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ayer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地理教师应不断地改革教法,提高课堂艺术,利用各方面有利因素,培养学生的兴趣,把地理课变成学生喜爱的学科。
  关键词:地理教学 兴趣 培养
  
  
  作为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地理教师,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学生探求地理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在中学地理教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新知识的能力。”因此,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地理教师应不断地改革教法,提高课堂艺术,利用各方面有利因素,培养学生的兴趣,把地理课变成学生喜爱的学科。
  一、精心设计课堂引言培养兴趣
  地理教师应注重新课引言的艺术性,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法,巧妙地选择地理知识的结合点,用生动的描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进入最佳求知状态。例如讲海水的盐度时,可这样导入新课:“不知你是否见过浩瀚的大海,是否在海滩上寻觅海贝,尽情玩耍。这时你用手掬起一把海水,仔细品尝海水的味道,你会发觉海水的味道又苦又咸。那么,为什么海水又苦又咸呢?”接着按教材内容往下讲。经过这样导入,学生兴趣盎然,自然会做好接受新知识的心理准备。
  二、引用歌谣谚语教学培养兴趣
  地理教学中恰当引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通俗易懂,且易生趣,并且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歌谣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引用“一山不存二虎”谚语讲解生态平衡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特点,言简意赅,富有启发性。引用“不违农时”、“抢季节”谚语,可使学生充分理解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征。讲内蒙古时用“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美好意境去理解温带草原的辽阔、壮丽。这样的教学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利用地理漫画教学培养兴趣
  教学中结合讲授内容,选用适当的地理漫画作辅助,既生动形象、寓意深刻,丰富课堂活动,易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如在讲解森林资源利用问题时,选用一幅“小鸟的悲哀”的漫画。画面上,小鸟哀求:“请把我带走吧!”然后找学生回答:这幅图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由于滥伐森林,造成了环境严重恶化,使生活在森林中的野生动物失去了理想栖息地,产生了生存危机,所以,小鸟要伐木工人把它带走。
  四、运用趣味故事教学培养兴趣
  在地理教学中根据讲授内容恰当穿插一些趣味故事,既能加深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又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如讲授“地球在宇宙中”一章时,学生对“宇宙”的概念是难以理解的,但教师只要把孙悟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的故事一讲,然后问“孙悟空是不是到了天边呢?没有,他翻百个跟头也不能到达天边。这样给学生形成“无限大”的概念。“天”就是“宇宙”,那么“宇宙”就是无限大的空间,无限长的时间。又如讲“日界线”时,可先讲一对孪生姐妹出生的故事。问为什么妹妹反比姐姐大一岁?学生听起来津津有味,思想特别集中,对跨越“日界线”的日期变更情况容易理解,掌握得牢。
  五、借用古诗文教学培养兴趣
  把古诗名句中优美的诗情画意,结合地理知识的内容在课堂上讲解,有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之感,由此创设听课之最佳境界,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打下良好基础。如讲气候时用“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夏);“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冬)。讲气候垂直分布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讲地球公转自转时用“醉时不觉乾坤转,醒来才知星斗移”、“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天河”;讲地形地势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讲沧桑之变时用“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吴空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等,都能起到最佳的效果。
  六、结合当代社会发展变革培养兴趣
  在地理教学中,若能将课本的资料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联系起来,赋予学科一定的生命力,使其呈现知识的价值,那么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就能调动起来。比如:可引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讲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有一门新的科学技术大部门,那就是地理科学。”时至今日,地理科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已成为国土规划、合理布局工农业生产、政府决策的重要理论依据。又如:讲交通运输时,可结合当前“路通、财通”的形势,来说明在现代经济建设中交通的重要性,我国已经建成的京九铁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样,学生就会有兴趣去学。
  七、通过培养思维能力培养兴趣
  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不能仅凭表象的刺激,而是在不断给自己提出问题,在好学深思中发展深化。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注意设疑激思,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培养思维能力。比如:在讲授“大陆漂移说”时,可先提问:“为什么在极其寒冷的南极大陆发现了只有在暖湿环境下才能形成的巨大煤层?”“为什么在炎热干燥的非洲靠近赤道处,却发现了古代冰川的遗迹?”学生迫切想知道答案,就必须认真听课,积极思考。思维被启动了,兴趣也就得以巩固。
  八、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培养兴趣
  在当前情况下,只有学生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掌握地理知识对他们现在和将来的学习、生活具有意义,才能产生学习地理的欲望,形成强烈的求知动机。我们要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关于生活和社会所关心的地理问题的讲解和中肯的分析,使他们觉得学习地理对他们确实有用。这样,就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吸引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如讲到新加坡的经济时,联系我国学习它的对外开放政策后取得的成绩,并用大家耳闻目睹的家乡的变化加以说明;又如,让学生做对着玻璃呵气的实验,运用他们都熟悉的现象讲课,这样一来,“降水的形成条件”就迎刃而解了。
  综上所述,兴趣的培养是多方面的,这里只根据自己的经验列举了些许心得体会,只有潜移默化地把它运用到教学中去,学生们才能在上地理课时感到轻松愉快,觉得既能学到知识,又是一种享受,从而培养出他(她)们学习地理的良好兴趣。
  
其他文献
摘要:中学生物课堂实施“互动教学”已有一段时间,但当前课堂上发生的互动存在着许多与现代教学理念不相符的现象。对此本文提出了生物课堂中互动环节存在的几个问题和一些解决策略,以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教学,理解新课程理念。  关键词:生物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解决策略       在生物学教育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过多的强调书本知识,照本宣科,而且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普遍存在。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虽然互动
摘要: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是检测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还能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一个导向作用。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语文作业,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极地学,灵活地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 语文 作业 设计  一、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应具有的特点:  1、开放性:作业设计的开放性,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布置作业的内容开放,学生有权自主选择;②、完成作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同时还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课程标准》也使用了较多的“……生活化”,可见,数学学习与生活息息相关。学生需要在生活化的具体情景中“体验”,在生活化的能力训练中“探索”,在生活化应用教学中“创新”,在生活化的练习中“拓展”。这样有利于培养
摘要: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数学教学不是靠给学生“加压”,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产生学习的推动力。这就要求教师联系数学知识,抓住“热点、活点、趣点”,正确引导,“点穴”到位,挖掘开发教学知识的趣源,在教学过程中,从教师的本身、教师驾驭的课堂和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来实施“趣教”。让学生在清新的感知活动中掌握知识,在活跃的思维过程中,学习方法、掌握方法,真正领略到
一、案例  又到了游戏时间了,在小班孩子掌握雪花片直插、方形插后,我们开始引导他们学习插圆形,鼓励他们展开想象,进行创作,从中无意识地掌握一些科学知识。“圈圈变魔术”的活动就在结构区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了。几乎每天都有极富创意的作品产生。如:太阳、大饼、棒棒糖、气球、娃娃脸、茶壶、望远镜等。这些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作品被醒目地陈列在低柜上,每件作品都用一张小动物的卡片来标明它的作者,以便于幼儿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