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此山中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dead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往羌寨的路
织羌绣

  《羌的山》是一个基于家乡汶川羌族的创作计划。2008年地震后的援建,加速了闭塞山岭里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增加了地域之间的交流,也模糊了地域边界。正如羌族的一种祭祀舞蹈——禹步,踌躇徘徊并前进的舞步,格外贴切现在的状态,这成了创作的契机。通过前期对当地的田野考察,对于自我身份的疑惑与焦虑逐渐增加,于是,我把寻找答案的希望寄托在《羌的山》的创作中。
  随着拍摄的深入,此专题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為羌的山,“羌”,我们在从小的语文课本里并不陌生,但羌的词义在上千年历史中不断变化,如今羌族主要生活在中国西南部的高山中。地震后的援建,原本阻碍与外界相通的山,修好了公路,成了与外面世界融合的加速器。我尝试以一种“身在此山中”的角度,寻觅羌人与山川之间,从历史到当下的内在联系。
释比王明杰
释比部分法器
释比和天线

  羌族释比是其中一条拍摄的明线,羌族没有文字,文化传承依靠释比世代口传心授,同时释比也在羌族的节日、耕建婚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一部分围绕释比拍摄,记录羌人的信仰,呈现人与土地的关系。另一条线索是关于交流边界问题,专题中以一种置换的方式在历史和空间里对三国时期的人物蜀国将领姜维重新认知,对20世纪西方传教士以人类学的方式对羌族拍摄调查,以及本土的人类学摄影家庄学本的调研进行回望,反思历史与当下的转变。
  第二部分为上山寻海,记得小时候长辈讲过一个传说,家乡汶川在很久以前是一片汪洋,我也记得,那时常在山上的泥土中找到细小贝壳、海螺的痕迹,于是有一天我拿起铲子,徒步爬到姜维城遗迹的那座山上,想要进行一次“考古发掘”,找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一天下来,战利品只有一堆蜗牛壳、动物骨骼和一个写着1985年生产的搪瓷杯。经过查证资料发现,在三叠纪时期四川盆地是蜀海,汶川地区则属于滨海环境。于是,我决定上山去询问羌人“你有没有听说过汶川在很久以前是一片海?”看看他们是否与我有共同的记忆。
  此部分的内容除了图片外,还包括了采访录像,视频中不同身份的羌人给了我关于记忆的不同答案,释比讲述了关于海的传说,有人理解成为“海子”,有的人表示听说过,并列举了一些沙石相关的例证,当然还有一部分人表示从未听闻。在这一系列的调查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与《羌的山》有着微妙联系的景象,张开双臂的雪人,被涂抹的白石、假山、假马、熊猫、困住的佛像……上山寻海看似一个缘木求鱼的过程,我开始转向为一种诗意化的地域、身份的物像寻找。
  紧接上山寻海,第三部分为星海。星海成了最终寻找的答案,在山上我遇到了一个地震后被遗弃的“星空帐篷体验区”,于是开始有了做星海的想法,收集山上的沙石,撒在大画幅黑白底片上,在暗房里进行物影成像的曝光,通过参照真实星空进行数字上色之后,沙石涅槃成为星海,我也似乎找到了那片海。最后我将照片编写成一本摄影书,至此《羌的山》三个部分完成,而《羌的山》的故事并没有结束,羌人的朴素信仰,对于自然的敬畏,足以引起在都市居住的人们一些感悟和反思。
穿着羌族服装的小女孩

  关于《羌的山》,我并无意愿做成一本民族影像志,也不是单纯地寻找自我身份的认同,释比禹步,是一种在后退中曲折前进的舞步,我希望我的作品也能在不断地重复、回顾中深入前行。
  羌的词义在不断变化,可追溯的历史绵长,从“禹生于西羌”时代至今。人类学家王明珂所著的《羌在汉藏之间》中提到,羌处于文化边界的中心地带,这之间包含了很多族群和边界的典型性。羌也保留着乡土社会的状态,我跟随释比在山里行走,一路遇到互相问候的老乡,人们世代生活在村子里。在我的记忆中,童年居住过的两个小镇分别被水库搬迁和地震抹去了,所以我有一份拍摄故乡的执念。正在进行的项目中,我开始关注岷江流域上中下游,在山川、田野中穿行,用镜头去探究关于大禹,关于水、水灾和水利工程与我的故事。
释比朱光亮
释比王明杰父母的早年照片
羊头骨灯
一匹马
释比与法器
羌族多声部传承人见车牙
祭祖地望山谷
释比家的南瓜
青年释比刘正傲
释比图经动作
佛像
羌白石崇拜
释比图经图形
星海
星海作品底片
沙石
1934年庄学本拍摄的汶川
汶川新城的沙盘
采集沙石過程
采集的沙石
其他文献
[摘要]电影语言现代化诉求带有启蒙性质,贯穿了近三十年来中国电影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是当代中国电影的重大课题之一,然而,由于认识上的先天不足,中国电影语言的现代化目标还远远没有实现,中国电影语言现代化的目标内涵应该是掌握电影叙事的基本规律,好莱坞电影叙事代表了电影叙事的主要规则,而这正是我们谈论中国电影语言现代化时必须要正视的基本事实和前提。  [关键词]电影语言 现代化 中国电影 好莱坞电影
時至今日,“山”这个如此熟悉、如此大众的题材,怎样才能拍出新意、拍出陌生感?也许通过本期专题中4位摄影师的经历与经验,能带给我们一些思考——用最当代的数字手段,打造水墨黄山的段岳衡;将西部山岳以抽象色块表现的满恒顺;拨开云雾,为山峰拍摄肖像的潘玮浩;在雪线之上,以现代风光摄影的理念进行高山摄影的张焰。  ——编者
摘要:贾璋柯执导的影片《三峡好人》是一部富有思想性的艺术片,该片以自然、冷静、稳实的风格,从现代性、现实、现场三个方面讲述了三峡工程期间社会底层人物的生存状态和命运变迁,表达了当代知识分子对现代性的反思、对现实的关注、对底层人物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现代性 现实 现场 底层人物 命运    国内电影艺术正在面临这样的事实,一方面一批曾经优秀的国内电影人纷纷抛弃电影的艺术性、思想性向市场和票房投降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多元化的历史阶段,西方后现代主义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特殊的文化景观,冯小刚的电影就是这种文化景观的范本。其影片对人们的日常情感作了时尚化的表演,并呈现出都市化、世俗化、消费性等特点。在情感表达上,既遵循了中国传统的“中和”的修辞尺度,同时也吸纳了后现代主义“平面化”的情感修辞模式,由此造成了冯氏电影情感修辞的内在矛盾。  [关键词]
[摘要]本文通过对《三峡好人》的分析,揭示在当下的社会语境里人们已经错失艺术的本质。当那些坚持真理的大师们渐行渐远的时候,这部影片试图唤醒艺术家的责任感,应该重新去关注那些被遗忘、被边缘化以及被遮蔽的事物,并还原其真实的表现:应当重新确立起艺术和社会,艺术和人类生存、命运的关联。  [关键词]《三峡好人》人文精神 艺术语言 诗意    在当下,中国社会发生的最大一个转变就是在改革开放浪潮的席卷下,
[摘要] 作为后现代艺术分支的大地艺术,是西方现代艺术发展过程中非常有影响力的艺术流派,影响了当时的景观设计,使景观设计呈现出多样的姿态,本文从大地艺术的角度探索现代景观的发展,从意识形态、环境意识和工业废弃地的重新设计来探讨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 景观设计 大地艺术 自然    大地艺术,顾名思义是以大地为画布进行艺术的创作。大地艺术作为后现代艺术的一个分支从都市中逃离到人烟罕至
困境 鄧呈阳摄/华为P20手机,光圈F2.4,速度1/250秒  摄影的时代特征,不仅表现在摄影客体,同样也表现在摄影主体上。“00后”出生的中学生邓呈阳对社会发展习以为常,对现代文明的态度冷静、客观,对摄影的理解不再关心宏大的叙事手段,更加回归到以本体语言表现画意品质的初衷。他的作品里鲜有强烈的冲突和激情,更多呈现出个体观察世界的独特意志,这源于物质丰富和现世安稳带给他的内心平静,以及社会环境不
他在給植物浇水。 江演媚
[摘要]所谓物象化,简单地说就是把关系看作“物”,把抽象的情感,道理“物象化”。使语言形象化的重要手段。所谓人物性格物象化,就是给难以把握的人物性格,赋予一个物质外壳。即通过电视纪录片所讲述的故事中的具体可感的情节和细节来表现人物性格,纪录片(documcnta ry)在英语里的原始含叉是“文献、档案”,根据现象学的技术现,我们知道,技术是物化为人造物的技术,是生活世界和组成这一世界的各要素和关系
[摘要]中国的龙文化源远流长,中国龙是具有尊贵显荣、能力非凡、利他为善、富有感情等属性的神物之一,实质上是中国人民的追求与愿望的具象与幻化,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价值取向,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象征。这种精神可以给人类世界以欢乐吉祥、爱与和平。  [关键词]龙文化 源远流长 民族精神 欢乐吉祥    2006年末,一个关于是否放弃以龙作为中国形象标志的问题,一度在网上、在报刊电视等媒体中形成热门话题,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