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命观现状调查与生命教育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shangliu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深入了解大学生生命观现状,采用自编问卷对安徽某大学6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有一部分大学生不珍惜生命,曾经想过自杀,认为自杀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死亡可以结束所有的烦恼。高校需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加强大学生的生命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自杀;死亡态度;生命教育
  作者简介:陶金花(1977-),女,安徽当涂人,安徽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讲师。(安徽 芜湖 241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安徽师范大学招标项目)(项目编号:2011sk70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25-0164-02
  
  生命观是指人对生命存在、价值及意义的认识、理解和基本观点。生命教育是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规律,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通过开展一系列与生命保护和社会生存有关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向受教育者系统传授生存的知识和经验,有目的、有计划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生存能力和生存态度,树立科学的生存价值观,从而促进个性自由全面健康发展,提升生命质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过程。[1]生命教育是美国学者杰·唐纳·化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最初是以死亡教育的方式提出的。中国香港、台湾地区是生命教育发展相对较早的地区,特别是台湾地区,生命教育已基本成熟,而中国大陆地区从20世纪80年代才才开始对“生命”问题进行研究,发展较为滞后。许多学者已经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尤其是大学生的生命教育逐渐成为教育界一个新的研究热点。通过梳理已有文献,我们发现以往研究偏重于某一侧面的理性思辨,缺少足够的对大学生进行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教育的实证研究。本研究从四个方面调查大学生对生命的态度、对自杀的态度、对死亡的态度、对生命教育的态度,以期为高校加强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一、研究方法
  本调查从安徽某大学五个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音乐学院)中随机抽取在校本科生60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生命观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87份,有效回收率为97.83%,其中男生214人,女生373人。所有调查数据输入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对生命的态度
  由表1可知,87.4%大学生都认为“生命只有一次,应该好好珍惜”,与孙勇等人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2]同时,仍有1.2%的大学生认为“生无可恋,不如死了干净”,这些大学生对生命存在的意义并不能够真正理解,对生命的本质不能很好地认识。
  2.大学生对自杀的态度
  由表1、表2可知有一半以上的大学生“从来没有想过自杀”,大部分大学生都认为“自杀是懦弱的表现,想逃避现实”、“自杀是对生命的不尊重”,但有11.6%大学生认为“自杀是一种最高形式的反抗”,大约10.0%的大学生都曾经有过自杀的想法。由此可见,虽然多数大学生都能珍惜自己的生命,但是仍有不小比例的大学生存在着漠视生命的现象,这与初智巍等[2]的调查结果一致。这反映出部分大学生内心脆弱,无视生命的神圣,缺乏对生命应有的责任心。
  3.大学生对死亡的态度
  由表4可知,75.9%的大学生对于死亡能够坦然接受,认为死亡“只是生命的一部分”,但仍有一部分大学生对于死亡持恐惧、害怕的态度,不到10.0%的大学生甚至还认为死亡“可以结束所有的烦恼”、“可以让灵魂得到解脱”。这与徐颖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3]他的调查结果显示:76.4%的学生认为人终有一死,所以要珍惜生命;8.7%的学生害怕死亡,不敢去想;4.2%的学生认为死是解决一切痛苦的方法。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于死亡的理解不够全面,有少部分大学生将死亡作为解决烦恼的一种应对方式,这是十分消极和令人担忧的。由于升学的压力,学校及家庭教育对生命教育普遍淡化和忽略,使当代大学生对生命和死亡的观念理解较为简单和偏颇,缺乏深刻思考和领悟,对生命漠视,对死亡的态度极端,在遇到挫折或棘手问题时,容易采取极端的方式进行处理和解决,从而酿成严重后果。[4]
  4.大学生对生命教育的态度
  由表5可知,大部分大学生认为生命教育是很有意义的,而少部分大学生认为生命教育“令人恐惧”、“没必要搬上课堂”或者“没有实际意义”,这反映了部分大学生忽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由表6可知,对于生命教育的途径,大学生认为高校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措施,联合家庭、社会共同开展生命教育。
  三、建议与对策
  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能够唤起大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还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命观。最终使得个体接受和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从而适应社会生活,学会生存的观念和技巧,培育身心的全方位发展,发挥自我的最大潜能,实现人生价值,拥有完善的生命智慧。[5]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珍爱生命
  大学生处于社会转型期,常常受到人际关系紧张、学习压力、失恋、就业困难等因素影响,加上自我调节和社会适应能力差,容易出现抑郁情绪,导致自杀行为。因此,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通过组织开展珍爱生命的专题讲座、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健康宣传活动、个别咨询、团体辅导、朋辈心理辅导、心理热线等多种形式,帮助大学生克服心理困扰,疏散心灵的阴霾,体会生活的美好,感悟生命的意义。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应通过各种途径筛查有自杀风险的大学生,对他们及时进行危机干预,帮助他们纠正歪曲的想法,构建合理的信念,引导他们珍爱生命,鼓励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生命观。
  2.开设生命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高校应采取多种理论教育形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首先高校应开设专门的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并纳入大学生的必修课,弥补大学生对于生命认识的空缺,通过认识生命、尊重生命、体验生命、敬畏生命等方面加强学生对于生命的理解和认识,更深层次了解生命的内涵和意义,进而敬畏生命、珍惜生命。其次许多学科教学中都可以融入生命教育的有关内容。如《大学语文》中命途多舛而又矢志不渝的人物,让学生体会到在人生不如意时,怎样以坚强的意志应对困难和挫折,以对生命执着的眷恋和对社会的强烈关注支撑自己走出困境;体育课程中增加传统武术,培养学生逆境求生、抗击挫折的能力;历史专业课中历史人物的思想和壮举可以激发学生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和升华;地理专业课程中的天文知识促使学生将自身生命的渺小和浩瀚的宇宙相对比,从中感受生命的存在和意义;生物专业课程中生命生理知识的传授有助于学生了解生与死的过程,从而更好地善待生命。[6,7]
  3.开展生命实践教育,强化生命意义的理解
  生命教育不仅要以理论知识的形式传授,也要让大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活动加深对生命的理解,强化生命的意义。实践活动作为理论学习的一种积极强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启发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学生社团、协会等相关组织定期举办实践活动,强化大学生对于生命意义的理解。如通过模拟失火现场、模拟军事野战现场等,通过亲身体验,引导大学生认识到生命的脆弱,从而强化他们珍惜生命的意识;组织大学生参加爱心捐助、义务献血等活动,让他们在实际的助人过程中学会关爱与付出,体验和感悟生命的快乐;组织大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服务于社会,并在服务中感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组织大学生前往发展落后的贫困地区、西部地区支教,让他们亲身体验生活的艰辛与生命的顽强,从而更加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活,增强自己的历史使命感。
  3.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紧密配合,发挥教育合力作用
  生命教育除了系统的学校教育之外,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积极支持和参与。生命教育在家庭教育中是很重要的,却很少被提及,父母更多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很少与孩子探讨生命的意义,导致孩子不能正确认识生与死,更不懂得热爱和尊重生命。[8]家庭要为大学生营造和谐、民主、快乐的生活环境,生活中不断向孩子渗透认识生命、珍惜生命的知识和理念。社会作为大学生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心灵冲击很大,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压力,很多大学生迷失了自我,失去了生命的方向,社会各方面要大力开展生命教育,对大学生的生命观给予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要紧密配合,发挥教育合力作用,影响大学生对待生命的态度。
  
  参考文献:
  [1]王北生,赵云红.从焦虑视角探寻与解读生命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4,(2):16-19.
  [2]初智巍,黄红,孟霞.高校生命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2):22-24.
  [3]徐颖,刘明瑛,刘宪亮.大学生生命观调查分析[J].卫生软科学,2006,(5):476-483.
  [4]曲智坤.当代大学生正确生命观缺失的原因探析[J].绥化学院学报,2008,6(3):144-145.
  [5]王志华,李建伟.当代大学生生命观的探究[J].教育学报,2009,(4):89-93.
  [6]贺建芹,郑林娟,李以明.传统文化角度下的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探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1):90-91.
  [7]褚惠萍.从大学生自杀现象看高校的生命教育[J].江苏高教,2007,(1):148-150.
  [8]吴菁.当代大学生生命观调查与生命教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5):87-88.
  (责任编辑:刘辉)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摘要:以国家实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契机,各高等院校正在大力推广“卓越人才”的教育培养新模式。长沙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方向)在学习和借鉴国内外高校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将课程按通识教育基础课、大学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4个模块进行设置,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培养计划
期刊
摘要:介绍了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分析了团队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必要性,并总结了团队模式培养研究生的优点,分别从学生层面、导师层面、院校层面提出建设团队培养模式的各项具体措施,以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团队;研究生培养;创新能力;创新人才  作者简介:吴陈(1962-),男,湖北天门人,江苏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陈建学(1985-),男,山东滨州人,江苏科技
期刊
摘要:针对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之处,通过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建立了专业基础、综合设计和科技创新“三层次、四个结合”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新体系。  关键词:应用性;实验教学;工程实践  作者简介:余涛(1968-),女,湖南长沙人,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高级实验师;傅俊萍(1961-),女,湖南长沙人,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湖南长沙410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长沙
期刊
摘要:通过对台湾多所技职院校的学习和参访,重点从台湾技职院校的全人教育角度出发,调研全人教育理念的融渗、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改革等,提出了台湾技职院校的全人教育对我国大陆院校专业建设的借鉴,并以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为例说明全人教育对专业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全人教育;技职教育;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台湾  作者简介:张仁贡(1975-),男,浙江文成人,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机电系,副教授。(浙
期刊
摘要:通过在工程实践中典型的电力电子技术应用案例讲解,结合在电力电子技术课堂教学经验,分析了工程案例教学法在电力电子技术课堂教学中的显著作用,探讨了教学实施过程,提出了以案例助教学、以应用释原理、以问题析方法的教学实施过程,完善了课程的教学方法,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工程案例;教学法;课堂教学;实践能力  作者简介:李鹏飞(1958-),男,安徽太和人,重庆科技学院电气
期刊
摘要:基于新时期我国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对人才要求的提高,如何深化水利工程专业实训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适应行业发展的变化要求,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通过以水利职教集团为依托,紧密联系行业企业,稳定校外实习资源,改善校内实训条件,建立仿真实训,能够取得较好实训教学效果,更好地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关键词:水利工程;高职;实训教学  作者简介:余金凤(1966-),女,壮族,广西南宁人,
期刊
摘要:通过对3所高校的实证研究,探讨家庭文化资本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调查显示,家长受教育程度对子女进入何种层次高校的影响显著。父亲对儿子的影响比较显著,母亲对女儿的影响较为明显;农村学生受母亲教育程度的影响更为显著。文化资本所营造的家庭氛围影响着子女的素质培养,民主型家庭子女的学业成绩更为优异。家庭文化资本对子女的学科选择和就业状况也有较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资本;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教育
期刊
摘要:科学专业观是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在专业上的正确反映。它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个人命运和事业发展,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求职创业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大学生科学专业观的构建,必须协调和处理好专业与职业、专业与事业的关系。  关键词:大学生;科学专业观;专业;职业;事业  作者简介:邓怡舟(1968-),男,湖南永州人,湖南科技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历史
期刊
摘要:文章以广西各大高校的大学生为样本,从人格教育的视角对大学生入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提出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入党;成效;人格教育  作者简介:肖湘君(1972-),女,湖南邵阳人,桂林医学院药学院,副教授;王小洁(1988-),女,广西北流人,桂林医学院药学院本科生。(广西桂林541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工委“大学生
期刊
摘要:随着高职教育迅速发展,招生人数陡增,导致新生入校素质参差不齐,致使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变化、新情况。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是办好高职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对学院的发展、稳定及人才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以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对高职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探索。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宣传;社团;工学结合  作者简介:李祁峰(1982-),男,湖南衡阳人,湖南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