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学科的性质清楚地显示出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听说读写,综合提高,语文教学的内容又为素质教育的推进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师要勇于肩负起素质教育的重任,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立即行动起来,抓住当前“减负”的机遇,转变语文教学观念,以新的教育理论、教育观念取代旧思想、旧观念,产生现代化的新思想、新理论、新观念,积极投身于语文教学改革之中,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扎实的基础。结合教学经验,从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并重、优化教法与指导学法并重、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读写训练与听说训练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指导并重做好学生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素质教育;能力;知识;学法
一、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并重
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还要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两手一起抓。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很好的课文,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课文做好学生的知识教育,同时可以相机进行诸如“五爱”“价值观”“团队与合作”等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如,在教学《爱之链》时,可以渗透倾注爱心、无私付出的奉献精神;在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中可以渗透锲而不舍、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在教学《小草与大树》时,可以引导学生感悟逆境中顽强拼搏的可贵……使学生在学到语文知识的同时,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的熏陶。
二、优化教法与指导学法并重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说:“在教学过程中,若不抓住本质的、主要的环节,就不可能找到最优方案,因为我们往往需要从许多可能的特征中区分出主导特征,找出某些学生学习落后的主要原因。在组织教学方面产生缺点的原因,明确教材内容中主要的、本质的东西,提出占主要地位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以便找到相对较优的方案。”他的最优化教学论告诉我们,在教学中要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目的。但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重视优化教法还不够,还应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我国古代就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思想。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给学生发现真理的方法。”他们的话都告诉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更要注重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而教法的优化就包括学法的指导,教师教的过程就是学生学的过程,我们在设计教学时应重点设计学生学的方法。例如,阅读一篇课文的过程,先怎样?后怎样?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展开,最后达到何种程度?我要求学生对于这个过程的操作步骤认知得明明白白,有一个自我意识。这样教学才可促进学生对自己的智力活动的自我探索、反省和体验能力的发展,使学生不但体会到应该怎样学习,而且能养成边学习、边思考的良好习惯。
三、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
作为教师而言,他重在教给学生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要做到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结合。比如,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要与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应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用法……这样,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能使自己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四、读写训练与听说训练结合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语文教学应包括听话、说话、阅读、写作四项。”因此,我们在教学时,既要注重读写训练,又要注重听说的训练。读写方面的训练,我们平时做得很多,笔者不再赘述。听的方面可以通过放录音、范读等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文字的内容、情感等。说的方面,感染学生,可以安排学生讲故事、复述课文、情境表演、口语交际等,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在训练时还要明确要求,如,学生在讲述一件事情时,必须说明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可以穿插自己的感想、评论等。其实,听说与读写是相辅相成的,他们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只有做到听说与读写并重,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五、课堂教学与课外指导并重
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是主阵地、主战场,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就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重视课堂教学,使学生每节课都有所得。同时,还要重视课外辅导,因为课外学习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使学生“得益于课内”并“发展于课外”。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有步骤、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学习,开展有益于听、说、读、写诸方面能力的课外活动。如,在学习说明文时,引导学生开展搜集植物标本竞赛、趣谈小动物、制作工艺品比赛活动等,并要求学生将说的、做的都写下来。在学习议论文时,指导学生分类摘抄名人名言、典型事例等,以促进学生观察、识记、理解、表达等能力的提高。在课文阅读教学时,指导学生课外扩大阅读面。如,在教学《轮椅上的霍金》时,让学生借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教学《草原》时,建议学生阅读《骆驼祥子》等,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或对作者的了解。另外,要督促、指导学生经常练笔,如写日记、写心得体会等,这些都是对提高学生素质大有裨益的。
另外,课外活动可以引向课内,丰富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与实践加强联系,使训练更切实,更有针对性。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积极能动地获得了能力,知行协调,听说读写有机结合,学生的审美需求及各种兴趣爱好得到了满足,情感得到了表达和交流,培养了能力,增长了才干,极大地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与缺憾。
法国作家都德说过:“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的时候,只要它好好地保护它的语言,就好比掌握了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看来语文不仅是一种工具、一种基础,更是一个中国人的起码素质。毋庸置疑,语文教师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袁银初.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07.
[2]熊生贵.理想的语文课.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06.
编辑 薄跃华
关键词:素质教育;能力;知识;学法
一、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并重
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还要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两手一起抓。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很好的课文,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课文做好学生的知识教育,同时可以相机进行诸如“五爱”“价值观”“团队与合作”等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如,在教学《爱之链》时,可以渗透倾注爱心、无私付出的奉献精神;在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中可以渗透锲而不舍、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在教学《小草与大树》时,可以引导学生感悟逆境中顽强拼搏的可贵……使学生在学到语文知识的同时,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的熏陶。
二、优化教法与指导学法并重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说:“在教学过程中,若不抓住本质的、主要的环节,就不可能找到最优方案,因为我们往往需要从许多可能的特征中区分出主导特征,找出某些学生学习落后的主要原因。在组织教学方面产生缺点的原因,明确教材内容中主要的、本质的东西,提出占主要地位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以便找到相对较优的方案。”他的最优化教学论告诉我们,在教学中要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目的。但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重视优化教法还不够,还应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我国古代就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思想。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给学生发现真理的方法。”他们的话都告诉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更要注重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而教法的优化就包括学法的指导,教师教的过程就是学生学的过程,我们在设计教学时应重点设计学生学的方法。例如,阅读一篇课文的过程,先怎样?后怎样?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展开,最后达到何种程度?我要求学生对于这个过程的操作步骤认知得明明白白,有一个自我意识。这样教学才可促进学生对自己的智力活动的自我探索、反省和体验能力的发展,使学生不但体会到应该怎样学习,而且能养成边学习、边思考的良好习惯。
三、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
作为教师而言,他重在教给学生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要做到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结合。比如,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要与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应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用法……这样,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能使自己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四、读写训练与听说训练结合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语文教学应包括听话、说话、阅读、写作四项。”因此,我们在教学时,既要注重读写训练,又要注重听说的训练。读写方面的训练,我们平时做得很多,笔者不再赘述。听的方面可以通过放录音、范读等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文字的内容、情感等。说的方面,感染学生,可以安排学生讲故事、复述课文、情境表演、口语交际等,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在训练时还要明确要求,如,学生在讲述一件事情时,必须说明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可以穿插自己的感想、评论等。其实,听说与读写是相辅相成的,他们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只有做到听说与读写并重,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五、课堂教学与课外指导并重
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是主阵地、主战场,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就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重视课堂教学,使学生每节课都有所得。同时,还要重视课外辅导,因为课外学习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使学生“得益于课内”并“发展于课外”。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有步骤、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学习,开展有益于听、说、读、写诸方面能力的课外活动。如,在学习说明文时,引导学生开展搜集植物标本竞赛、趣谈小动物、制作工艺品比赛活动等,并要求学生将说的、做的都写下来。在学习议论文时,指导学生分类摘抄名人名言、典型事例等,以促进学生观察、识记、理解、表达等能力的提高。在课文阅读教学时,指导学生课外扩大阅读面。如,在教学《轮椅上的霍金》时,让学生借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教学《草原》时,建议学生阅读《骆驼祥子》等,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或对作者的了解。另外,要督促、指导学生经常练笔,如写日记、写心得体会等,这些都是对提高学生素质大有裨益的。
另外,课外活动可以引向课内,丰富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与实践加强联系,使训练更切实,更有针对性。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积极能动地获得了能力,知行协调,听说读写有机结合,学生的审美需求及各种兴趣爱好得到了满足,情感得到了表达和交流,培养了能力,增长了才干,极大地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与缺憾。
法国作家都德说过:“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的时候,只要它好好地保护它的语言,就好比掌握了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看来语文不仅是一种工具、一种基础,更是一个中国人的起码素质。毋庸置疑,语文教师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袁银初.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07.
[2]熊生贵.理想的语文课.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06.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