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提示:在全国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时刻,在河南各地开展“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活动之际,胡锦涛总书记再次来到河南,于9月9日到焦作并深入田间地头、农科院所、农业龙头企业、粮食储备有限公司等地,察民情、谈改革、论发展,表明党中央对焦作市农业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向外界展示了焦作市在探索农业发展、土地体制改革、农民增收致富方面所取得的交出成绩。为此,本刊特对焦作市农业改革发展情况进行深度报道——
记者:请王市长谈一下焦作市农业生产方面的情况?
王市长: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在把握农业产业化经营主线、搞好相关工作的基础上,每年工作都有所侧重,突出焦作特色,发挥自身优势,以求出精品、出亮点。2004年,突出抓结构调整,抓特色经济,抓规模效益,抓产业集群,以求形成市、县主导产业。通过几年努力,全市发展小麦种子繁育面积60.6万亩、四大怀药种植面积25.3万亩、奶牛存栏4.4万头、速生丰产林55万亩。全市建成了168个特色专业村,形成了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怀药种植加工基地、孟州市、武陟县粮食深加工基地等各具特色的规模化基地和产业集群,实现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2005年,突出抓农民专业合作社,抓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和转移,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求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现代农业的装备水平。通过几年的努力,全市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达703家,入社农民2.79万户。2006年,突出抓农副产品深加工,培植龙头企业,拉长链条,争创品牌,以求占领更多市场份额,辐射带动更多农民增收。通过几年努力,全市建成规模以上龙头企业215家,其中国家重点龙头企业3家,省重点龙头企业20家,形成了牛奶、速生杨、小麦、玉米、肉鸡、肉牛、生猪、怀药等8大产业链。2007年,突出抓农业标准化核心示范区建设,抓三品认证,抓基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的有效对接,以求把焦作打造成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努力,建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73个,无公害畜产品产地118个;推出无公害农产品91个,绿色食品23个,有机农产品2个,省级名牌产品35个、省级著名商标17个;在中心市区实行了蔬菜市场准入制度,蔬菜检验合格率达到97%以上。2008年,突出抓生态农业,抓循环农业,抓农业可持续发展,力求实现新的跨越。
记者:焦作市近年来在组织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方面都走在了全国前列,请王市长谈一下焦作市在此方面的先进经验以及遇到哪些困难?
王市长:在实践中,我们深刻感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必须提高,必须把千家万户的农民组织起来,才能应对大市场变化,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势在必行。2005年初,市政府主管领导带领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浙江省考察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经过认真学习,充分研究,我市在全省率先以市委文件形式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意见》,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同时,我们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户通过转包、转让、租赁、互换、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推进规模经营发展。目前,沁阳市初步建立了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和服务平台;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10.2万亩,占家庭承包土地面积的4.4%。
在农村改革发展进程中,我们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一些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农村给排水、垃圾处理、道路、教育医疗文化设施建设比较薄弱。二是种粮经济效益仍然较低。近几年,由于粮食价格增幅不大,种粮的利润空间很小,加上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不断攀升,抵消了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造成种粮效益下降。三是城乡收入差距仍在拉大。2007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8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26元,仅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6.3%,城乡收入呈逐渐拉大趋势。四是贷款融资困难。大多数农民由于无物抵押,无法办理贷款;没有专门的担保公司提供担保,联系担保户不易,多户联保范围狭窄。五是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扭转。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农村户籍改革、构建农村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改革任务还很艰巨。
记者:粮食生产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请问焦作市是如何把支持鼓励粮食生产的政策落实到基层。进而调动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在推广优良品种、提高粮食单产方面有哪些措施?
王市长: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抓好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各项惠农政策,累计兑现粮食直补2.06亿元,补贴标准由2004年的亩均19.58元增加到2008年的亩均86.38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从2004年到2007年,粮食播种面积由337万亩增加到395万亩,粮食总产达到192万吨,增加31万吨。2008年,夏粮单产实现重大突破;全市平均亩产达到505公斤,4个农业部高产创建万亩示范方亩产突破600公斤。
我市粮食生产先后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一是以培育新品种为主要特征的提升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以提高粮食单产为主攻目标,狠抓新品种选育,先后培育出“豫麦25”、“豫麦41”、“豫麦49”、“豫麦58”、“豫麦65”等小麦新品种,实现了小麦单产的飞跃。二是以推广超高产品种为主要特征的普及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到2000年,大力推行统一供种,推行绿色栽培、测土配方拖肥、超常量施用磷酸二氢钾等应变管理措施,实施良种良法配套,粮食增产科技贡献率达到60%以上,良种覆盖率100%。三是以注重高产向注重高效转变为特征的飞跃阶段。2001年以来,大力实施小麦种子产业化工程和优质小麦工程。小麦种子年产量达到2.6亿公斤,供种范围辐射到8省106县。小麦生产成功地实现了从单一到多元、从高产到高效的战略转型,我市一跃成为小麦种子大市和优质小麦大市,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记者:粮食储备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焦作市涉粮部门是如何围绕管好储备粮,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好保供工作的?
王市长: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严把粮食收购关。严格落实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使种粮农民售“放心粮”、“明白粮”。二是抓好安全储粮。各购销企业做好空仓消毒,搞好晾晒和除杂,确保净粮入库。加强储粮设施建设,加快储粮技术改造,改善储粮条件。制定完善了安全储粮责任制,严格执行粮食储藏事故责任追究制,确保储粮安全。三是加强市场监管。明确收购纪律,规范收购程序,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 违规违纪行为,切实维护种粮农民利益。四是做好粮油供应。增加供应品种,创新经营方式,加强社会化服务粮油供应体系建设,广泛开展“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供应活动,保障粮油供应。
记者:胡锦涛总书记视察焦作时强调,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在三个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请问王市长,焦作市政府在这三方面有何新举措?
王市长:第一,在完善农村制度体系上取得新突破。一是总结推广沁阳经验,加强服务引导,创建交易平台,在全市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二是探索支持保护农业发展的办法措施。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大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科技支撑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三是尽快启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立村镇银行,积极探索建立农村金融信贷担保、抵押新机制,解决农民贷款难题。四是继续大力发展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五是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每年用于农业的投入增长继续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比例,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努力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第二,在发展现代农业上取得新突破。通过3~5年的努力,把焦作建成全国高效农业示范市。到2015年,使焦作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一是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到2020年,全市粮食总产量由目前的近40亿斤提高到50亿斤。二是进一步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到2015年,小麦种子繁育面积达到80万亩,怀药种植面积发展到30万亩,全市“一村一品”专业村发展到300个。加快黄河滩区绿色奶业示范带建设,力促多尔克司2万头奶牛示范牧场早日竣工投产,打造豫北最大、全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年均增长20%左右。三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快优质高效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引进、推广,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组建焦作农科院,整合科研力量,全面提升农业科研能力。四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到2020年,使节水灌溉面积提高到有效灌溉面积的90%以上。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力争2020年前改造中低产田100万亩,建设标准粮田30万亩。实施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到2015年,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95%以上,农机化服务覆盖面达到90%以上。加快粮食仓储设施建设,使粮食仓储能力达到18亿公斤。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高效农业,加快户用沼气、集中供气和生物气化工程建设,搞好秸秆综合利用和沼渣沼液综合利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三,在繁荣农村公共事业上取得新突破。进一步加强新农村建设,重点抓好农村道路、排水系统、垃圾处理、饮水安全等基础设施建设,使村容村貌有较大改观。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成果,完成农村中小学维修改造。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失地农民保障制度。
记者:请王市长谈一下焦作市农业生产方面的情况?
王市长: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在把握农业产业化经营主线、搞好相关工作的基础上,每年工作都有所侧重,突出焦作特色,发挥自身优势,以求出精品、出亮点。2004年,突出抓结构调整,抓特色经济,抓规模效益,抓产业集群,以求形成市、县主导产业。通过几年努力,全市发展小麦种子繁育面积60.6万亩、四大怀药种植面积25.3万亩、奶牛存栏4.4万头、速生丰产林55万亩。全市建成了168个特色专业村,形成了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怀药种植加工基地、孟州市、武陟县粮食深加工基地等各具特色的规模化基地和产业集群,实现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2005年,突出抓农民专业合作社,抓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和转移,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求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现代农业的装备水平。通过几年的努力,全市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达703家,入社农民2.79万户。2006年,突出抓农副产品深加工,培植龙头企业,拉长链条,争创品牌,以求占领更多市场份额,辐射带动更多农民增收。通过几年努力,全市建成规模以上龙头企业215家,其中国家重点龙头企业3家,省重点龙头企业20家,形成了牛奶、速生杨、小麦、玉米、肉鸡、肉牛、生猪、怀药等8大产业链。2007年,突出抓农业标准化核心示范区建设,抓三品认证,抓基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的有效对接,以求把焦作打造成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努力,建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73个,无公害畜产品产地118个;推出无公害农产品91个,绿色食品23个,有机农产品2个,省级名牌产品35个、省级著名商标17个;在中心市区实行了蔬菜市场准入制度,蔬菜检验合格率达到97%以上。2008年,突出抓生态农业,抓循环农业,抓农业可持续发展,力求实现新的跨越。
记者:焦作市近年来在组织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方面都走在了全国前列,请王市长谈一下焦作市在此方面的先进经验以及遇到哪些困难?
王市长:在实践中,我们深刻感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必须提高,必须把千家万户的农民组织起来,才能应对大市场变化,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势在必行。2005年初,市政府主管领导带领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浙江省考察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经过认真学习,充分研究,我市在全省率先以市委文件形式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意见》,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同时,我们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户通过转包、转让、租赁、互换、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推进规模经营发展。目前,沁阳市初步建立了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和服务平台;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10.2万亩,占家庭承包土地面积的4.4%。
在农村改革发展进程中,我们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一些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农村给排水、垃圾处理、道路、教育医疗文化设施建设比较薄弱。二是种粮经济效益仍然较低。近几年,由于粮食价格增幅不大,种粮的利润空间很小,加上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不断攀升,抵消了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造成种粮效益下降。三是城乡收入差距仍在拉大。2007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8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26元,仅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6.3%,城乡收入呈逐渐拉大趋势。四是贷款融资困难。大多数农民由于无物抵押,无法办理贷款;没有专门的担保公司提供担保,联系担保户不易,多户联保范围狭窄。五是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扭转。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农村户籍改革、构建农村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改革任务还很艰巨。
记者:粮食生产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请问焦作市是如何把支持鼓励粮食生产的政策落实到基层。进而调动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在推广优良品种、提高粮食单产方面有哪些措施?
王市长: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抓好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各项惠农政策,累计兑现粮食直补2.06亿元,补贴标准由2004年的亩均19.58元增加到2008年的亩均86.38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从2004年到2007年,粮食播种面积由337万亩增加到395万亩,粮食总产达到192万吨,增加31万吨。2008年,夏粮单产实现重大突破;全市平均亩产达到505公斤,4个农业部高产创建万亩示范方亩产突破600公斤。
我市粮食生产先后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一是以培育新品种为主要特征的提升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以提高粮食单产为主攻目标,狠抓新品种选育,先后培育出“豫麦25”、“豫麦41”、“豫麦49”、“豫麦58”、“豫麦65”等小麦新品种,实现了小麦单产的飞跃。二是以推广超高产品种为主要特征的普及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到2000年,大力推行统一供种,推行绿色栽培、测土配方拖肥、超常量施用磷酸二氢钾等应变管理措施,实施良种良法配套,粮食增产科技贡献率达到60%以上,良种覆盖率100%。三是以注重高产向注重高效转变为特征的飞跃阶段。2001年以来,大力实施小麦种子产业化工程和优质小麦工程。小麦种子年产量达到2.6亿公斤,供种范围辐射到8省106县。小麦生产成功地实现了从单一到多元、从高产到高效的战略转型,我市一跃成为小麦种子大市和优质小麦大市,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记者:粮食储备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焦作市涉粮部门是如何围绕管好储备粮,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好保供工作的?
王市长: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严把粮食收购关。严格落实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使种粮农民售“放心粮”、“明白粮”。二是抓好安全储粮。各购销企业做好空仓消毒,搞好晾晒和除杂,确保净粮入库。加强储粮设施建设,加快储粮技术改造,改善储粮条件。制定完善了安全储粮责任制,严格执行粮食储藏事故责任追究制,确保储粮安全。三是加强市场监管。明确收购纪律,规范收购程序,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 违规违纪行为,切实维护种粮农民利益。四是做好粮油供应。增加供应品种,创新经营方式,加强社会化服务粮油供应体系建设,广泛开展“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供应活动,保障粮油供应。
记者:胡锦涛总书记视察焦作时强调,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在三个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请问王市长,焦作市政府在这三方面有何新举措?
王市长:第一,在完善农村制度体系上取得新突破。一是总结推广沁阳经验,加强服务引导,创建交易平台,在全市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二是探索支持保护农业发展的办法措施。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大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科技支撑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三是尽快启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立村镇银行,积极探索建立农村金融信贷担保、抵押新机制,解决农民贷款难题。四是继续大力发展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五是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每年用于农业的投入增长继续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比例,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努力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第二,在发展现代农业上取得新突破。通过3~5年的努力,把焦作建成全国高效农业示范市。到2015年,使焦作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一是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到2020年,全市粮食总产量由目前的近40亿斤提高到50亿斤。二是进一步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到2015年,小麦种子繁育面积达到80万亩,怀药种植面积发展到30万亩,全市“一村一品”专业村发展到300个。加快黄河滩区绿色奶业示范带建设,力促多尔克司2万头奶牛示范牧场早日竣工投产,打造豫北最大、全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年均增长20%左右。三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快优质高效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引进、推广,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组建焦作农科院,整合科研力量,全面提升农业科研能力。四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到2020年,使节水灌溉面积提高到有效灌溉面积的90%以上。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力争2020年前改造中低产田100万亩,建设标准粮田30万亩。实施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到2015年,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95%以上,农机化服务覆盖面达到90%以上。加快粮食仓储设施建设,使粮食仓储能力达到18亿公斤。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高效农业,加快户用沼气、集中供气和生物气化工程建设,搞好秸秆综合利用和沼渣沼液综合利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三,在繁荣农村公共事业上取得新突破。进一步加强新农村建设,重点抓好农村道路、排水系统、垃圾处理、饮水安全等基础设施建设,使村容村貌有较大改观。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成果,完成农村中小学维修改造。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失地农民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