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遭遇,淡季的电影

来源 :海上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y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春时光,恰巧遭遇中国电影的淡季。小学二年级时,“文革”开始。命运多舛的中国电影,是首当其冲被认定要大大地革一回命的。
  
  “中国电影新闻简报”
  
  在“文革”前的1964年,就批判了《北国江南》、《早春二月》等影片,继而又把《林家铺子》、《不夜城》等十部电影打成了“大毒草”。电影的淡季,其实早早就已出现。一是投拍的新电影不多,二是题材狭窄且品种单一。到了“文革”后,国产故事片基本上就处于停产的状态。在那时民间传诵的一个关于电影的顺口溜里,说“中国电影新闻简报”;《新闻简报》就是用胶片拍摄的新闻。而人们平时所说的看电影,指的是看电影故事片,不是到电影院去看新闻的。
  淡季是单调的,但生活是不能没有电影的。初期先开禁的是战争片,但只不过开启了一丝的门缝。八亿人民只看“三战”,即《地道战》、《地雷战》和《南征北战》。之后又陆续解放了《小兵张嘎》、《鸡毛信》等片。当然,并不是什么战争片都可以被解放的,主要是取决于该片的编导演等一千人中有没有被批判和打倒的,影片所反映的题材和背景(人和事)有没有在“文革”中“吃生活”的,此外,就是有没有被“中央首长”点过名的。
  
   早先的中国电影也是阔过的
  
  我家附近的淮海中路今日之富丽华大酒店对面,原来是上海市电影局。门外原来一排高大的电影广告牌,变成了大批判的战场。我经常去那溜达,目的是去看把电影剧照作为插图的大字报,其中就有不少是被批判的战争片。如《东进序曲》、《战上海》、《红日》等等。记得批《战上海》,说有句解放军战士的台词宣扬了战争的残酷;大意是说炮—打,上海就瓦砾—堆血肉成河。说《红日》中我军连长石东根(杨在葆饰)在胜利后喝醉了酒,戴着国民党军官大盖帽,骑着马到处跑是丑化和侮辱了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这样子的看过来看过去,不但解了电影的小渴,而且令我有恍然大悟之感:原来,早先的中国电影也是阔过的,影片多多,花样多多;现在则是让人嘴里淡出鸟来。
  
  看电影演员,同时心底里也巴望着被导演发现,到电影里鼠窜一回……
  
  虽然身在电影的淡季,可迷恋电影者依然大有人在。回想起来,当时的发烧行为主要如下:一是收集和传抄电影的演职员表,一旦借到《大众电影》就如得宝一样,大抄特抄。在那时,就像“三战”这样可以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电影,片尾也是没有演职员表的。因为“三名三高”要毒害人,另外就是片中的某个角还没有回到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上来。
  这种收集也是建立一种档案,同时也充实了我们侃电影的谈资。使你知道《闪闪的红星》的胡汉山就是《地道战》里的汤司令,《平原游击队》的李向阳就是《英雄儿女》中的团长和《决裂》中的龙校长;并有助于后来的资讯丰富和积累,晓得《英雄儿女》扮演志愿军首长的田方是第五代导演田壮壮的父亲。
  二是热衷于收听广播电台播出的电影录音剪辑节目,这恐怕是那个年代收听率较高的节目之一。那时候,只要听到远方依稀传来电影音乐,马上回家打开收音机,像当年鬼子扫荡篦头发丝那样来回搜寻。说到这里,还要提一笔我小学—个绰号叫做“阿三”的同学,他经常到我们附近的人民(今国泰)、上海、上艺 (今兰心)等电影院,把耳朵贴在太平门上,如上海人讲的“听壁脚”那样旁听电影。功夫不负有心人,听到后来是《地道战》、《南征北战》、《平原游击队》等电影他几乎哼得出全部的音乐,也就是说能够背得出一部电影的总谱。此外,还能惟妙惟肖地背出其中的台词片段。“阿三”常在课间十分钟休息时来个几段“电影录音剪辑”,丰富和娱乐一下我们的生活。
  三是传播有关电影的小道消息,谈起来的劲头一点不亚于今天打游戏。比如陈冲是肇家浜路上沪新中学的学生,龚雪原来是在淮海中路雁荡路口一家银行里上班,导演《渡江侦察记》的汤晓丹住在淮海大楼;《海霞》改编自小说《海岛女民兵》,其作者黎汝清住过 117医院;当然,还有某某女主角与某某导演有故事……
  我也替父亲抄过从小道上传来的大道消息,在300格的文稿纸上抄录毛主席对《创业》的批示:“此片无大错,建议通过发行。不要求全责备。而且罪名有十条之多,太过分了。不利调整党内的文艺政策。”记得到了1975年天气转凉的时候,才在浙江省军区礼堂看了这部有争议的电影。
  另外,在漕溪北路上影厂一号门前,常有人在那守株待兔看电影演员,同时心底里也巴望着被导演发现,到电影里鼠窜一回……
  新的国产片总算在1974年春节上演,这“文革”中新拍的四部电影是上影出品的《火红的年代》、长影生产的《艳阳天》、《青松岭》和《战洪图》。后来还推出这样的一种新电影,说是新,实际上重拍的老片,有《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和《年青的一代》等。
  本来,电影应当是滋补我们青春和成长的一方养料。遗憾的是遭遇了电影的淡季,但是,淡季里的中国电影还是融入我们生命的年轮。
其他文献
准妈的身体越来越笨重,弹钢琴坐不长,逛商场走不动,读书眼睛痛,看电视又觉得无聊,这春节的大好时光怎么过?有了,结绒线!  上海人称结绒线为“绒线生活”,做“绒线生活”的女人,在程乃珊笔下,乃是“最具海派特性的上海女人形象”。这绒线工艺,“与旗袍绣花鞋横爱司头融合在一起,构成上海近代新型海派的贤妻良母经典造型。”  结绒线,我小时候即会,倒不是跟老妈学的,而是比照着我妈的《冯秋萍编织教材》,看图学样
期刊
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谁知道他要干什么?  现在我们知道了,他是在做中国人的婚礼服务,当然,是赚钞票的。装点脸面,也装点环境和气氛。外国人弄得颇职业,像煞还在传授,手里的活计连同脑袋里的心计,全在聚精会神。令人肃然起敬,但也在想,这要花多少钞票呢?  合着许多人就这样沉涸于对排场和开销的胡思乱想的愉悦里,像一个孩子追随一只蝴蝶;有人又像追随蝴蝶一样追随钞票。这是一个关于物质的健康刺激。结婚
期刊
德国人类学家史图博于1931、1932年先后两次,不畏艰险对海南岛黎族作田野调查,并写出了研究黎族的人类学名著《海南岛民族志》,在其书中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他对黎族织锦的情有独钟!所到之处,“狂”买黎族妇女的服装;对于服装艺术的描绘,笔触特别细腻动人。他称赞黎族“妇女服装在海南岛土著居民中,最有艺术性和最美丽的纺织与刺绣,技术特别发达。”他从研究人类学的角度,十分重视黎族妇女服饰中的创造艺术,认为
期刊
耿飚,我国杰出的军事家、外交家。我国第一批派驻外国的十位大使之一。他一人曾同时出任瑞典、丹麦、芬兰等三国大使。  他的一生,经历丁数不清的大仗恶仗和大小战役,惊心动魄,辉煌传奇;他的一生,始终践行“三敬”:敢讲真话,敢做实事和敢负责任;他的一生,严于律己,对干部、对妻儿坚持原则,不徇私情。纵观耿飚91载的人生途程,无疑是人生的一部大书。    他是第一个敢于对阿尔巴尼亚说“不”的中国共产党人   
期刊
他是《花样年华》中深沉忧郁的梁朝伟,他是《无间道》中冷静复杂的刘德华。  他可以是“痴情情长剑”段誉,也可以是“口若悬河审死官”宋世杰。  他时而敦厚老实,时而清爽帅气,时而情深意重,时而狡诈多变。  他的声音总会在经意不经意间听到,他的名字却很少出现在视线里。  他是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香港顶级配音师,叶清。  深夜11点,耳机中传来了叶清熟悉的声音,温暖平和的质感立马让我回复精神抖擞。电脑那头
期刊
终于,终于来到了这座城市。  我以前来过这里吗?应该没有。可是不知为什么,我对这座城市却一点也不感到陌生。就好像这么多年来,有一个我至亲至爱的人就一直生活在这里,并且不时地把她生活的点滴与我分享。所以,我熟悉这里的一切。  可是,为什么我却怎么也想不起来,那个人是谁?  也许是我血缘上割舍不了的亲人,也许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朋友。  也许,这个人就是我自己。只不过,我忘记了罢了。  思绪触及了内心
期刊
2009年10月1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英文网站和稍后的中文网站发布的编号为106号的新闻稿以及当日的《联合国新闻》对“黎锦技艺”这样描述:“黎锦,中国海南省黎族妇女创造的一种纺织技艺,集纺、染、织、绣于一体,用棉线、麻线和其他纤维等材料做衣服和其他日常用品。黎族妇女从小就从母亲那里学习扎染、双面绣、单面提花织等纺织技艺。母亲们通过言传身教,传授技能。黎族妇女仅凭自己的丰富想象力和对传统样式的了解来
期刊
[策划人语]  一家老旧的电影院,会让人勾想起最早对艺术的启蒙,尽管大多数人后来对电影艺术一无所成。电影就是这样的令人怀恋——中国电影的黑白记忆,让我们感受到无数激情。  100年过去了,中国电影感动了几代人,那种感动就像看电影的过程,是很有些讲究的,第一束光先打在大幕上,再在这光束里拉开大幕,有一种好戏开场的意思;而结束的时候,片子还未全部结束,大幕已经在台上了,最后的“完”或“剧终”的字样,大
期刊
女殡仪员越来越多    琳妮·杜威原来干的是管理工作,坐办公室的,每天上午9点到下午5点在办公桌前忙碌着,精疲力竭;她有点厌倦了,她回到大学里重新学习,想换—个职业。然而,她这次改变专业的决定,还是引起了不少人的吃惊;因为,她的“回炉”再学习不是为了将来谋个高薪经理活儿,或当个她从小爱好的艺术工作者,而是为了当个丧葬承办者或殡仪员。目前,她果然女口愿以偿,正在麻萨诸塞州牛顿市伊达山大学新英格兰学院
期刊
定居巴黎后,对法语中的一个空间名词——“广场”(Place),觉得有点蹊跷。在汉语中的“广场”,顾名思义,广场者广也,指的是城市中心的一个可以举行大型集会的空旷场所。通常一个城市只有一个,面积在数万至数百万平方米以上;譬如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广州的海珠广场、上海的人民广场等。巴黎却有很多Place(广场),不仅把阔大的8公顷面积的协和广场叫广场,还把只有几十平方米的弹丸之地也叫广场,岂不是形象大于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