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教育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和差异化的特点,转变育人模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成为学校教育的重点任务。课程是学校育人的基本载体,课程建设是实现育人模式变革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深化和中高考改革的推进,学校课程建设能否体现“以人为本”“多元文化”“自主选择”的核心价值,是否具有基础性、实践性、选择性、整合性和时代性,这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全面而又个性的发展和学校的特色发展。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以下简称“三十五中”)站在培养人的高度,基于本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整合校内外资源,探索了一条有根、有序、有选的课程建设之路,以课程建设推动学校育人模式的变革。
学校课程建设是学校对现有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课程”整合重组,构建适应学生发展的、高效的、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的过程[1]。课程建设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实现学校育人目标的重要路径。但是,当前许多学校的课程建设呈现出“千校一面”“形式多样、实质相同”的现状,其根源就在于这些学校并没有基于本校的教育理念来推进课程建设。三十五中的课程建设,牢牢将“根”扎于学校的特色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之中。
其一,三十五中的课程建设以“校”为根,体现了学校“志成教育”理念,指向“五有人才”培养的育人目标。育人目标与办学理念是对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高度凝练,学校课程建设若脱离了对这两者的深度解读与全面分析,无异于空中楼阁。近百年的学校历史铸造了三十五中“志成教育”的办学理念,从办学之初的“改变民族落后、发展教育事业、培养栋梁之材,有志者事竟成”到当前所提出的引导学生“立志成人”、“培养具有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中国情怀、具有国际视野、具有正义感与责任心、具有适应社会能力、具有科学精神和探究意识的创新型人才”,这成为三十五中课程建设的价值所在,也是三十五中课程建设有别于其他学校的根本之处。
其二,三十五中课程建设以“生”为根,重视学生共同基础和综合素质提升。三十五中课程建设关注学生当前和未来的发展需要,既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基本观念态度和核心价值观培养;又重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结合,为学生全面均衡发展打下根基;还加强研究性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高质量、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同时,重点建设科技与创新、人文与社会、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以及生涯教育与素质拓展等课程,并搭建社会参与平台,为学生全面和终身发展奠定宽广、深厚、坚实的基础。
其三,三十五中课程建设以“师”为根,始终依靠本校教师来推进。学校教师是课程教学的直接参与者,如果没有他们对学校课程的认同,再好的设计也只能纸上谈兵。所以,三十五中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广泛征求教师意见,调动全校教师参与学校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打造教师课程建设的培训通道与交流展示平台。
对于学校课程而言,一方面具有相对稳定性,不应频繁而大规模的变更;另一方面又要具有一定开放性,极具变更的社会和信息爆炸的时代要求课程及时“更新”,不能滞后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因此,学校既需要层次分明、结构清晰的课程体系,又需要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开放的课程内容。“有序”成为三十五中课程建设的一个重点。
其一,三十五中课程体系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三十五中基于育人目标和办学理念,构建了“一体两翼三层”的立体多元的“志成”课程体系。其中,“一体”是指核心课程板块,主要是学科课程,全面奠定学生文化基础,帮助学生发展优势学科。“两翼”指的是个性发展课程板块和自主发展课程板块,前者主要为综合课程,聚焦人类精神文明的三大支柱——科技、人文与艺术,满足学生个性特长发展需求;后者主要为活动课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引领学生自我发现、自我规划与自我超越。“三层”主要是核心课程板块和个性发展课程板块,基本划分为基础、拓展和研究三个层次,通过课程的梯度性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发展需求的学生需要。相对于当前很多学校以“学科领域——具体科目——主体模块”为横轴、以“基础课程——拓展课程——活动课程”为纵轴的方式所构建的学校课程,三十五中的“志成”课程更加关注学生发展,兼顾学科、学生和社会发展需求,内容更为立体、丰富和完整。
其二,三十五中课程建设与时俱进、强调整合。当前知识爆炸式的增长特点决定了学校课程应留有一定弹性和空间用于最新知识的引进和融入,而现代科学的综合化与整体化发展趋势决定了学科课程之间的联系与交叉日益紧密。三十五中在课程建设中,一方面从课程内容上“与时俱进”,通过引进中科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资源让学生接触到 “最前沿的研究”。另一方面,三十五中通过多种策略加强学科课程整合性:在学科框架之内进行内容整合,包括选修与必修课程形态的整合;将两三门相关学科的某些主题安排在统一时间教学,或者由不同的学科教师同上一堂课,响应主题开展教学;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将多个相关学科整合在一个正式的单元或者学程中等。三十五中这种开放而整合的课程,其实质是将课程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生活建立联系,为学生的个体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搭建关联,引导学生把课堂上的学习与现实中的生活,甚至明天的发展密切结合起来。
课程改革的深化和考试评价改革的推进使得学生的选择权不断增加。学生如何基于自身的兴趣和能力来选择学科、课程和发展方向,这成为学校教育的应有之义。但是,学校的课程资源是有限的,师资、课程内容等素材资源与课时、教室等条件资源都受学校客观条件的制约。如何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可供选择的课程这是学校课程建设的又一重点。三十五中通过多种方式整合资源,立足于对学生主体性和差异性的尊重,为学生提供“有选择”的课程。
其一,三十五中对课程资源的整合是学生“能够选择”课程的保障。要开设分层分类的课程供学生选择,离不开丰富的课程资源支持。三十五中在课程建设中,一方面“造船出海”,通过发挥本校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挖掘本校教师的潜力来开设相应课程。为此,三十五中不断强化教师校本学习,通过理念引领、分层培训、合作研讨、科研导航、项目推动和评价等来促进教师的学习与专业发展,为课程开发与实施提供了最强硬的师资保障。另一方面,三十五中“借船出海”,通过与中科院、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合作,积极挖掘、整合和持续引进社会资源,打造多元课程。
其二,三十五中多元丰富的课程是学生“个性选择”的基础。选择性必须以多样性为前提。要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个性化需求,学校就必须增强课程的多元性。为此,三十五中强调各学科打造由基础、拓展、研究三个层次课程构建的学科课程群,不同模块探索分层分类教学,通过课程科目的选择性和层次的梯度,满足不同基础和不同需求学生的课程需要。同时,三十五中创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中美双文凭课程项目以及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等多个人才项目,重点开发科技与创新、人文与社会、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生涯教育与素质拓展等特色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程选择。此外,三十五中还将学生视为鲜活的课程资源,鼓励学生从自己的兴趣点、特长和资源出发,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自主设计和开发活动性课程。
其三,三十五中的“五制”建设是學生“有效选择”的条件。要尊重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和个性化的课程选择,做好资源整合、开设丰富的课程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能够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与能力特长,自主、合理而有序地选择相应课程。因此,与课程建设相关的各种配套制度建设不容忽视。三十五中立足学生发展,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五制”——走班制、学部制、导师制、学长制和学分制,通过这五种制度推动了学生对课程的有效选择。其中,走班制让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权落到实处;导师制为学生形成自主选择的能力提供了个性化指导;学长制为学生作出选择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学分制通过记录学分、鼓励每位学生的独特成长,为学生的选择提供一定依据。这“五制”相互配合、共同作用,既促进学生理性选择能力的发展,又为学生的有效选择提供了相应的咨询和指导,同时保障了学生开展有序的课程选择。
三十五中“有根”“有序”“有选”的课程建设,离不开对学生当前和未来发展需求的全面把握,对本校办学传统与特色优势的传承与挖掘,对社会优质资源的整合。三十五中以课程建设来最大限度满足不同学生的多元成长需求,实现学校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是学校课程建设的突破与创新,更是学校育人模式变革的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周海银.学校课程建设的内涵、取向与路径分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123-129.
“有根”:基于学校、为了学生
学校课程建设是学校对现有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课程”整合重组,构建适应学生发展的、高效的、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的过程[1]。课程建设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实现学校育人目标的重要路径。但是,当前许多学校的课程建设呈现出“千校一面”“形式多样、实质相同”的现状,其根源就在于这些学校并没有基于本校的教育理念来推进课程建设。三十五中的课程建设,牢牢将“根”扎于学校的特色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之中。
其一,三十五中的课程建设以“校”为根,体现了学校“志成教育”理念,指向“五有人才”培养的育人目标。育人目标与办学理念是对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高度凝练,学校课程建设若脱离了对这两者的深度解读与全面分析,无异于空中楼阁。近百年的学校历史铸造了三十五中“志成教育”的办学理念,从办学之初的“改变民族落后、发展教育事业、培养栋梁之材,有志者事竟成”到当前所提出的引导学生“立志成人”、“培养具有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中国情怀、具有国际视野、具有正义感与责任心、具有适应社会能力、具有科学精神和探究意识的创新型人才”,这成为三十五中课程建设的价值所在,也是三十五中课程建设有别于其他学校的根本之处。
其二,三十五中课程建设以“生”为根,重视学生共同基础和综合素质提升。三十五中课程建设关注学生当前和未来的发展需要,既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基本观念态度和核心价值观培养;又重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结合,为学生全面均衡发展打下根基;还加强研究性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高质量、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同时,重点建设科技与创新、人文与社会、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以及生涯教育与素质拓展等课程,并搭建社会参与平台,为学生全面和终身发展奠定宽广、深厚、坚实的基础。
其三,三十五中课程建设以“师”为根,始终依靠本校教师来推进。学校教师是课程教学的直接参与者,如果没有他们对学校课程的认同,再好的设计也只能纸上谈兵。所以,三十五中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广泛征求教师意见,调动全校教师参与学校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打造教师课程建设的培训通道与交流展示平台。
“有序”:结构清晰、开放整合
对于学校课程而言,一方面具有相对稳定性,不应频繁而大规模的变更;另一方面又要具有一定开放性,极具变更的社会和信息爆炸的时代要求课程及时“更新”,不能滞后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因此,学校既需要层次分明、结构清晰的课程体系,又需要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开放的课程内容。“有序”成为三十五中课程建设的一个重点。
其一,三十五中课程体系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三十五中基于育人目标和办学理念,构建了“一体两翼三层”的立体多元的“志成”课程体系。其中,“一体”是指核心课程板块,主要是学科课程,全面奠定学生文化基础,帮助学生发展优势学科。“两翼”指的是个性发展课程板块和自主发展课程板块,前者主要为综合课程,聚焦人类精神文明的三大支柱——科技、人文与艺术,满足学生个性特长发展需求;后者主要为活动课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引领学生自我发现、自我规划与自我超越。“三层”主要是核心课程板块和个性发展课程板块,基本划分为基础、拓展和研究三个层次,通过课程的梯度性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发展需求的学生需要。相对于当前很多学校以“学科领域——具体科目——主体模块”为横轴、以“基础课程——拓展课程——活动课程”为纵轴的方式所构建的学校课程,三十五中的“志成”课程更加关注学生发展,兼顾学科、学生和社会发展需求,内容更为立体、丰富和完整。
其二,三十五中课程建设与时俱进、强调整合。当前知识爆炸式的增长特点决定了学校课程应留有一定弹性和空间用于最新知识的引进和融入,而现代科学的综合化与整体化发展趋势决定了学科课程之间的联系与交叉日益紧密。三十五中在课程建设中,一方面从课程内容上“与时俱进”,通过引进中科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资源让学生接触到 “最前沿的研究”。另一方面,三十五中通过多种策略加强学科课程整合性:在学科框架之内进行内容整合,包括选修与必修课程形态的整合;将两三门相关学科的某些主题安排在统一时间教学,或者由不同的学科教师同上一堂课,响应主题开展教学;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将多个相关学科整合在一个正式的单元或者学程中等。三十五中这种开放而整合的课程,其实质是将课程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生活建立联系,为学生的个体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搭建关联,引导学生把课堂上的学习与现实中的生活,甚至明天的发展密切结合起来。
“有选”:资源整合、个性选择
课程改革的深化和考试评价改革的推进使得学生的选择权不断增加。学生如何基于自身的兴趣和能力来选择学科、课程和发展方向,这成为学校教育的应有之义。但是,学校的课程资源是有限的,师资、课程内容等素材资源与课时、教室等条件资源都受学校客观条件的制约。如何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可供选择的课程这是学校课程建设的又一重点。三十五中通过多种方式整合资源,立足于对学生主体性和差异性的尊重,为学生提供“有选择”的课程。
其一,三十五中对课程资源的整合是学生“能够选择”课程的保障。要开设分层分类的课程供学生选择,离不开丰富的课程资源支持。三十五中在课程建设中,一方面“造船出海”,通过发挥本校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挖掘本校教师的潜力来开设相应课程。为此,三十五中不断强化教师校本学习,通过理念引领、分层培训、合作研讨、科研导航、项目推动和评价等来促进教师的学习与专业发展,为课程开发与实施提供了最强硬的师资保障。另一方面,三十五中“借船出海”,通过与中科院、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合作,积极挖掘、整合和持续引进社会资源,打造多元课程。
其二,三十五中多元丰富的课程是学生“个性选择”的基础。选择性必须以多样性为前提。要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个性化需求,学校就必须增强课程的多元性。为此,三十五中强调各学科打造由基础、拓展、研究三个层次课程构建的学科课程群,不同模块探索分层分类教学,通过课程科目的选择性和层次的梯度,满足不同基础和不同需求学生的课程需要。同时,三十五中创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中美双文凭课程项目以及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等多个人才项目,重点开发科技与创新、人文与社会、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生涯教育与素质拓展等特色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程选择。此外,三十五中还将学生视为鲜活的课程资源,鼓励学生从自己的兴趣点、特长和资源出发,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自主设计和开发活动性课程。
其三,三十五中的“五制”建设是學生“有效选择”的条件。要尊重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和个性化的课程选择,做好资源整合、开设丰富的课程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能够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与能力特长,自主、合理而有序地选择相应课程。因此,与课程建设相关的各种配套制度建设不容忽视。三十五中立足学生发展,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五制”——走班制、学部制、导师制、学长制和学分制,通过这五种制度推动了学生对课程的有效选择。其中,走班制让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权落到实处;导师制为学生形成自主选择的能力提供了个性化指导;学长制为学生作出选择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学分制通过记录学分、鼓励每位学生的独特成长,为学生的选择提供一定依据。这“五制”相互配合、共同作用,既促进学生理性选择能力的发展,又为学生的有效选择提供了相应的咨询和指导,同时保障了学生开展有序的课程选择。
三十五中“有根”“有序”“有选”的课程建设,离不开对学生当前和未来发展需求的全面把握,对本校办学传统与特色优势的传承与挖掘,对社会优质资源的整合。三十五中以课程建设来最大限度满足不同学生的多元成长需求,实现学校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是学校课程建设的突破与创新,更是学校育人模式变革的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周海银.学校课程建设的内涵、取向与路径分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12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