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你对西藏充满好奇,
特别是对于西藏西部的文化、
考古与探险旅行有着特别情怀的话,
有个人你一定绕不过去,
他就是曾8次到喜马拉雅区域
进行过卓有成效的科研考察的
著名藏学家、探险家——
意大利人朱塞佩·杜齐。
在西藏,除了著名的唐蕃古道、蕃尼古道、
茶马古道、盐路以及麝香之路,
还有一条著名文化旅行考察线路,
或者说文化探险之路,应该叫“杜齐之路”。
从楚鲁松杰出来,下了山,我们离开岔路口冒雪往底雅进发。开始时,一如普布拉达坂,山路上飞雪狂舞,迷漫路面。到后来,随着海拔的降低,雪渐渐小了,浓雾却又升了起来。我们的车开得很缓慢,很缓慢,到了最后,不得不在一处盘旋的山口停了下来,歇息,静候浓雾散去。
这条公路显然鲜有车辆通行。下车驻足,等待浓雾散开的那一刻,凛冽的风突然吹来,险些将我头顶上的帽子吹落山涧,让我倏地想到一幅悠远而又些怪诞的画面:
那个远远的,走在喜马拉雅西部山路上的人。他騎着马,也可能因山高路危,很多时候不得不下马徒步。在某一处散落的石头或是玛尼堆前,他留步,把破旧的帽子取下,放在石头旁,任风撩起他凌乱的头发,露出一副意大利人荒凉的笑。还有久未修理的胡子,硕大的齿和洁白的牙床。
他是杜齐。
这应是20世纪30年代,准确来说是1931年10月的一天,面对漫长的路途,横亘的雪岭,凛冽的寒风,他却充满喜悦,情不自禁。因为对他而言,一扇紧闭已久的喜马拉雅大门终于向他敞开了,沿着雪霁浓云中的那道神秘光缝,他终于挤进了喜马拉雅腹地的奇妙之地——西藏。
那年,是他通过什布奇山口第一次进入中国西藏。其实这已是他的第二次喜马拉雅之行了,只不过前一次,他并没有能够真正意义上来到这里。前一次,他只到了印度和尼泊尔。
回过头来,通过对杜齐7卷本的著作《梵天佛地》梳理可见,他对喜马拉雅的考察始于1926年。那年的6月到8月,杜齐获得了英印当局的许可和地方民众的信任,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印度、尼泊尔和西藏边地佛寺、经堂的掌堂师们的信任,才最终得以到达印度的阿萨姆等地,开始进行他喜马拉雅的初始考察,并为以后进入西藏做好铺垫。
当时,边境上的很多佛寺,还被视为是宗教团体的私有财产。每一份从印度前往喜马拉雅和藏地商贸点的旅行许可证上,总会很清楚地注明,持证者若无相关部门特许,不得参访佛寺。可以说,是长期的努力准备,以及与地方佛教人士建立起来的良好人际关系,帮了他大忙。杜齐为西藏之行,做了很多的准备,其中包括他已熟练地掌握了梵语和藏语,但那次,他实际上仍然没能推开通向西藏的大门,只在印度、尼泊尔和中国西藏的边境地带,进行了短期的逗留。
铩羽而归的杜齐,1931年4月回到意大利后,制订了一份更加详细的西藏西部考察计划。在罗马国家东方艺术博物馆,杜齐照片档案室的负责人纳莱兹尼在《朱塞佩·杜齐的藏地旅游和考察》一文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计划涵盖了整个拉达克、如休、拉胡尔和马纳里,他想从通往噶大克的印藏商道进入西藏,并且在途中参访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托林和札布让等地,在噶大克和西藏地方当局磋商,继续朝冈底斯山和玛旁雍错前行,沿尼泊尔边境,经由普兰和阿尔莫拉返回印度。”
可见其行程计划,饱含了杜齐多么大的壮志与雄心。虽然这次旅程,最终与当初计划仍有着较为显著的差别,但他毕竟第一次踏上了西藏的土地。1931年10月,他在游历拉达克和如休后,穿越巴罗拉恰山口,抵达拉胡尔;他参访了贡德拉和斯索,然后穿越罗塘山口,来到马纳里。之后,他的考察沿着萨特莱杰河(象泉河下游在印度境内的名字)继续行进。这一次,他终于穿越了从印度通往西藏的大门——什布奇山口,并于10月2日抵达了大译师仁钦桑布的出生地:底雅。
由于已至寒冬,前面大雪封山,他没能朝向梦想中的西藏阿里腹地继续前进。一小段时间的停留之后,他不得不又通过什布奇山口回到了印度的希拉姆,然后取道尼泊尔。最后,整个11月,他都待在尼泊尔进行考察。
杜齐的计划并未就此停止,1933年,他第三次出发。这次考察,是从他1931年考察结束的地方开始的。他从马纳里攀越罗塘山口,沿着钱德拉山谷在罗萨尔进入司丕提河沿线。他详细考察了位于该地与仁钦桑布相关的拉隆寺、塔波寺和那果寺,然后在朗杰进入萨特莱杰河谷,并再次通过什布奇山口进入西藏。他显然在仁钦桑布的出生地——底雅及热尼一带,进行了极为详尽的考察,考察成果收入了他的著作《梵天佛地》卷二中。
除了底雅及热尼,这年,他还到达了古格历史重镇马阳,以及盛产“古格银眼”佛像的著名“冶炼之乡”和“烧陶之乡”鲁巴。此后,他继续前行,在考察了热布加林寺后抵达香孜。只是这次,他并未从曾作为古格王朝夏宫的香孜直接南下,抵达他梦寐以求的札达托林寺及古格王城遗址,而是直接北上,到了噶大克。噶大克指的是今天阿里噶尔县的噶尔昆莎和噶尔雅莎,当时阿里,还未有今天的狮泉河镇,西藏地方当局官员在昆莎和雅沙设有冬、夏两个驻地,从他的行程来看,应在夏天驻地噶尔雅沙。因为他的旅行签证,按当时惯例注明着只能沿印藏商路到噶大克为止。这条线被他在最初的计划中称为“北线”。但杜齐的目的显然不止如此,在那里,他需要和地方官员商讨他最心仪的返程路线,也就是他计划中的“南线”。
他最终得逞。
在和噶大克的西藏地方政府派出的官员磋商后,他如愿在返途中经过了古格王国的札达托林寺和札布让王城遗址。他在那里及周边区域停留多日,然后沿着卡孜河谷和萨让大峡谷一路考察,最后返回印度。 以他当初的目标来看,其实他的这次行程仍然有着小小的遗憾,那便是并未能如愿从札达往东,继续到达冈仁波齐、玛旁雍错所在的神山圣湖地区,以及阿里三围之地之一的普兰。而实现这些目标,已经是他下一次,也就是第四次对西藏进行考察的时候了。
他在8卷本的《梵天佛地》中,用了3卷本的篇幅专门论及西藏西部的佛教遗存。其中第二卷更是详细描述了仁钦桑布大师的贡献,以及那个时代藏传佛教在阿里大地上的复兴,里面还重点讲到了大师在出生地热尼建立的热尼寺,包括寺内的经藏及法物。
杜齐选择通过什布奇山口进入西藏,
首先来到底雅,可以说是通行条件的使然,
因为沿着象泉河的朗钦河谷,
那里避开了喜马拉雅众高山的阻隔,
正是西藏西部连接印度西北部的一条绝佳交通线路。
终于抵达底雅,再无风雪,取而代之的是柔和的秋日暖阳。而那一片片异常繁茂,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的果林,尤其让人印象深刻。这在阿里高原,在以光秃秃的土林为主要地貌的札达县,简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不过得说,位于马阳河和象泉河交汇处的底雅,海拔已经下降到了2970米的样子,温度已非常适宜。据说这里做米饭和面条,已经无须使用高压锅,虽然满大街,你可能根本无法找到米饭和面条。街上唯一的那家小商店,只提供泡面和一些简单的藏式饮食。再往象泉河下游走,在距离底雅只有20来千米的边境村什布奇,那里的海拔则更要低,只有2880米,那里是整个阿里地区海拔最低的地方。
“天地来之不易,就在此地来之;寻找处处曲径,永远吉祥如意。”这是一首我在马丽华老师书中看到的底雅民歌。在我听到过的很多版本的民间说法里,底雅被认为是整个阿里地区风景最美、物产最为丰富的地方。这里有“水果之乡”的美称,是大熊猫级的珍稀植物西藏白皮松在中国唯一的分布地,而盛产药草的马阳,则出产全西藏最有名的酥油。
底雅的果树历史上以杏树、苹果树居多,是阿里地区土生土长的知名特产。也许正是宜居的自然环境,加上朗钦河谷是古格时到印度的交通要道,才造就了大译师仁钦桑布的父亲颁钦波·选努旺久,要从祖辈生活的象泉河上游海拔更高的卡孜地方,来到了舒适丰饶的底雅热尼定居。这样的推理应该是成立的,因为萨让卡孜的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要比底雅热尼苛刻许多。
选努旺久在热尼娶了妻子焦若萨·衮桑西绕丹。据当地老人传,她是一位为当地头人浇灌农田的女用人,夏季在举旺山上经营农田,冬季回到定居点热尼操持家务。妻子为其生下了长子西绕旺久、次子仁钦旺久、三子园丹旺久和妹妹西绕措姆。
这个家庭的三子一女,次子仁钦旺久即后来的大译师洛匝瓦·仁钦桑布。洛匝瓦,在藏语里即为译师之意。三子园丹旺久也出家为僧。妹妹则皈依佛门,攻读密乘获得大成就,被尊称为奈觉玛·曲吉卓玛,说明地位也非常高。家里最终只剩下长子西绕旺久继续务农,符合当时古格人长子要传宗接代、操持家务的传统。四个孩子之中三个步入佛门,也可见古格创立之始,西藏大地上的佛教事业,刚刚经历过赞普玛邬东赞(被信佛的后人贬称为“朗达玛”,意思为“头上长角的公牛”)的灭佛运动后,作为吐蕃后裔的古格王室,以及西部阿里的民众,正多么急切地盼望着王朝的崛起,以及佛教的复兴。
底雅成为大译师出生地,以及古格的佛教圣地,似乎有着先天的必然性。因为在古格时期最为重要的佛寺札达托林寺的兴建历史上,就有着从底雅什布奇三姐妹远足到托林寺朝拜,最后化身为托林寺内转经道上一棵树的故事。民间传说中,这棵树原是三姐妹中大姐的拐杖,走出不远后,大姐因年事高身体不适,只好取消了行程。二姐于是接过拐杖,带着妹妹继续前行,但到了一处名为兴让拉莫的山口,二姐也无法继续,只得放弃。最后只好由妹妹继续两位姐姐的心愿,她接过拐杖,身负家乡出产的杏油,终于来到了托林寺。历经艰辛、疲惫不堪、精尽力竭的她,刚拜完托林寺,便于寺中去世。寺内的僧侣们莫不为之感动,便将三姐妹使用过的这根拐杖,栽植于转经路上。第二年,这根拐杖奇迹般复活了,并开出了象征三姐妹笑脸的玫瑰花朵。这则故事,也从另一角度阐明,底雅从来就是佛法适宜生根发芽的土壤,佛之弟子络绎不绝,洛匝瓦出生于此,也就不意外了。
现今,沿着马阳河,公路斜插过底雅乡,沿途除了修筑齐整的民居外,最显眼的就是各家屋后的果园了。有苹果,也有杏,还有核桃和其他树种。有些杏树,看起来还显得十分高大,有很老树龄的样子。相比之下,苹果树要小很多,但结满红彤彤的厚皮苹果。
我们来到一位名叫丹珠旺姆的姑娘家里,她家原本也在热尼村,从她这代开始,和父辈一起搬到了乡上。我询问她热尼村和洛匝瓦的相关情况,没想到她说,她就是大译师的后裔。她还说,底雅乡上这些果园和民居的主人,其中有不少,正是最近几年才从热尼村搬迁而来的,他们也是仁钦桑布家族的后裔。
我提出,请她给我们讲一些与洛匝瓦有关的传说或故事。她则羞涩地笑着摇头,说不会讲,也知道的不多。于是我们向她提出,要买一些苹果尝一尝。姑娘爽快地告诉我们,一斤三块,由她带我们去果园里采摘。苹果不贵,再想着这一路的艰辛,我们决定买上20斤,吃不完了还可以送给路遇的小孩。于是给了她60块钱,另外送了她一双内地都市姑娘们穿的旅游鞋。丹珠旺姆收到漂亮的鞋子,十分开心,称完苹果后,又摘了好几斤,一并塞在了我们的袋子里。
对于底雅这些苹果树的来历,丹珠旺姆也说不清楚。我查过资料,一种说法是,1993年夏末,刚从西藏农牧学校毕业的一位名叫唐永平的大学生,分配到了底雅乡,担任文书兼技术员,第二年6月,刚好中印两国开通什布奇山口。唐永平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从印度引进了苹果树和杏树,在底雅种植,久而久之,底雅就有了大量的苹果。
我并不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但很显然,我更倾向于认为底雅的历史上就出产苹果和杏,甚至还有其他水果。因为从什布奇去托林寺朝圣的三姐妹,带着家乡杏油的故事就很说明问题。但果园里那些看起来红彤彤的苹果,果皮很厚,果肉硬,酸涩且少汁。最近几年,听说底雅又因援藏干部的努力,从陕西成功引进了富士、冠军、丽嘎等新品种,底雅苹果的口味,有望得到提升。
摘完苹果,我们回到村落附近,田头上立有一座建于10-11世纪的大白塔,能判断出近些年此塔获得过特别的修缮和粉刷。这个塔的修建时间和大译师仁钦桑布在世的时间较为接近,只是不知道和大译师有没有具体的关系,很遗憾未能获得考证,就连声称自己是仁钦桑布家族后裔的村人们,说起佛塔来,也是语焉不详。
穿过小镇,我按着乡长指点过的路径,
爬到了马阳河对面的小山头上。
乡长说,在山头的移动通信基站下面,
就能看到大师的出生地热尼了。
怀着一丝忐忑与喜悦,我沿着布满滚石的陡峭碎岩爬了上去。站立象泉河前,视线前方不远的热尼,果真是一个绿树成荫,有田地,还夹杂着白色佛塔的小村落。那是象泉河水在一處转弯的地方形成的三角形台地,与底雅的直线距离很近,只是从村落沿河而下,河水汹涌湍急,两岸则是危崖与绝壁,除非象泉河枯水期间,否则很难通行。我还注意到,从村子到底雅的河谷滩头上,有一些远古时期残存下来的佛塔,只剩废墟或残垣断壁。深思良久,我有理由怀疑我所站立的这个小小山头,也许正是当年杜齐第一次远距离观察大师出生地的地方,因为他在《梵天佛地》中这样记载道:“惹尼(热尼)寺的地点,现在可以确定,它位于什布奇东北部的谷口,离什布奇村不远,至今依然是朝圣地。”
杜齐当年代沿着象泉河而上,要到热尼,首先必须来到这我们所立的谷口,分析地理位置,品味他话语的个中滋味,我觉得极似一种站立在这里远眺的描述。河水干枯的季节,可以直接从底雅渡过象泉河而到达热尼,那些沿河而建的古时佛塔也说明这样的想法是成立的。但眼下还是河水汹涌的时节,想要到达热尼,就只能绕过对面山崖上的小路了。那条小路,经村人指点,要从下游不远的一处铁索桥跨过河,然后才能上去。
我决定第二天一早出发,前往热尼村。
特别是对于西藏西部的文化、
考古与探险旅行有着特别情怀的话,
有个人你一定绕不过去,
他就是曾8次到喜马拉雅区域
进行过卓有成效的科研考察的
著名藏学家、探险家——
意大利人朱塞佩·杜齐。
在西藏,除了著名的唐蕃古道、蕃尼古道、
茶马古道、盐路以及麝香之路,
还有一条著名文化旅行考察线路,
或者说文化探险之路,应该叫“杜齐之路”。
从楚鲁松杰出来,下了山,我们离开岔路口冒雪往底雅进发。开始时,一如普布拉达坂,山路上飞雪狂舞,迷漫路面。到后来,随着海拔的降低,雪渐渐小了,浓雾却又升了起来。我们的车开得很缓慢,很缓慢,到了最后,不得不在一处盘旋的山口停了下来,歇息,静候浓雾散去。
这条公路显然鲜有车辆通行。下车驻足,等待浓雾散开的那一刻,凛冽的风突然吹来,险些将我头顶上的帽子吹落山涧,让我倏地想到一幅悠远而又些怪诞的画面:
那个远远的,走在喜马拉雅西部山路上的人。他騎着马,也可能因山高路危,很多时候不得不下马徒步。在某一处散落的石头或是玛尼堆前,他留步,把破旧的帽子取下,放在石头旁,任风撩起他凌乱的头发,露出一副意大利人荒凉的笑。还有久未修理的胡子,硕大的齿和洁白的牙床。
他是杜齐。
这应是20世纪30年代,准确来说是1931年10月的一天,面对漫长的路途,横亘的雪岭,凛冽的寒风,他却充满喜悦,情不自禁。因为对他而言,一扇紧闭已久的喜马拉雅大门终于向他敞开了,沿着雪霁浓云中的那道神秘光缝,他终于挤进了喜马拉雅腹地的奇妙之地——西藏。
那年,是他通过什布奇山口第一次进入中国西藏。其实这已是他的第二次喜马拉雅之行了,只不过前一次,他并没有能够真正意义上来到这里。前一次,他只到了印度和尼泊尔。
回过头来,通过对杜齐7卷本的著作《梵天佛地》梳理可见,他对喜马拉雅的考察始于1926年。那年的6月到8月,杜齐获得了英印当局的许可和地方民众的信任,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印度、尼泊尔和西藏边地佛寺、经堂的掌堂师们的信任,才最终得以到达印度的阿萨姆等地,开始进行他喜马拉雅的初始考察,并为以后进入西藏做好铺垫。
当时,边境上的很多佛寺,还被视为是宗教团体的私有财产。每一份从印度前往喜马拉雅和藏地商贸点的旅行许可证上,总会很清楚地注明,持证者若无相关部门特许,不得参访佛寺。可以说,是长期的努力准备,以及与地方佛教人士建立起来的良好人际关系,帮了他大忙。杜齐为西藏之行,做了很多的准备,其中包括他已熟练地掌握了梵语和藏语,但那次,他实际上仍然没能推开通向西藏的大门,只在印度、尼泊尔和中国西藏的边境地带,进行了短期的逗留。
铩羽而归的杜齐,1931年4月回到意大利后,制订了一份更加详细的西藏西部考察计划。在罗马国家东方艺术博物馆,杜齐照片档案室的负责人纳莱兹尼在《朱塞佩·杜齐的藏地旅游和考察》一文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计划涵盖了整个拉达克、如休、拉胡尔和马纳里,他想从通往噶大克的印藏商道进入西藏,并且在途中参访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托林和札布让等地,在噶大克和西藏地方当局磋商,继续朝冈底斯山和玛旁雍错前行,沿尼泊尔边境,经由普兰和阿尔莫拉返回印度。”
可见其行程计划,饱含了杜齐多么大的壮志与雄心。虽然这次旅程,最终与当初计划仍有着较为显著的差别,但他毕竟第一次踏上了西藏的土地。1931年10月,他在游历拉达克和如休后,穿越巴罗拉恰山口,抵达拉胡尔;他参访了贡德拉和斯索,然后穿越罗塘山口,来到马纳里。之后,他的考察沿着萨特莱杰河(象泉河下游在印度境内的名字)继续行进。这一次,他终于穿越了从印度通往西藏的大门——什布奇山口,并于10月2日抵达了大译师仁钦桑布的出生地:底雅。
由于已至寒冬,前面大雪封山,他没能朝向梦想中的西藏阿里腹地继续前进。一小段时间的停留之后,他不得不又通过什布奇山口回到了印度的希拉姆,然后取道尼泊尔。最后,整个11月,他都待在尼泊尔进行考察。
杜齐的计划并未就此停止,1933年,他第三次出发。这次考察,是从他1931年考察结束的地方开始的。他从马纳里攀越罗塘山口,沿着钱德拉山谷在罗萨尔进入司丕提河沿线。他详细考察了位于该地与仁钦桑布相关的拉隆寺、塔波寺和那果寺,然后在朗杰进入萨特莱杰河谷,并再次通过什布奇山口进入西藏。他显然在仁钦桑布的出生地——底雅及热尼一带,进行了极为详尽的考察,考察成果收入了他的著作《梵天佛地》卷二中。
除了底雅及热尼,这年,他还到达了古格历史重镇马阳,以及盛产“古格银眼”佛像的著名“冶炼之乡”和“烧陶之乡”鲁巴。此后,他继续前行,在考察了热布加林寺后抵达香孜。只是这次,他并未从曾作为古格王朝夏宫的香孜直接南下,抵达他梦寐以求的札达托林寺及古格王城遗址,而是直接北上,到了噶大克。噶大克指的是今天阿里噶尔县的噶尔昆莎和噶尔雅莎,当时阿里,还未有今天的狮泉河镇,西藏地方当局官员在昆莎和雅沙设有冬、夏两个驻地,从他的行程来看,应在夏天驻地噶尔雅沙。因为他的旅行签证,按当时惯例注明着只能沿印藏商路到噶大克为止。这条线被他在最初的计划中称为“北线”。但杜齐的目的显然不止如此,在那里,他需要和地方官员商讨他最心仪的返程路线,也就是他计划中的“南线”。
他最终得逞。
在和噶大克的西藏地方政府派出的官员磋商后,他如愿在返途中经过了古格王国的札达托林寺和札布让王城遗址。他在那里及周边区域停留多日,然后沿着卡孜河谷和萨让大峡谷一路考察,最后返回印度。 以他当初的目标来看,其实他的这次行程仍然有着小小的遗憾,那便是并未能如愿从札达往东,继续到达冈仁波齐、玛旁雍错所在的神山圣湖地区,以及阿里三围之地之一的普兰。而实现这些目标,已经是他下一次,也就是第四次对西藏进行考察的时候了。
他在8卷本的《梵天佛地》中,用了3卷本的篇幅专门论及西藏西部的佛教遗存。其中第二卷更是详细描述了仁钦桑布大师的贡献,以及那个时代藏传佛教在阿里大地上的复兴,里面还重点讲到了大师在出生地热尼建立的热尼寺,包括寺内的经藏及法物。
杜齐选择通过什布奇山口进入西藏,
首先来到底雅,可以说是通行条件的使然,
因为沿着象泉河的朗钦河谷,
那里避开了喜马拉雅众高山的阻隔,
正是西藏西部连接印度西北部的一条绝佳交通线路。
终于抵达底雅,再无风雪,取而代之的是柔和的秋日暖阳。而那一片片异常繁茂,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的果林,尤其让人印象深刻。这在阿里高原,在以光秃秃的土林为主要地貌的札达县,简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不过得说,位于马阳河和象泉河交汇处的底雅,海拔已经下降到了2970米的样子,温度已非常适宜。据说这里做米饭和面条,已经无须使用高压锅,虽然满大街,你可能根本无法找到米饭和面条。街上唯一的那家小商店,只提供泡面和一些简单的藏式饮食。再往象泉河下游走,在距离底雅只有20来千米的边境村什布奇,那里的海拔则更要低,只有2880米,那里是整个阿里地区海拔最低的地方。
“天地来之不易,就在此地来之;寻找处处曲径,永远吉祥如意。”这是一首我在马丽华老师书中看到的底雅民歌。在我听到过的很多版本的民间说法里,底雅被认为是整个阿里地区风景最美、物产最为丰富的地方。这里有“水果之乡”的美称,是大熊猫级的珍稀植物西藏白皮松在中国唯一的分布地,而盛产药草的马阳,则出产全西藏最有名的酥油。
底雅的果树历史上以杏树、苹果树居多,是阿里地区土生土长的知名特产。也许正是宜居的自然环境,加上朗钦河谷是古格时到印度的交通要道,才造就了大译师仁钦桑布的父亲颁钦波·选努旺久,要从祖辈生活的象泉河上游海拔更高的卡孜地方,来到了舒适丰饶的底雅热尼定居。这样的推理应该是成立的,因为萨让卡孜的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要比底雅热尼苛刻许多。
选努旺久在热尼娶了妻子焦若萨·衮桑西绕丹。据当地老人传,她是一位为当地头人浇灌农田的女用人,夏季在举旺山上经营农田,冬季回到定居点热尼操持家务。妻子为其生下了长子西绕旺久、次子仁钦旺久、三子园丹旺久和妹妹西绕措姆。
这个家庭的三子一女,次子仁钦旺久即后来的大译师洛匝瓦·仁钦桑布。洛匝瓦,在藏语里即为译师之意。三子园丹旺久也出家为僧。妹妹则皈依佛门,攻读密乘获得大成就,被尊称为奈觉玛·曲吉卓玛,说明地位也非常高。家里最终只剩下长子西绕旺久继续务农,符合当时古格人长子要传宗接代、操持家务的传统。四个孩子之中三个步入佛门,也可见古格创立之始,西藏大地上的佛教事业,刚刚经历过赞普玛邬东赞(被信佛的后人贬称为“朗达玛”,意思为“头上长角的公牛”)的灭佛运动后,作为吐蕃后裔的古格王室,以及西部阿里的民众,正多么急切地盼望着王朝的崛起,以及佛教的复兴。
底雅成为大译师出生地,以及古格的佛教圣地,似乎有着先天的必然性。因为在古格时期最为重要的佛寺札达托林寺的兴建历史上,就有着从底雅什布奇三姐妹远足到托林寺朝拜,最后化身为托林寺内转经道上一棵树的故事。民间传说中,这棵树原是三姐妹中大姐的拐杖,走出不远后,大姐因年事高身体不适,只好取消了行程。二姐于是接过拐杖,带着妹妹继续前行,但到了一处名为兴让拉莫的山口,二姐也无法继续,只得放弃。最后只好由妹妹继续两位姐姐的心愿,她接过拐杖,身负家乡出产的杏油,终于来到了托林寺。历经艰辛、疲惫不堪、精尽力竭的她,刚拜完托林寺,便于寺中去世。寺内的僧侣们莫不为之感动,便将三姐妹使用过的这根拐杖,栽植于转经路上。第二年,这根拐杖奇迹般复活了,并开出了象征三姐妹笑脸的玫瑰花朵。这则故事,也从另一角度阐明,底雅从来就是佛法适宜生根发芽的土壤,佛之弟子络绎不绝,洛匝瓦出生于此,也就不意外了。
现今,沿着马阳河,公路斜插过底雅乡,沿途除了修筑齐整的民居外,最显眼的就是各家屋后的果园了。有苹果,也有杏,还有核桃和其他树种。有些杏树,看起来还显得十分高大,有很老树龄的样子。相比之下,苹果树要小很多,但结满红彤彤的厚皮苹果。
我们来到一位名叫丹珠旺姆的姑娘家里,她家原本也在热尼村,从她这代开始,和父辈一起搬到了乡上。我询问她热尼村和洛匝瓦的相关情况,没想到她说,她就是大译师的后裔。她还说,底雅乡上这些果园和民居的主人,其中有不少,正是最近几年才从热尼村搬迁而来的,他们也是仁钦桑布家族的后裔。
我提出,请她给我们讲一些与洛匝瓦有关的传说或故事。她则羞涩地笑着摇头,说不会讲,也知道的不多。于是我们向她提出,要买一些苹果尝一尝。姑娘爽快地告诉我们,一斤三块,由她带我们去果园里采摘。苹果不贵,再想着这一路的艰辛,我们决定买上20斤,吃不完了还可以送给路遇的小孩。于是给了她60块钱,另外送了她一双内地都市姑娘们穿的旅游鞋。丹珠旺姆收到漂亮的鞋子,十分开心,称完苹果后,又摘了好几斤,一并塞在了我们的袋子里。
对于底雅这些苹果树的来历,丹珠旺姆也说不清楚。我查过资料,一种说法是,1993年夏末,刚从西藏农牧学校毕业的一位名叫唐永平的大学生,分配到了底雅乡,担任文书兼技术员,第二年6月,刚好中印两国开通什布奇山口。唐永平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从印度引进了苹果树和杏树,在底雅种植,久而久之,底雅就有了大量的苹果。
我并不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但很显然,我更倾向于认为底雅的历史上就出产苹果和杏,甚至还有其他水果。因为从什布奇去托林寺朝圣的三姐妹,带着家乡杏油的故事就很说明问题。但果园里那些看起来红彤彤的苹果,果皮很厚,果肉硬,酸涩且少汁。最近几年,听说底雅又因援藏干部的努力,从陕西成功引进了富士、冠军、丽嘎等新品种,底雅苹果的口味,有望得到提升。
摘完苹果,我们回到村落附近,田头上立有一座建于10-11世纪的大白塔,能判断出近些年此塔获得过特别的修缮和粉刷。这个塔的修建时间和大译师仁钦桑布在世的时间较为接近,只是不知道和大译师有没有具体的关系,很遗憾未能获得考证,就连声称自己是仁钦桑布家族后裔的村人们,说起佛塔来,也是语焉不详。
穿过小镇,我按着乡长指点过的路径,
爬到了马阳河对面的小山头上。
乡长说,在山头的移动通信基站下面,
就能看到大师的出生地热尼了。
怀着一丝忐忑与喜悦,我沿着布满滚石的陡峭碎岩爬了上去。站立象泉河前,视线前方不远的热尼,果真是一个绿树成荫,有田地,还夹杂着白色佛塔的小村落。那是象泉河水在一處转弯的地方形成的三角形台地,与底雅的直线距离很近,只是从村落沿河而下,河水汹涌湍急,两岸则是危崖与绝壁,除非象泉河枯水期间,否则很难通行。我还注意到,从村子到底雅的河谷滩头上,有一些远古时期残存下来的佛塔,只剩废墟或残垣断壁。深思良久,我有理由怀疑我所站立的这个小小山头,也许正是当年杜齐第一次远距离观察大师出生地的地方,因为他在《梵天佛地》中这样记载道:“惹尼(热尼)寺的地点,现在可以确定,它位于什布奇东北部的谷口,离什布奇村不远,至今依然是朝圣地。”
杜齐当年代沿着象泉河而上,要到热尼,首先必须来到这我们所立的谷口,分析地理位置,品味他话语的个中滋味,我觉得极似一种站立在这里远眺的描述。河水干枯的季节,可以直接从底雅渡过象泉河而到达热尼,那些沿河而建的古时佛塔也说明这样的想法是成立的。但眼下还是河水汹涌的时节,想要到达热尼,就只能绕过对面山崖上的小路了。那条小路,经村人指点,要从下游不远的一处铁索桥跨过河,然后才能上去。
我决定第二天一早出发,前往热尼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