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与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国际、经济、文化交流活动频繁,对我国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21世纪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把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从5C原则入手,从5C原则背景下探讨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模式,旨在提升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5C原则;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作者简介】魏洁(1979-),女,漢族,河南郸城人,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英语教学法,对外汉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南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资助项目,项目名称:5C 原则下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之研究,项目编号:WYJY-2017-02。
随着全球化影响的与日俱增,跨文化交际变得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十分必要。随着科技与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当代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但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中国学生从小学开始,一直到大学的英语教育耗费了大量学生的时间在学习英语,并通过各种等级考试,其结果却是并不能与外国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处理交际问题的能力很弱。因此,探讨5C原则下的大学英语教育,并站在跨文化的角度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交流能力,是一项必要且迫切的教学任务。
1.5C原则。1999年美国颁布了全国通行的外语课程学习标准:《外语学习标准:为21世纪做准备》,即美国外语教学中的5C原则。5C原则是由5个以字母C开头的单词组成:Communication,Cultures,Connections,Comparisons,Communities,即:语言沟通交际能力,文化理解体验能力,触类旁通能力,语言文化比较能力,社区学习能力;这5项原则相辅相成,要求学生即要掌握扎实的语言词汇,也要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
Communication——交际和沟通能力。5C原则的核心。要求学习者通过参与对话的方式,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并能与听众在各种话题形成良好的互动,同时顺畅的运用书面语和口语表达情感,交流思想。
Cultures——文化理解体验能力。要求学习者能够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理解语言的表现形式与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
Connections——触类旁通能力。培养学习者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要与其他学科相联系,获取相关的信息知识,最终明白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
Comparisons——语言文化比较能力。培养学习者对所学语言和文化本质的洞察力。通过比较外语与母语表达方式之间的差异,了解不同文化的内涵与概念。
Communities——社区学习能力。培养学习者通过外语表达参与到外语文化的社团活动中,从而提高其交际能力。
2.跨文化交际能力。萨丕尔曾指出:“我们对社会问题和社会过程的一切想法在很大程度上由语言决定。”不同的国家与民族有着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习俗,而语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形式与人们的思维模式,学习不同的语言一定要学习了解他们的文化背景,才能更准确的进行表达与交流。英语语言起源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文化,因此了解英美文化,对大学生正确理解使用英语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增强交际本领大有裨益。
1.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的必要性。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语教学一直强调对语言系统的教学,包括对语音、语法及词汇的教学,忽视了文化的导入,致使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及思维方式的不能正确理解,从而导致在书写特别是口语表达方面的错误运用。不能在合适的环境与氛围中,得体随意的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也是中国外语教育模式的困境之一。
因此,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的大学英语教育模式已无法达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目标。传统孤立的仅培养语言技能教学需要转变为以交际能力为基础的教学,同时外语教学评估的标准也应由孤立的分数测试转变为具体的交际能力测试,这样才能适合全球一体化的社会经济发展。
2.5C原则下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影响。
(1)交际与沟通能力。“交际和沟通”作为5C原则的核心,强调学习者能借助语言在人际间成功地进行交流和沟通。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中,要求大学英语教师要确定以交际为主,以口语表达为辅的主要教学目标,积极引导大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表达与交流,可以设置不同的情景及案例,邀请留学生参与其中,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
在选择教学教材时,应围绕不同的学习主题,从各个途径选择有趣且生动的交流对话,可以采取国家编制的教学教材与补充资料相结合的方式,从众多教材和多媒体网络资源中选择,重新编排课堂的教学材料,尽量使用真实语言材料,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与活泼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资料的选择最好能包含语言知识的传授,又能展现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通过不断地积累与学习,既能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进而锻炼学生处理文化差异的策略与技巧,从而让学生卸下交流和沟通的心里障碍,增加其表达的欲望。
(2)文化教学的重要性。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方向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层面,即是对语言文化的背景了解与理解。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把文化教学恰当的融合到语言教学中。这一点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比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传道授业解惑。此外,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一方面可以调动教师授课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由原来的枯燥、单调、乏味向生动、丰富、多元化转变。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要利用大数据时代多媒体网络环境,学习了解英美影视节目、BBC广播节目、旅游餐饮、科技创新文化等可以真实反映外国文化各个方面的原汁原味的素材,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真实的文化环境,最大限度的了解外国的文化习俗、社会习惯等各方面的文化背景,提高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 “文化理解体验能力”、“语言文化比较能力”和“社区学习能力”这三个原则的目的都是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通过对文化背景的了解、比较和分析,使学生在进行交流时,可以正确使用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语言文化。一方面可以避免学生因“文化休克”对跨文化交际形成恐惧心理,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点,在日积月累的文化理解体验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教学课程内容的多元化。5C原则要求学习者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要与其他学科相联系,与其他学科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同时跨文化交际涉及范围广泛,从生活日常到工作上的专业交流,所以大学英语的教育虽然被专门划分为一个学科,但语言的学习是不能孤立存在的,要与其他学科相互关联。全球化的现状使得各国之间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借鉴学习各国的先进文化知识和科技技术,都需要阅读大量外语文献与资料,因此把大学英语的教学与其他学科相贯连,与其他学科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把英语语言转化为了解学习其他学科的语言工具,不仅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更能够使得语言的学习更具实效性。
大学英语的课程内容,应注重其综合性和多元化。语言系统、文化内容、其他学科内容、交际策略等各方面课程内容,都应纳入到大学英语的教学课程中,充实教学内容,将大学英语教学呈现出一个多视角下的文化展示平台。所以在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时,大学英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各自的教学目标,与其他学科紧密结合,不仅能拓展学生的视野,还能为其他学科与领域的学习提供有力的帮助,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5C原则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模式,要以文化教学为切入点,以听说读写服务于沟通交流为目的,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沟通交际能力。通过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丰富的教学素材、创新的教学测评机制,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积极性。由单纯的传统语言教学向现代综合性教学转变,改变学生的单一知识结构,提高大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形成开放、包容、吸收的跨文化心态,进而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达到实现个人价值的目标。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大学英语教育中探索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也存在很多不足,需要在以后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本文通过对5C原则的研究,旨在进一步研究如何将文化教学更好地融入到大学英语语言教学过程中,如何创建有效的贴近外国文化环境的交流场所,充分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积极性。5C原则指导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可以使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相长,相得益彰,真正实现外语通识教育。
参考文献:
[1]陈泽蓉.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缺失与培养研究[J].才智,2018 (03).
[2]马炳军.高校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S1).
[3]代晶.跨文化思维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J].商,2014(05).
[4]董霞.茶文化思维下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J].福建茶叶, 2017(12).
[5]付純,肖利蓉.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及策略[J].华夏教师,2017(08).
[6]周亚华.文化教学:大学英语教学的必然之路[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
【关键词】5C原则;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作者简介】魏洁(1979-),女,漢族,河南郸城人,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英语教学法,对外汉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南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资助项目,项目名称:5C 原则下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之研究,项目编号:WYJY-2017-02。
一、绪论
随着全球化影响的与日俱增,跨文化交际变得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十分必要。随着科技与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当代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但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中国学生从小学开始,一直到大学的英语教育耗费了大量学生的时间在学习英语,并通过各种等级考试,其结果却是并不能与外国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处理交际问题的能力很弱。因此,探讨5C原则下的大学英语教育,并站在跨文化的角度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交流能力,是一项必要且迫切的教学任务。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相关理论基础
1.5C原则。1999年美国颁布了全国通行的外语课程学习标准:《外语学习标准:为21世纪做准备》,即美国外语教学中的5C原则。5C原则是由5个以字母C开头的单词组成:Communication,Cultures,Connections,Comparisons,Communities,即:语言沟通交际能力,文化理解体验能力,触类旁通能力,语言文化比较能力,社区学习能力;这5项原则相辅相成,要求学生即要掌握扎实的语言词汇,也要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
Communication——交际和沟通能力。5C原则的核心。要求学习者通过参与对话的方式,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并能与听众在各种话题形成良好的互动,同时顺畅的运用书面语和口语表达情感,交流思想。
Cultures——文化理解体验能力。要求学习者能够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理解语言的表现形式与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
Connections——触类旁通能力。培养学习者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要与其他学科相联系,获取相关的信息知识,最终明白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
Comparisons——语言文化比较能力。培养学习者对所学语言和文化本质的洞察力。通过比较外语与母语表达方式之间的差异,了解不同文化的内涵与概念。
Communities——社区学习能力。培养学习者通过外语表达参与到外语文化的社团活动中,从而提高其交际能力。
2.跨文化交际能力。萨丕尔曾指出:“我们对社会问题和社会过程的一切想法在很大程度上由语言决定。”不同的国家与民族有着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习俗,而语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形式与人们的思维模式,学习不同的语言一定要学习了解他们的文化背景,才能更准确的进行表达与交流。英语语言起源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文化,因此了解英美文化,对大学生正确理解使用英语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增强交际本领大有裨益。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
1.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的必要性。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语教学一直强调对语言系统的教学,包括对语音、语法及词汇的教学,忽视了文化的导入,致使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及思维方式的不能正确理解,从而导致在书写特别是口语表达方面的错误运用。不能在合适的环境与氛围中,得体随意的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也是中国外语教育模式的困境之一。
因此,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的大学英语教育模式已无法达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目标。传统孤立的仅培养语言技能教学需要转变为以交际能力为基础的教学,同时外语教学评估的标准也应由孤立的分数测试转变为具体的交际能力测试,这样才能适合全球一体化的社会经济发展。
2.5C原则下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影响。
(1)交际与沟通能力。“交际和沟通”作为5C原则的核心,强调学习者能借助语言在人际间成功地进行交流和沟通。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中,要求大学英语教师要确定以交际为主,以口语表达为辅的主要教学目标,积极引导大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表达与交流,可以设置不同的情景及案例,邀请留学生参与其中,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
在选择教学教材时,应围绕不同的学习主题,从各个途径选择有趣且生动的交流对话,可以采取国家编制的教学教材与补充资料相结合的方式,从众多教材和多媒体网络资源中选择,重新编排课堂的教学材料,尽量使用真实语言材料,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与活泼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资料的选择最好能包含语言知识的传授,又能展现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通过不断地积累与学习,既能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进而锻炼学生处理文化差异的策略与技巧,从而让学生卸下交流和沟通的心里障碍,增加其表达的欲望。
(2)文化教学的重要性。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方向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层面,即是对语言文化的背景了解与理解。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把文化教学恰当的融合到语言教学中。这一点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比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传道授业解惑。此外,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一方面可以调动教师授课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由原来的枯燥、单调、乏味向生动、丰富、多元化转变。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要利用大数据时代多媒体网络环境,学习了解英美影视节目、BBC广播节目、旅游餐饮、科技创新文化等可以真实反映外国文化各个方面的原汁原味的素材,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真实的文化环境,最大限度的了解外国的文化习俗、社会习惯等各方面的文化背景,提高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 “文化理解体验能力”、“语言文化比较能力”和“社区学习能力”这三个原则的目的都是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通过对文化背景的了解、比较和分析,使学生在进行交流时,可以正确使用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语言文化。一方面可以避免学生因“文化休克”对跨文化交际形成恐惧心理,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点,在日积月累的文化理解体验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教学课程内容的多元化。5C原则要求学习者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要与其他学科相联系,与其他学科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同时跨文化交际涉及范围广泛,从生活日常到工作上的专业交流,所以大学英语的教育虽然被专门划分为一个学科,但语言的学习是不能孤立存在的,要与其他学科相互关联。全球化的现状使得各国之间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借鉴学习各国的先进文化知识和科技技术,都需要阅读大量外语文献与资料,因此把大学英语的教学与其他学科相贯连,与其他学科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把英语语言转化为了解学习其他学科的语言工具,不仅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更能够使得语言的学习更具实效性。
大学英语的课程内容,应注重其综合性和多元化。语言系统、文化内容、其他学科内容、交际策略等各方面课程内容,都应纳入到大学英语的教学课程中,充实教学内容,将大学英语教学呈现出一个多视角下的文化展示平台。所以在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时,大学英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各自的教学目标,与其他学科紧密结合,不仅能拓展学生的视野,还能为其他学科与领域的学习提供有力的帮助,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四、结论与展望
5C原则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模式,要以文化教学为切入点,以听说读写服务于沟通交流为目的,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沟通交际能力。通过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丰富的教学素材、创新的教学测评机制,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积极性。由单纯的传统语言教学向现代综合性教学转变,改变学生的单一知识结构,提高大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形成开放、包容、吸收的跨文化心态,进而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达到实现个人价值的目标。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大学英语教育中探索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也存在很多不足,需要在以后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本文通过对5C原则的研究,旨在进一步研究如何将文化教学更好地融入到大学英语语言教学过程中,如何创建有效的贴近外国文化环境的交流场所,充分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积极性。5C原则指导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可以使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相长,相得益彰,真正实现外语通识教育。
参考文献:
[1]陈泽蓉.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缺失与培养研究[J].才智,2018 (03).
[2]马炳军.高校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S1).
[3]代晶.跨文化思维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J].商,2014(05).
[4]董霞.茶文化思维下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J].福建茶叶, 2017(12).
[5]付純,肖利蓉.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及策略[J].华夏教师,2017(08).
[6]周亚华.文化教学:大学英语教学的必然之路[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