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患寡、不患不均而患不公”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de5215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工资收入可能是教师们除了教学业务之外最为关注的话题,尽管以往的工资发放的标准因地区财政状况的不同会有差异,但大家都知道那是与学校、教育主管部门的关系不大,因而就校内的教职工而言也没有什么非议。然而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的绩效工资新政开始,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分配也成了大家关注的热点。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有着很强的导向和激励作用,直接影响到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教风、校风以至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学校的绩效工资体制的激励效果并未能够很好的发挥出来,尽管教师平均工资水平在逐年提升,但相当一部分教职工甚至管理者仍会有些抱怨情绪,近几年各地因绩效工资发放引起的矛盾也数见不鲜。从学校管理层面来讲,学校最可作为的就是能否按照民主集中的原则制定出一套科学、可行、公平、合理的奖励性绩效考核分配方案,并去有效的实施。
  一、制定过程公开民主
  实施绩效工资分配政策是党和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又一重大举措,是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对广大教师的亲切关怀。对于依法保障教师收入水平,激发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书育人事业,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具有重大意义。绩效工资涉及到全体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关注度非常高,方案的制定必然要谨慎,制定的过程要民主公开。
  学校绩效考核方案的制定可分为五个阶段:①组织由管理层及教职工代表组成的方案起草组认真学习上级相关绩效考核文件,根据文件精神起草最初方案并交全体中层干部会议讨论修改。②将草案下发到各教研组由教师讨论,教研组长将提出的修改意见提交到方案草拟组进行甄别修改。③组织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及学校民主管理委员会进行再次讨论形成修改意见。④由校长办公会依据有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教师专业成长、保障绝大多数教师利益的原则对修改意见进行再次修改。⑤将形成的方案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付诸实施。在随后实施过程也要针对实际情况进行了合理的微调。整个方案制定的过程充分利用了集体的智慧,多视角、多层面的吸取了群众意见,使得方案的制定更趋科学、合理、公正。教职工在参与方案制定修改的同时也是他们主动学习、将方案自主内化的过程,也为后来的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考核内容公正全面
  绩效考核方案对学校全面工作有着重要的导向性作用,直接影响着教职工的价值取向、工作状态及工作成效。而教育是具有创造性、生成性和实践性的工作,绝大部分教师都是凭着良心投身教育事业。绩效考核的方案也无法对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一一对应,考核的内容只能是尽可能的公正全面、科学合理,将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及各岗位职责等进行细化和量化。对教师的考核不能狭隘的只以考试的成绩作为唯一的权重,要重视教育教学过程性的考核,要从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全面发展、教育教学有效提升的根本目标出发。对各个岗位、各类人员进行详细分析,科学地选择具体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考核分基础奖和考核奖两部分,详细内容可参照下表:
  三、分配差距公平合理
  作为党和国家重要的一项改革举措,本来是调动教职工积极性的好事,那么为何有的单位“好事不能办好?”原因应该有多方面的因素。有人可能会认为“不患寡而患不均”,其实平均主义倾向绝非是绩效工资新政的初衷,也会引起更大的矛盾。如果绩效工资奖励部分差距过小,不能很好地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责重酬高的分配原则,也就无法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导向作用,挫伤了一线优秀教师的积极性。当然绩效工资差距也不能过大,否则也会引起相当部分教师的不满,会容易降低教师之间的合作意识,甚至产生不良竞争,影响成团结和谐的学校氛围。
  事实上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分配“不患寡”也“不患不均”而是“患不公”。能否把好事办好?最大限度的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做到和谐共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看分配差距是否公平合理。
  四、发放程序公开透明
  公开透明阳光操作就会避免那些无端的猜疑误解,也会及时纠正工作过程中的失误和偏差,绩效工资的考核与发放更是如此。合理规划好考核发放的程序,每个环节都做到公开透明接受群众的咨询与监督。①在实施前,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政策和实施细则,考核组做好相关的解释工作,使全校每一位教职工都能知晓理解。②考核组将测算的初步结果交校长办公会讨论修改。③召开全体中层以上干部会议进行再次讨论修改。④将结果公示,考核组进行答疑并将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⑤召开办公会针对教职工提出的问题逐一讨论解决,形成最终结果报批财政部门发放。
  总之,实施绩效工资是把薪酬的发放与工作行为、工作成效进行对接,更为直接反映教职工的工作价值和贡献。这对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激发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热情,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最终实施的效果要依靠每所学校能否因地制宜制定出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案并公开透明地实施,这也充分考量了每一所学校的管理水平以及管理者的能力与智慧。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曲塘中学)
其他文献
每天走进校园看见的便是:关爱每一个孩子。关爱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前提是必须是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承认学生的差异,就是将学生作为有独立意识,独立思想的人来看待。每个学生因为生长的背景,教育环境以及社会经历不同,会有着自身独特的性格和思维方式。只有承认学生的独特个性,才能真正地进行有效教学,而真正的有效教学只有通过分层教学管理才能实现,英语教学因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和发展趋势尤为如此。  
【内容摘要】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结合即时的政策实施教学,可以让课本上的知识更具生命力。《经济生活》阐述了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和政策等,这些内容在解释实际生活中的事实时,能够让学生建构关于经济生活的更好的理解。本文以“生产与经济制度”为例,阐述了相关观点。  【关键词】思想政治 经济生活 时代脉搏  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需要紧扣时代脉搏,这样才会让思政知识具有坚强的生命力。人教版思想政治教材必修1的《经济
【内容摘要】支架式教学策略是源于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指的是“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有利于学习者所学的知识有进一步理解,就是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学习者逐步深入地了解。支架式教学一般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搭脚手架—进入情景—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支架式教学设计内容主要就是根据具体的教学策略,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设计合理的
【内容摘要】合理的设计初中语文课堂互动的教学环节,这不仅能够极大的丰富课堂,这也能够让学生充分融入到文本的学习中,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步伐一点点展开对于相关问题的思考与探究。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多融入互动教学的过程,这无论是对于丰富课堂教学的整体氛围,活跃学生的思维还是提升对于知识教学的综合成效都会发挥非常好的效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 互动  多融入课堂教学中的互动环节,这会给课堂带来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了,新课程教学改革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学习,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还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物理是初中阶段的重点教学科目,这门学科具有理论性和逻辑性很强的特点,很多学生对物理的学习都提不起兴趣。探究式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更加主动的学习物理
【内容摘要】课程改革导致各教学阶段、各学科教育工作都发生了很大变革,教师逐渐走出应试思维的影响,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素养以及综合素质等等。在本文中,以不同阶段的教学目的为出发点,对小学数学教学类型和任务进行阐述,旨在让小学数学课堂整体化更强,塑造学生更加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数学任务 小学数学 课堂研究  课堂任务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成分,对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新课
【内容摘要】随着新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化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它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而且也冲击了教育教学领域。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已被广大一线教师为认可,巧妙运用信息技术,开拓了学科教学的新历程,让各学科教学插上了向更高领域飞翔的翅膀。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 学科教学 有效借鉴 实效课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让我们的课堂更多地呈现出一种开放与生成。作为新世纪一线小学信息技
【内容摘要】所谓主题式教学,其实就是为实现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而应用于历史课程教学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该教学方法需要历史教师对每节课所教内容予以明确,再通过相关设计对“怎样教”的手段与方法进行选择,从而为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搭建良好平台。本研究主要分析与探讨主题式教学模式下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活动的设计研究。  【关键词】主题式教学 高中历史 教学活动 设计研究  我国著名作家、思想家叶圣陶曾言,从简单
【内容摘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要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要从培养直觉思维与阅读灵感、发散思维与聚敛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等方面入手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语文阅读 创新思维 培养策略  在初中语文新课标中强调,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从而实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的教学目标。语文学科具有语言与思维的统一性,特别是语文阅读教
【内容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凭借其自身强大的优势逐渐占据课堂,成为教学"新宠",被广泛应运于各种学科。有效的微课应用不仅能提高课堂有效性,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其积极性,还能活跃课堂,发展思维,最大化地提升课堂质量,为深入的互动探究奠定扎实基础。文本就围绕微课在知识点、解题以及实验等方面探究其具体运用。  【关键词】高中化学 微课 运用  微课,主要以视频为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