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对话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t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远在佛教尚未传入藏区的时代,西藏本土宗教苯教非常盛行,在苯教的宗教仪轨中,有转山、转湖和煨桑的习俗,体现了高原人的自然崇拜和信仰。直到今天藏民族还是用转山和转湖,平行和仰视的角度去表达对山灵和湖神的敬畏和敬仰,他们轻易不会动山里的一草一木,更不用说用攀登的方式去征服神山。
  美丽的梅里雪山主峰卡瓦博格,是至今尚未有人登顶的处女峰,在古老的史诗《格萨尔王传》有这样的记载:雄师大王格萨尔从加地返回岭地的途中来到了卡瓦格博山下,当他在万花似锦的草场上跑马时,被卡瓦格博雪山山神迷惑到山中。格萨尔非常生气,正当他要把卡瓦博格雪山扔到大海那边去的时候,莲花生大师出现了,他告诉大王:“喂,世界制敌宝珠大王啊,这座卡瓦博格神山,是戎地胜乐吉祥宝轮的圣山,是我莲花生的圣地,是多、康、岭众生绕匝朝拜的地方。为了众生的事业,你不要生气。” 史诗中唱到的“多、康、岭三地,就是现在的青海、西藏、四川和云南的藏区。得到莲花生大师的启示,卡瓦博格皈依格萨尔。在当地文化里,敬仰神山能够减少罪过增加积德,保佑家人及所有生命平安。神山在这里代表了藏族文化中人与生存环境神圣的一致。而披挂在神山上的冰川,也有其意义。冰川在藏传佛教里是‘圣宫殿’的意思,是圣域,圣域是不能破坏的。
  藏语“珠穆”是女神的之意,“朗玛”应该理解成母象,藏语“珠穆朗玛”就是“大地之母”的意思。神话说珠穆朗玛峰是长寿五天女(tshe-ring mchelnd ga)所居住的宫室。在珠峰脚下绒布寺,还有表现长寿五天女的壁画。而在传说中,珠峰女神则是第三女神,在松赞干布当藏王的时候,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是一个如天堂般美好的地方,百花盛开,百鸟齐鸣,于是松赞干布将其命名为“罗扎马朗”,即“南方养鸟的地方”。在佛教传入西藏之后,教徒们每月进行诸神祭祀活动中,其中有五位女神深得藏族人民的喜爱,于是人们将珠峰以及附近四座山峰视为这五位女神的化身,这五位女神被誉为“长寿五姐妹”珠穆朗玛峰排名第三,名为翠颜仙女,是捍卫和繁衍种族的女神。人们认为第三女神长得最漂亮,藏语称为珠穆朗桑玛,也被称为圣母峰。
  但在西方的世界中,却没有这样的文化。攀登更高的山峰,被认为是勇士的行为和象征,而伴随着攀登行为,是展开一系列的考察和研究活动,这些行为都和当地民众的信仰相冲突。冲突的背后,是不同文化的进一步了解,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和学会尊重对方的文化。
其他文献
吐蕃帝国灭亡11个世纪后,西藏琼结河谷。  冬季长达120天的漫长干旱,强烈的西南风吹起漫天尘土,  卷过了山脊下琼结河边一座座巍峨矗立的土丘。  牧羊人赶着羊群和牦牛沿着小路走上土丘极为平坦的宽大顶部,  似乎这不过是自然又一个神奇的造物。  如同开罗的帝王谷陵墓收藏着埃及诸王朝的光荣,  琼结河谷是吐蕃王朝的最后归隐地。这里是西藏帝王谷。  守墓人强巴曲桑    每天早晨,强巴曲桑要围陵区走一
杜威说:“教育即生活。”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指出:“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如此强调将课程实施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紧密结合,把生活的本来面目呈现给儿童,目的是使道德教育不再是虚假的欺骗,促进学生
在油画界,画西藏题材的画家不少,但像范一鸣这样心无旁骛地只画西藏题材的很少;并且,他的兴趣点不是再现浓艳的风俗,而是刻画高原人内心世界的精神影像。对范一鸣来说,藏区不仅是他创作灵感与素材的源泉,更是他身心生活的现实土壤。  美术评论家韩卫华这样评价范一鸣的作品:“……陡然生涩的出现在眼前,坚硬得如同一块顽石,灰头土脸,却又充满元气。仿若殉道者一般,艰难前行,却闪烁着理性的光芒……命运冲出肉体的束缚
“烈日西藏”,西藏当代青年艺术家集体前台出镜    亚次丹 次格 酒塔  展厅正中摆放着一座8米高的藏式佛塔装置作品,它是由2200多个拉萨啤酒瓶摆放成的。在酒瓶塔下面环绕着一排没有打开的观众可以喝的拉萨啤酒,口渴的人较多,一两个小时内30箱拉萨啤酒差不多就被拿光了。展览的要求是喝完酒以后把瓶子放回原处,这既是开幕式酒会,本身又成为一个大家共同参与的行为艺术。  2010年9月10日,阳光明丽,北
《边陲墨脱:西藏仅存的一神秘处女地》 作者:罗洪忠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内容简介:《边陲墨脱:西藏仅存的一神秘处女地》通过流畅的文笔对世界第一大峡谷壮观的瀑布群、罕见的大雪山和茂密的原始大森林等自然奇观的描述,并与珞巴族、门巴族的历史文化和宗教民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可读性颇强。罗洪忠先生在阅读大量历史资料的基础上,以严谨的态度展示了墨脱真实的历史画面。大量的鲜见图片是《边陲墨脱:西藏仅存的一神秘
拉萨,西藏牦牛博物馆,正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画展。在画展现场,一位身穿唐装,58岁的指画绘画者艺术家正弹指挥臂作画,他以指代笔,在生宣纸上挥毫泼墨,大草原上飞奔的牦牛,在他指掌翻飞勾勒之间栩栩如生,落款为《古道神牛》,随后又即兴作《古道新韵》。在现场,他最后创作了一幅灵动的大幅荷花《香远》,其笔触嬗变多姿,构思出其不意,意境辽阔悠远,让人回味无穷。就是清末著名指画大师刘锡玲的曾孙,“聋派指画”第四代
当多布杰“咻……咻,咻……咻”地呼喊起来时,一群精灵相继下山。它们热情地围拢在多布杰的身旁,眼巴巴地盯着他手中的盆子。多布杰知道这些猴子们最喜欢吃苹果,所以每天的餐前水果就是当地产的小苹果……由于常年与这些藏酋猴相处,多布杰和猴子们“亲密无间”,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猴王”。  与猴群的初次相遇  在西藏林芝地区的工布江达县,有一个名叫“甲噶东赞”的生态景区,生活在这里的2000多只野生藏酋猴成为景
【摘 要】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课程改革倡导让教育回归生活。但是有时就因为是生活中最熟悉不过的现象,导致学生对它们的存在习以为常,而丧失了探究的兴趣。如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由于学生对声音再熟悉不过, 一般的课堂教学就容易因为好奇心的缺失导致学生的主动探究热情不高。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教师不断制造和利用认知冲突促进学生实现前概念与现实的对话,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关键词】生活
车队行驶在中国西部边陲的红其拉甫,这里有着世界海拔最高的边境口岸,向南则是蜿蜒在帕米尔高原崇山峻岭中的吾甫浪沟——人类修建的公路将在那里消失。  在那条接近人类极限的边境线,却有着一支特殊的高原巡逻队。每年8月,这支由边防战士、塔吉克护边员组成的10人巡逻队,就会从红其拉甫出发,踏上吾甫浪沟巡逻的征程。  这条路是全国惟一一条汽车、马匹无法通过,需要骑行“高原之舟”牦牛背上巡逻的防线,巡逻往返近百
在灿若星河的藏族文明中,“大、小五明”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其中藏医学以“医方明”而和内明、因明、声明、工巧明一起,构成了西藏“五明”文化体系中的“大五明”;天文历法则以“历算明”而和戏曲明、诗明、词明、音韵明一起,构成了“五明”文化体系中的“小五明”。经籍有载:“不通五明,则无真智,亦难证果。欲修正果,见性成佛,需通五明……”  可以说,在“五明”文化中,天文历算和藏医学,形同一对“孪生姊妹”,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