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盖章跑断腿、办事磨破嘴”,曾是一些地方行政审批分散、环节繁多、周期冗长等问题的真实写照,困扰着企业发展,制约着地方经济增长。上海市宝山区探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引入考核监督机制,通过行政服务中心“一门受理”将“四级审批”调整为“二级审批”,审批时限在法定期限的基础上压缩2/3,审批提速结束了企业“往返跑”,打通了简政放权的“最后一公里”。
“一门受理”不搞“形式大厅”,理顺权责审批提速
上海市宝山区行政服务中心成立于2014年8月,运行一年来,注册1.84万户新增企业,同比增长32.6%,新增企业注册资金1190.62亿元,同比增长82.4%。
上海飞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鹏文说:“行政服务中心成立后,结束了过去存在的‘往返跑’现象,不仅缩短了单项审批的时间,连整个审批流程都优化了,节省的时间对于企业而言就是效益。”
“中心之所以能够切实发挥作用,是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就下定决心,不搞‘盆景园’,要真正在中心实现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和优化。”上海市宝山区行政服务中心主任陈百勤说,“目前,中心进驻部门有30个,审批事项达470多项,做到了‘应进必进’,企业需办理的各项事务都能够在中心办结。”
陈百勤口中的“盆景园”是指各委办局虽同在中心办公,但部门之间藩篱没有打破,各自一摊,行政服务中心成为“形式大厅”。为切实提高审批效率,宝山区探索将审批模式由“四级审批”调整为“二级审批”,提高直接办结率。
审批制度的改革与落实压缩了行政审批的时间。行政服务中心对已进入审批手续办理的项目进行跟踪,要求各窗口严格落实“在法定期限上压缩2/3”的承诺时限要求,并做好与上、下审批环节相关窗口的衔接和协调。
一张“红榜”形成激励机制,杜绝“你推我拖”实现“你追我赶”
记者在行政服务中心采访发现,市场、税务、环保、绿化、规土等部门的审批科从收件回复、服务承诺,到办公桌面布置等均需符合行政服务中心的统一管理要求,严格程度堪称“半军事化”。
有企业反映,过去到有的委办局办事,不知跑了多少冤枉路。“现在各部门与过去相比,不但提高了审批效率,相互之间还比学赶帮、创先争优。”徐鹏文说。
同样的工作内容,为什么到了行政服务中心,效率就能提升呢?一张“红榜”解答了记者的问题。
按照《宝山区行政服务中心管理考核办法》要求,行政服务中心在全体入驻窗口和工作人员中开展“示范窗口”“服务明星”的评比,评比依据就是各窗口的办结效率、服务态度等各项具体指标。而宝山区的考核“指挥棒”向行政服务中心倾斜,行政服务中心对委办局的考核权重占30%。入驻行政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实行双重管理,日常考核由中心负责。
行政服务中心的各窗口成为各委办局工作状态的“一面镜子”,接受行政服务中心考核的同时,还要接受企业监督,谁都不甘落后。“一次告知、5天明了”的高效服务,让企业抱怨少了,“点赞”多了。而企业的评价,一方面,是对行政服务中心的激励;另一方面,是为了督促其不断改进工作。
改革效应继续延伸,让“最后一公里”更畅通
行政服务中心改变政府部门工作面貌的背后,是上海市宝山区推行的梳理行政审批事项、理顺权责关系的行政审批改革,目标是让权力运行更透明,让政务服务更高效,让“最后一公里”更畅通。通过“两集中、两到位”,即一个行政机关的审批事项向一个行政审批科室集中,行政审批科室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确保进驻中心人员到位、审批事项授权到位,做到了要审批就到行政服务中心,杜绝行政审批的“小金库”。
在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带动下,行政审批改革得到扎实推进。为配合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宝山区有关职能部门动真格,出实招,突破体制、机制的“束缚”,进行内部改革。
入驻行政服务中心各委办局的审批科不仅成为政府部门面向企业的窗口,也成为各委办局提高业务水平的标杆。直接面向公众和企业的政府部门需要加强职业化、专业化管理,科学的管理必须以完善的规范为依据。
行政服务中心制定的《宝山区行政服务中心内部管理考核办法》《宝山区行政服务中心服务规范》等内部管理制度,从行为规范、内部管理、信息化管理、监督考核等方面,规范了窗口服务。
各委办局对接行政服务中心的考核内容,在单位内部进行相应的考试,作为提升干部业务能力的重要抓手。
“一门受理”不搞“形式大厅”,理顺权责审批提速
上海市宝山区行政服务中心成立于2014年8月,运行一年来,注册1.84万户新增企业,同比增长32.6%,新增企业注册资金1190.62亿元,同比增长82.4%。
上海飞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鹏文说:“行政服务中心成立后,结束了过去存在的‘往返跑’现象,不仅缩短了单项审批的时间,连整个审批流程都优化了,节省的时间对于企业而言就是效益。”
“中心之所以能够切实发挥作用,是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就下定决心,不搞‘盆景园’,要真正在中心实现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和优化。”上海市宝山区行政服务中心主任陈百勤说,“目前,中心进驻部门有30个,审批事项达470多项,做到了‘应进必进’,企业需办理的各项事务都能够在中心办结。”
陈百勤口中的“盆景园”是指各委办局虽同在中心办公,但部门之间藩篱没有打破,各自一摊,行政服务中心成为“形式大厅”。为切实提高审批效率,宝山区探索将审批模式由“四级审批”调整为“二级审批”,提高直接办结率。
审批制度的改革与落实压缩了行政审批的时间。行政服务中心对已进入审批手续办理的项目进行跟踪,要求各窗口严格落实“在法定期限上压缩2/3”的承诺时限要求,并做好与上、下审批环节相关窗口的衔接和协调。
一张“红榜”形成激励机制,杜绝“你推我拖”实现“你追我赶”
记者在行政服务中心采访发现,市场、税务、环保、绿化、规土等部门的审批科从收件回复、服务承诺,到办公桌面布置等均需符合行政服务中心的统一管理要求,严格程度堪称“半军事化”。
有企业反映,过去到有的委办局办事,不知跑了多少冤枉路。“现在各部门与过去相比,不但提高了审批效率,相互之间还比学赶帮、创先争优。”徐鹏文说。
同样的工作内容,为什么到了行政服务中心,效率就能提升呢?一张“红榜”解答了记者的问题。
按照《宝山区行政服务中心管理考核办法》要求,行政服务中心在全体入驻窗口和工作人员中开展“示范窗口”“服务明星”的评比,评比依据就是各窗口的办结效率、服务态度等各项具体指标。而宝山区的考核“指挥棒”向行政服务中心倾斜,行政服务中心对委办局的考核权重占30%。入驻行政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实行双重管理,日常考核由中心负责。
行政服务中心的各窗口成为各委办局工作状态的“一面镜子”,接受行政服务中心考核的同时,还要接受企业监督,谁都不甘落后。“一次告知、5天明了”的高效服务,让企业抱怨少了,“点赞”多了。而企业的评价,一方面,是对行政服务中心的激励;另一方面,是为了督促其不断改进工作。
改革效应继续延伸,让“最后一公里”更畅通
行政服务中心改变政府部门工作面貌的背后,是上海市宝山区推行的梳理行政审批事项、理顺权责关系的行政审批改革,目标是让权力运行更透明,让政务服务更高效,让“最后一公里”更畅通。通过“两集中、两到位”,即一个行政机关的审批事项向一个行政审批科室集中,行政审批科室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确保进驻中心人员到位、审批事项授权到位,做到了要审批就到行政服务中心,杜绝行政审批的“小金库”。
在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带动下,行政审批改革得到扎实推进。为配合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宝山区有关职能部门动真格,出实招,突破体制、机制的“束缚”,进行内部改革。
入驻行政服务中心各委办局的审批科不仅成为政府部门面向企业的窗口,也成为各委办局提高业务水平的标杆。直接面向公众和企业的政府部门需要加强职业化、专业化管理,科学的管理必须以完善的规范为依据。
行政服务中心制定的《宝山区行政服务中心内部管理考核办法》《宝山区行政服务中心服务规范》等内部管理制度,从行为规范、内部管理、信息化管理、监督考核等方面,规范了窗口服务。
各委办局对接行政服务中心的考核内容,在单位内部进行相应的考试,作为提升干部业务能力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