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思考与建议

来源 :高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nfei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设置是医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和关键的环节,直接关系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作者从对国内外课程改革发展与趋势的回顾与比较着手,归纳了国内外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并对我国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进行了思考与建议,认为我国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应重视体系上的完整性、突出内容上的前沿性、体现知识覆盖面上的丰富性。
  【关键词】医学 研究生教育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252-02
  
  研究生教育是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也是一个国家教育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快速增长,其规模已跃居世界前列[1]。正是这种规模的迅速扩大直接引发了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危机”,并促使人们深刻反省现有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关注中国研究生教育何去何从的问题[2]。教育质量和培养模式密切相关,而课程是构成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系统和人才培养模式最重要的基本要素之一,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各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点、重点和难点,也是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本文对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情况进行了回顾与思考,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1 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与发展特点
  
  1.1 国外课程改革的趋势与特点
  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各环节的总和,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为保证质量,对培养对象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组织与管理、科学研究、社会实践、论文撰写及答辩等诸环节采用的特定的培养方式的总和[3]。课程是教育改革的实质和关键环节,是沟通宏观与微观教育改革的桥梁,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都先后掀起了大规模的课程改革,其发展趋势和特点表现为[4]:课程研究的领域日益扩大;课程涉及的学科内容日益更新;课程的教学技术手段日益现代化;课程目标的定位日益拓宽;课程理念日益全球化。课程改革的具体操作特点则表现为:一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关注课程编制、实施、评价的一体化;三是关注课程结构的整合性和均衡性;四是关注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和现实性;五是关注教学和学习方法的转变;六是关注道德、情感、态度、人性关怀、价值观教育;七是关注课程管理的民主化、规范化和全球化。总之,课程改革日益朝着课程的人性化、生活化、乐趣化、整体化、弹性化和个别化发展[5]。
  1.2 我国课程改革的做法与特色
  在世界课程改革的大潮下,我国课程改革在课程管理模式的革新、课程结构的调整和课程目标内容的创新上均取得了长足进步。教育部在高等教育“十五”发展纲要中提出了建立精品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方向,引导了中国教育改革向纵深化发展,逐步形成了以下特色[6]:一是拓展了课程改革的国际视野,更新了课程教学理念,注意与国际接轨;二是探索新的课程结构体系和新的国家课程标准;三是调整了课程类型,延伸了综合课程,开发了研究性学习课程,加强了选修课程,注重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交流,适当革新了课程结构中的相关比重,强化了課程结构的多样化和均衡性特征;四是课程内容融合了更多的道德和人文教育;五是教材开发上打破“一纲一本”的划一局面,实行了“一纲多体”制;六是教学方法上突出了师生角色与地位的转变,重视了教师的“专业化”培养;七是探索了新的课程和教学评估体系。
  
  2 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现状与特点
  
  2.1 国外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
  医学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级医学管理、教学、科研及临床人才的主要渠道,西方医学研究生教育起步早,专业特色明显、培养目标明确、课程设置系统、师资力量雄厚,已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体系。归纳起来,具有以下特点:(1)课程设置的专业化:以角色为基础的专业化课程设置是国外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最突出的特点。根据不同专业角色的要求来设置课程,以培养不同类型的医学专科人才。(2)课程设置的个性化:国外各大学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有着较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医学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常常考虑到研究生招收对象的特点,根据社会需要、人才需求来设计和安排课程并组织教学。(3)课程设置的人文化:多数医学院的课程设置拓宽了医学的教学范围,注重人文科学的内容,开设多元文化相关课程、伦理相关课程以及与医生职业发展相关的课程等极富特色的课程设置;同时,强调跨学科课程的学习,允许学生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选课,以培养宽厚的人文基础。(4)课程设置的特色化:这些具有特色内容的课程也使得其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极富特色性。
  2.2 我国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
  我国的医学研究生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其课程设置具有以下特点:(1)重视政治理论课程设置:加强研究生德育教育、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的素质,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引导和帮助研究生掌握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马克思主义辨证思维从事护理研究,满足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需求。(2)重视英语应用能力培养:不少国内医学院校的公共英语课程在学分比例上占总学分的四分之一,可见其极为重视研究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当然,由于其课程设置比例过重,也削弱了其他核心课程的学习。(3)强调教学和科研实践:中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强调教学与科研并重,除了4~5门学位课程以及专业理论课、必修课外,基础理论课程授课时数大约为总课程时数的25%,这与我国硕士生毕业后主要从事较为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有关。(4)突出课程体系的创新性:针对研究生的特点,近年来很多医学院校组织各学位点重新修订培养方案,对现有的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除按一级学科设置学位基础课外,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以突出其课程设置对学生创新性的培养。同时加强课程配套教材建设,选编结合,积极引导采用外文原版教材进行教学,以及时跟踪学科前沿, 开拓研究生视野,建立起以学科的核心课程为主体,公共必修课、专业选修课、讲座为配套的课程体系,作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7]。
  
  3 对我国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思考与建议
  
  3.1 重视课程设置在体系上的相对完整性
  国内外医学研究生教育成功的经验显示,研究生课程基本采用模块式设置,以体现系统知识教育的完整性。如我国现行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就分为四大模块——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每一模块都有其承载和必须传达的课程内容。一些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提供了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为提高医学人才高级实践能力进行了系统的知识储备,同时也为其进一步解释、发展和建构新的医学理论和实践方法提出了学术性的指导方向;跨学科和非专业的支持性课程,是扩展研究生视野、提高其综合科研和实践水平所必须的内容,现代医学发展已呈现出高度的专业化和高度的综合化相结合的态势,一方面专业分科越来越细化,纵向研究越来越深入,另一方面各专业、学科之间的渗透、融合也越来越广泛,尤其是一些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这就要求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必须关注交叉性、边缘性学科的发展及跨学科综合课程的设置;此外,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高级研究离不开先进工具和方法的支持,因此,外语、计算机及文献检索等内容也必不可少。上述几大板块构成课程设置的体系框架,但它并非要求所有专业的研究生课程都如此,这种完整性是相对的,它允许各院校、各专业根据自身资源和特色进行调整和补充[8]。
  3.2 突出课程设置在内容上的前沿性
  新的课程体系要能够及时反映医学技术的最新成果,保持课程的先进性,重视和加强教材建设,引进国外优秀教材和编写国内高級教材相结合。课程内容要以本学科各专业领域的热点、难点、重点以及尚存争议性的问题为导向,凸显课程设置的研究性和探索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其具备高级实践和科研能力。在构建体系化课程模式时,要多设立一些跨学科课程,以供研究生选择,使其开阔视野,激发灵感,从而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同时,医学研究生公共必修课程改革的步伐要快一些、比重要大一些,尤其是公共政治课的教育内容要融入学生的道德自律教育和职业精神教育。
  3.3 体现课程设置在知识覆盖面上的丰富性
  课程设置的丰富性是课程设置的标准之一,所谓丰富性指“课程的深度、课程意义的层次和课程的多种可能解释”。医学研究生课程在纵向上与本科课程存在紧密联系,但这种联系不是意味着重复或加强,而是将其向深度拓展,研究生教育更关注课程在高深层次上的逐步深化和专门化,以使研究生的研究意识、思维角度和研究能力得以提升[9]。同样,虽然在研究生课程在横向上与本科课程也有衔接,但这种衔接要体现课程向广度扩展,具有丰富的理论发展,激励学生挑战既往知识结构和内容,敢于对存在问题进行质疑和探索。在研究生课程设置上,硕士和博士课程也应体现纵向和横向的层次性,与培养目标要求一致。尤其是时代发展到今天,医学基础学科的大厦已经建立,而相邻学科的结合大多是空白的,许多重大的科技成果往往来自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为此要求研究生必须掌握现代医学及有关边缘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因而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学科课程是研究生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10]。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把握学科发展趋势,合理架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制定具体的课程体系,增加选修课,在课程安排方面,除保证学位课程课时之外,优先考虑前沿课程,交叉学科课程的设置,活跃研究生思维。
  
  参考文献
  [1] 王大中.关注博士生培养中的“过度教育现象”.文汇报,2005年4月6日:第5版.
  [2] 刘鸿.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学博士研究生论文.2003:10-15.
  [3] 杨树勋.现代高等教育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289-290.
  [4] 瞿海东.基于创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1:50-58.
  [5] 王永盛.中美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0,3:30-37.
  [6] 阎光亮,刘莉,刘悦.课程改革简明读本[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9.
  [7] 罗琳,王国良.对临床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5:28-29.
  [8] 袁长蓉.中美护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博士研究生论文[D].2006:95.
  [9] 李方.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9.
  [10]张红,戴其舟,郑红斌.中医药研究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6:1164-1165.
其他文献
1.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号角/哀号 逾期/瑕不掩瑜  奢靡/靡靡之音  B. 粘连/拈捏 案牍/穷兵黩武  绯闻/流言蜚语  C. 勒紧/勒令 藩篱/龙蟠虎踞  横祸/满脸横肉  D. 盐碱/箴言 累积/罪行累累  气量/量体裁衣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山东汉子牛作
期刊
1.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永葆生机 得鱼忘筌 出神入化  辐射 笑咪咪  B. 繁文缛节 哀声叹气 开诚布公  膨涨 汗涔涔  C. 战战兢兢 起承转合 归根结蒂  寥落 醉醺醺  D. 锋芒必露 责无旁贷 感恩带德  炒作 峭楞楞  2.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夏日里的七月流火,最让人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发展,人的心态和情绪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显得重要;临床医学全面关注患者的生物、心理、社会等各方面问题,医学教育加速由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已成为主流趋势。本着人文素养在现代医学上的重要地位,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对加强我国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提出一些看法与建议。   【关键词】人文医学 人文素养 健康 医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R-02 【文献标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旅游业宏观和微观发展趋势,针对长三角地区旅游行业对人才规格和质量的需求情况,准确地定位了高职旅游教育的灰领人才培养目标。围绕该目标,探索“学工交替,定制化培养旅游专业灰领人才”的教学模式,并以酒店和旅行社作为教育合作伙伴,共同改革和编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实施教学过程,为学生提供校内和校外双重学习平台,保证灰领人才的专业素质、专业技能、配套证书的获得。同时也为酒店、旅行社培
期刊
【摘要】目前中国的制造业虽获得巨大发展,但还远没有达到世界经济重心的地位。中国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还需不断努力。“世界工厂”的建设对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提出了要求,对人力资源提出了要求,满足人力资源培养“量”的要求转化为追求“质”的目标。   【关键词】“世界工厂” 职业技术人才   【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240-02
期刊
现在距离高考越来越近,学生摩拳擦掌,教师秣马厉兵,家长心余力绌。俗话说得好: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高考是对同学们知识、能力、素养的大检阅,也是人生比较重要的一次历练。  我们在认真研究近几年的江苏高考试卷,对照考试大纲,结合高考试题的有关评价报告时,不难发现,江苏高考语文试题具有如下特点:1. 重视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考查;2. 客观题的分值减少,主观题的分值增加;3. 增强了文化内涵;4.
期刊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三钱”同出于江浙一带的名门望族,研究者认为,家族教育传统的渊远流长,吴越一带地方文化的兴盛,是孕育大师不可缺少的因素。  B. 有些人以为传统像文物,文物惟古是上,应该保护其斑驳陆离的面貌,切忌刮垢磨光,这显然是另一种抱残守缺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想。  C. 倍受关注的PM25标准征求意见目前结束,期间收到了1500多条反馈意见,普
期刊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太史公曰:“天道恢恢,岂不大哉!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  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
期刊
1.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调派/调理 积攒/人头攒动  诘问/攻讦 锒铛/不稂不莠  B. 寒颤/颤动 落款/丢三落四  瞩目/属意 冰锥/椎心泣血  C. 中肯/中听 慰藉/声名狼藉  嗫嚅/蹑踪 缱绻/卷土重来  D. 行伍/道行 曾祖/曾经沧海  缉拿/揖让 撞击/人影幢幢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
期刊
1.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海 棠  苏 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惜牡丹花  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1) 苏轼《海棠》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白居易《惜牡丹花》诗的前两句写出了牡丹花的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