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目
电影《流浪地球》中,人类化险为夷的策略尽显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化”的智慧。“化”,是化干戈为玉帛,是化惊涛为细流,是化腐朽为神奇……
请根据上面的文字,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文章,不少于700字。
题目解析
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是“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化’的智慧”,因此学生应该围绕“‘化’的智慧”来谈,并且这个“化”能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果仅仅将“化”等同于“变”,围绕变化来谈,那对题目的理解是不到位的。
具体可以从如下三个角度解读命题中“‘化’的智慧”:
1.化干戈为玉帛,化惊涛为细流,化腐朽为神奇……共同点是将处于危险、不利的境地的事物转化成安全、理想的状态;
2.中华文化中“化”的智慧也包含用礼仪规范、精神品格、道德观念去教化人、感化人、陶冶人……
3.中华文化中“化”的智慧还包含将外来文化、风俗等融入自身文化中,从而丰富本民族的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更新和发展。
在了解了“化”的几方面内涵、明确立意后,学生需要进一步思考:
1.“化”的对象是什么?
“化”之前和“化”之后的形态不一样了,但针对的事物应是一致的。比如电影《流浪地球》中,人类面临的威胁来自木星,但后来人类巧用弹弓效应点燃木星,从而实现转危为安。这一智慧,类似中国太极中“借力打力”的拳理。
2.“化”的过程是怎样的?
“化”的过程容易在写作中被学生忽略,但这个过程才最能体现“化”的智慧。学生需要思考“化”是如何实现的,比如具备了什么条件,调整了什么思维,采取了什么策略,运用了什么方式……写出“化”的过程,才能真正挖掘出“化”的智慧,才能体现出学生对“化”文化的理解到了何种程度。
3.“化”的结果如何?
结果既可能是理想的,也可能不尽如人意;既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取决于学生对“化”的对象、过程的思考与描述。
适用素材与运用示例
适用素材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道德经》
运用示例
“化”是一个属于中国人的独特概念。它从老庄哲学中的“有无相生”开始,从《易经》中六十四卦的无穷转化开始。化,看似玄之又玄,其实指的是万物间的联系使得万物得以相互转换,以达“变则通、通则达”的境界。“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的论断虽缺乏科学依据,却不无道理。———人大附中高三张跃航
适用素材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
运用示例
人们常说化什么为什么,前提是有资本、有条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大的主观能动性也克服不了没有条件。我们常说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其实这意味着有条件,只要我们转化思路,就能化无为有。
在《烛之武退秦师》中,“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看似没有条件了,但“邻之厚,君之薄”这就是条件———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所以,“化”之一字,前提是有什么才能去“化”。
客观条件有了,主观能动性就可以展现了,这时候“化”之一字的威力便体现出来了。如何化?这往往是最困难的。我有纸有笔,就一定能化纸笔为好文章吗?不见得,并且很多时候都实现不了。
“化”不是蛮干硬干———一刀下去骨头没断刀断了,这显然不叫化。面对问题时,要转化分解,逐个击破。古代做官的读书人往往有这个本领,因为话说得不好实现不了目标,还可能被砍头,所以一定要会说话。比如先说“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所以都欺骗我”,再说“您被蒙蔽了”,道理说明白了,大王也没生气。这叫“化”,叫“讽谏”。比起强硬的死谏,这是更见效也更合乎逻辑的转化。同样的道理,烛之武把几个道理往那儿一摆:越国以鄙远,难;亡郑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不值;郑能“共其乏困”,有利;阙秦以利晋———齐了,秦就退兵了。客观条件和主观能动性齐了,就能化干戈为玉帛,化惊涛为细流,化腐朽为神奇。———一考生
适用素材
《中国诗词大会》让静止的诗词文字活跃起来。
运用示例
创造性转化是对“化”的最佳诠释。《中国诗词大会》化静止在书卷上的古诗词为活灵活现的新版飞花令,让传统诗词在选手与百人团的较量中焕发光彩。因为掌握“化”的智慧,文得以更好地载道,诗得以更好地言志。当万千观众和武亦姝共同品味“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时,中华传统诗词文化便完成了一次创造性转化。“化”的智慧,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时代精神,让古诗词焕发了活力。———人大附中高三贾沁蕾
电影《流浪地球》中,人类化险为夷的策略尽显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化”的智慧。“化”,是化干戈为玉帛,是化惊涛为细流,是化腐朽为神奇……
请根据上面的文字,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文章,不少于700字。
题目解析
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是“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化’的智慧”,因此学生应该围绕“‘化’的智慧”来谈,并且这个“化”能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果仅仅将“化”等同于“变”,围绕变化来谈,那对题目的理解是不到位的。
具体可以从如下三个角度解读命题中“‘化’的智慧”:
1.化干戈为玉帛,化惊涛为细流,化腐朽为神奇……共同点是将处于危险、不利的境地的事物转化成安全、理想的状态;
2.中华文化中“化”的智慧也包含用礼仪规范、精神品格、道德观念去教化人、感化人、陶冶人……
3.中华文化中“化”的智慧还包含将外来文化、风俗等融入自身文化中,从而丰富本民族的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更新和发展。
在了解了“化”的几方面内涵、明确立意后,学生需要进一步思考:
1.“化”的对象是什么?
“化”之前和“化”之后的形态不一样了,但针对的事物应是一致的。比如电影《流浪地球》中,人类面临的威胁来自木星,但后来人类巧用弹弓效应点燃木星,从而实现转危为安。这一智慧,类似中国太极中“借力打力”的拳理。
2.“化”的过程是怎样的?
“化”的过程容易在写作中被学生忽略,但这个过程才最能体现“化”的智慧。学生需要思考“化”是如何实现的,比如具备了什么条件,调整了什么思维,采取了什么策略,运用了什么方式……写出“化”的过程,才能真正挖掘出“化”的智慧,才能体现出学生对“化”文化的理解到了何种程度。
3.“化”的结果如何?
结果既可能是理想的,也可能不尽如人意;既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取决于学生对“化”的对象、过程的思考与描述。
适用素材与运用示例
适用素材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道德经》
运用示例
“化”是一个属于中国人的独特概念。它从老庄哲学中的“有无相生”开始,从《易经》中六十四卦的无穷转化开始。化,看似玄之又玄,其实指的是万物间的联系使得万物得以相互转换,以达“变则通、通则达”的境界。“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的论断虽缺乏科学依据,却不无道理。———人大附中高三张跃航
适用素材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
运用示例
人们常说化什么为什么,前提是有资本、有条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大的主观能动性也克服不了没有条件。我们常说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其实这意味着有条件,只要我们转化思路,就能化无为有。
在《烛之武退秦师》中,“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看似没有条件了,但“邻之厚,君之薄”这就是条件———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所以,“化”之一字,前提是有什么才能去“化”。
客观条件有了,主观能动性就可以展现了,这时候“化”之一字的威力便体现出来了。如何化?这往往是最困难的。我有纸有笔,就一定能化纸笔为好文章吗?不见得,并且很多时候都实现不了。
“化”不是蛮干硬干———一刀下去骨头没断刀断了,这显然不叫化。面对问题时,要转化分解,逐个击破。古代做官的读书人往往有这个本领,因为话说得不好实现不了目标,还可能被砍头,所以一定要会说话。比如先说“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所以都欺骗我”,再说“您被蒙蔽了”,道理说明白了,大王也没生气。这叫“化”,叫“讽谏”。比起强硬的死谏,这是更见效也更合乎逻辑的转化。同样的道理,烛之武把几个道理往那儿一摆:越国以鄙远,难;亡郑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不值;郑能“共其乏困”,有利;阙秦以利晋———齐了,秦就退兵了。客观条件和主观能动性齐了,就能化干戈为玉帛,化惊涛为细流,化腐朽为神奇。———一考生
适用素材
《中国诗词大会》让静止的诗词文字活跃起来。
运用示例
创造性转化是对“化”的最佳诠释。《中国诗词大会》化静止在书卷上的古诗词为活灵活现的新版飞花令,让传统诗词在选手与百人团的较量中焕发光彩。因为掌握“化”的智慧,文得以更好地载道,诗得以更好地言志。当万千观众和武亦姝共同品味“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时,中华传统诗词文化便完成了一次创造性转化。“化”的智慧,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时代精神,让古诗词焕发了活力。———人大附中高三贾沁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