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建设是学校自我发展的主题,只有与学校的具体教学和管理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的价值和功能。学校文化的建设来源于实践,又要深入实践,为实践服务。深圳市龙岗区龙城小学推行了文化管理,用文化积淀去优化环境和机制,增强学校活力,塑造良好的学校形象。
一、理念是灵魂
“激励每一个人充分发展”成为龙城小学今天的办学理念,是在龙城小学不断发展成长的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富有学校自身特点、并面向未来的理念和思想。“以生命激励生命,以人格塑造人格,以精神培养精神”——这是龙城小学办学之初的教风。继承这一教风,学校以《激励教育的研究》为课题展开研究和实践,研究从“发展性评价模式,激励型人际关系”两方面展开。为了让研究更具针对性,同时也更具有实践价值,课题作出调整,更名为《小学激励教育模式》,并升级为市级课题。对于激励教育,每一个龙城小学教师都有实践,都有心得。不仅如此,学生也有自己的认识,这个影响还辐射到家长层面,使激励教育成了“激励为我,我为激励”、激励教育大家共享、人人受益的理念。2005年,课题升级为广东省的规划课题,阶段性成果“激励教育新概念”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大奖。学校也正式将“激励每一个人充分发展 ”作为办学理念。这个理念为学校未来的发展愿景指明方向,是学校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归属,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灵魂所在。另一方面,理念和文化的形成也是集体创造的结果,文化的积淀更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校长的视野和定位是很关键的。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校长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校长文化的内涵决定着学校办学的品位与质量。校长对其工作的方法、态度、价值观,对教师、学生都会产生深刻影响,从某个意义上讲,校长文化就是学校的管理文化。龙城小学自建校以来,历届校长都特别注重管理文化的建设,因而催生出了推进学校有序发展的管理文化。它引领着课堂文化、班级文化、校园文化的发展,它的影响力已辐射到学校的各个层面。
二、课堂是关键
“激励教育”课题研究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因此它着眼课堂,通过实践、研究、假设、尝试,最后提出“四因素”课堂教学。学校将“四因素”即情感激励、参与激励、展示激励、评价激励融入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参与的激情、展示的兴奋、评价的乐趣。实践证明,“四因素”融入的课堂,能有效地唤醒学生的主动求知的欲望。当教师将情感融入课堂时,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在提高。当学生由展示获得成就感时,他便会积极参与评价,在评价过程中,他不仅能学会倾听,更能学会理性地分析。“四因素”课堂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唤醒,因为它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所以能促进学生有特色地发展,真正体现了“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新课程理念。“四因素”课堂由此成为了龙城小学独有的课堂文化。
三、教师是根本
学校管理者需要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引领教师专业发展,让教师成为学习共同体。龙城小学依据学校办学理念,营造轻松愉悦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让这个学习共同体具备“合作、欣赏、反思、超越”的基本要素,形成教师文化。
学校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围绕以学代培、以研代培、以拜师代培开展。以学代培指组织学习活动,学习教育理论,听教育经验,分析教育案例等。以研代培指青年教师都要申报自己的教育教学小课题,结合小课题开展个人的学习,并在其中得以提高。以拜师代培是给每一个青年教师结对一个师傅,师徒结对共同成长。
学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幅射、示范作用。通过制定《名师培养方案》,校级以上骨干教师开展“五个一”活动(开设一个讲座、上好一节示范课、负责一个科研课题、撰写一篇高水平论文、培养一名教师)。骨干教师教学研究的示范活动受到其他教师的好评,教师的听课量成倍增加。外校多次来我校进行的拜师学艺,全部由学校骨干教师队伍承担,通过真诚愉快地相互切磋,使活动取得双赢。
学校充分了解每一个教师的发展需求,开展各项教研活动,鼓励教师做想做而又没有做的课题,读想读而没有读的书籍,写想写而没有写的文章,关注还没有来得及关注的学生。明确相互合作、共同成长的必要性,实现教师研修一体化,做到研修为自己的专业发展服务,为学校教育改革服务。
责任编辑潘孟良
一、理念是灵魂
“激励每一个人充分发展”成为龙城小学今天的办学理念,是在龙城小学不断发展成长的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富有学校自身特点、并面向未来的理念和思想。“以生命激励生命,以人格塑造人格,以精神培养精神”——这是龙城小学办学之初的教风。继承这一教风,学校以《激励教育的研究》为课题展开研究和实践,研究从“发展性评价模式,激励型人际关系”两方面展开。为了让研究更具针对性,同时也更具有实践价值,课题作出调整,更名为《小学激励教育模式》,并升级为市级课题。对于激励教育,每一个龙城小学教师都有实践,都有心得。不仅如此,学生也有自己的认识,这个影响还辐射到家长层面,使激励教育成了“激励为我,我为激励”、激励教育大家共享、人人受益的理念。2005年,课题升级为广东省的规划课题,阶段性成果“激励教育新概念”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大奖。学校也正式将“激励每一个人充分发展 ”作为办学理念。这个理念为学校未来的发展愿景指明方向,是学校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归属,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灵魂所在。另一方面,理念和文化的形成也是集体创造的结果,文化的积淀更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校长的视野和定位是很关键的。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校长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校长文化的内涵决定着学校办学的品位与质量。校长对其工作的方法、态度、价值观,对教师、学生都会产生深刻影响,从某个意义上讲,校长文化就是学校的管理文化。龙城小学自建校以来,历届校长都特别注重管理文化的建设,因而催生出了推进学校有序发展的管理文化。它引领着课堂文化、班级文化、校园文化的发展,它的影响力已辐射到学校的各个层面。
二、课堂是关键
“激励教育”课题研究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因此它着眼课堂,通过实践、研究、假设、尝试,最后提出“四因素”课堂教学。学校将“四因素”即情感激励、参与激励、展示激励、评价激励融入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参与的激情、展示的兴奋、评价的乐趣。实践证明,“四因素”融入的课堂,能有效地唤醒学生的主动求知的欲望。当教师将情感融入课堂时,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在提高。当学生由展示获得成就感时,他便会积极参与评价,在评价过程中,他不仅能学会倾听,更能学会理性地分析。“四因素”课堂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唤醒,因为它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所以能促进学生有特色地发展,真正体现了“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新课程理念。“四因素”课堂由此成为了龙城小学独有的课堂文化。
三、教师是根本
学校管理者需要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引领教师专业发展,让教师成为学习共同体。龙城小学依据学校办学理念,营造轻松愉悦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让这个学习共同体具备“合作、欣赏、反思、超越”的基本要素,形成教师文化。
学校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围绕以学代培、以研代培、以拜师代培开展。以学代培指组织学习活动,学习教育理论,听教育经验,分析教育案例等。以研代培指青年教师都要申报自己的教育教学小课题,结合小课题开展个人的学习,并在其中得以提高。以拜师代培是给每一个青年教师结对一个师傅,师徒结对共同成长。
学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幅射、示范作用。通过制定《名师培养方案》,校级以上骨干教师开展“五个一”活动(开设一个讲座、上好一节示范课、负责一个科研课题、撰写一篇高水平论文、培养一名教师)。骨干教师教学研究的示范活动受到其他教师的好评,教师的听课量成倍增加。外校多次来我校进行的拜师学艺,全部由学校骨干教师队伍承担,通过真诚愉快地相互切磋,使活动取得双赢。
学校充分了解每一个教师的发展需求,开展各项教研活动,鼓励教师做想做而又没有做的课题,读想读而没有读的书籍,写想写而没有写的文章,关注还没有来得及关注的学生。明确相互合作、共同成长的必要性,实现教师研修一体化,做到研修为自己的专业发展服务,为学校教育改革服务。
责任编辑潘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