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改已经十年了,但是我们的语文练习“涛声依旧”。我们的考试出的还是那些题,近反义词、改病句、改病段、变换句式、分析式填空、判断正误等等还是在考试题中频频出现。不少老师为了应付这样的考试不得不去做那些根本对提高语文能力没有多少帮助的题目。这些练习题严重异化了我们的语文教学。
我以为,语文学习有一体两翼,一体即是积累,两翼一是阅读,一是写作。积累得越多越厚,读写的兴趣越浓,读写得越多,语文能力就发展得越好。而我们陈旧的语文练习正是异化了这样的语文学习。全语言之父古德曼先生在他的《全语言,全在哪里?》这本书中明确指出,语文学习不能支离破碎。单个的词语、单独一个句子你能说它有什么好坏之分?请看下面的练习:
分析:这是二年级作业中非常常见的一道查字典练习,编写者的意图就是检测学生是否会查字典。其问题在于繁琐。其背后是要学生记住字典上那些孤立的部首,记住那些笔画名称,学生在实际作业时还要细心地一笔一笔地数出笔画数。再看这些字的部首,每一个都不是那么容易找的。查字典是帮助学生识字的,学生只要会查就行了。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认识它的途径有很多种,查字典只是其中的一种,而且是最费时的一种。完全没有必要搞得这么繁琐。如果要真正检测学生的查字典能力,最好的做法是给学生一篇含有生字的文章,让其通过查字典来认识和理解它们。
例2: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① “潘”和“庞”这两个字的读音是一样的。()
② “瀑”和“爆”的音节相同;“遨”和“袄”的音序相同。()
③ “栏”和“难”的声母相同;“晕”和“拥”的韵母不相同。()
④ 读“我想买五两好米酒”这句话时,各字的语调都是第三声。()
分析:这道作业的问题在于故意为难学生。在应试背景下,这种故意“绕圈子”的题目很多,把简单的知识复杂化。“相同”与“不相同”,成人都能被绕昏头脑。我敢说有些字在学生脑中原本印象正确清晰,经这么一练习,反而模糊了。
例3:认真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在天底下……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本段应分几层,用“‖”标出。
(2)其中第二层的四句话按顺序写了__________,又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又具体写了__________的美丽。
(3)段中画线的名子,把____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又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
(4)本段第三层有两句话,第一句话作者直接写了__________,第二句用__________修辞方法抒发对草原的赞美。
分析:这是一道典型的阅读理解作业,理解的是老舍先生的《草原》第一段。原文是多么美的一段文字,文情并茂。可是经这么一出题,好好的一段话变得味同嚼蜡。这是对繁琐分析式阅读教学的注解,是理性分析指导下的阅读作业的缩影。在这种作业下,很多灵活的东西变成了僵死的教条,学生成了参考书和老师讲解内容的“搬运工”,没有自己半点的自由发挥的权力。
例4: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
2. __________,能开二月花。
3. 碧玉妆成一树高,__________。
4. __________,二月春风似剪刀。
分析:把一首完整的古诗拆散了,其结果是学生只记得这些片言只语应试就行了。不少孩子会填句子,但是不知道这些诗是谁写的,完整的诗是什么。而学生本来该记住的应该是一首完整的诗。当然这不能全怪这道练习题,但也不能说和这样的练习一点关系也没有。
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它们不仅异化了语文教学,还严重挫伤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使语文学习变得索然无趣。
这些练习泛滥成灾的原因,我想是我们过去一直以为语文是“1 1=2”的学科,我们以为字加字是词语,于是就有组词练习,词加词就是句子,于是就有了繁杂的句子练习......这是“五四运动”以来科学主义在语文教学上的反映,是我们长期以来对语文学习特性的忽视。我国古代的语文学习有三个内容:识字、读书、作文。练习只有写字、读书、作文,有时也对对子,但那也只是为写诗做准备。考试也只是考一篇文章。古人是太懂得学语文不能零打碎敲了,识字编成好记的有意义有知识内涵的韵语来教(“三”、“百”、“千”都是),对对子也是韵语:天对地,雨对风,大地对长空......多么上口啊!古人这样做很值得今人深思。
我们的语文什么时候能不让学生做这样的练习,走上重积累、重读写的正确道路上去呢?我们的语文考试能不能不再考这些片言只语支离破碎的东西呢?
(作者单位: 深圳市福田区园岭小学)
责任编辑萧田
我以为,语文学习有一体两翼,一体即是积累,两翼一是阅读,一是写作。积累得越多越厚,读写的兴趣越浓,读写得越多,语文能力就发展得越好。而我们陈旧的语文练习正是异化了这样的语文学习。全语言之父古德曼先生在他的《全语言,全在哪里?》这本书中明确指出,语文学习不能支离破碎。单个的词语、单独一个句子你能说它有什么好坏之分?请看下面的练习:
分析:这是二年级作业中非常常见的一道查字典练习,编写者的意图就是检测学生是否会查字典。其问题在于繁琐。其背后是要学生记住字典上那些孤立的部首,记住那些笔画名称,学生在实际作业时还要细心地一笔一笔地数出笔画数。再看这些字的部首,每一个都不是那么容易找的。查字典是帮助学生识字的,学生只要会查就行了。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认识它的途径有很多种,查字典只是其中的一种,而且是最费时的一种。完全没有必要搞得这么繁琐。如果要真正检测学生的查字典能力,最好的做法是给学生一篇含有生字的文章,让其通过查字典来认识和理解它们。
例2: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① “潘”和“庞”这两个字的读音是一样的。()
② “瀑”和“爆”的音节相同;“遨”和“袄”的音序相同。()
③ “栏”和“难”的声母相同;“晕”和“拥”的韵母不相同。()
④ 读“我想买五两好米酒”这句话时,各字的语调都是第三声。()
分析:这道作业的问题在于故意为难学生。在应试背景下,这种故意“绕圈子”的题目很多,把简单的知识复杂化。“相同”与“不相同”,成人都能被绕昏头脑。我敢说有些字在学生脑中原本印象正确清晰,经这么一练习,反而模糊了。
例3:认真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在天底下……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本段应分几层,用“‖”标出。
(2)其中第二层的四句话按顺序写了__________,又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又具体写了__________的美丽。
(3)段中画线的名子,把____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又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
(4)本段第三层有两句话,第一句话作者直接写了__________,第二句用__________修辞方法抒发对草原的赞美。
分析:这是一道典型的阅读理解作业,理解的是老舍先生的《草原》第一段。原文是多么美的一段文字,文情并茂。可是经这么一出题,好好的一段话变得味同嚼蜡。这是对繁琐分析式阅读教学的注解,是理性分析指导下的阅读作业的缩影。在这种作业下,很多灵活的东西变成了僵死的教条,学生成了参考书和老师讲解内容的“搬运工”,没有自己半点的自由发挥的权力。
例4: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
2. __________,能开二月花。
3. 碧玉妆成一树高,__________。
4. __________,二月春风似剪刀。
分析:把一首完整的古诗拆散了,其结果是学生只记得这些片言只语应试就行了。不少孩子会填句子,但是不知道这些诗是谁写的,完整的诗是什么。而学生本来该记住的应该是一首完整的诗。当然这不能全怪这道练习题,但也不能说和这样的练习一点关系也没有。
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它们不仅异化了语文教学,还严重挫伤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使语文学习变得索然无趣。
这些练习泛滥成灾的原因,我想是我们过去一直以为语文是“1 1=2”的学科,我们以为字加字是词语,于是就有组词练习,词加词就是句子,于是就有了繁杂的句子练习......这是“五四运动”以来科学主义在语文教学上的反映,是我们长期以来对语文学习特性的忽视。我国古代的语文学习有三个内容:识字、读书、作文。练习只有写字、读书、作文,有时也对对子,但那也只是为写诗做准备。考试也只是考一篇文章。古人是太懂得学语文不能零打碎敲了,识字编成好记的有意义有知识内涵的韵语来教(“三”、“百”、“千”都是),对对子也是韵语:天对地,雨对风,大地对长空......多么上口啊!古人这样做很值得今人深思。
我们的语文什么时候能不让学生做这样的练习,走上重积累、重读写的正确道路上去呢?我们的语文考试能不能不再考这些片言只语支离破碎的东西呢?
(作者单位: 深圳市福田区园岭小学)
责任编辑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