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物联网技术发展,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也应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图书馆通过对海量的读者行为数据采集、整理、分析、提取,准确预测读者的需求,構建图书馆个性化智慧服务体系。大幅度降低图书馆宣传成本和力度的前提下,提高读者满意度,也充分提升图书馆的利用价值。
[关键词] 物联网;个性化服务;图书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3. 094
[中图分类号] G25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3- 0173- 01
0 前 言
随着物联网的高速发展,新的网络环境在为图书馆提供服务理念的同时,也对图书馆提出新的挑战。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是图书馆吸引和提高读者粘性的关键。怎样在物联网时代吸引读者,并提高读者满意度,创新服务模式,使他们留下来,成为图书馆的首要任务。
1 个性化及个性化服务的概念
个性化,和大众化相对,常用来指具有个体特性的需求和服务。个性化的英语说法有: personalized,customized。个性化服务是根据用户的设定来实现,依据各种渠道对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和分类,向用户提供和推荐相关信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2 成职院图书馆服务现状
数字图书馆能让读者准确无误的把握图书馆的最新动态,如:借阅规则,馆藏布局,办证通知,入馆通知,馆藏目录,新书通报等。但在实践运行过程中,这些服务学生很少使用,他们使用最多的还是来图书馆查找图书,但是数字图书馆在文献检索方面渠道单一,只能凭借书名,作者,主题查找,有时候学生缺乏图书检索基本知识,不能准确抓取关键词,在海量的检索结果面前出现选择茫然。读者因查找不方便无法达到预期的情况下便放弃使用,对图书馆信任也随之降低。
本校区在校学生约4 750名,人均借阅册数仅为3-4册/年,借阅量相当低。图书馆一直在说“为书找读者,为读者找书”,为了提高文献借阅量,我院图书馆读者服务部还开展新书通报,图书导读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读者走进图书馆,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3 如何开展个性化服务
美国东北大学教授巴拉巴西在其著作《爆发:大数据时代预见未来的新思维》中描述到:“漫长的历史人类的行为不是随机的,也不是泊松分布的,而是存在一定的规则,通过也大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人类的行为规则是基于优先级排布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列表,而如何按照优先级排列顺序则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因此,图书馆可通过对读者行为大数据的分析,准确获得读者阅读需求及变化趋势。(1)图书推荐系统。推荐系统就是根据用户个人喜好、习惯向其推荐物品的过程。最初的研究动机来自于互联网带来的信息爆炸,设计一个程序来推测用户的心意,观察什么是用户喜欢的,什么是用户不喜欢的,然后自动地为用户筛选出喜欢的内容,过滤掉那些不喜欢的内容。物联网下产生的大数据有3个特点:①数据量极大;②数据传输速度快;③数据多样性范围极少。推荐系统与物联网相结合,从无序的用户行为数据中发现信息,挖掘需求点,掌握读者的借阅偏好,阅读习惯以及其感兴趣阅读主题,向每个读者具有针对性地推荐图书,帮助读者从庞大的图书目录中挑选真正适合自己需要的圖书,推荐系统在帮助读者的同时也提高了读者对图书馆满意度,换来对图书馆网站的进一步支持。(2)专题化服务。单个读者的阅读行为表现出随机性和无序性,我们通过物联网产生的大数据分析、提取。发现大量具有相同个体特征和专业背景的读者,他们的行为特征具有稳定、持续和可预测的特点。图书馆可依据对读者整体行为分析的结果,选取一些热门有共性的专题,建立起专门的信息提供服务平台,这种专题服务是针对某一群体的读者来提供个性服务,它从整体而言,对整个读者群体是有比较好的帮助价值。从我院图书馆数据系统分析,约有200位读者是刘墉书迷,读者服务部随即组织刘墉读书有感会,深受好评。(3)管理好读者档案。图书馆应当把读者当作一项资产来管理,对学院的每一位读者都必须设定直接的管理者,每个读者管理者建立自己的读者档案。首先,档案的资料应有助于全面描绘读者的概况,不仅要反映读者的姓名、性别、年纪、电话、专业等情况,最好还包括其阅读习惯、个人爱好等。其次,档案必须是动态的,处于不同学习阶段,大学生的心理成长和学习需求不同,兴趣爱好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每隔半年,图书馆应及时将这些信息输入到档案中,在读者不必言传的情况下,送上贴心的服务和建议。最后,读者档案的信息应在图书馆内各部门之间得到充分的共享,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服务,提高图书馆服务效率和读者满意度。
4 结 语
个性化服务是图书馆新型服务模式的主流,物联网及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为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创新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因此,图书馆应实时捕获读者的阅读需求,以读者为中心,以满足读者需求为驱动,通过分析和挖掘读者潜在的信息需求,主动为读者量身定制个性化信息资源服务机制。
[关键词] 物联网;个性化服务;图书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3. 094
[中图分类号] G25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3- 0173- 01
0 前 言
随着物联网的高速发展,新的网络环境在为图书馆提供服务理念的同时,也对图书馆提出新的挑战。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是图书馆吸引和提高读者粘性的关键。怎样在物联网时代吸引读者,并提高读者满意度,创新服务模式,使他们留下来,成为图书馆的首要任务。
1 个性化及个性化服务的概念
个性化,和大众化相对,常用来指具有个体特性的需求和服务。个性化的英语说法有: personalized,customized。个性化服务是根据用户的设定来实现,依据各种渠道对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和分类,向用户提供和推荐相关信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2 成职院图书馆服务现状
数字图书馆能让读者准确无误的把握图书馆的最新动态,如:借阅规则,馆藏布局,办证通知,入馆通知,馆藏目录,新书通报等。但在实践运行过程中,这些服务学生很少使用,他们使用最多的还是来图书馆查找图书,但是数字图书馆在文献检索方面渠道单一,只能凭借书名,作者,主题查找,有时候学生缺乏图书检索基本知识,不能准确抓取关键词,在海量的检索结果面前出现选择茫然。读者因查找不方便无法达到预期的情况下便放弃使用,对图书馆信任也随之降低。
本校区在校学生约4 750名,人均借阅册数仅为3-4册/年,借阅量相当低。图书馆一直在说“为书找读者,为读者找书”,为了提高文献借阅量,我院图书馆读者服务部还开展新书通报,图书导读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读者走进图书馆,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3 如何开展个性化服务
美国东北大学教授巴拉巴西在其著作《爆发:大数据时代预见未来的新思维》中描述到:“漫长的历史人类的行为不是随机的,也不是泊松分布的,而是存在一定的规则,通过也大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人类的行为规则是基于优先级排布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列表,而如何按照优先级排列顺序则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因此,图书馆可通过对读者行为大数据的分析,准确获得读者阅读需求及变化趋势。(1)图书推荐系统。推荐系统就是根据用户个人喜好、习惯向其推荐物品的过程。最初的研究动机来自于互联网带来的信息爆炸,设计一个程序来推测用户的心意,观察什么是用户喜欢的,什么是用户不喜欢的,然后自动地为用户筛选出喜欢的内容,过滤掉那些不喜欢的内容。物联网下产生的大数据有3个特点:①数据量极大;②数据传输速度快;③数据多样性范围极少。推荐系统与物联网相结合,从无序的用户行为数据中发现信息,挖掘需求点,掌握读者的借阅偏好,阅读习惯以及其感兴趣阅读主题,向每个读者具有针对性地推荐图书,帮助读者从庞大的图书目录中挑选真正适合自己需要的圖书,推荐系统在帮助读者的同时也提高了读者对图书馆满意度,换来对图书馆网站的进一步支持。(2)专题化服务。单个读者的阅读行为表现出随机性和无序性,我们通过物联网产生的大数据分析、提取。发现大量具有相同个体特征和专业背景的读者,他们的行为特征具有稳定、持续和可预测的特点。图书馆可依据对读者整体行为分析的结果,选取一些热门有共性的专题,建立起专门的信息提供服务平台,这种专题服务是针对某一群体的读者来提供个性服务,它从整体而言,对整个读者群体是有比较好的帮助价值。从我院图书馆数据系统分析,约有200位读者是刘墉书迷,读者服务部随即组织刘墉读书有感会,深受好评。(3)管理好读者档案。图书馆应当把读者当作一项资产来管理,对学院的每一位读者都必须设定直接的管理者,每个读者管理者建立自己的读者档案。首先,档案的资料应有助于全面描绘读者的概况,不仅要反映读者的姓名、性别、年纪、电话、专业等情况,最好还包括其阅读习惯、个人爱好等。其次,档案必须是动态的,处于不同学习阶段,大学生的心理成长和学习需求不同,兴趣爱好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每隔半年,图书馆应及时将这些信息输入到档案中,在读者不必言传的情况下,送上贴心的服务和建议。最后,读者档案的信息应在图书馆内各部门之间得到充分的共享,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服务,提高图书馆服务效率和读者满意度。
4 结 语
个性化服务是图书馆新型服务模式的主流,物联网及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为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创新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因此,图书馆应实时捕获读者的阅读需求,以读者为中心,以满足读者需求为驱动,通过分析和挖掘读者潜在的信息需求,主动为读者量身定制个性化信息资源服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