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阅读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仍普遍存在着。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针对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我们不仅要更新阅读教学的观念,还要让这种新观念真正走进阅读教学,让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予以重视和改进。
一、营造阅读的环境
1.给学生以阅读的时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使学生的生活不单单是只有学习,还要使学习富有成效,那就需要给学生自由时间。”即使课堂给予学生充足的诵读、思考、质疑、答问、讨论的时间,让学生尽情发挥主体作用,独立学习;课后也要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
2.给学生创造阅读的物质条件
以班为单位,集体向学校图书室借阅大量的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报刊;或者由家长负责订阅和购置某些利于开发孩子智力,培养自学能力的书,让学生有书可读,有知识可学。
二、唤起阅读情绪
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风格林林总总。常言道“众口难调”,并不是每一篇文章都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阅读兴趣予以激发。要激起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必须弄清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现在小学生好奇心强,表现欲强,热爱参与活动,喜欢听故事,情绪易受感染。教师不妨针对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采取一些方式调动小学生的阅读情绪。
1.“表现”式
过去,在阅读教学中常采用一问一答法,让学生在回答教师的提问时再现课文内容。其实,学生在阅读时学会“进入角色”,变“答”为“说(读)”,变再现式理解为表现式理解,学生和语文融为一体,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在教学《长城》这一课,引导学生重点理解长城的气势宏伟和高大坚固时,让学生扮演长城的导游来介绍长城,有不懂的问题在导游介绍后进行提问。这样以课文为载体,创设一种口语交际的情景,引导学生将自己融入课文之中。这种表现式的理解使学生更主动更积极地参与了学习,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2.“情绪感染”式
教师先设法让学生受到某种情绪感染,然后让学生在情感的陶醉下开始阅读,这样学生会更爱读,读起来会更动情。例如教学《丰碑》一文,教师先放哀乐,然后以低沉缓慢的语调这样导入新课:“岁月流逝,也许我们会忘记许多往事,忘记许多人,但是我们永远忘不了红军长征途中那位穿着单薄破旧衣服,被严寒冻死的军需处长。”学生在感人的哀乐声和悲痛的导语中,一股悲痛之情油然而生。此时可谓“情动而读”。
三、改变学生的阅读方式
当前所倡导的阅读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阅读。改变学生过去的阅读方式,教师要有以下方面的改变:第一,改变“一问一答”占统治地位的单一式,为学生创造“讨论交流式”“品评欣赏式”等多种阅读方式的机会。第二,改变学生被动的阅读态度,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第三,改变学生接受式阅读学习的习惯,开展研究式阅读学习。
四、强调结论和过程的统一
“重结论轻过程”,是传统阅读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也是十分明显的教学弊端。有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往往只重结论,而忽视过程,接受这种教学的学生往往不注重分析过程,不深知来龙去脉,久而久之,会影响学生逻辑思维的良好发展。因此,我们的阅读教学必须加强阅读过程的研究,才能使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让学生真正走进阅读,体验阅读。
1.注重学生阅读的过程和方法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适当的指导或恰到好处的点拨,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不是提出问题后向学生传授“标准答案”,而是要让学生动起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尽可能让学生自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个人的智慧。例如,在教学《蛇与庄稼》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先熟读课文,然后谈谈自己读懂了什么,理解了哪些方面的问题,不懂的问题留待讨论。这样学生就能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再自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即使它们的见解有的很肤浅,有的不完整,有的很片面,也要让他们大胆发言,积极思维,使他们在尽享学习成功的喜悦中,求知之情、探索之志得到激发和升华。其次,要让学生在“自动”的基础上“互动”。小组讨论是学生“互动”的重要形式。比如,学生在阅读中弄懂了什么,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不理解,学不懂,在小组中都可以交流。这样各小组的同学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纠正,使观点逐渐完善,认识不断深化。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2.重视学生阅读过程中的质疑与思考
学生读书有疑问,是学生自主阅读的动力和起点。学生只要能提出问题,不管难易度如何,教师都应持赞赏的态度,特别要赞扬那些提出有研究价值问题的学生,并带着很欣赏的态度请他们谈经验,让他们的成功激励大家,使每个学生都努力学会思考,争取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长此以往,不用教师专门要求,学生就学会了提出问题。学生阅读文章发现了问题,教师应及时地引导他们再阅读去思考去解决。这时教师要起到“导而勿牵”的作用。学生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先解决哪个,后解决哪个,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文章的逻辑统筹安排。解决问题时,需要联系文章哪些部分,学生需要什么技术指导,怎样分工开展合作阅读,要等到学生不能自主的时候,教师再一一予以指导。
一、营造阅读的环境
1.给学生以阅读的时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使学生的生活不单单是只有学习,还要使学习富有成效,那就需要给学生自由时间。”即使课堂给予学生充足的诵读、思考、质疑、答问、讨论的时间,让学生尽情发挥主体作用,独立学习;课后也要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
2.给学生创造阅读的物质条件
以班为单位,集体向学校图书室借阅大量的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报刊;或者由家长负责订阅和购置某些利于开发孩子智力,培养自学能力的书,让学生有书可读,有知识可学。
二、唤起阅读情绪
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风格林林总总。常言道“众口难调”,并不是每一篇文章都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阅读兴趣予以激发。要激起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必须弄清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现在小学生好奇心强,表现欲强,热爱参与活动,喜欢听故事,情绪易受感染。教师不妨针对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采取一些方式调动小学生的阅读情绪。
1.“表现”式
过去,在阅读教学中常采用一问一答法,让学生在回答教师的提问时再现课文内容。其实,学生在阅读时学会“进入角色”,变“答”为“说(读)”,变再现式理解为表现式理解,学生和语文融为一体,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在教学《长城》这一课,引导学生重点理解长城的气势宏伟和高大坚固时,让学生扮演长城的导游来介绍长城,有不懂的问题在导游介绍后进行提问。这样以课文为载体,创设一种口语交际的情景,引导学生将自己融入课文之中。这种表现式的理解使学生更主动更积极地参与了学习,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2.“情绪感染”式
教师先设法让学生受到某种情绪感染,然后让学生在情感的陶醉下开始阅读,这样学生会更爱读,读起来会更动情。例如教学《丰碑》一文,教师先放哀乐,然后以低沉缓慢的语调这样导入新课:“岁月流逝,也许我们会忘记许多往事,忘记许多人,但是我们永远忘不了红军长征途中那位穿着单薄破旧衣服,被严寒冻死的军需处长。”学生在感人的哀乐声和悲痛的导语中,一股悲痛之情油然而生。此时可谓“情动而读”。
三、改变学生的阅读方式
当前所倡导的阅读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阅读。改变学生过去的阅读方式,教师要有以下方面的改变:第一,改变“一问一答”占统治地位的单一式,为学生创造“讨论交流式”“品评欣赏式”等多种阅读方式的机会。第二,改变学生被动的阅读态度,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第三,改变学生接受式阅读学习的习惯,开展研究式阅读学习。
四、强调结论和过程的统一
“重结论轻过程”,是传统阅读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也是十分明显的教学弊端。有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往往只重结论,而忽视过程,接受这种教学的学生往往不注重分析过程,不深知来龙去脉,久而久之,会影响学生逻辑思维的良好发展。因此,我们的阅读教学必须加强阅读过程的研究,才能使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让学生真正走进阅读,体验阅读。
1.注重学生阅读的过程和方法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适当的指导或恰到好处的点拨,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不是提出问题后向学生传授“标准答案”,而是要让学生动起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尽可能让学生自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个人的智慧。例如,在教学《蛇与庄稼》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先熟读课文,然后谈谈自己读懂了什么,理解了哪些方面的问题,不懂的问题留待讨论。这样学生就能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再自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即使它们的见解有的很肤浅,有的不完整,有的很片面,也要让他们大胆发言,积极思维,使他们在尽享学习成功的喜悦中,求知之情、探索之志得到激发和升华。其次,要让学生在“自动”的基础上“互动”。小组讨论是学生“互动”的重要形式。比如,学生在阅读中弄懂了什么,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不理解,学不懂,在小组中都可以交流。这样各小组的同学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纠正,使观点逐渐完善,认识不断深化。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2.重视学生阅读过程中的质疑与思考
学生读书有疑问,是学生自主阅读的动力和起点。学生只要能提出问题,不管难易度如何,教师都应持赞赏的态度,特别要赞扬那些提出有研究价值问题的学生,并带着很欣赏的态度请他们谈经验,让他们的成功激励大家,使每个学生都努力学会思考,争取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长此以往,不用教师专门要求,学生就学会了提出问题。学生阅读文章发现了问题,教师应及时地引导他们再阅读去思考去解决。这时教师要起到“导而勿牵”的作用。学生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先解决哪个,后解决哪个,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文章的逻辑统筹安排。解决问题时,需要联系文章哪些部分,学生需要什么技术指导,怎样分工开展合作阅读,要等到学生不能自主的时候,教师再一一予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