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有一个《分粥与选粥》的故事。山上的寺庙里有七个和尚,他们每天分食一大桶粥,可是每天都不够。一开始,他们拟定由一个小和尚负责分粥,但大家很快就发现,除了小和尚每天都能吃饱,其他人总是要饿肚子,因为小和尚总是自己先吃饱再给别人分剩下的粥。于是,换了一个小和尚,但这次却变成只有小和尚和住持碗里的粥是最多最好的,其他五个人能够分得的粥就更少了。饿得受不了的和尚们提议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天轮一个。这样,一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其余六天都是肚皮打鼓。大家对这种状况不满意,于是又提议推选一个公认道德高尚的长者出来分粥。开始他还能基本公平,但不久他就开始多分给自己和挖空心思讨好他的人。和尚们决定分别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和四人的监督委员会,这样公平的问题基本解决了,可是由于监督委员会提出多种议案,分粥委员会又屡屡据理力争,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等分粥完毕时,粥早就凉了。最后,他们想出一个办法,每人轮流值日分粥,但分粥的那个人要等到其他人都挑完后再拿最后一碗。令人惊奇的是,7只碗的粥每次几乎都是一样多,这是因为每个分粥的人都认识到,如果7只碗里的粥不一样,他确定无疑将享用分量最少的那碗。从此和尚们都能够均等地吃上热粥了。
出于利己主义的考量,每个人都会向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行事。如果没有制度约束,最终的结局就是一方得利,一方吃亏。在制度下解决问题才能朝着最有利于集体的方向发展。“博弈论”充分考虑活动中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研究出最优化的策略。我通过德育经验,将无痕德育思想贯彻于座位安排中。分好座位,虽是一件小事,但借助博弈论,既培养学生合作共赢的思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够培养学生“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座位安排的“囚徒困境”
学生总会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寻求最“适合”自己的座位。但是“好”座位有限,“僧多粥少”的局面不可避免。由于同学之间交流不顺畅,信息不对称也会在所难免,因此经常出现无法调和的矛盾。最终所有的问题都推给班主任,甚至还出现家长亲自给班主任打电话的情况,班主任“压力山大”。“囚徒困境”说明了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反映了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从座位安排的“囚徒困境”中折射出的主要问题包括:个人理性有时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聪明的人会因自己的聪明而作茧自缚。现在的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遇到问题时我行我素是主流,不懂得容忍,友善观念薄弱。可以通过沟通的方式解决问题,而生活在集体中的学生却常以自我为中心,长期缺乏大局意识,缺乏“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同时也反映班主任缺乏必要的引导。
二、座位安排的德育尝试
1. 初步尝试。本班有45位同学,分为4个小组,每组11-12人,各小组在学业水平、德育表现等方面基本相同。平时我有意识地强化小组概念,按小组直接编为卫生组、辩论组等,让他们感觉到这十几人的小团体是一个整体,为接下来的研究打基础。我先召开某个小组(简称为A组)全体成员会议,A组由5名女同学和6名男同学组成。我给他们每人一张纸,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愿给其他人(包括自己)在小组内部排个座位,方案的原则自己定。“为什么呀?”“排了又能怎么样?”问题接踵而来,整个小组炸开了锅。随后,A组同学毫无疑问地都将“矛头”转向我,纷纷要求我为他们排座位,有同学还向我提出自己的座位要求等。很明显,在他们的心目中班主任的重要性仍然是巨大的,我的实验陷入了僵局。
2. 纠偏与突破。我总结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两点。(1)学生的博弈观没有形成,暂不理解包容与让步的重要性;(2)同学间缺少必要的沟通,相互之间尚不了解对方的想法。我觉得我的思路没有问题,但需要采取更为稳妥的方式,直接介入容易激发矛盾,不利于方案后续的实施。因此化直接为间接,融入“无痕德育”的思想。经过慎重思考之后,我采取“重点突破”,先从一人入手,扩大至一组,然后逐步扩大到整个班级。我把目光投向素来在同学中威望较高、与同学们关系较好的Y同学。Y同学是B组的组长,对小组内同学的情况较为了解,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一贯愿意帮助老师解决困难,善解人意。
经过与Y同学的沟通后,我与Y约定以下三点。(1)由Y同学按照对B组同学的了解先行编制一份座位表,充分考虑包括身高、视力、遵守纪律、学业成绩、性格特征等。(2)由Y同学召集组员一起讨论,同学们一定要有一个共同讨论、共同博弈的平台。(3)提出可持续的、有规律的定期调换座位的方案。历经三天的协调,一份由B组同学共同讨论的座位表出台了,其中有人让步,有人暂时“吃亏”,有人把要求放到下次调座位时,形成了一种“动态平衡”。
3. 收官之作。此次的班会课主题是《平衡》,以视频“平衡”开始,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出平衡现象是在物理、化学、生物和经济等各领域中广泛存在的,因此我们对于平衡观念的态度是接受并有效利用这一规律。
【问题】两条路都可以回家,一条路较近,但平时车就多,拥挤;一条路车少,好走一些,但是较远,比较费时。“十一”放假前夕,回家时到底选择走哪条路呢?
【思考】走近路,平时车流量就很大,放假前岂不是更麻烦?走远的那条路,担心大家都是这么想的,所以仍可能不顺利。到底该如何选择呢?
学生甲:坚持自己的想法,其他人的想法不管它。
学生乙:先问问其他人怎么走再决定吧,不然路上会很拥堵的。
学生丙:我同意乙的说法。
【结论】你自己的想法其实并不重要,关键是:大家怎么想?你想的和大家想的之间分歧有多大?只有大家协调好了,最终才能够解决好问题。
【展示】这时我播放PPT,展示B小组商量好的座位表,当场宣布其他三组同学有两种选择。一是模仿B组同学的做法,组内商议,进行协调;二是基于公平原则按照“前三排后三排”简单对调,协调因视力、身高等因素造成的问题。其他三组的同学一时哗然,交流不断,商量对策。我窃喜,看来我的试验终于会有一个不错的结局。
三、小结
经历这次体验,我在《班主任手册》中总结以下三点。首先,相信学生自我协调、自我纠偏的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其次,教师要积极主动介入,使事态向预想的方向发展;最后,充分发挥无痕德育功能,“此处不言他”胜过千言万语。
学校的德育教育是学生主体的自主建构过程,学生的道德需要等主体要素在这一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德育的未来和希望就在于教育主体性的全面唤醒。弘扬学生主体性并不等同于置学生的德育发展于无序发展的过程,它仍然需要教师的价值引导。因此可以说德育就是教师对学生自主建构的指导过程,最终目的应是为了学生的自我实现,而不是对人的约束,其“主心骨”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观念形态的,又是实践形态的。作为学校德育主要参与者的班主任,需要深入研究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紧密结合,使学生得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传播主流价值理念,增强学生价值认同感,形成强大的主流价值导向,达到人人自觉遵循和践行。
本栏责任编辑 魏文琦
出于利己主义的考量,每个人都会向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行事。如果没有制度约束,最终的结局就是一方得利,一方吃亏。在制度下解决问题才能朝着最有利于集体的方向发展。“博弈论”充分考虑活动中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研究出最优化的策略。我通过德育经验,将无痕德育思想贯彻于座位安排中。分好座位,虽是一件小事,但借助博弈论,既培养学生合作共赢的思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够培养学生“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座位安排的“囚徒困境”
学生总会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寻求最“适合”自己的座位。但是“好”座位有限,“僧多粥少”的局面不可避免。由于同学之间交流不顺畅,信息不对称也会在所难免,因此经常出现无法调和的矛盾。最终所有的问题都推给班主任,甚至还出现家长亲自给班主任打电话的情况,班主任“压力山大”。“囚徒困境”说明了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反映了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从座位安排的“囚徒困境”中折射出的主要问题包括:个人理性有时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聪明的人会因自己的聪明而作茧自缚。现在的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遇到问题时我行我素是主流,不懂得容忍,友善观念薄弱。可以通过沟通的方式解决问题,而生活在集体中的学生却常以自我为中心,长期缺乏大局意识,缺乏“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同时也反映班主任缺乏必要的引导。
二、座位安排的德育尝试
1. 初步尝试。本班有45位同学,分为4个小组,每组11-12人,各小组在学业水平、德育表现等方面基本相同。平时我有意识地强化小组概念,按小组直接编为卫生组、辩论组等,让他们感觉到这十几人的小团体是一个整体,为接下来的研究打基础。我先召开某个小组(简称为A组)全体成员会议,A组由5名女同学和6名男同学组成。我给他们每人一张纸,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愿给其他人(包括自己)在小组内部排个座位,方案的原则自己定。“为什么呀?”“排了又能怎么样?”问题接踵而来,整个小组炸开了锅。随后,A组同学毫无疑问地都将“矛头”转向我,纷纷要求我为他们排座位,有同学还向我提出自己的座位要求等。很明显,在他们的心目中班主任的重要性仍然是巨大的,我的实验陷入了僵局。
2. 纠偏与突破。我总结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两点。(1)学生的博弈观没有形成,暂不理解包容与让步的重要性;(2)同学间缺少必要的沟通,相互之间尚不了解对方的想法。我觉得我的思路没有问题,但需要采取更为稳妥的方式,直接介入容易激发矛盾,不利于方案后续的实施。因此化直接为间接,融入“无痕德育”的思想。经过慎重思考之后,我采取“重点突破”,先从一人入手,扩大至一组,然后逐步扩大到整个班级。我把目光投向素来在同学中威望较高、与同学们关系较好的Y同学。Y同学是B组的组长,对小组内同学的情况较为了解,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一贯愿意帮助老师解决困难,善解人意。
经过与Y同学的沟通后,我与Y约定以下三点。(1)由Y同学按照对B组同学的了解先行编制一份座位表,充分考虑包括身高、视力、遵守纪律、学业成绩、性格特征等。(2)由Y同学召集组员一起讨论,同学们一定要有一个共同讨论、共同博弈的平台。(3)提出可持续的、有规律的定期调换座位的方案。历经三天的协调,一份由B组同学共同讨论的座位表出台了,其中有人让步,有人暂时“吃亏”,有人把要求放到下次调座位时,形成了一种“动态平衡”。
3. 收官之作。此次的班会课主题是《平衡》,以视频“平衡”开始,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出平衡现象是在物理、化学、生物和经济等各领域中广泛存在的,因此我们对于平衡观念的态度是接受并有效利用这一规律。
【问题】两条路都可以回家,一条路较近,但平时车就多,拥挤;一条路车少,好走一些,但是较远,比较费时。“十一”放假前夕,回家时到底选择走哪条路呢?
【思考】走近路,平时车流量就很大,放假前岂不是更麻烦?走远的那条路,担心大家都是这么想的,所以仍可能不顺利。到底该如何选择呢?
学生甲:坚持自己的想法,其他人的想法不管它。
学生乙:先问问其他人怎么走再决定吧,不然路上会很拥堵的。
学生丙:我同意乙的说法。
【结论】你自己的想法其实并不重要,关键是:大家怎么想?你想的和大家想的之间分歧有多大?只有大家协调好了,最终才能够解决好问题。
【展示】这时我播放PPT,展示B小组商量好的座位表,当场宣布其他三组同学有两种选择。一是模仿B组同学的做法,组内商议,进行协调;二是基于公平原则按照“前三排后三排”简单对调,协调因视力、身高等因素造成的问题。其他三组的同学一时哗然,交流不断,商量对策。我窃喜,看来我的试验终于会有一个不错的结局。
三、小结
经历这次体验,我在《班主任手册》中总结以下三点。首先,相信学生自我协调、自我纠偏的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其次,教师要积极主动介入,使事态向预想的方向发展;最后,充分发挥无痕德育功能,“此处不言他”胜过千言万语。
学校的德育教育是学生主体的自主建构过程,学生的道德需要等主体要素在这一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德育的未来和希望就在于教育主体性的全面唤醒。弘扬学生主体性并不等同于置学生的德育发展于无序发展的过程,它仍然需要教师的价值引导。因此可以说德育就是教师对学生自主建构的指导过程,最终目的应是为了学生的自我实现,而不是对人的约束,其“主心骨”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观念形态的,又是实践形态的。作为学校德育主要参与者的班主任,需要深入研究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紧密结合,使学生得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传播主流价值理念,增强学生价值认同感,形成强大的主流价值导向,达到人人自觉遵循和践行。
本栏责任编辑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