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其实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它不仅体现为技艺探寻,而且还关涉写作伦理。因为有着特殊时代的“革命激情”,当年朦胧诗人的写作带有浓郁的集体主义和公共浪漫倾向,稍后登台的部分“第三代”诗人,则一反朦胧诗人的“大我”,开始从切身体验中关注“小我”,这种由政治抒情到日常经验的转变,不是依循美学的线性发展,它恰恰表现为对抗和反叛的结果。在我看来,1980年代先锋诗人们的日常书写,并非从一开始就有着美学自觉,这种带着极端运动色彩的颠覆之举,虽然给我们的印象是文学观念的自然演变,事实上,他们的诗歌也不乏青春冲动的偶然性和阶段性。
这场具有反叛精神的诗歌运动,要延至1990年代前中期,不少诗人开始“向下看”。这种纯粹性正好对接了“个人化写作”风潮,他们意识到必须向日常生活寻求“新的美学增长点”。在此背景下,倾向于口语创作的诗人们,以日常经验入诗,但有些人走了极端,以为诗歌就是大白话,这造成了新世纪诗歌在美学上的一场灾难:依托日常,复制生活,味同口水,缺乏诗性。古典诗人讲求的目击成诗,要经过长久的自我训练,而非盲目地将诗完全当作灵感的产物。诗人们在接近脱口而出的境界中,其日常见闻都要获得一种诗性的转化,然后再通过独特的修辞表达出来。
那么,在新世纪诗歌的日常生活化进程里,诗人们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处理经验,怎样创造诗意。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是大同小异的,怎样保持对生活的敏锐感觉,如何精准地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细节,又怎样在修辞的层面上保持发现的眼光,这些其实是有难度的。在很多人看来,诗歌所描述的就应该是“生活在别处”,或渴求“诗意在远方”。这种普遍的理解,一方面来自教科书对诗歌固有的定义,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源于很多人对日常生活入诗的误读。他们觉得诗歌离世俗生活必定是遥远的,或只能在某个日常难以体验到的高处,这种认知自然会导致他们夸大生活中非世俗性的一面,无限升华情感,往往也就难逃虚假和空洞。想要描绘日常生活的真相和真义,不仅得理,还需入心,这方可写出千篇一律的现实之丰富。每个人都在过自己的生活,经历自己的人生,如何将自我的人生让他者有所共鸣,则是一种能力的考验。因此,我们当需警惕那些过度简化日常生活的写作,它们貌似会有短期的冲击力,然而,长久观之,也不过是美学上的偷懒而已。
但凡沉下来的作品,无论是否进入诗歌史,它们都曾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有着不一样的品质。从于坚、韩东,到张执浩、雷平阳,再到沈浩波、巫昂等,处于这一诗学立场和脉络的诗人,传承了当代诗歌的日常生活化,并开创了另一个更极致的传统。他们的写作多取材于日常生活,而在诗歌理念上,他们并未陷入日常写作的庸俗化,而是尽力超拔出来,拓展了日常可能具有的最大诗学空间。这一传统的形成,在于他们没有一味地简化日常,而是在重塑生活中那些未被我们关注与挖掘的部分。
的确,被简化的日常生活,很容易就陷入上纲上线的单一重复的困境,这样,当某种精神被无限拔高后,其实也暗藏着更多的遮蔽。人之复杂性,被那些整齐划一的要求所规训,所抹平,剩下的人性景观,也就相应地缺少了生动感。从意识形态的书写到个人化的自我观照,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顺应了一种时代的美学逻辑。与1980年代那些激情昂扬的写作相比,浪漫主义的诗歌精神正趋衰落,虽然海子现在仍有他的读者,但那种乡土诗歌神话在今天可能已逐渐失效,取而代之的则是消费主义和现代都市写作对个体性的强调,私我的感受更符合这个时代的美学趣味。从记录见闻到勘探内心,这是日常生活书写向内转的一个佐证,因为同样是对日常生活发言,那些在记忆和现实中交替转换的写作,要求诗人随时调动自己的捕捉力和感受力,否则,就可能滑向表面或外在的喧嚣。尤其是在欲望、经验、道义与情感的较量中,只有更接近生命本能的部分,才可能于存在的合法性上令我们深思,这不仅取决于时代的美学召唤,更重要的,还需诗人在这样的召唤与蜕变中,勇敢地展现他的冒险气质和独唱精神。
新世纪以来,回归日常生活,似乎更能得到读者的信任,它和玄学与冥想式的写作一起,构成了这个时代诗歌创作多元化的体现。当然,柴米油盐、饮食起居只是日常生活里物质层面的那一部分,并不足以构成诗歌写作的全部,更恒久、更内在的日常生活,或许还是在精神层面,在人性层面。相对于过去革命、阶级与意识形态的宏大主题,那些回归内心和现场的写作,更能在日常经验里获得其创造的土壤。在很多人看来,只要谈到日常生活书写,无非就是家长里短、街谈巷议,其实,这是将日常生活狭隘化了。它通向我们的内心,看似在微观世界里无法对话,其实,只要我们的心灵宇宙敞开了,里面仍然可以做诗歌的道场。它没有现实宇宙那么大,还可能趋于无限小,而正是这种无限小,在诗学的意义上,也可能就是无限大。
诗人朵渔曾在诗里表达过他的忧虑:写小诗让人发愁。其所言的小诗,大抵就是日常生活的所感所悟,无法上升到一个更开阔的灵魂高度。难道这是创作观念上的限制所致?好像也不是。在这样一个“小时代”,我们似乎自觉地屏蔽掉了那些大的想法,像历史的纵横捭阖,现实的波澜壮阔,很多诗人或许会本能地反感这种“大题材”,而专注于自己的那些“小意思”,这是一代人审美观念变化的结果。并非因为“小”,就没有被书写的理由,其实,“小”同样也有它的自足性。真正的日常生活就是由“小”构成的,我们不可能每天都过得轰轰烈烈,若是那样,必定是虚假的生活。因此,朵渔虽言写小诗让人发愁,但他也坦承,我们更多的时候都在写小诗,写大诗需要神助,需要契机。写小诗对于当下诗人来说,是一种常态,而常态的生活,又占据了我们人生的绝大多数时间。
既然书写日常就是常态,那么,我们又如何来对待日常生活呢?有些年轻诗人因缺少生活阅历,只好依靠想象力来写作,但随着年岁增长,想象力日趋衰退,当他们返回到日常时便发现,自己对生活可能已丧失了文学上的体验能力。也即是说,他无法在诗歌的意义上来驾驭日常生活的主题。如若全面地拥抱或复制日常生活,没有超越感,最后只能陷在日常里超拔不出来,难免会显得乏味。当然,最理想的状态是主动靠近日常,但又得与其保持距离,在凝视与疏离之间有一个度,诗人们所能做的就是如何去把握那个度,并在那个度里激活日常的诗性。
因此,日常生活对于诗歌来说,也是一柄美学上的双刃剑。要是处理得好,它能在诗人笔下转化成真正的诗。像韩东这些年的写作,皆是对日常投入热情,但他懂得怎样让经验书写富有活力,竭力抵达他所渴慕的一种真理性的境界。他总能在日常生活里发现被我们所忽略的微妙,这种对日常的回应,意味着他在自己的人生书写里还原了某种诗与思的互动。要是对日常生活处理不好,诗歌很可能就成了它的附庸,因为诗人没有对生活有所重塑,缺乏探索意识,也就是创造力贫乏的题中应有之义。像张执浩、毛子、朵渔、吕约、轩辕轼轲等诗人,经过这些年在诗歌上的自我教育,正行进在思想与技艺融合的途中,他们也意识到了日常的力量,并尝试去践行“从看见到说出”的现代信念。顺着生活的方向看,富有质感的写作,端赖于诗人们怎样对日常进行个体的美学转化。
近些年,在诗歌圈引起过很大争议的臧棣和余怒,这两位貌似限于书斋或沉于想象的诗人,给读者的印象是他们在艺术探索上足够执着,足够先锋,其书写主题看似与日常生活关系不大,其实我们细读之,也会发现他们的诗歌同样是基于对现实经验的美学提炼与变形。当然,无论从他们的诗歌中我们读到的是什么,那些并未脱离日常气息的抒情、叙事、追问、怀旧与审视,都可能是他们对生活的生动展示,他们在观察中投射自己的思考,也在思考中渗透创造的情怀。那么,能够将日常生活写成诗,考验诗人的到底是什么?文学才华、人生经验,还是丰沛的想象力?我觉得不是单靠哪一方面,而是这些因素的综合。面对日常生活的写作,综合体察与建构能力才是根本。从当下的诗歌生态来看,或许不是经验在贬值,而是想象力在贬值,经验如何与想象力作精彩对接,才是新世纪诗人面临的挑战。对于那些有着持续性写作诉求的诗人来说,在日常生活的书写中确立一种历史意识和价值抱负,当是更重要的创新之道。
责任编辑 吴佳燕
这场具有反叛精神的诗歌运动,要延至1990年代前中期,不少诗人开始“向下看”。这种纯粹性正好对接了“个人化写作”风潮,他们意识到必须向日常生活寻求“新的美学增长点”。在此背景下,倾向于口语创作的诗人们,以日常经验入诗,但有些人走了极端,以为诗歌就是大白话,这造成了新世纪诗歌在美学上的一场灾难:依托日常,复制生活,味同口水,缺乏诗性。古典诗人讲求的目击成诗,要经过长久的自我训练,而非盲目地将诗完全当作灵感的产物。诗人们在接近脱口而出的境界中,其日常见闻都要获得一种诗性的转化,然后再通过独特的修辞表达出来。
那么,在新世纪诗歌的日常生活化进程里,诗人们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处理经验,怎样创造诗意。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是大同小异的,怎样保持对生活的敏锐感觉,如何精准地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细节,又怎样在修辞的层面上保持发现的眼光,这些其实是有难度的。在很多人看来,诗歌所描述的就应该是“生活在别处”,或渴求“诗意在远方”。这种普遍的理解,一方面来自教科书对诗歌固有的定义,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源于很多人对日常生活入诗的误读。他们觉得诗歌离世俗生活必定是遥远的,或只能在某个日常难以体验到的高处,这种认知自然会导致他们夸大生活中非世俗性的一面,无限升华情感,往往也就难逃虚假和空洞。想要描绘日常生活的真相和真义,不仅得理,还需入心,这方可写出千篇一律的现实之丰富。每个人都在过自己的生活,经历自己的人生,如何将自我的人生让他者有所共鸣,则是一种能力的考验。因此,我们当需警惕那些过度简化日常生活的写作,它们貌似会有短期的冲击力,然而,长久观之,也不过是美学上的偷懒而已。
但凡沉下来的作品,无论是否进入诗歌史,它们都曾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有着不一样的品质。从于坚、韩东,到张执浩、雷平阳,再到沈浩波、巫昂等,处于这一诗学立场和脉络的诗人,传承了当代诗歌的日常生活化,并开创了另一个更极致的传统。他们的写作多取材于日常生活,而在诗歌理念上,他们并未陷入日常写作的庸俗化,而是尽力超拔出来,拓展了日常可能具有的最大诗学空间。这一传统的形成,在于他们没有一味地简化日常,而是在重塑生活中那些未被我们关注与挖掘的部分。
的确,被简化的日常生活,很容易就陷入上纲上线的单一重复的困境,这样,当某种精神被无限拔高后,其实也暗藏着更多的遮蔽。人之复杂性,被那些整齐划一的要求所规训,所抹平,剩下的人性景观,也就相应地缺少了生动感。从意识形态的书写到个人化的自我观照,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顺应了一种时代的美学逻辑。与1980年代那些激情昂扬的写作相比,浪漫主义的诗歌精神正趋衰落,虽然海子现在仍有他的读者,但那种乡土诗歌神话在今天可能已逐渐失效,取而代之的则是消费主义和现代都市写作对个体性的强调,私我的感受更符合这个时代的美学趣味。从记录见闻到勘探内心,这是日常生活书写向内转的一个佐证,因为同样是对日常生活发言,那些在记忆和现实中交替转换的写作,要求诗人随时调动自己的捕捉力和感受力,否则,就可能滑向表面或外在的喧嚣。尤其是在欲望、经验、道义与情感的较量中,只有更接近生命本能的部分,才可能于存在的合法性上令我们深思,这不仅取决于时代的美学召唤,更重要的,还需诗人在这样的召唤与蜕变中,勇敢地展现他的冒险气质和独唱精神。
新世纪以来,回归日常生活,似乎更能得到读者的信任,它和玄学与冥想式的写作一起,构成了这个时代诗歌创作多元化的体现。当然,柴米油盐、饮食起居只是日常生活里物质层面的那一部分,并不足以构成诗歌写作的全部,更恒久、更内在的日常生活,或许还是在精神层面,在人性层面。相对于过去革命、阶级与意识形态的宏大主题,那些回归内心和现场的写作,更能在日常经验里获得其创造的土壤。在很多人看来,只要谈到日常生活书写,无非就是家长里短、街谈巷议,其实,这是将日常生活狭隘化了。它通向我们的内心,看似在微观世界里无法对话,其实,只要我们的心灵宇宙敞开了,里面仍然可以做诗歌的道场。它没有现实宇宙那么大,还可能趋于无限小,而正是这种无限小,在诗学的意义上,也可能就是无限大。
诗人朵渔曾在诗里表达过他的忧虑:写小诗让人发愁。其所言的小诗,大抵就是日常生活的所感所悟,无法上升到一个更开阔的灵魂高度。难道这是创作观念上的限制所致?好像也不是。在这样一个“小时代”,我们似乎自觉地屏蔽掉了那些大的想法,像历史的纵横捭阖,现实的波澜壮阔,很多诗人或许会本能地反感这种“大题材”,而专注于自己的那些“小意思”,这是一代人审美观念变化的结果。并非因为“小”,就没有被书写的理由,其实,“小”同样也有它的自足性。真正的日常生活就是由“小”构成的,我们不可能每天都过得轰轰烈烈,若是那样,必定是虚假的生活。因此,朵渔虽言写小诗让人发愁,但他也坦承,我们更多的时候都在写小诗,写大诗需要神助,需要契机。写小诗对于当下诗人来说,是一种常态,而常态的生活,又占据了我们人生的绝大多数时间。
既然书写日常就是常态,那么,我们又如何来对待日常生活呢?有些年轻诗人因缺少生活阅历,只好依靠想象力来写作,但随着年岁增长,想象力日趋衰退,当他们返回到日常时便发现,自己对生活可能已丧失了文学上的体验能力。也即是说,他无法在诗歌的意义上来驾驭日常生活的主题。如若全面地拥抱或复制日常生活,没有超越感,最后只能陷在日常里超拔不出来,难免会显得乏味。当然,最理想的状态是主动靠近日常,但又得与其保持距离,在凝视与疏离之间有一个度,诗人们所能做的就是如何去把握那个度,并在那个度里激活日常的诗性。
因此,日常生活对于诗歌来说,也是一柄美学上的双刃剑。要是处理得好,它能在诗人笔下转化成真正的诗。像韩东这些年的写作,皆是对日常投入热情,但他懂得怎样让经验书写富有活力,竭力抵达他所渴慕的一种真理性的境界。他总能在日常生活里发现被我们所忽略的微妙,这种对日常的回应,意味着他在自己的人生书写里还原了某种诗与思的互动。要是对日常生活处理不好,诗歌很可能就成了它的附庸,因为诗人没有对生活有所重塑,缺乏探索意识,也就是创造力贫乏的题中应有之义。像张执浩、毛子、朵渔、吕约、轩辕轼轲等诗人,经过这些年在诗歌上的自我教育,正行进在思想与技艺融合的途中,他们也意识到了日常的力量,并尝试去践行“从看见到说出”的现代信念。顺着生活的方向看,富有质感的写作,端赖于诗人们怎样对日常进行个体的美学转化。
近些年,在诗歌圈引起过很大争议的臧棣和余怒,这两位貌似限于书斋或沉于想象的诗人,给读者的印象是他们在艺术探索上足够执着,足够先锋,其书写主题看似与日常生活关系不大,其实我们细读之,也会发现他们的诗歌同样是基于对现实经验的美学提炼与变形。当然,无论从他们的诗歌中我们读到的是什么,那些并未脱离日常气息的抒情、叙事、追问、怀旧与审视,都可能是他们对生活的生动展示,他们在观察中投射自己的思考,也在思考中渗透创造的情怀。那么,能够将日常生活写成诗,考验诗人的到底是什么?文学才华、人生经验,还是丰沛的想象力?我觉得不是单靠哪一方面,而是这些因素的综合。面对日常生活的写作,综合体察与建构能力才是根本。从当下的诗歌生态来看,或许不是经验在贬值,而是想象力在贬值,经验如何与想象力作精彩对接,才是新世纪诗人面临的挑战。对于那些有着持续性写作诉求的诗人来说,在日常生活的书写中确立一种历史意识和价值抱负,当是更重要的创新之道。
责任编辑 吴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