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社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改变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面貌。然而我国农村由于地理和历史人文方面的因素,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农村信息化水平较为落后,教师的信息化观念较为陈旧,不能够很好地跟上新时代信息化水平的发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经验的借鉴,能够使农村教育信息化水平得到提高,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校园信息化 农村教师 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7-039-02
1.研究背景
1.1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是国际形势和国家政策的要求
教育事业历来都是各国关注的重点,国际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如果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没有教师的参与,那么教育改革工作将不会取得成功。随着国际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开展,国际上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并且逐渐形成了一项广受关注的课题,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密切注意的问题。
教师历来在我国享受很高的地位,并且教师的素质也是我国教育重点关注的问题。我国分别于2001年、2010年以及2020年开展了关于教师素养方面的改革,试图通过建设一支庞大的教师队伍,使我国的教育事业能够得到发展。在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方面,我国制定了相应的政策,试图通过专业化的培训体系,使教师队伍的建设能够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由此可见,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培养是国际形势的要求,也是国内政策的要求,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我国未来的教育水准,因此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2教育信息化对教师专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近些年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逐渐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很多学校实现了教师联网设备的安装,并且通过对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利用信息化技术更好地实现教育工作的价值。信息化技术在中小学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促进了中小学教学事业的发展,未来的教育事业必定是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的事业,因此教师专业发展也必须适应信息化教学的发展需求。
信息化教学的发展使中小学教学工作能够用更加高效的方式开展,同时更新了教学观念和教学内容,使教学工作能够用更加科学的方式展开评价工作,同时也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通过不间断的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够在信息时代更好地站稳自己的脚跟,用更加有效的方式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1.3农村教师专业素养是制约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和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
我国的农村教育占据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大部分,由于农村人口众多,教学资源贫乏,因此在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发展速度较为缓慢。然而农村教育事业的开展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且与城市教育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导致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就是农村教师的专业素养太差。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地理资源情况,导致农村教师不能够有更好的条件接受更好的教育资源,使农村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能够用更好的教育方式,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同时,农村办学环境差,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没有专业的教学知识和技能,在教学工作中只能够通过单一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工作,难以起到有效的教学效果。农村信息化水平低,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做的不够,制约了农村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使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举步维艰。农村教育的这种情况是在历史和现实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不能够充分保证教学的质量,阻碍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加大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必经之路,也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事情,然而目前依然没有引起足够多人的重视。在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对这方面的研究要能够充分进行,从而使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更进一步,促进农村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2.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2.1国外研究现状
由于教育事业关乎到国家发展的未来,因此世界各国都对教育事业非常重视,因而对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也开展了詳细的研究。其中,国外研究现状如下所示:
2.1.1关于教师专业素养结构的理论研究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舒尔曼教授持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推理与转化”理念进行了探讨,认为教师除了要具备专业的教学知识以外,还要能够具备学法知识、学生知识、学情知识以及其他各类与教学相关的知识,从而促进教师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
英国教育专家诺曼指出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以及专业品质。在英国教师资格证的考取过程中,教师应该能够拥有正确的实践能力、专业的教学知识以及教师应该具备的理解能力,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能够具备专业的组织管理能力,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井然有序。
在日本教育界中作为教师需要经历一段很长时间的考核,通常教师的最低学历为大专,并且受过长时间的专门训练,能够掌握专业的教育知识,通过对自身专业能力的提高,取得一定的教学成绩。同时,教师还应该是各方面的典范,用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能够为人师表,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综上所述,每个国家在开展教师专业素养研究方面都较为深入,著名教育专家舒尔曼在开展教育工作研究的时候,把教师的专业素养划分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品质。各个国家教师培养的标准不同,但大体上没有偏离一致的方向。同时,各国对教师专业素养都有着非常重视的态度,表明了教育事业在各个国家中的重要地位。 2.1.2关于教师专业素养的实践研究
日本相关部门于2019年开展了“教育信息化项目”,其中对日本的教育事业做出了明确的规划,提出了日本中小学生通过教育需要达到的目标,并且对教师的各项基本能力提出了要求和标准,试图通过绩效考核的方式,对日本整体教育中的问题开展相应的探讨,以提高日本教师的专业素养。
美国在中小学教育上面存在很大的问题,没有充分实现教育规划中的相关内容,而且中小学生的教育负担过重,没有较为科学的教学方法,缺乏必要的教师专业素养。美国在近30年来,开展了针对教师专业素养方面的政策,提出了相应的口号,并且通过大学教育,培养了一批具有高度教育素养的教育专家,有效地推动了美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英国政府针对中小学农村教师专业素养差的问题,开展了农村教师进修活动,并且鼓励农村教师积极参加,对于参加活动的教师采取一定程度上的优惠政策。例如:英国中小学农村教师可以允许有一年的时间专门用来脱产开展自我进修,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在此期间,教师依然可以拿全额工资。英国教师参加脱产进修的人数占90%,体现了英国政府政策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各国都对本国教师专业素养展开了重视,日本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方面采取严格的考核措施,美国则更加注重教师的职前培训,而英国更加注重在职培训,使教师能够用更好的方式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各个国家都在努力通过一定的措施提升自身国家的教学水平,从而确保本国教育水平的提高。
2.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在开展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方面存在较多的不足,一方面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过晚,另一方面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存在理论上的不足,因此需要借鉴国外的研究工作开展有关教师专业素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2.1关于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
孙素英在《中学语文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与课堂教学实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中指出,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教学改革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是教学改革理念的实行者,也是教学改革内容的承担者,通过这样的改革,能够使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提高。
李宏在《教师能力素养导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中指出,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拥有的专业素养是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各项能力综合,使教师能够很好地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些专业技能主要分为演讲技能、板书技能、写作技能等等。
文森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四大支柱:教育思想、教育智慧、專业精神、专业人格》(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年)中指出,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精神、专业能力以及专业人格,这四个方面是教师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重要支柱。
李再湘在《教师专业成长导引综合素质与专业素养》(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中指出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分为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使教师能够在此过程中形成自身良好的专业素养。
2.2.2教师专业素养的概念
目前关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概念有很多种定义,但总体来说,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师素养息息相关。所谓教师素养,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品质,是影响教师教学水平与教学成绩的关键因素,对其所教的学生成长发育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是教师的一种综合品质。而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一种基于专业知识的结构形态,是教师个人品质与专业知识的综合。
郭少英等在《“教师素养”与“教师专业素养”诸概念辨》中指出,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立身之本,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形成的一种带有个人特点的教学风格,并且具有较高的专业性,是任何教师职业因素都不能够替代的特殊标志。
2.2.3关于面向教育信息化的农村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
赵春林、石志兰在《农村学校网络教研工作初探》中指出农村由于特殊的环境和历史,在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发展有所欠缺,教师的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得到改变,信息化程度不高,农村教育的网络化开展较为困难,使农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使自身失去了很多自我提升的机会。
符森在《影响农村初中英语新课程实施效果因素研究一一以重庆市九龙坡区农村初中学校为个案》中指出农村英语教师中有大约一半的教师对自己的职业保持热爱之情,然而大部分英语教师虽然具有英语知识的教学能力,但是普遍口语发音问题大,教学方式过于陈旧,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师在发展过程中不能够建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念,导致在教学过程中的效果不佳。
综上所述,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教师专业素养极为缺乏,我国政府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填补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方面所面临的空缺,从而使教育信息化的进程能够更快地发展,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能够提供更加充足的动力。
3.总结
鉴于以上分析,有关对面向教育信息化的农村教师专业素养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十分医乏,这是本研究的必要性与创新性所在。笔者可以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农村教师的实际情况,构建一个符合面向教育信息化的农村教师专业素养及其评价指标体系,为一线农村教师评价并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提供方向性指导。
注: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校园信息化背景下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究》(课题批准号:2017YQJK226)资助。
[ 参 考 文 献 ]
[1]杨珊珊.基础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2016.
[2]刘少文,吴玲清.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有效路径——临沭镇农村教师利用“农远”资源开展教学工作纪实[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9(3).
[3]张国安,程爱兰.教育信息化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影响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24).
[4]陈明德.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探索——实施“青蓝”工程,加快教师专业成长[J].吉林教育,2018(27).
[5]蔡清林.基于信息化校园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J].学苑教育,2016(3):80-80.
【关键词】 校园信息化 农村教师 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7-039-02
1.研究背景
1.1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是国际形势和国家政策的要求
教育事业历来都是各国关注的重点,国际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如果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没有教师的参与,那么教育改革工作将不会取得成功。随着国际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开展,国际上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并且逐渐形成了一项广受关注的课题,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密切注意的问题。
教师历来在我国享受很高的地位,并且教师的素质也是我国教育重点关注的问题。我国分别于2001年、2010年以及2020年开展了关于教师素养方面的改革,试图通过建设一支庞大的教师队伍,使我国的教育事业能够得到发展。在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方面,我国制定了相应的政策,试图通过专业化的培训体系,使教师队伍的建设能够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由此可见,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培养是国际形势的要求,也是国内政策的要求,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我国未来的教育水准,因此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2教育信息化对教师专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近些年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逐渐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很多学校实现了教师联网设备的安装,并且通过对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利用信息化技术更好地实现教育工作的价值。信息化技术在中小学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促进了中小学教学事业的发展,未来的教育事业必定是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的事业,因此教师专业发展也必须适应信息化教学的发展需求。
信息化教学的发展使中小学教学工作能够用更加高效的方式开展,同时更新了教学观念和教学内容,使教学工作能够用更加科学的方式展开评价工作,同时也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通过不间断的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够在信息时代更好地站稳自己的脚跟,用更加有效的方式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1.3农村教师专业素养是制约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和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
我国的农村教育占据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大部分,由于农村人口众多,教学资源贫乏,因此在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发展速度较为缓慢。然而农村教育事业的开展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且与城市教育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导致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就是农村教师的专业素养太差。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地理资源情况,导致农村教师不能够有更好的条件接受更好的教育资源,使农村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能够用更好的教育方式,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同时,农村办学环境差,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没有专业的教学知识和技能,在教学工作中只能够通过单一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工作,难以起到有效的教学效果。农村信息化水平低,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做的不够,制约了农村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使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举步维艰。农村教育的这种情况是在历史和现实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不能够充分保证教学的质量,阻碍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加大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必经之路,也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事情,然而目前依然没有引起足够多人的重视。在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对这方面的研究要能够充分进行,从而使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更进一步,促进农村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2.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2.1国外研究现状
由于教育事业关乎到国家发展的未来,因此世界各国都对教育事业非常重视,因而对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也开展了詳细的研究。其中,国外研究现状如下所示:
2.1.1关于教师专业素养结构的理论研究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舒尔曼教授持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推理与转化”理念进行了探讨,认为教师除了要具备专业的教学知识以外,还要能够具备学法知识、学生知识、学情知识以及其他各类与教学相关的知识,从而促进教师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
英国教育专家诺曼指出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以及专业品质。在英国教师资格证的考取过程中,教师应该能够拥有正确的实践能力、专业的教学知识以及教师应该具备的理解能力,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能够具备专业的组织管理能力,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井然有序。
在日本教育界中作为教师需要经历一段很长时间的考核,通常教师的最低学历为大专,并且受过长时间的专门训练,能够掌握专业的教育知识,通过对自身专业能力的提高,取得一定的教学成绩。同时,教师还应该是各方面的典范,用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能够为人师表,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综上所述,每个国家在开展教师专业素养研究方面都较为深入,著名教育专家舒尔曼在开展教育工作研究的时候,把教师的专业素养划分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品质。各个国家教师培养的标准不同,但大体上没有偏离一致的方向。同时,各国对教师专业素养都有着非常重视的态度,表明了教育事业在各个国家中的重要地位。 2.1.2关于教师专业素养的实践研究
日本相关部门于2019年开展了“教育信息化项目”,其中对日本的教育事业做出了明确的规划,提出了日本中小学生通过教育需要达到的目标,并且对教师的各项基本能力提出了要求和标准,试图通过绩效考核的方式,对日本整体教育中的问题开展相应的探讨,以提高日本教师的专业素养。
美国在中小学教育上面存在很大的问题,没有充分实现教育规划中的相关内容,而且中小学生的教育负担过重,没有较为科学的教学方法,缺乏必要的教师专业素养。美国在近30年来,开展了针对教师专业素养方面的政策,提出了相应的口号,并且通过大学教育,培养了一批具有高度教育素养的教育专家,有效地推动了美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英国政府针对中小学农村教师专业素养差的问题,开展了农村教师进修活动,并且鼓励农村教师积极参加,对于参加活动的教师采取一定程度上的优惠政策。例如:英国中小学农村教师可以允许有一年的时间专门用来脱产开展自我进修,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在此期间,教师依然可以拿全额工资。英国教师参加脱产进修的人数占90%,体现了英国政府政策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各国都对本国教师专业素养展开了重视,日本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方面采取严格的考核措施,美国则更加注重教师的职前培训,而英国更加注重在职培训,使教师能够用更好的方式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各个国家都在努力通过一定的措施提升自身国家的教学水平,从而确保本国教育水平的提高。
2.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在开展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方面存在较多的不足,一方面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过晚,另一方面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存在理论上的不足,因此需要借鉴国外的研究工作开展有关教师专业素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2.1关于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
孙素英在《中学语文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与课堂教学实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中指出,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教学改革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是教学改革理念的实行者,也是教学改革内容的承担者,通过这样的改革,能够使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提高。
李宏在《教师能力素养导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中指出,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拥有的专业素养是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各项能力综合,使教师能够很好地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些专业技能主要分为演讲技能、板书技能、写作技能等等。
文森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四大支柱:教育思想、教育智慧、專业精神、专业人格》(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年)中指出,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精神、专业能力以及专业人格,这四个方面是教师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重要支柱。
李再湘在《教师专业成长导引综合素质与专业素养》(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中指出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分为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使教师能够在此过程中形成自身良好的专业素养。
2.2.2教师专业素养的概念
目前关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概念有很多种定义,但总体来说,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师素养息息相关。所谓教师素养,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品质,是影响教师教学水平与教学成绩的关键因素,对其所教的学生成长发育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是教师的一种综合品质。而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一种基于专业知识的结构形态,是教师个人品质与专业知识的综合。
郭少英等在《“教师素养”与“教师专业素养”诸概念辨》中指出,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立身之本,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形成的一种带有个人特点的教学风格,并且具有较高的专业性,是任何教师职业因素都不能够替代的特殊标志。
2.2.3关于面向教育信息化的农村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
赵春林、石志兰在《农村学校网络教研工作初探》中指出农村由于特殊的环境和历史,在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发展有所欠缺,教师的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得到改变,信息化程度不高,农村教育的网络化开展较为困难,使农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使自身失去了很多自我提升的机会。
符森在《影响农村初中英语新课程实施效果因素研究一一以重庆市九龙坡区农村初中学校为个案》中指出农村英语教师中有大约一半的教师对自己的职业保持热爱之情,然而大部分英语教师虽然具有英语知识的教学能力,但是普遍口语发音问题大,教学方式过于陈旧,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师在发展过程中不能够建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念,导致在教学过程中的效果不佳。
综上所述,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教师专业素养极为缺乏,我国政府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填补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方面所面临的空缺,从而使教育信息化的进程能够更快地发展,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能够提供更加充足的动力。
3.总结
鉴于以上分析,有关对面向教育信息化的农村教师专业素养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十分医乏,这是本研究的必要性与创新性所在。笔者可以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农村教师的实际情况,构建一个符合面向教育信息化的农村教师专业素养及其评价指标体系,为一线农村教师评价并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提供方向性指导。
注: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校园信息化背景下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究》(课题批准号:2017YQJK226)资助。
[ 参 考 文 献 ]
[1]杨珊珊.基础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2016.
[2]刘少文,吴玲清.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有效路径——临沭镇农村教师利用“农远”资源开展教学工作纪实[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9(3).
[3]张国安,程爱兰.教育信息化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影响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24).
[4]陈明德.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探索——实施“青蓝”工程,加快教师专业成长[J].吉林教育,2018(27).
[5]蔡清林.基于信息化校园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J].学苑教育,2016(3):8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