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已去书长在

来源 :粤海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宗强(1932—2020年),广东省揭阳市人。南开大学教授,文学批评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文学遗产》编委,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著有《李杜论略》《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唐诗小史》《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道家道教古文论谈片》《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唐诗小史》《明代后期士人心态研究》《明代文学思想史》《隋唐五代文学史》等学术专著以及散文集《晚学集》等,主编《古代文学理论研究概述》,承担国家教委博士学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史》,主持国家“九五”重点项目《中国古代士人心态研究》,其《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获全国高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问:您是从哪里得知罗宗强老先生去世的消息的,对于老先生的离世您内心有何感受?
  我是从目前退休居住广州的南开大学教授张洪光处得知的。张洪光当年是赣南师范学院的教务处处长,而罗宗强和我曾先后在这所如今升格为师范大学的学院中文系任教,因为有这层关系,张洪光教授刚得知罗先生去世的消息,当天即通知了我。
  尽管罗先生已经将满90岁了,应属得享天年,但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我的心情仍难以平静。
  问:您跟罗老先生是如何相识的,最后一次见面是什么时候,在相处过程中罗老先生给您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20个世纪80年代初期,我刚毕业分配到赣南师范学院任教,就听说了罗先生曾经在本校留下踪迹。那时候罗先生已经在全国学术界崭露头角,但是学校当时与他的联系似乎还不很紧密。而因为时代原因,在赣南的那段岁月于罗宗强并不一定充满愉悦。但是我却为自己跟罗先生有这样一重缘分而高兴。
  正式跟罗先生交往是在我到广州之后,缘于我主编的思想文化期刊《粤海风》。虽然记不得第一次的联系情景了,但是我跟罗先生书信交往许久,确实得到过他许多教诲和鼓励,也曾得到他给《粤海风》写的文章。他的文章有丰富内涵,发表后得到广泛关注。除此之外,我还好几次得到他题赠的著作。比如《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比如“当代名家学术思想文库”的《罗宗强卷》,还有40余万字的《明代后期士人心态研究》等。我也曾赠拙著请他雅正。我特别看重和推崇他关于士人心态的研究,觉得这个选题于中国文化以及中国的知识分子特别有意义。
  但是面见罗先生只有一次,那是我去天津出差,特地到南开大学他的家中拜见。虽然初次见面,却因为神交已久,且书信来往经年,已算得上是虽未谋面却相互有一定了解的朋友了。加上罗先生虽然是前辈,却低调而冲淡。以他的温文尔雅及平易近人的风格令人如沐春风,给了我很深印象。
  罗先生的挚友、中山大学著名教授黄天骥这样评价:“罗宗强并不是一个善于言辞之人,甚至是有点木讷跟书呆子气,但一聊起学术就滔滔不绝。”他的不善言辞,应该与他是广东人有一些关系?广东人的文化精神主流就是敏于行而讷于言。
  问:在2014年您做过罗老先生的专访,在您眼中,罗老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比如从为人到治学。
  我写罗先生的那篇文章《静看浮云杂水声》,发表在《粤海风》2014年第六期。虽说被归为“专访”,其实跟记者那种带着目的的访谈是不一样的。我是去探望、拜访,那些文字是拜访之后的有感而发,属于副产品。因为没有预设目标,也就没有框架,没有提纲,整个过程只是漫谈,谈得真诚、随意,不掺杂任何言不由衷的虚饰性套话。
  那是一个沉沉春夜,我和罗先生在他家的客厅里一起谈诗书画,谈赣南的山水和风土人情,谈生活遭遇和无奈,谈命运的有情与社会的无情,当然也谈他的学术追求。在说到自己学术道路的曲折时,他坦然而没有怨艾。
  他的夫人一直在座,除了添加茶水之外,有时也插一两句话。关于他的夫人,我亦宛如旧相识。因为她同罗先生一样和善、易于亲近,而且之前就知道她与罗先生生命历程有关的一些事情,也看过她的书画作品。
  罗先生有老一辈学人的风范,追求理想的路上历尽艰辛却矢志不渝。尽管生活屡受挫折,但是心里的学术火把却一直熊熊燃烧。他的学术奠基之作《李杜论略》在1980年出版发行,那是罗宗强献给时代的新声。我们都知道,“文化大革命”期间,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风行一时,基本上框定了整个学界对李杜的评价。罗宗强先生的著作摆脱政治理念的束缚,还学术本来面目,在展示学术眼光和勇气的同时,也展示了他的深厚学术功底。曾任中华书局总编辑的著名学者傅璇琮对该书的评价是:“以其准确的理论把握和细腻的审美体认,挺立于当时的古典文学界。”
  我认为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罗先生的这部著作能在百废待兴、乍暖还寒之际,冒霜先开,充分证明了罗宗强先生的心一直在为学术搏动。他不停地积累、等待,只要松开束缚,他就能够迅疾亮出自己的风采。老一辈学人为历史、为社会建功立业的不尽渴望和不懈追求,值得我们由衷地敬佩。
  不过,尽管学问已经取得辉煌成就,著作被学术界充分认可,罗宗强还是不免哀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哀叹因为时代的耽误而未能及早开始自己的学术生涯。他晚年的诗文常常流露出这种无可奈何的苍凉心绪。这当然并不只是个人的悲剧,但是对于渴求价值认定的文化人来说,他决不愿以此作为荒废的遁词,决不会甘心于无所作为的宿命。历史或将给予这一代人以补偿,但是有限的补偿只属于少数坚持等待的人。而这种坚持等待,需要登高望远,需要负重前行,印满岁月的叹息,并非大多数人所能做到。
  1990年,罗先生在《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一书的后记里,一方面说:“我真庆幸,我能够赶上这十年改革开放的好时光,能有机会从事一点研究工作。”另一方面,他又在这篇后记结束时说:“我不知道是否还会有安宁的可以从事研究的又一个十年,人生毕竟是很难预料的。”既感慨过去,也担忧未来。作为过来人,那种对学术环境的惕厉之心跃然纸上,让人唏嘘不已。
  问:您如何评价罗老先生的学术研究,在您看来,他的学术研究有着怎样的地位和成就?
  关于罗宗强先生的学术成就和影响,已经有很多评述,在黄天骥教授看来,“罗宗强先生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领域里成绩最大”。这个“最”字,可不是能够随意加之的。有黄先生的评判在上,我作为并非治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的后辈,显然也就轮不着多说什么了。不过有一点我非常看重的是,罗先生的著述弥漫着诗情。我总认为从事文学评论或研究文学史应当有充满诗意的文风,应当洋溢着与文学相契合、相匹配的神采。如今有些学术文章或者佶屈聱牙,或名词轰炸,当然其中有的不免有掩饰某种不足之嫌。而罗宗强先生的论著虽立意高远,语言却明白晓畅,引人入胜。比如关于士人心态的解析,涉及士人所处历史时期的政治、社会、哲学、审美、文学,等等,但是他将一切娓娓道来,剖析在情在理,
  而且叙述引人入胜,让读者带着阅读快感,在历史发展的大脉络中感知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心理。
  我所谓的“斯人已去书长在”,是说罗宗强先生虽然远去,但是岁月的风尘难掩他著作的光辉。2018年出版的《罗宗强文集》10卷本,將继续证明着他的著作还“在”。我们每年出版那么多书,其中许多甚至还没有印行就已经注定被社会遗忘,难逃被历史迅疾淘汰的命运。而罗宗强著作的“在”,并不仅指物理意义的“在”。他的“书长在”是精神层面的存在,是文化积累层面的存在。
  说到如何评价罗先生的研究,我想到一件事。有一个我与罗先生曾先后教过的学生,从美国给我发来微信说:“我把您的文章转发到南开大学同学群里。很多人对罗先生在赣南的这段经历不太了解,徐老师的描述弥补了这段空白。”她这里说的我的文章,就是那篇发表在《粤海风》而被人视为专访的《静看浮云杂水声》。文章里谈及罗宗强先生在赣南的二三事,显然不为大多数人所知。
  确实,社会关注的总是一个人成功的光环,对于他走向成功的漫漫路,以及几度可能被中途阻绝的行程,未必在意。比如说,作为一个名牌大学的古典文学研究生,怎么会到偏僻山区的乡村小学去教汉语拼音?又比如说,罗宗强返回学术岗位的道路为何如此曲折迂回?这在罗宗强是一种与宿命抗争的人生坚持,于社会而言则是值得反思的文化现象。个人的成功除了他为社会贡献的成果之外,其实还有不少发人深省的地方。
  (作者单位:广东省文艺研究所)
其他文献
摘要:传统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9年8月,新华村金属工艺已从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小炉匠”挑着担子走村串寨“讨生活”,发展到全村72.7%的家庭,共972户、2928人从事金属工艺生产经营的规模[1]。分析新华村金属工艺振兴乡村经济的历程发现,传统工艺的韧性与活力、“非遗”资源的开发和产业化,以及在交流互鉴中的创新,这三股力量共同铸就了新华村金属工艺的创新性发展。而农业文明的底
期刊
我们都是现实主义者,而又都不是。  ——阿尔贝·加缪  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开放、活力、创新和国际化是大湾区的关键词。  社会公共空间、现实景观和个人生活形态给每一个时代的诗人都提供了常写常新的话题。那么与此相对应,《大湾区文学读本·诗歌卷》所收入的一百余位当下诗人在诗歌世界所呈现的大湾区是什么样的情形
期刊
女性的性别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备受歧视和逼迫,于是在各种社会中才不断涌现出女权运动。而性别下的女性艺术,更是在相同的环境中,无法得到与男性同等的疆域,她们一直被边缘化。而另一方面,封建社会里,琴棋书画,却是大家闺秀之功课,女子善丹青,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纵观历史,书写丹青史的名字,绝大多数却为男性。  这双重标准是断裂的层面,并非对等的层面,让生出的藤蔓好些曲折攀延。殊不知,女性的性别,从来是艺术的易
期刊
摘要:2020年,由于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影视行业互联网转型的步伐加速。行业对影视人才的专业能力提出新要求。本文旨在回应下一代超高清技术语境对影视创作人才的要求,以培养“技术型创意人才”与“科研引领,多方融合”为核心理念,提出影视创作及理论类课程的教学设想、改革方案和实施举措,以期通过教育转型适应新时代对影视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教学改革 超高清技术 影视创作 人才培养 移动互联网  一、问
期刊
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开展,“人文资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在营造地方性“文化旅游”方面,成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在“遗产旅游”[1] 热的趋势下,“非遗”作为一种“人文资源”,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观光活动中,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验证了费孝通先生晚年“人文资源”思想观念的社会价值,以及方李莉教授在此基础上提出的“遗产资源论”理念。本文以“非遗小镇”为考察题材,来分析乡村振兴与“非遗”
期刊
摘要:以乡村文化复兴和价值传承为乡村振兴铸魂,旨在强调以新的文明理念重新激活乡村文化资源,使乡村文化在现代条件下获得新的显现载体和表现形态,在焕发活力中重新慰藉当代人的心灵,在乡民的日常践履中发挥价值导向作用。中华文化的特质在于农耕文化孕育的乡土文明,乡土文明在现代性视域中的再造,需要价值传承,需要文脉赓续。在价值祈向的意义上,文脉与国脉相连,有灵魂的乡村振兴一定行稳致远,一定会形成中华文化对人类
期刊
粤港澳大湾区的明确规划无疑验证了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四十多年前的一個判断:“我们已经由空间中事物的生产转向空间本身的生产”。[1] 作为“空间生产”的当代中国实例,大湾区还是一个进行时,充满着各种可能性。尽管在各种论述中,粤港澳大湾区经常会被论者与世界上其他几个著名的湾区如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和纽约湾区并举,但在我看来,它的潜能远超过某个经济贸易区域,对标的倒更应是美国、
期刊
摘要:作为移民作家,张惠雯显然比同龄人关注到更多西方光影下的东方故事,在窥探的空间中,她的小说往往呈现出一种复杂的主体空间,在茫然无绪的精神状况中呈现出逼仄的捆缚,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身份迷失得到了最具趋向性的书写和回环,在被勒索的情感牢笼中,女性不得不从沉默中自我奔逃,最终被规训成为失序的崩塌与否定。以张惠雯的几部短篇小说为例,试图探讨女性在家庭生活下特有的情感趋向和游离,展露觉醒之后女性的挣扎和
期刊
摘要:广府传统工艺美术之中,存在浓厚的民间信仰因素,并由此构成工艺美术的主体文化内涵,包括物质造型和精神意义两个方面,具体体现为“作品内涵”“技术内涵”和“产业内涵”。这种内涵构成,是以民间信仰与工艺美术之间的互生关系为基础的。研究其中的关系,可以为未来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提供参照,并为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广府 民间信仰 传统工艺美术 文化内涵  引 言  本文所谓“广
期刊
摘要: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的“无讼”思想,一直成为中国人调剂社会关系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新中国从城乡分割到城乡融合的伟大实践,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社会发展跨越。四川省大邑县开展的“无讼社区”建设,是对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探索,“无讼”回归既是中国社会快速现代化发展的写照,也是更高阶段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趋势。  关键词:城乡分割 无讼社区建设 城乡融合  1949年,新中国成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