性前沿学科,其发展也促进了其他学科的发展[2],综合运用到各行业,成为各行业创新的重要生长点,对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比工科类或综合类高校,国内农林高校的人工智能專业发展相对较晚,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国内农林高等院校在自动化、计算机科学等本科阶段以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阶段陆续开设人工智能方面课程(如人工智能导论、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等),同时不断加大该类课程的比重[3]。但是,在农林院校工科学科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具有高度综合性和交叉性的人工智能特色学科,其教学和科研活动大多散落在其他多个一级学科中[4],缺乏统一有效的规划,这严重制约了相关学科的发展,难以培养农林类复合创新型技术人才,不利于促进农林业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林院校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的建设[5]。
  本文通过对国内多所农林高校的调研,分析了目前国内农林院校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农林院校中“双一流”大学——南京林业大学自动化专业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的多项举措,提出了一种解决问题的实践途径。
  2 农林院校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存在的现实问题
  2019年,南京林业大学自动化系课题组成员分赴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福建农林科技大学等国内多所农林高校实地走访,就农林院校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问题,与各高校工科学院、教务处等相关职能部门展开了较为深入的调研。调研发现,工程类专业建设在农林院校面临发展困境。因为农林院校的学校发展思路一般以农林学科为主,致使工程学科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相比综合院校,农林院校的工程学科基础普遍较薄弱。人工智能作为工程学科中新的学科,其课程体系在农林院校普遍存在如下四个问题。
  2.1 专业学科师资短缺
  由于农林院校工科投入相对较少,且相关工程项目申请缺乏条件优势,因此人才引进和师资建设难度较大,尤其是高水平领军人才缺失,进而导致工科科研能力不足,人工智能学科的科研产出与新技术、新经济融合不够,其工程应用优势难以发挥。
  此外,人工智能学科的教师经常面临兼顾共性的同时又要突出农林特色的问题,对其与新工科、新农科建设结合方面的思考不够深入[6]。这主要是因为新进人才大多数是信息类人工智能学科的专业人才,掌握且可熟练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但缺乏农林方面的专业知识,且难以获得大量的相关数据,因此难以在农林院校中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
  2.2 农林特色教材匮乏
  目前出版的人工智能课程方面的教材主要分两类,一类针对信息计算机专业,重点介绍人工智能技术涉及的相关算法原理、网络架构等;另一类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和科普性,着重讲解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通常以日常生活遇到的问题(如房价、购物、影视推荐等)为案例。对农林院校的本科生而言,前者内容过于深奥,后者其实验案例未和农林业相结合,缺乏农林业类特色,未充分利用农林院校现有的资源和特殊背景。因此,在未充分开设相关计算机类基础课程的情况下,农林院校工科类直接使用现有的教材,增加了农林院校学生学习的课业负担,也增加了院校在工科建设上投入的成本。
  2.3 人工智能课程难度大
  人工智能课程内容涉及很多高级、复杂的算法,需要具有一定的编程能力,掌握一定的算法理论和架构相关知识,对非计算机类专业学生来说难度过大[7]。例如,深度学习算法在人工智能领域广泛应用,且取得了不错的研究成果,但对于没有编程基础和系统算法学习的本科生而言,很难通过一两门课程掌握该类算法的设计和灵活运用。
  此外,农林院校的主管部门通常重点发展农业或林业特色学科,部分通识课程向农林专业倾斜,导致部分工科院系难以深入开设交叉性强的人工智能课程。各农林院校之间以及工科院系与学校主管部门的思想难以统一,人工智能课程难以形成合理统一的体系架构。
  2.4 特色实验环节少
  在农林院校中,工程学科大多属弱势学科,人力和资金投入不足,实验设备和空间严重不足。同时,人工智能课程又属于新兴课程,其课程实验对应的实验室需要考虑计算能力、数据集、算法及框架[8],而大多数农林院校还没有配置相应的实验设备,导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联系不紧密,缺乏对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此外,由于专业师资和特色教材的匮乏,人工智能课程在农林院校中还处于起步阶段,课程内容未与农林院校自身优势较好地融合,从而缺少与农林相关的创新特色实验环节。   3 农林院校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途径
  针对上述农林院校中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存在的四大主要问题,必须加强农林院校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突破发展困境,建设的突破口主要在于课程平台、课程设置、实验教学和创新实践这四个方面。下面以南京林业大学自动化专业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为例,提出农林院校人工智能课程体系的建设途径。
  3.1 “由普到精”的课程平台
  南京林业大学自动化类包括自动化专业和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在机械电子工程学院下进行培养,修业四年。第一年实施通识教育,按照自动化大类培养,其中包含计算机基础课程,为后续人工智能课程提供预备知识。第一学年末按照“志愿优先,成绩排序”原则进行专业分流,后三年按照专业培养。学生分别进入自动化专业和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执行相应专业培养方案。自动化专业学生进入大三后,课程主要为专业教育和拓展教育,包括学科与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与专业特殊课程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其中选修课又分模式识别方向和控制工程方向,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对自动化领域某些复杂工程问题的理解、分析和解决能力。
  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并锻炼其编程能力,南京林业大学开展了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方式。自动化专业的本科生除了通过线下课堂教学,在通识教育中掌握人工智能课程所需的基础知识,设计相关上机实验,培养一定的编程能力,还在专业教育中根据个人选择的专业方向,系统地学习人工智能相关课程,保证完成培养大纲规定的学分。同时,基于“雨课堂”“超星”等平台,开设了线上课程和慕课,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专业方向,尤其是模式识别方向的本科生,有选择地学习人工智能相关课程,且可以针对自己薄弱的知识点进行多次学习,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的优势。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线下课堂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在线上课程复习和深入学习人工智能专业知识,进而弥补了农林院校工科学生相关知识缺少而导致直接学习人工智能课程难的问题。
  3.2 “共性与特色”的课程设置
  南京林业大学2020版最新自动化类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计划进程表,包含人工智能导论、模式识别基础、数字图像处理、Python程序设计、机器学习、农林信息化工程等专业核心与专业特殊课程,这些课程不仅包含传统的人工智能课程,而且增加了其在农林类领域应用的讲解。如机器学习课程中增加了“木材缺陷识别”“地板木质识别”等和林业生产加工有关的案例,打造具有林业特色的自动化类“人工智能”课程体系。
  此外,相关任课教师与实验指导教师一起,结合科研项目、挑战杯、创青春竞赛,深入挖掘各课程之间的交叉与联系[9],对单一性实验课程与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进行再设计,并编写相关农林特色人工智能教材和实验指导手册,从专业模块和课程群层次考虑综合知识的运用,构建跨课程实验教学体系。
  3.3 “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
  南京林業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拥有现代林业技术装备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注重虚实结合的教学理念,设计具有农林业特色的自动化虚拟仿真教学实验课程。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和仿真手段,对农林业需要大场地、长周期、高危害的生产加工环节,进行原理和技术的直观呈现,提高人工智能方面专业授课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密切结合。“虚实结合”手段将生硬的理论知识与实例操作相结合,学生更加容易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
  同时,在虚拟仿真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注重教与学的融合,建立及时的跟踪和反馈机制,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如实记录问题并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虚拟仿真教学的质量,提升其应用价值。
  3.4 “以赛促学”的创新实践
  一方面,通过校级、省级的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培育和选拔优秀学生;另一方面,申请协同育人项目,联合企业打造科研实验教学基地,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供基础设施条件。近三年,南京林业大学自动化系成功申请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五项,构建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良好生态。协同育人通过项目制,拉近学校与企业的距离,使学校了解社会需求,使企业将学校作为其培养人才的基地,达到双赢的结果[10]。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电子信息类比赛,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等。通过各类比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围绕“中国制造2025”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在智能机电系统与机械、电气、控制等知识体系的综合运用,系统考虑课程群之间的关联性,通过项目比赛等多种形式培养综合性农林类工科专业人才。
  4 结语
  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代,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在农林院校主要存在师资短缺、教材无特色、课程难度大、特色实验环节少四大问题。针对这四大问题,本文以南京林业大学自动化专业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为例,从课程平台、课程设置、实验教学和创新实践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途径。通过“分层培养、层层递进、逐步提高”夯实工程基础,建立专业特色鲜明、创新创业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桌面虚拟、仿真训练、虚实结合、校企联动的实践教学新模式,旨在为其他农林院校的工科建设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焦方源,焦小洋,李薇.农林区域特征信息智能采集与生态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9(02):217-222.
  [2] 吴飞,杨洋,何钦铭.人工智能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思考:厘清内涵、促进交叉、赋能应用[J].中国大学教学,2019(02):14-19.
  [3] 陈爱斌,蔡自兴,李建军.林业院校人工智能课程教学的思考[J].计算机教育, 2016(10):80-82.
  [4] 牛轶峰,张国忠,朱华勇.高等院校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刍议[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3(02):52-53+63.
  [5] 李洪修,吴思颖.人工智能背景下大学教学思维的审视与回归[J].高校教育管理,2020,14(02):29-36.
  [6] 胡伟.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角色困境及行动策略[J].现代大学教育,2019(05):79-84.
  [7] 陶泓杉,郄海霞.高校人工智能本科专业需要怎样的课程体系——基于卡耐基梅隆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的比较分析[J/OL].重庆高教研究,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0.1028.G4.20201020.1134.002.html,2020-10-23.
  [8] 吴湘宁,彭建怡,罗勋鹤,等.高校人工智能实验室的规划与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10):244-250.
  [9] 刘君,王学伟,梁静.人工智能时代“教研赛训”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0,39(07):258-263+269.
  [10] 罗成翼,王琦.湖南省应用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20
  作者简介:朱婷婷(1989—),女,江苏盐城人,工学博士,副主任,讲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林业信息化。
  倪超(1979—),男,江苏江都人,工学博士,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人工智能与林业信息化。
其他文献
摘要:在过去的几年里,虚拟现实技术逐渐变得非常流行。许多制片公司已经开始使用虚拟现实技术,但是虚拟现实技术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应用,因此无法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人们已经注意到,与好莱坞相比,中国电影产业还没有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十分先进的水平。因此,本文分析虚拟现实技术在中国电影产业运用面临的挑战和困难,采用质的研究方法,与7位受访者进行电话访谈,受访者包括导演、制片人、技术人员和故事作家,以他们的回
期刊
摘要:本文从“体验性民宿”概念入手,结合《世界文化遗产公约》内涵,对未划分成“世遗”的土楼进行再设计探讨,得出非“世遗”土楼民宿化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极具土楼特色的圆寨为例,妥善定位并将其再设计与改造,使之与适宜现代人的旅居环境有机结合,并使其既能以“民居变民宿”的形式被妥善保护,又满足旅居趋势下旅者对土楼地域文化的体验要求,为土楼民宿再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土楼;民宿;世遗;圆寨;设
期刊
摘要:在明清时期中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江南地区,乡村女性是促进江南地区发展不可缺少的要素。文章通过梳理记载活动空间的相关古籍以及绘画作品,分类总结其中出现的乡村女性活动,从参与的主题入手,分析古籍、绘画作品中所展示的各类活动空间和空间范围。总结女性公共活动与空间类型的特点,进而对空间以及活动行为的相互作用加深了解,增加对古典园林史范围中女性活动与空间的各方面认知。  关键词:乡村女性;女性活动;空
期刊
摘要:古民居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文化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变更,加上气候、地形、光照、湿度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中国南北方的古民居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以山西乔家大院和南京甘熙故居为例,从传统民居特征及民俗文化特征展开,探究其中的异同,将中国古民居的文化内涵上升到新的高度,希望能引起人们对民居保护的重视。  关键词:中国古民居;民俗文化;南北异同;甘熙故居;乔家大院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传统民
期刊
摘要:以老人现有需求决定养老环境的空间设计,从不同的角度详细了解老人的居住环境状况,从而确认老人对养老环境的需求,是城市养老空间的设计核心。本文选取国外一些发展成熟的养老空间,从物质需求、情感需求、环境需求这三个维度对城市养老空间设计进行总结与反思,从而发现老人对城市养老空间的精准需求,最后创造出最适合老人居住的养老空间。  关键词:“三维度”;物质;情感;环境;养老空间  中图分类号:TU246
期刊
摘要:景观建筑是旅游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形式与风格等都对旅游景区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景观建筑的风格、形式越来越同化,失去了独特的地域性。本文将南京市浦口区的草圣故居作为经典案例进行分析,从该建筑设计的自然环境、人文资源和传统建筑技术三个方面,阐述建筑的地域性表达设计的内容。  关键词:景区建筑;景观建筑;地域性表达;建筑设计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
期刊
摘要:当前,乡村旅游已成为传统村落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策略之一。乡村旅游开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传统文化的“滥用”,使传统文化的生存又遇到了新的挑战。手工技艺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之下难以生存。本文聚焦民族性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从乡村旅游开发对其的影响入手,以贵州省台江县施洞镇银饰的手工技艺为例,针对乡村旅游开发以及当前时代背景,对如何保护与传承
期刊
摘要: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涌现出了许多便于英语学习的APP。在英语配音这一块,为了满足许多“哑巴英语”爱好者的配音梦,很多平台都推出了相关的配音APP,“英语趣配音”在其中尤为显著。而整个英语配音过程,俨然可以看成一种精彩的舞台表现。本文以“英语趣配音”这款APP为例,通过拟剧理论,结合其自身的前台自我呈现及后台隐匿和暴露等特征,分析这款APP的运营模式,以及其对用户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期刊
摘要: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院落通过不同空间组合方式营造出了丰富的空间感受,给现代建筑设计提供了借鉴与参考。本文通过分析传统院落与现代院落的空间构成与特性,以南京吉兆营清真寺为例,对比新老清真寺建筑与院落空间,思考传统院落空间如何在现代建筑中重组与应用。  关键词:传统院落;现代建筑;空间组合  1 传统院落空间构成  1.1 传统院落历史渊源  “建筑之始,产生于实际需要,受制于自然物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南京城墙的文创产品设计案例,分析探讨文创产品设计中蕴藏的传统文化价值,旨在为城市的文创产品设计开辟新思路。通过了解南京城墙历史背景和实地调研,挖掘南京城墙蕴含的历史文化元素和城市情感,将传统元素与地域文化相结合,以用户情感共鸣为出发点,探讨文创产品的文化建构,是“怀旧情怀”下设计的创新解读,是以“城南旧市”为代表的文创产品设计的新机遇,更是全新的文创产品设计思维模式。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