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行为的经济性和社会性日益彰显,会计信息已成为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经济资源,它的质量好坏对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国民经济体系的公平和效率、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乃至整个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完善的会计信用的制约因素,将促进会计信用的良好发展。本文就会计信用的制约因素进行了相关论述。
【关键词】会计信用;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9-0159-01
制度是人类相互交往的规则。它抑制着可能出现的机会主义和乖僻的个人行为,使人们的行为更可预见并由此促进劳动分工和财富创造。会计行为的经济性和社会性决定了会计行为本身就需要制度约束和规范。按诺斯的制度定义,会计制度,应泛指约定俗成的惯例、道德规范等内在会计制度,为界定、确认和保护产权而制定的引导会计活动的各种法律、规则、难则等外在会计制度和保障会计制度有效的实施机制。
1 制度伦理:会计信用的必要条件
根据会计信息系统论学派的观点,会计本质上是会计信息的生产系统,会计信息质量大多取决于系统内部结构、层次及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刘贵生博士认为制度与技术在会计信息的生产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基于这一认识,制度约束、技术约束、伦理道德约束这三个变量及其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着会计信息质量。
而要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必须对会计行为进行必要的会计制度约束,而会计信用正是其中重要的制度约束。会计学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学科,现实的会计实践使人们逐渐认识到伦理道德对会计的不可或缺性。关于制度约束和伦理道德约束的关系,正如韦森指出:“制度化本身就是个人道德的伦理化,社会伦理的外化,以及道德主体性在由纯粹实践理性所支配的生活世界中的深化、外化和对象化。”会计伦理道德诉求主要是因为会计制度存在不完备性才出现的。两权分离导致了会计制度约束的必然性,但由于会计制度设计者的有限理性以及环境的不确定性,导致了会计制度的不完备性;会计制度的不完备性使得契约的剩余部分变为隐含契约,隐含契约的实施主要是靠当事人的信誉来维持的,不完备的会计制度只有在得到信誉、道德等非正式制度支持的情况下才能有效运作。
2 公司治理:会计信用的核心
目前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和有待深入完善的情况下,会计信息作为通用商业语言,其信用程度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市场经济制度。我国会计信用缺失较为普遍的现象,很大程度上不是由于会计本身的原因,部分是技术上的原因,大部分则是制度或体制上的原因,我国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对管理当局有效的监督和制约,造成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就是最重要的根源。
没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就无法从根本上改善会计信息质量。公司治理系统中内外监控机制的有效运作和作用发挥,主要取决于公司的会计信息系统。杜绝会计信息虚假需要从它产生的源头人手,将公司治理结构作为突破口。通过公司治理,不仅能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更能最大限度提高会计信息的信用程度。仅仅靠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本身的约束,难以真正解决会计失信问题。除完善有关会计准则、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等外,要从根本上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就应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减少管理当局对会计信息的操纵;同时还要配合外部监管力量,使会计信息质量提高到令各方满意的程度,真正发挥其为经济建设服务和为决策人服务的作用。在切实建立政企分开、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前提下,要健全董事会,建立审计委员会,形成股东对经营管理者的强力约束,切实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完善业绩评价机制,防止经营者的短期行为;加强股权间相互制约,解决“一股独大”问题;不断完善公司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规范财务行为。
3 政府管制:会计信用的基石
政府信用是会计信用的基石。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权的拥有者,国家强制力的主要实施者之一,如果不讲法治;以言代法,以权代法,完善的法律条文也是空谈。政府坚持依法治国,遵守法律,是会计信用体系有效运行的基础。政府信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政府自身行为的失当。政府在整个社会体系中处于强势地位,拥有权力、信息等各方面的优势资源,但是政府在商业活动中却滥用了这些资源,造成了政府信用中的许多问题。
从促进会计信用的外部条件来看,会计在企业生产经营中能否做到诚实守信,关键在于有效的约束、监督和管理机制,作为市场规则的建立者和维护者,政府信用可以说是所有市场主体信用的基础。政府通过法律、制度的制定、实施来影响与决定企业行为模式选择,政府自身的行为对企业有强烈的导向作用。政府行为是会计信誉的“风向标”,政府观念不转变,机构不改革,不与市场经济观念接轨,一切就都是徒劳。近些年,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家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明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工作不断深入,加快了在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方面的法制建设,但政府权力膨胀、政府行为经济化、地方保护主义等因素仍然是影响会计信用的突出问题。
4 媒体监督:会计信用的屏障
会计行业的自律性管理和惩戒必须接受社会大众和新闻媒介的监督,会计行业的管理机制和惩戒情况唯有适时地向社会公开,这样会计行业才能获得社会各界的信服与支持。
新闻媒体是监督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确保证券市场会计诚实信用的第三道屏障。会计行业监管市场化的前提是实行行业自律与约束。公平、公开、公正是行业自律性监管的最基本要求,因此会计行业的自律机制和行业惩戒情况,应当接受社会和舆论的监督。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们必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的作用,改革和完善其自律机制,重视广大群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济铭.管窥财务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2)
[2] 高静.论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J].理论学习,2004(8)
[3] 马运申.会计诚信建设之我见[J].理论学习,2004(8)
[4] 黄曦.会计诚信与企业诚信文化建设[J].湖南社会科学,2003(2)
[5] 王志礼.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选择[J]宁夏大学学报,2005(3)
[6] 魏朱宝.会计信息市场的适度监管[J].安徽大学学报,2005(3)
[7] 韩军英.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探讨.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J].2003(2)
【关键词】会计信用;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9-0159-01
制度是人类相互交往的规则。它抑制着可能出现的机会主义和乖僻的个人行为,使人们的行为更可预见并由此促进劳动分工和财富创造。会计行为的经济性和社会性决定了会计行为本身就需要制度约束和规范。按诺斯的制度定义,会计制度,应泛指约定俗成的惯例、道德规范等内在会计制度,为界定、确认和保护产权而制定的引导会计活动的各种法律、规则、难则等外在会计制度和保障会计制度有效的实施机制。
1 制度伦理:会计信用的必要条件
根据会计信息系统论学派的观点,会计本质上是会计信息的生产系统,会计信息质量大多取决于系统内部结构、层次及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刘贵生博士认为制度与技术在会计信息的生产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基于这一认识,制度约束、技术约束、伦理道德约束这三个变量及其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着会计信息质量。
而要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必须对会计行为进行必要的会计制度约束,而会计信用正是其中重要的制度约束。会计学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学科,现实的会计实践使人们逐渐认识到伦理道德对会计的不可或缺性。关于制度约束和伦理道德约束的关系,正如韦森指出:“制度化本身就是个人道德的伦理化,社会伦理的外化,以及道德主体性在由纯粹实践理性所支配的生活世界中的深化、外化和对象化。”会计伦理道德诉求主要是因为会计制度存在不完备性才出现的。两权分离导致了会计制度约束的必然性,但由于会计制度设计者的有限理性以及环境的不确定性,导致了会计制度的不完备性;会计制度的不完备性使得契约的剩余部分变为隐含契约,隐含契约的实施主要是靠当事人的信誉来维持的,不完备的会计制度只有在得到信誉、道德等非正式制度支持的情况下才能有效运作。
2 公司治理:会计信用的核心
目前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和有待深入完善的情况下,会计信息作为通用商业语言,其信用程度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市场经济制度。我国会计信用缺失较为普遍的现象,很大程度上不是由于会计本身的原因,部分是技术上的原因,大部分则是制度或体制上的原因,我国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对管理当局有效的监督和制约,造成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就是最重要的根源。
没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就无法从根本上改善会计信息质量。公司治理系统中内外监控机制的有效运作和作用发挥,主要取决于公司的会计信息系统。杜绝会计信息虚假需要从它产生的源头人手,将公司治理结构作为突破口。通过公司治理,不仅能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更能最大限度提高会计信息的信用程度。仅仅靠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本身的约束,难以真正解决会计失信问题。除完善有关会计准则、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等外,要从根本上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就应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减少管理当局对会计信息的操纵;同时还要配合外部监管力量,使会计信息质量提高到令各方满意的程度,真正发挥其为经济建设服务和为决策人服务的作用。在切实建立政企分开、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前提下,要健全董事会,建立审计委员会,形成股东对经营管理者的强力约束,切实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完善业绩评价机制,防止经营者的短期行为;加强股权间相互制约,解决“一股独大”问题;不断完善公司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规范财务行为。
3 政府管制:会计信用的基石
政府信用是会计信用的基石。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权的拥有者,国家强制力的主要实施者之一,如果不讲法治;以言代法,以权代法,完善的法律条文也是空谈。政府坚持依法治国,遵守法律,是会计信用体系有效运行的基础。政府信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政府自身行为的失当。政府在整个社会体系中处于强势地位,拥有权力、信息等各方面的优势资源,但是政府在商业活动中却滥用了这些资源,造成了政府信用中的许多问题。
从促进会计信用的外部条件来看,会计在企业生产经营中能否做到诚实守信,关键在于有效的约束、监督和管理机制,作为市场规则的建立者和维护者,政府信用可以说是所有市场主体信用的基础。政府通过法律、制度的制定、实施来影响与决定企业行为模式选择,政府自身的行为对企业有强烈的导向作用。政府行为是会计信誉的“风向标”,政府观念不转变,机构不改革,不与市场经济观念接轨,一切就都是徒劳。近些年,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家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明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工作不断深入,加快了在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方面的法制建设,但政府权力膨胀、政府行为经济化、地方保护主义等因素仍然是影响会计信用的突出问题。
4 媒体监督:会计信用的屏障
会计行业的自律性管理和惩戒必须接受社会大众和新闻媒介的监督,会计行业的管理机制和惩戒情况唯有适时地向社会公开,这样会计行业才能获得社会各界的信服与支持。
新闻媒体是监督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确保证券市场会计诚实信用的第三道屏障。会计行业监管市场化的前提是实行行业自律与约束。公平、公开、公正是行业自律性监管的最基本要求,因此会计行业的自律机制和行业惩戒情况,应当接受社会和舆论的监督。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们必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的作用,改革和完善其自律机制,重视广大群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济铭.管窥财务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2)
[2] 高静.论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J].理论学习,2004(8)
[3] 马运申.会计诚信建设之我见[J].理论学习,2004(8)
[4] 黄曦.会计诚信与企业诚信文化建设[J].湖南社会科学,2003(2)
[5] 王志礼.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选择[J]宁夏大学学报,2005(3)
[6] 魏朱宝.会计信息市场的适度监管[J].安徽大学学报,2005(3)
[7] 韩军英.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探讨.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J].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