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师生关系的民主性、教学模式的多样性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从而为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更应充分把握好机遇,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更应注重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上,把教学的目标放在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提高上。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实现以下几个转变。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
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教学媒体、教学环境四个基本要素所组成的系统。如何看待这四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教学观。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由于对升学率的过度强调,使教师将教学重点仅仅局限于对课本固有内容的熟练掌握和记忆上,教师便成了教材和课本的维护者,而学生便成了储存知识的口袋,只有被动地接受知识,毫无主动性,更无创造力。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传授知识时,如何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同时还要充分利用一切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创造优美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兴趣。
例如,在讲述“培养创新精神”内容时,我引入了画家为独眼、瘸腿的国王画像的故事。甲画家想美化国王,没画出他的独眼、瘸腿而被杀;乙画家汲取甲的教训,如实地画出了国王的独眼、瘸腿,结果因为“丑化”了国王遭到了与甲相同的恶运;现在轮到了丙了,他肯定不想被杀,那他该怎么办呢?一问即出,教室里顿时“活”了起来,学生争先恐后地思考、想象,推断出多种答案,我因势利导,加以启发辨析。“什么是创新?为何要培养创新精神?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创新?”这一切问题萦绕在学生的脑海中,他们迫切想知道答案。这样调动学生的兴趣,是由教师讲析到学生总结,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过程。教师的主要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的“学”,不能满足于学生“学会”,要引导他们“会学”。
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由教师“中心论”向学生“主体论”的转变中,针对政治教材的改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的应用也要实现一个转变,即把“教材”转变为学生的“学材”。新的政治教材很注重把深刻的哲理内涵与既规范又通俗的表述结合起来,还引用了一些谚俚语、自然科学的例证、人物故事、寓言神话,不仅使文字生动有趣,而且为教师把“教材”到“学材”的转变,是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是传统的“学会”转变为“会学”的基础。教师把教学的重点从应试教育的单纯研究如何“教”转向研究如何教学生“学”这方面来。
实现“教材”到“学材”的转变是确立学生“主体论”的关键所在,否则素质教育就是一句空话,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无法确立。
二、教学模式的转变
当前的政治课堂因循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诸多的与素质教育、时代需求相脱节的情况,比如在教学内容上,照搬照抄,惟书惟参,不求实际,枯燥乏味;在教学手段上,单调划一,使学生缺乏兴趣。
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就要增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使政治课教学做到四“活”。
1.教学内容“活”,不“惟书”。教师既要讲书本知识,又要联系实际;既要讲过去,又要讲现在和将来;既要讲中国,又要讲世界。
2.教学方法要“活”,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不“单调划一”,教法上一定要“常变常新”。苏霍姆林斯基说:“一句话不能用就是几十种方式说出的教师是不合格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的状况,调整教学方法,做到教法要“活”。例如:在讲高二的“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时,学生对机械运动中物体运动的内因难以理解,认识停留在外力作用的观念上,我就采用了灵活的处理方法,用三个体积大小相近的气球、皮球、铅球和一把吹风机来演示,同样的风力,分别吹三个球,三个球的运动结果却不同。分析原因,引导学生得出“在机械运动中,内因是物体运动变化的根据”这一结论。
3.课堂练习也要“活”,练习的内容既要有知识的识记,又要有知识的运用。在练习的方式上,让学生既说明自己是怎样理解的,又说明是怎样记住的,还说明这一知识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4.学生表现“活”。教师求“活”的最终结果是要调动学生的“活”。学生的大脑要“活”,能积极思考,自己去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的口要“活”,激发学生踊跃发言,陈述己见,开拓学生的思路,活跃课堂的气氛。学生的手要“活”,能积极动手解答,尝试成功的喜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主体思维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开拓人才的培养,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三、教育目标的转变
传统的教育模式以考试考分为中心,并以此支配学校的一切活动,将其视为评价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和唯一手段。重视理论而轻视实践,过于强调知识的积累,死记硬背,使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扼杀了学生的多方面才能,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政治课教学中就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从大的方面看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有人这样形象地预言:今后各国激烈的较量,不在战场,而在课堂。国际教育把21世纪作为“创造教育世纪”。邓小平同志早在1983年就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主题就是培养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和知识创新能力。
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从小的方面看是学生个体素质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能够感觉,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普遍较差,遇到疑难,不爱独立思考,依赖性强;听课只记老师讲的结论,不注意学习思路与方法;概括事物本身的抽象思维能力差;思维灵活性弱,应变能力差;正向、集中思维多,逆向、发散思维少;固步自封、固执己见,思维缺乏条理性、系统性。
针对这一现实,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例如:在高二第一学期的期末复习时,根据达赖所谓“西藏问题”谈话这一热门问题,我结合高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开拓思路,捋清本书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展开对达赖关于“西藏问题”的批判。学生充分发挥思维能力,总结出达赖关于“西藏问题”谈话违反了物质的客观性、联系的普遍性,违反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通过综合训练发散性思维,培养创造思维,学生能够关注社会热点,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
知识经济呼唤教育现代化,实现这一现代化,教师素质的现代化是关键。“未来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资源不是技术,而是教师的素质”。教学改革教师是关键,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应感到责任的重大。
以上几点是我工作中的切身体会,面对现实需要改革的方面很多,广大教师要在工作中不断探索,为政治课注入活力,给政治课带来生机,使政治课更适应时代的需求。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
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教学媒体、教学环境四个基本要素所组成的系统。如何看待这四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教学观。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由于对升学率的过度强调,使教师将教学重点仅仅局限于对课本固有内容的熟练掌握和记忆上,教师便成了教材和课本的维护者,而学生便成了储存知识的口袋,只有被动地接受知识,毫无主动性,更无创造力。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传授知识时,如何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同时还要充分利用一切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创造优美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兴趣。
例如,在讲述“培养创新精神”内容时,我引入了画家为独眼、瘸腿的国王画像的故事。甲画家想美化国王,没画出他的独眼、瘸腿而被杀;乙画家汲取甲的教训,如实地画出了国王的独眼、瘸腿,结果因为“丑化”了国王遭到了与甲相同的恶运;现在轮到了丙了,他肯定不想被杀,那他该怎么办呢?一问即出,教室里顿时“活”了起来,学生争先恐后地思考、想象,推断出多种答案,我因势利导,加以启发辨析。“什么是创新?为何要培养创新精神?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创新?”这一切问题萦绕在学生的脑海中,他们迫切想知道答案。这样调动学生的兴趣,是由教师讲析到学生总结,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过程。教师的主要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的“学”,不能满足于学生“学会”,要引导他们“会学”。
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由教师“中心论”向学生“主体论”的转变中,针对政治教材的改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的应用也要实现一个转变,即把“教材”转变为学生的“学材”。新的政治教材很注重把深刻的哲理内涵与既规范又通俗的表述结合起来,还引用了一些谚俚语、自然科学的例证、人物故事、寓言神话,不仅使文字生动有趣,而且为教师把“教材”到“学材”的转变,是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是传统的“学会”转变为“会学”的基础。教师把教学的重点从应试教育的单纯研究如何“教”转向研究如何教学生“学”这方面来。
实现“教材”到“学材”的转变是确立学生“主体论”的关键所在,否则素质教育就是一句空话,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无法确立。
二、教学模式的转变
当前的政治课堂因循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诸多的与素质教育、时代需求相脱节的情况,比如在教学内容上,照搬照抄,惟书惟参,不求实际,枯燥乏味;在教学手段上,单调划一,使学生缺乏兴趣。
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就要增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使政治课教学做到四“活”。
1.教学内容“活”,不“惟书”。教师既要讲书本知识,又要联系实际;既要讲过去,又要讲现在和将来;既要讲中国,又要讲世界。
2.教学方法要“活”,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不“单调划一”,教法上一定要“常变常新”。苏霍姆林斯基说:“一句话不能用就是几十种方式说出的教师是不合格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的状况,调整教学方法,做到教法要“活”。例如:在讲高二的“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时,学生对机械运动中物体运动的内因难以理解,认识停留在外力作用的观念上,我就采用了灵活的处理方法,用三个体积大小相近的气球、皮球、铅球和一把吹风机来演示,同样的风力,分别吹三个球,三个球的运动结果却不同。分析原因,引导学生得出“在机械运动中,内因是物体运动变化的根据”这一结论。
3.课堂练习也要“活”,练习的内容既要有知识的识记,又要有知识的运用。在练习的方式上,让学生既说明自己是怎样理解的,又说明是怎样记住的,还说明这一知识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4.学生表现“活”。教师求“活”的最终结果是要调动学生的“活”。学生的大脑要“活”,能积极思考,自己去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的口要“活”,激发学生踊跃发言,陈述己见,开拓学生的思路,活跃课堂的气氛。学生的手要“活”,能积极动手解答,尝试成功的喜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主体思维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开拓人才的培养,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三、教育目标的转变
传统的教育模式以考试考分为中心,并以此支配学校的一切活动,将其视为评价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和唯一手段。重视理论而轻视实践,过于强调知识的积累,死记硬背,使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扼杀了学生的多方面才能,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政治课教学中就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从大的方面看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有人这样形象地预言:今后各国激烈的较量,不在战场,而在课堂。国际教育把21世纪作为“创造教育世纪”。邓小平同志早在1983年就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主题就是培养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和知识创新能力。
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从小的方面看是学生个体素质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能够感觉,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普遍较差,遇到疑难,不爱独立思考,依赖性强;听课只记老师讲的结论,不注意学习思路与方法;概括事物本身的抽象思维能力差;思维灵活性弱,应变能力差;正向、集中思维多,逆向、发散思维少;固步自封、固执己见,思维缺乏条理性、系统性。
针对这一现实,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例如:在高二第一学期的期末复习时,根据达赖所谓“西藏问题”谈话这一热门问题,我结合高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开拓思路,捋清本书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展开对达赖关于“西藏问题”的批判。学生充分发挥思维能力,总结出达赖关于“西藏问题”谈话违反了物质的客观性、联系的普遍性,违反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通过综合训练发散性思维,培养创造思维,学生能够关注社会热点,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
知识经济呼唤教育现代化,实现这一现代化,教师素质的现代化是关键。“未来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资源不是技术,而是教师的素质”。教学改革教师是关键,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应感到责任的重大。
以上几点是我工作中的切身体会,面对现实需要改革的方面很多,广大教师要在工作中不断探索,为政治课注入活力,给政治课带来生机,使政治课更适应时代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