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的语文课,充斥着太多的浮躁与焦急。课堂上,总有一些声音,听起来昂扬澎湃,其实虚伪与矫情。例如,教授《荷塘月色》时,很多教者都会从“反革命政变”的背景中,挖掘出作者“不宁静”的原因:对大革命失败的惶恐不安。实际上,这样的解读与分析,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似乎所有的大革命失败以后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按照如此套数解读与阐释。那么,文学中的个性如何表现?作家的内心如何彰示呢?显然,在诸多“共语”的喧哗中,语文的个性,正在逐步“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