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沈从文先生不仅仅会写虎耳草般葱郁,山歌般悠扬的湘西爱情,向往那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同样非常善于抒写人性。其中,沈先生对都市文明的批判也是人性构建的一个重要窗口。本篇文章就聚焦其短篇小说《如蕤》,从主人公如蕤的爱情观入手,探讨作品精妙的写法,感受沈先生笔下令人惊叹的人性。
关键词:沈从文;《如蕤》;都市文明;人性
作者简介:童景熙,女,1999年8月生,南京林业大学大二学生。
指导老师:缪军荣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6-0-02
如蕤和梅先生都是天真,如蕤也糊涂了一阵。如蕤实际上很清楚自己很迷人。 “她明白这些,她却不表示意见。她仍然超越于人类痴妄以上,又快乐又健康地打发每个日子。”[1]另外,如蕤很唾弃都市,她虽然生长于都市,但是却与都市的习气全然不同,这里就带有了沈从文那种对“原始生命”自由性的追求,是脱离了功利于伪饰的真正的生命。
接下来的下一部分我会谈到如蕤的爱情观,可以看到她的爱情观也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她所有的逃避、追逐都以自由快乐为前提。就像如蕤留给梅先生的信写的一样,“为了我的快乐,为了不委屈我自己的感情,我就走了。”如蕤非常决绝,在不合时宜的爱情面前果断选择了自由,也不愿意束缚他人的自由了,快刀斩乱麻地斩断了情感。这一点与热爱自由一脉相承,从人物这一特点的塑造来看,延续了沈从文先生对都市文明批判的主题,相似的都市批判还有诸如《都市——妇人》、《绅士的太太》、《八骏图》等等。
一、如蕤秉持的爱情观
这里我主要将如蕤的爱情观概括成两点,第一点是如蕤想要找一个比自己强大的男性,并且是自己可以依赖的,她将这一点外化为不为自己外在所动的男性;第二点是她认为爱情是固执疯狂、不顾一切的,她可以一往无前地去追逐爱情。
(一)寻找不为自己外在所动的男性。
如蕤很瞧不起在自己身边游荡的幼稚的“男孩”,在她眼里,那些“都市男子”不过是“是个以上的丑角”,只会是“自作多情的男子各种不得体的爱情”。她很想要找到一个 自己能够仰望的人,“还想在自己身边装作天真烂漫的神气,认为妨碍到她自己自由时,就抛开了男子们。”像如蕤这样外在条件很优秀,同时又受到大多数人追捧的女孩子当然眼界和心气就会更高,所以不太会屈就于普通男性的示好。“许多人皆在她面前见得又可怜又好笑。许多人皆因为爱了她把他自己灵魂,感情,言语,行为,某种定型弄走了样子。”女性偏向于找年龄比自己大的伴侣,这个年龄大并不局限于生理年龄,主要指的是心理年龄。女性总是希望能够保留自己的一些小孩子心性,即可以依赖比自己强大的人。别看如蕤是个新女性,她同样有这样的心理。因为她习惯了成为“大风”,那些普通的男性就像“百凡草木皆为这风而摇动”,都对她心驰神往,在如蕤眼里,那些男性只不过是“公式的男子”。
但是如蕤的定义和她的标准可能制定地不太对,导致她的标准还是有些偏执的,她希望找到一个更强大的男性,“是永远皆不动摇的大树,在她面前昂然的立定,不至于为她那点美丽所征服。”而她认为她身边男性都是为她美丽所折服的,所以她错把幻想具化成仅仅是“不爱她美丽的男性”这一个标准。很显然最初梅不爱如蕤,但梅先生也不是一个强大的男性。所以当如蕤把梅先生追到手之后,她才发现梅先生也不过是个“小男孩”,在如蕤眼里也不过是“作将近第五十次带着又固执又孩气的模样”。这也就不难解释后文,如蕤在言语上对梅先生献殷勤的厌恶和最后的“始乱终弃”了。原来这个男子也不是自己渴望的“山里树”,“但你过去从不为什么美丽所惊讶,也不为什么温柔所屈服。”男子回答“我想起我自己糊涂处,十分羞惭。”如蕤就把脸掉过去,遮饰了自己的悲哀。男子还继续“作将近第五十次带着又固执又孩气的模样”,这样的重复和前文的一众俗人如出一辙,這样的设计对这个男子就更是极大的讽刺了。
如蕤不是一个情场老手需要以此为乐,所以不能认为如蕤是一个“渣女”,即不符合常规伦理道德的败类。相反,如蕤一开始就能够像梅大胆地表露自己的爱恋,三年都痴心不改,而且根本不以功利性的金钱地位为标准。所以在这段感情中,如蕤明显比梅要成熟一些。梅在最初也根本没把爱情放在眼里,“事实上他还是个小孩子,有了信仰,就不要恋爱了。”
(二)对爱情疯狂性的认知。
文中还引述了一段左拉小说中的故事,正好与如蕤当时的心情相契合,“骄傲的妇人厌倦轻视了一切柔情,却能在强暴中得到快感。”妇人追求的是“为本能推动而作成的野蛮事”。如蕤在寻找“大树”的过程中对故事中妇人的心情感同身受。有趣的是,这样一想,如蕤心里对牧师儿子的态度就有了微妙的变化。劝女伴的时候如蕤很清醒理智,“自杀了,他会明白么?除了自杀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让他明白吗?而且,是不是当真爱他?爱他即或是真的,这人究竟有什么好处?”但是当女伴提到爱男子的骄傲,如蕤又联系到自己的境遇的时候,如蕤对牧师的儿子有了一些微妙的赞许“这男子,十七岁的女子还只想为他自杀哩,骄傲的人!”这一点小细节与后文如蕤爱男性的骄傲作了铺垫。另外,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如蕤的爱情观是一种疯狂的固执的不顾一切的追逐,“固执的热情,疯狂的爱,火焰燃烧了自己后还把另外一个也烧死,这爱情方是爱情!”“她想找寻使她生活放光同时他本身也放光的一种东西”如蕤是这样认识的,所以她也这样实践了。
不过稍作分析一下就知道,仅仅是将自己的爱情建立在不爱外在、疯狂追逐、野蛮的爱情之上,实际上也是一种“小孩儿”心性的体现。当她发现梅只是因为感激和怜悯才接受这段感情,并且呈现出众多男子一样对自己外在的痴迷的时候,她就果断地放弃了这段爱情。
二、文章写法概览
(一)重要意象分析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海”和“山”这两种不同的意象来分析。沈从文借如蕤之口写“海边不会有这种树。若需要这种树,应当向深山中去找寻。”文中也描述到如蕤想要找到自己能够仰望的“树”,但她没办法去“城市的海”里寻找,她只能去“深山寻找”。城市里举行的是海滨学术演讲会,但是大家下午和晚上都主要在娱乐,下午在“海边”浴场作海水浴。“海”所象征的城市男性是如蕤见惯了的,她以为自己强烈渴望着的是与“海”不同的“山里树”一样的男子。 这一点正好是与后文相互照应的,后文梅出院以后,如蕤也伴着他来到了旅馆旁的小山阜。他们以为可以在树林的尽头看到两人缘分开启的“海”,“这里一切恰恰同数年前的海滨地方一样,两人走进树林时,皆有所惊讶,不约而同急促的举步穿过树林,仿佛树林尽处,即是那片变化无方的大海。”但是却发现树林的尽头只是一个坟地。这时两人的表现又出现了分歧,如蕤看到了坟地,心凉了半截,似乎就在预示这段情感的悲剧性结局,“女的一见坟地,为之一怔,站着发了痴。”“轻微的透了一口气,勉强笑着,用这个微笑掩饰了自己的感情。”到底是从前的什么东西引发了如蕤的情感变化,我们不得而知,但她勉强的笑与掩饰已经透露出了她心里很不是滋味儿,我猜测她这才认识到梅先生根本就不是“山里树”,后文就继续加强了如蕤的这一感受。男的根本没注意到“坟地”这个细节,“只愉快地笑着”,明明是青年人却故作老成地感慨,丑态百出,“回忆使人年轻了许多。”如蕤对男子的厌恶也继续上升,梅先生在她眼中几乎就和原来那些谦卑谄媚、装模作样的人一样了,所以她心里的想法又恢复了劝女伴时的清醒尖锐。“一个人用回忆来生活,显见得这人生活也只剩下些残余渣滓了。”
(二)插叙的手法、季节的巧妙变化
这个点非常有意思,因为整篇小说都处在季节的变化之下,作者都还有意点出。季节的变化安排:开头第一节提示的季节是“秋天,一个像春天的秋天。”第二次时间就变成了三年前的夏天“夏天,热人闷人倦人的夏天。”通过插叙的手法介绍女主人公如蕤的身份以及她和梅的相遇过程。这一段插叙在时间的变化中给人以交替错落之感,引起读者对主人公的兴趣。那年秋天如蕤和梅有了隔阂,如蕤在梅的冷淡中痴心不改,在意外中成了一个失恋者。就这样两人只在友谊中过了三年,出现了第三次时间,即开头第一节的梅在秋天住院,又过了“一个极长的冬天”两人情感升温。第四次时间是冬天和来年的春天的过渡阶段,说明这段感情依然没有撑过冬天。“春天,有雪微融的春天。不,黄叶作证,这不是春天!”如蕤伴着梅出院,然后对梅失望,留了一封信就走了。有趣的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也是在季节之下的,这段感情开始于热情似火的夏天,如蕤对梅疯狂而固执的追求,她以为寻找到了“山里树”,却结束在冬天,意味着这一段都市恋情的消亡,映衬着沈从文都市小说的“幻灭”主题。
(三)文章审美意蕴下的悲剧
沈從文先生借如蕤之口说:“民族衰老了,为本能推动而作成的野蛮事,也不会再发生了。”这不禁让我们思考“文明与自然二律背反”的规律,沈从文先生认为现代的文明既带来了进步,又渐渐地吞噬了人性的光辉,使人们堕入巨大利益的横流之中。但如果仅仅把《如蕤》这篇文章看成是对都市文明的批判,倒把这篇文章的境界给缩小了。“各处扮演着丑角喜剧”的人不仅仅出现在都市,这只是对人性变得卑微丑陋的一种痛心的折射。
而站在如蕤的这个角度,她的爱情本身也是一个悲剧。按照叔本华对悲剧的分类,如蕤算是第三种类型,即“悲剧仅仅是由于剧中人彼此的地位不同,由于他们的关系造成的。”在这一段爱情悲剧中,如蕤本身受人追捧的地位、长期形成的爱情观和性格、梅的小孩心性、年龄的鸿沟等等都是造成结局的原因。沈从文先生在这段悲剧中所体现的东西,这些直觉性的表现和悲剧精神的探寻,在当代依然有着重要的感召力。
注释:
[1]沈从文:《沈从文全集》,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以下引文皆出于此).
参考文献:
[1]沈从文.沈从文全集[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329~357.
[2]黄晓红.试论沈从文小说的悲剧精神[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2007.
[3]白明利.美丽总是愁人的——沈从文小说《如蕤》浅析[J].新乡学院学报,2010.
关键词:沈从文;《如蕤》;都市文明;人性
作者简介:童景熙,女,1999年8月生,南京林业大学大二学生。
指导老师:缪军荣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6-0-02
如蕤和梅先生都是天真,如蕤也糊涂了一阵。如蕤实际上很清楚自己很迷人。 “她明白这些,她却不表示意见。她仍然超越于人类痴妄以上,又快乐又健康地打发每个日子。”[1]另外,如蕤很唾弃都市,她虽然生长于都市,但是却与都市的习气全然不同,这里就带有了沈从文那种对“原始生命”自由性的追求,是脱离了功利于伪饰的真正的生命。
接下来的下一部分我会谈到如蕤的爱情观,可以看到她的爱情观也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她所有的逃避、追逐都以自由快乐为前提。就像如蕤留给梅先生的信写的一样,“为了我的快乐,为了不委屈我自己的感情,我就走了。”如蕤非常决绝,在不合时宜的爱情面前果断选择了自由,也不愿意束缚他人的自由了,快刀斩乱麻地斩断了情感。这一点与热爱自由一脉相承,从人物这一特点的塑造来看,延续了沈从文先生对都市文明批判的主题,相似的都市批判还有诸如《都市——妇人》、《绅士的太太》、《八骏图》等等。
一、如蕤秉持的爱情观
这里我主要将如蕤的爱情观概括成两点,第一点是如蕤想要找一个比自己强大的男性,并且是自己可以依赖的,她将这一点外化为不为自己外在所动的男性;第二点是她认为爱情是固执疯狂、不顾一切的,她可以一往无前地去追逐爱情。
(一)寻找不为自己外在所动的男性。
如蕤很瞧不起在自己身边游荡的幼稚的“男孩”,在她眼里,那些“都市男子”不过是“是个以上的丑角”,只会是“自作多情的男子各种不得体的爱情”。她很想要找到一个 自己能够仰望的人,“还想在自己身边装作天真烂漫的神气,认为妨碍到她自己自由时,就抛开了男子们。”像如蕤这样外在条件很优秀,同时又受到大多数人追捧的女孩子当然眼界和心气就会更高,所以不太会屈就于普通男性的示好。“许多人皆在她面前见得又可怜又好笑。许多人皆因为爱了她把他自己灵魂,感情,言语,行为,某种定型弄走了样子。”女性偏向于找年龄比自己大的伴侣,这个年龄大并不局限于生理年龄,主要指的是心理年龄。女性总是希望能够保留自己的一些小孩子心性,即可以依赖比自己强大的人。别看如蕤是个新女性,她同样有这样的心理。因为她习惯了成为“大风”,那些普通的男性就像“百凡草木皆为这风而摇动”,都对她心驰神往,在如蕤眼里,那些男性只不过是“公式的男子”。
但是如蕤的定义和她的标准可能制定地不太对,导致她的标准还是有些偏执的,她希望找到一个更强大的男性,“是永远皆不动摇的大树,在她面前昂然的立定,不至于为她那点美丽所征服。”而她认为她身边男性都是为她美丽所折服的,所以她错把幻想具化成仅仅是“不爱她美丽的男性”这一个标准。很显然最初梅不爱如蕤,但梅先生也不是一个强大的男性。所以当如蕤把梅先生追到手之后,她才发现梅先生也不过是个“小男孩”,在如蕤眼里也不过是“作将近第五十次带着又固执又孩气的模样”。这也就不难解释后文,如蕤在言语上对梅先生献殷勤的厌恶和最后的“始乱终弃”了。原来这个男子也不是自己渴望的“山里树”,“但你过去从不为什么美丽所惊讶,也不为什么温柔所屈服。”男子回答“我想起我自己糊涂处,十分羞惭。”如蕤就把脸掉过去,遮饰了自己的悲哀。男子还继续“作将近第五十次带着又固执又孩气的模样”,这样的重复和前文的一众俗人如出一辙,這样的设计对这个男子就更是极大的讽刺了。
如蕤不是一个情场老手需要以此为乐,所以不能认为如蕤是一个“渣女”,即不符合常规伦理道德的败类。相反,如蕤一开始就能够像梅大胆地表露自己的爱恋,三年都痴心不改,而且根本不以功利性的金钱地位为标准。所以在这段感情中,如蕤明显比梅要成熟一些。梅在最初也根本没把爱情放在眼里,“事实上他还是个小孩子,有了信仰,就不要恋爱了。”
(二)对爱情疯狂性的认知。
文中还引述了一段左拉小说中的故事,正好与如蕤当时的心情相契合,“骄傲的妇人厌倦轻视了一切柔情,却能在强暴中得到快感。”妇人追求的是“为本能推动而作成的野蛮事”。如蕤在寻找“大树”的过程中对故事中妇人的心情感同身受。有趣的是,这样一想,如蕤心里对牧师儿子的态度就有了微妙的变化。劝女伴的时候如蕤很清醒理智,“自杀了,他会明白么?除了自杀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让他明白吗?而且,是不是当真爱他?爱他即或是真的,这人究竟有什么好处?”但是当女伴提到爱男子的骄傲,如蕤又联系到自己的境遇的时候,如蕤对牧师的儿子有了一些微妙的赞许“这男子,十七岁的女子还只想为他自杀哩,骄傲的人!”这一点小细节与后文如蕤爱男性的骄傲作了铺垫。另外,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如蕤的爱情观是一种疯狂的固执的不顾一切的追逐,“固执的热情,疯狂的爱,火焰燃烧了自己后还把另外一个也烧死,这爱情方是爱情!”“她想找寻使她生活放光同时他本身也放光的一种东西”如蕤是这样认识的,所以她也这样实践了。
不过稍作分析一下就知道,仅仅是将自己的爱情建立在不爱外在、疯狂追逐、野蛮的爱情之上,实际上也是一种“小孩儿”心性的体现。当她发现梅只是因为感激和怜悯才接受这段感情,并且呈现出众多男子一样对自己外在的痴迷的时候,她就果断地放弃了这段爱情。
二、文章写法概览
(一)重要意象分析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海”和“山”这两种不同的意象来分析。沈从文借如蕤之口写“海边不会有这种树。若需要这种树,应当向深山中去找寻。”文中也描述到如蕤想要找到自己能够仰望的“树”,但她没办法去“城市的海”里寻找,她只能去“深山寻找”。城市里举行的是海滨学术演讲会,但是大家下午和晚上都主要在娱乐,下午在“海边”浴场作海水浴。“海”所象征的城市男性是如蕤见惯了的,她以为自己强烈渴望着的是与“海”不同的“山里树”一样的男子。 这一点正好是与后文相互照应的,后文梅出院以后,如蕤也伴着他来到了旅馆旁的小山阜。他们以为可以在树林的尽头看到两人缘分开启的“海”,“这里一切恰恰同数年前的海滨地方一样,两人走进树林时,皆有所惊讶,不约而同急促的举步穿过树林,仿佛树林尽处,即是那片变化无方的大海。”但是却发现树林的尽头只是一个坟地。这时两人的表现又出现了分歧,如蕤看到了坟地,心凉了半截,似乎就在预示这段情感的悲剧性结局,“女的一见坟地,为之一怔,站着发了痴。”“轻微的透了一口气,勉强笑着,用这个微笑掩饰了自己的感情。”到底是从前的什么东西引发了如蕤的情感变化,我们不得而知,但她勉强的笑与掩饰已经透露出了她心里很不是滋味儿,我猜测她这才认识到梅先生根本就不是“山里树”,后文就继续加强了如蕤的这一感受。男的根本没注意到“坟地”这个细节,“只愉快地笑着”,明明是青年人却故作老成地感慨,丑态百出,“回忆使人年轻了许多。”如蕤对男子的厌恶也继续上升,梅先生在她眼中几乎就和原来那些谦卑谄媚、装模作样的人一样了,所以她心里的想法又恢复了劝女伴时的清醒尖锐。“一个人用回忆来生活,显见得这人生活也只剩下些残余渣滓了。”
(二)插叙的手法、季节的巧妙变化
这个点非常有意思,因为整篇小说都处在季节的变化之下,作者都还有意点出。季节的变化安排:开头第一节提示的季节是“秋天,一个像春天的秋天。”第二次时间就变成了三年前的夏天“夏天,热人闷人倦人的夏天。”通过插叙的手法介绍女主人公如蕤的身份以及她和梅的相遇过程。这一段插叙在时间的变化中给人以交替错落之感,引起读者对主人公的兴趣。那年秋天如蕤和梅有了隔阂,如蕤在梅的冷淡中痴心不改,在意外中成了一个失恋者。就这样两人只在友谊中过了三年,出现了第三次时间,即开头第一节的梅在秋天住院,又过了“一个极长的冬天”两人情感升温。第四次时间是冬天和来年的春天的过渡阶段,说明这段感情依然没有撑过冬天。“春天,有雪微融的春天。不,黄叶作证,这不是春天!”如蕤伴着梅出院,然后对梅失望,留了一封信就走了。有趣的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也是在季节之下的,这段感情开始于热情似火的夏天,如蕤对梅疯狂而固执的追求,她以为寻找到了“山里树”,却结束在冬天,意味着这一段都市恋情的消亡,映衬着沈从文都市小说的“幻灭”主题。
(三)文章审美意蕴下的悲剧
沈從文先生借如蕤之口说:“民族衰老了,为本能推动而作成的野蛮事,也不会再发生了。”这不禁让我们思考“文明与自然二律背反”的规律,沈从文先生认为现代的文明既带来了进步,又渐渐地吞噬了人性的光辉,使人们堕入巨大利益的横流之中。但如果仅仅把《如蕤》这篇文章看成是对都市文明的批判,倒把这篇文章的境界给缩小了。“各处扮演着丑角喜剧”的人不仅仅出现在都市,这只是对人性变得卑微丑陋的一种痛心的折射。
而站在如蕤的这个角度,她的爱情本身也是一个悲剧。按照叔本华对悲剧的分类,如蕤算是第三种类型,即“悲剧仅仅是由于剧中人彼此的地位不同,由于他们的关系造成的。”在这一段爱情悲剧中,如蕤本身受人追捧的地位、长期形成的爱情观和性格、梅的小孩心性、年龄的鸿沟等等都是造成结局的原因。沈从文先生在这段悲剧中所体现的东西,这些直觉性的表现和悲剧精神的探寻,在当代依然有着重要的感召力。
注释:
[1]沈从文:《沈从文全集》,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以下引文皆出于此).
参考文献:
[1]沈从文.沈从文全集[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329~357.
[2]黄晓红.试论沈从文小说的悲剧精神[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2007.
[3]白明利.美丽总是愁人的——沈从文小说《如蕤》浅析[J].新乡学院学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