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师之甘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ppgre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席宇梅(北京服装学院思政课部主任):
  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经历了从“先生”到“臭老九”再回归“先生”的过程,如今高校教师职位成了择业的热门之一。年轻人所看中的,大概是一年有两个自由自在的假期和不用坐班的闲暇,而从教多年的教师们发自内心热爱自己的职业,并体味因诸多辛苦之上的“甘”。教师的“甘”,源于传道授业后内心的充盈,繁重的教学让教师红烛般燃烧了自我,照亮了他人;教师的“甘”,源于辛勤耕耘后收获的爱和尊重,悉心的教育换来教师节的贺卡和毕业生的拥抱,着实让教师幸福满满;教师的“甘”,源于孜孜以求、探索未知得到的鼓励,从事教科研的教师总能有各级各类项目的支持和个人成果的呈现……做教师是幸福的,其成就不以财富数字衡量,而是以成才的学生数计算,其工作成果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使命和责任令教师职业无比荣光。无论多苦、多累、压力多大,教师只要看到学生就会充满激情。如果真有机会重新选择职业,我们还会选择成为教师。因为做教师苦中有甘、再苦也甘、苦亦是甘。
  @铁铮(北京林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与其他职业相比,做教师的幸福显然不是一年多两个假期。事实上,寒假也好、暑假也罢,教师们基本上也很难休息:没有结束的上学期工作,即将开始的新学期准备,平日里没有功夫写的论文,拖了很久的课题,会把每一个所谓的假期塞得满满的。当教师最欣慰的莫过于过了许多年之后,遇到早已不是当年模样的学生亲切地叫自己一声“老师”,富有深情地讲述教师自己都早已忘却的小事。教师的每一点点付出,学生们都知道、都记得;做教师的幸福,心理年龄总是小于社会年龄,总觉得自己还年轻。身边的学生总是那么青春盎然、生机勃发,感染得自己都不好意思说自己老了;为了履行好职责,教师们要不断学习最新的东西、了解最前沿的动态,不断地更新观念,不断地突破自己。在教育和引导学生的同时,自己也在与时俱进。不被时代所淘汰,不就是幸福吗?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是发自内心的、是无私的,燃烧自己的同时带来照亮学生的充实和丰盈。当教师最最幸福的,就是看到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和成长。
  @ 张小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有人说,“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这种观点太过悲观;有人说,教师“起得比鸡还早,睡得比狗还晚”,这种观点太过消极。事实上,社会上任何职业和角色,要做好都不容易;而真做好了,其乐趣和价值都很了不起。相较而言,教师,没有政治家那样心累,没有企业家那样实际,没有消防员和警察那样危险,教师的最大优势是永远保持一颗年轻的童心,永远处于学习和提高之中,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社会的认可,能拥有相对自由的时间去完成自己的梦想。教师的工作环境是校园,面对的对象是学生;环境是安静的,对象是天真的,他无需低眉顺目看人眼色,无需勾心斗角残酷竞争,无需降低身段迎合讨巧,他只需用自己的道德精神去塑造灵魂,用自己的知识智慧去培育学生。由于每年都要面对新面孔,时刻都会涌现新知识、新事物,所以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充电,而学习充电是其延展生命宽度和深度、丰富人生阅历的难得机会。这种过程既是一种付出,更是一种享受。教师最大的快乐,还在于看着学生们一天天长大、变强,能够分享学生的成功和欢笑。
  @李爱民(中央财经大学宣传部副部长):
  “人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为人师者的最高称许。相对于“经师”重知识传授而言,“人师”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更重立德树人,以人格力量影响学生。真正的“人师”,应该是幸福感满满的。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人师”热爱教师职业,将教师这一职业作为毕生神圣的事业来做,而不是将其仅仅作为谋生的手段不得已而为之。从事一份从心底里认可,并且愿意为之付出努力的工作,就会有激情,也一定能够享受因为热爱而带来的快乐与充实。第二,人师关爱学生,言传身教,诲人不倦,而不是只把学生作为机械的传授对象。为学生倾心付出,自然会收获学生的铭记、尊重与爱戴。当毕业多年的学生仍然不忘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有着深刻影响的教师,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教师的尊重和感恩之心时,教师的成就感与幸福感是无可比拟的。第三,“人师”注重修养自我、完善人格,往往对物质没有太多太高的要求。他们“谨身修行”,平淡自守,以悉心培育莘莘学子为实现个人情怀的需求,通过桃李天下成就自己最大的幸福。
其他文献
教学楼设计概念的灵感源自校区总规划,即在校园入口处创造出一个重要的入口空间。这一概念通过一系列有逻辑排布的教室得以实现,同时教室的设置也满足了建筑的基本功能需求,创造出学生与教师自由交流的机会。两幢建筑在整体上形成了一种沿校园主轴对称的势态,但它们也有细微的差别,以回应不同的周边校园环境。两幢建筑分别位于中央台阶式庭院的两侧,从而在视觉和实际空间上形成了与草坪及图书馆的联系。位于中央广场前的大阶梯
邓世还,1930年生,原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教授、研究生导师。1988年离休后,任离休干部党支部宣传委员,一直热心于慈善事业与社区文化建设。16年来捐助“希望工程”“救助贫困母亲幸福工程”“阳光工程”及灾区爱心款4万余元。她的座右铭是:“心善则宁,何言名利”。  爱心捐助十六载,情系山村失学娃  1994年,邓世还教授向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捐助了爱心款,从此她与一名叫王丽丽的小学生结
张树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  “你觉得迷茫就对了,谁的青春不迷茫?”青涩、懵懂、迷茫,是青春最原始、最贴切的标签。迷茫只能是阶段性的,迷茫之后,要笃定地走向成熟理性,要决然地做出正确选择,这样才不会是没有意义的迷茫。一百年前的“五四”运动,是那一代青年激荡青春、拒绝迷茫的觉醒与起行,青春有如此的“不迷茫”,是民族的幸事,是青春的幸事。百年前的青春觉醒,有百年前的时代背景。新时代的青春觉醒
内容提要 科技已经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一种结构性权力。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不仅有希望根本改变国家间力量对比趋势,而且正促使国际关系中的权力分布极端化。不仅如此,人工智能时代的世界秩序或将走向包容性减弱,零和博弈上升;开放性减弱,孤立性上升;制度约束力减弱,失序风险上升。安全感的稀缺与恐惧感的上升会是人工智能时代一个国家直接的感受,这或将迫使国家,特别是大国重新思考對外战略——放弃防御性现实
摘 要:从弘扬优良传统,特别是继承和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角度出发,阐述了新形势下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义,并结合学校实际,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长征精神;坚守信念;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特别是伟大的长征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习近平总书记说:“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
摘 要:财经类高校行业特色鲜明,其文化建设应与行业文化相结合,突出财经学科特色文化建设。在新形势下,财经类高校要在全面推进大学文化建设的基础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通过培育和建立具有财经学科特色的文化价值观,总结凝练大学文化精神,加强人文教育,积极服务社会,着力打造独具特色和影响力的财经文化体系,培养具有优秀文化素养的财经人才,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作出贡献。  关键词:财经类高校
2014年11月28日,由北京科技大学承办的“第六届北京地区高等院校教学督导交流会”成功召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有关领导以及来自京内外39所高校的130多位代表出席会议。会议以“创新督导工作”为主题,总结和推广各高校督导工作经验和成效,探讨和交流新形势下如何以先进教学理念为引导,完善和创新督导工作。   新时期下创新工作模式、提高督导实效意义重大  教学督导工作是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对提
摘 要: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对于国家、社会和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具有问题导向性、整体性、动态开放性、前沿创新性、跨越性和复杂性的特征,并能发挥促进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有机结合、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跨学科研究成果质量的功能。个体、组织与互动过程是影响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发展的因素,因此需要从构建长效的决策机制与人才选拔体制、建立健全的组织文化机制与激励机制、构建完善
摘 要:通过对北京地区28所示范性创业中心高校的创新创业工作开展调查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模式的新发展。在梳理了相关高校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创新创业工作发展的需要,提出了要进一步加大创新创业工作综合投入、推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推进校内统筹与校外资源深度融合、推进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深度融合等工作建议。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管理体制;工作机制  2018年3月,国务
艺术学院美术系教工党支部在校院党委的领导和关怀下,以“承奉献进取的传统,创和谐务实的作风,树规范敬业的师风,立勤奋踏实的学风”为基础,坚持立德树人,立足文化育人,不断夯实支部基础工作,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创建美术系“课程思政”建设品牌。   明确目标,提升教师德育意识和能力  美术系教工党支部加强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明确教学目标。在专业课程中将北京红色文化教育内容融入教学全过程。强化全员育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