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撬动课外阅读的支点例谈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a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强调阅读的重要性。由此文章作者尝试把课文当引子来教,以语文要素为根,推进课外阅读课程化。文章以部编版教材为例,分析了如何建构支点、撬动课外阅读,以使教师的课外阅读指导更加高效、有序。
  关键词:语文要素;统编教材;课外阅读;建构支点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2-02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27-0035-02
  一、基于语文要素建构支点
  部编版教材让我们明确了学语文要学的是“语文要素”,包括语文的基本知识、技能、策略、学习习惯等。语文要素既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又是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教学的抓手;既是连接课内与课外的主要桥梁,又是从教材引出“引文”的手段,也是以教材撬动“引文”的支点。但是对引子范本阅读教学来说,这个作为支点的语文要素在课堂中的落实点不能贪多,既要基于语文要素,又要精选其一来建构支点,不能追求面面俱到。特别应该考虑所选的语文要素的落实点能否迁移、延伸到课外阅读中。
  例如,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以“神话”为主题,编排了四篇神话故事。单元语文要素一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二是“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根据语文要素是否具有向课外阅读延伸的特性,笔者把单元要素二定为本课的重点阅读目标,进行了以下的板块设计:
  板块一:树立文体意识。
  《盘古开天地》是中国的创世神话之一,讲述了巨人盘古用神力开辟天地,将身躯化为万物的故事。《盘古开天地》是本单元的首篇课文,与其他三篇课文结合在一起,为学生学习神话故事提供了语言范本。单元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基于此,上课伊始,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认真品读单元导语,从中感受到神话的最大特点就是神奇。凸显主题,树立神话这一文体意识,让学生开启“神奇”之旅。
  板块二:突出文本特征。
  《盘古开天地》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是情节神奇、人物形象神奇,且神奇的想象更是贯穿全文。教学中教师应紧扣“神奇”,采用思维导读法,让学生读读、想想、批批 、写写,教师适时点拨,不断地把“神奇”引入整本书阅读中。
  (一)品味情节神奇
  先创设情境:踏上“神奇”之旅的第一节车厢,我们开启了“情节神奇分享会”。接着让学生默读全文,给学生提示几个关键词: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让学生思考《盘古开天地》的故事情节神奇在哪里,边读边思考边画出思维导图。让学生研读“身化万物”第五自然段,画出自己认为神奇的地方,细致品读、交流,边想象边朗读,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学生在读、思、画、议中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结合具体语句交流自己认为神奇的情节,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在朗读、想象、交流的有机融合中品味神奇。
  如何从文中的神奇情节引向《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的神奇情节呢?笔者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出示《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目录,如十日同出、龙王输棋等。在学生惊呼声中,教师趁热打铁:这本书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神奇绚烂的神话世界,透过这些栩栩如生的神话,我们既可以了解人类精神走过的漫漫长路,又可以鉴察当下,沟通未来。你们可以去看看这本书,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想探个究竟的强烈欲望。
  (二)品人物形象神奇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不但情节神奇,而且人物形象也非常神奇。踏上“神奇”之旅的第二节车厢,教师带领学生进入第二个板块的学习,引导学生聚焦人物形象的神奇之处,读一读,画一画,写一写;再次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找出文中对形象神奇的描述,通过读、思、画,学生能感受到神话中鲜明的人物形象,并学到阅读品味神话的方法。然后以此为支点,引向《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的一篇《刑天的故事》,学生通过阅读,画思维导图,同伴之间进行交流,读出神话故事的特点。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都非常鲜明,并充满神奇,如刑天的脑袋都没有了,可是他还能以双乳为眼,用肚脐发出声音,要再战黄帝,表现出刑天不服输的性格。这样引导学生有所品味地讀书,可以更好地阅读整本书,并且让阅读有更大的发现、更多的收获。
  板块三:构建群文阅读。
  延伸阅读,激发阅读神话的兴趣。教师出示《世界经典神话与传说故事》《古希腊神话》等书,请读过的学生简述书中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如爱恶作剧的火神洛基、勇于为人类盗火的普罗米修斯……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这些神话传说中藏着神奇的想象和无穷无尽的奥秘,读得越多,收获就越多!
  二、整合阅读方法建构支点
  建构撬动课外阅读的支点或者叫范本教学的话题引子,其本质在于能够实现迁移,即在一篇文章中获得的引子能够迁移至另一篇类似的文章阅读中。在对文本提供的语文要素不能精选其一时,可以通过阅读方法的整合来建构支点。例如,《狐狸分奶酪》是统编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采用对话的形式推进故事的发展。《狐狸分奶酪》的课后练习题,一是 “分角色朗读课文”,二是“狐狸说,他分得很公平,谁也没多吃一口,谁也没少吃一口。你同意狐狸的说法吗?如果你是小熊,会怎么做?”。教师要根据课后练习题把握单篇教材的编排意图。任选其一,都无法实现阅读方法的迁移。此时,就需要进行整合,把本课的阅读目标定位为体会提示语,读好对话;借助提示,学讲故事。“借助提示语读懂人物对话”是本课教学的着力点。
  板块设计一:聚焦对话,体会提示语。
  明确了引子,就要以引子为抓手,引导学生学课文,让引子内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成为学生的认知能力。以狐狸主动帮助小熊分奶酪时说的一句话“这事好办,我来帮你们分吧”为例,如果是乐于助人、秉持公平原则的人所说,这是一句真诚的话。但在狐狸说话时,有一个提示语“笑了笑”,这笑中有深意。仔细揣摩可以发现,这笑是狡猾的、奸诈的、心怀叵测的。通过品味“笑一笑”这一提示语,我们就能明白狐狸话中的深意。当小熊发现狐狸分得不均匀,他们是“嚷着”说话的,为什么“嚷”?“嚷”本身是带有贬义倾向的,引导学生琢磨,可以知道小熊哥俩内心所思所想。这样借助提示语,就读懂了对话内容,为分角色朗读奠定了基础,也为学讲故事奠定了基础。在品读文本对话的基础上,学生明白了提示语对读懂对话的重要意义,总结出“借助提示语读懂人物对话”的策略,从而建构了撬动课外阅读的支点。
其他文献
鲁迅晚年没去日本疗养是否在抵制蒋介石的“劝降”,这是一个尚存疑点的问题。持“劝降”说的依据是李秉中1936年7月13日致鲁迅的一封信。据鲁迅同年7月16日日记记载:“得李秉中信,即由广平复。”许广平代笔的复信今佚,许广平所有回忆鲁迅的文章中对此事也只字未提,但李秉中的这封来信现保存在北京鲁迅博物馆。信纸用的是“国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用笺”,行文采取的是旧式的“黄伞格”,即每次提及受信人都要换行顶格
赴北京师范大学的培训给了我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培训内容丰富,思想理念新颖,专家学者的知识素养、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聆听了十四位教授的报告,我好似接受了十四次人生的洗礼。  特别感谢学校给了我那次赴北京培训学习的机会,使我有幸成为骨干教师研修班的成员之一。大家们各具特色的前沿讲座,使我如沐春风、受益匪浅,虽然我不能记下专家教授们的每一句话,但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独到的教育思想和
动车出现之前,坐火车从南京到上海,普快需要六个多小时,慢车则要八小时以上。时间与空间的概念是可以转换的,那时就觉上海相当之遥远,即使到苏州、无锡,也是出远门的感觉。道长且阻,去一趟兴师动众的,来去自不能空着手,而彼时的商品流通不畅无形中维护了土特产的存在,带去或带回什么,无须像今日的抓耳挠腮。  过去的土特产远不如现今的讲究保装,或是裸呈,或简单的包裹因物而设,易于直观,无须细辨包装盒上的字而一目
施蛰存 (1905—2003)  2000年春,上海愚园路寓所  我的出版工作重点一直聚焦在京华,自新千年后逐渐延至上海。2000年春,我请友人沈建中先生引荐,拜访了施蛰存先生。我们一行是整点赴约,孰料先生故土松江来的熟客捷足先登。在外屋小坐时,我留意施老的门上没有“主人年迈,身体欠安”之类婉谢来客的告示,顿觉心中温暖。  前客匆匆而去,我们急急而入。  施氏,浙江松江人。学者型的作家。时年九十有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日本侵略军,他们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支柱,不畏生死、英勇机智,灵活机动,不拘一格,采取各种斗争方式,以弱制强,沉重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创造了一幕幕惊心动魄、丰富多彩的中国人民抗日传奇。爱国青年夜刺井野毛一郎  顺着张家口大境门往北,就是崇礼县。早在“七七”事变前,地方政权就被日本人和汉奸控制。日本人派井野毛一郎出任伪县政府“指导官”。这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真是名如
【编者按:街头巷尾、衣食住行、名人轶事、悲欢离合……黄强先生的 《趣民国》 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民国社会的风情画。比正史有趣,比野史真实, 《趣民国》 值得一读。本期开始分上中下三期摘选书中部分文字,以飨读者。】  饮食  一 饕餮  谭延妙取菜名  中国菜肴讲究色香味形,精致的菜肴,不仅给人美的享受,还可以刺激人的食欲。同样,一个好的名称,也会成为美味佳肴的组成部分,提升菜肴的知名度、美誉度。  原
摘 要:文章剖析了小学科学课堂STEM教育导学四策略,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科学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知识探究。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引发学生进行科学思维活动,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科學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逐渐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STEM;探究过程;导学;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4-17 文章编号:16
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是祭灶之日,中国北方俗称“小年”。这时离春节还有一周的时间。120年前的这一天,1899年2月3日,作家老舍出生。“我是腊月二十三日酉时,全北京的人,包括着皇上和文武大臣,都在欢送灶王爷上天的时刻降生的呀!”老舍在自传小说 《正红旗下》 中写道。  “‘春’字跟我很有缘。我的名字是‘庆春’。”老舍在 《百花齐放的春天》 一文中写道。在2019年1月召开的纪念老舍诞辰120周年暨第八
文章滥贱,书价腾踊。我已经有好多年不买书了。这一半也是因为房子太小,买了没有地方放。年轻时倒也有买书的习惯。上街,总要到书店里逛逛,挟一两本回来。但我买的,大都是便宜的书。读廉价书有几样好处:一是买得起,掏出钱时不肉痛;二是无须珍惜,可以随便在上面圈点批注;三是丢了就丢了,不心疼。读廉价书亦有可记之事,爰记之。  一折八扣书  一折八扣书盛行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学生所买的大都是这种书。一折,而又
张九成 (1092—1159),字子韶,宋开封人,后迁海宁盐官 (今浙江海宁)。南宋绍兴二年 (1132),张九成在殿试时,慷慨陈词,直言不讳,痛陈宋金形势,认为“去谗节欲,远佞防奸”才是中兴之道。因而得到考官的赏识,选为廷试第一,被宋高宗钦点为状元。  从此,张九成步入政坛,在当时复杂的政局中,他能够坚持正义难能可贵。  在对待金人的事情上,当时朝廷有两派:一派主和,一派主战。主和派以秦桧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