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苑絮语(二)

来源 :历史教学·高校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hu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阅读,教学设计,反思,总结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1)21-0006-06
  
  前文说了许多“形而上学”的话,本文试图从实践案例中诠释“课题驱动”的工作室研修思路。故事很多,所选故事大都与我的个人“好恶”——内心世界的信条有关。历史教师专业发展不在你有多么唬人的教育理论和手段,关键在你具备多少历史见识和史学通识;不在你能否口若悬河地坐而论道、纸上谈兵,关键在你能否在课堂上清楚地呈现历史的真相和真谛。天理至精,大道至简。上述信条其实就是要坚持泛读、选读、精读历史著述,借助一节课的设计创意,在课堂上历练,在历练中体悟,在体悟中发展。
  案例一:从一节课的磨炼看课题研究的过程。
  邹玉峰,工作室一期学员,东北师大历史系的高材生,华东师大的硕士研究生,有10多年教学经历的上海重点中学高级教师。根据课题分工,他以“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一课为切口,进行子课题——文献史料与课堂教学有效契合的研究。我的计划,第一阶段通过阅读相关著述、论文、文献,搞清特定历史问题;第二阶段对特定问题进行教学创意与设计;第三阶段在教学实施中,进行评价和反思;第四阶段在完善和总结基础上提出子课题的理论思路。
  经过两个月暑假,在阅读了近10种学术专著和大量专题论文的基础上,邹老师整理出近5万字的文字材料。他在工作室专题研修中的讲析使大家受到震撼:没想到“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这个既熟悉又传统的老话题,原来还有如此之多的玄机和盲点。比如,殷商亡乎于政,抑或亡乎于制?武王德行天下何以天下乱?又如,“封邦建国”“宗法制度”“礼乐文化”三者在西周国家建设和体制建构中分别起着怎样的作用?三者间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相互关系?再如,那些被人们反复引用的历史文献,我们是否深谙其要?我设计的这个研修环节,真实目的在于让大家在阅读中实现专业发展,摆脱人云亦云、迷失自我的思维惯性。
  第二个环节是进行教学设计。工作室成员依据上海市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教材,围绕学习目标提出了各自的设计思路。比如:
  ●以“牧野之战”——“三藩叛乱”——“周公东征”为背景,引出“封建亲戚”(疆域管理制度)——“井田阡陌”(土地王有制度)——“嫡传宗法”(等级传承制度)——“制礼作乐”(精神文化制度)。
  ●从夏商国家形态——“多元一体、王国邦国并存”,到西周时期国家形态——“家国一体,礼乐兵刑自天子出”的嬗变角度,托出政治上分封制度、经济上井田制度和思想上礼乐制度的成因、内容和地位。
  ●通过两组历史人物——周武王与商纣王;周公旦与管蔡二叔的历史博弈故事,链接出西周的制度建设。
  邹老师在充分集成群体智慧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教学思路。又经过与工作室学员的交流,进入第三环节:他以区内公开课的形式,在一所普通高中上课。课后,邹老师说,这是他教学生涯中最黑暗、最沮丧和最失败的一节课。他认为失败的原因是不了解实际学情,导致问题过深,学生无从理解,使得课堂气氛沉闷,由此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进度,整个教学节奏非常紧张,学生无法在思维上跟进。
  当时,我调侃地说:“最大收获是本来还比较清晰的西周历史,在听了邹老师的课之后,终于搞不清楚了!”针对这种尴尬局面,我提出四点意见:
  一、邹老师对“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的博览宽度和思考深度,中学历史教师鲜有企及。问题是他在阅读中迷失了自我,没有了主见!“六经注我”固然要坚守,“我注六经”必须要坚定。否则,就会被群书所困。
  二、尽管邹老师的资料十分丰富和经典,但却忽视了学生对先秦文献的认知水平,于是,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价值便不复存在了。这是当前中学历史教育中的一个时髦弊端。
  三、邹老师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地讲了许多历史故事,这是亮点。历史课不能没有情节、没有任务、没有故事。但是,他忽视了一个很多人都忽视的原点问题:为什么要讲故事?搞清楚了这一点,我们才能讲好故事。
  四、这节课最大的问题是缺少一个统摄性的灵魂,就像一堆散落的零件没有主轴一样,所展示给学生的历史知识是散乱无章的。所以,有必要在教学设计之前,依据课程目标先来确定本课的核心内容和教学主线。
  经过反复讨论和揣摩,邹老师重新调整了自己的教学方案。基本思路为:
  
  一、导入——从“武王克殷”到“爱屋及乌”
  通过牧野之战,提出殷商灭亡的真正原因。通过武王与周公、召公、太公的对话,说明西周建立之初面临的艰难抉择。
  二、展开——从“武王初封”到“三监叛乱”
  指出武王顺势而为的无奈和策略,说明西周初年分封的缺失和隐患;分析管蔡与武庚叛乱的原因及其周公东征后的困局。
  三、深入——从“周公吐哺”到“天下归心”
  分封制度(天下归周);宗法制度(天下归宗);礼乐制度(天下归心)从上述三个角度讲述西周国家的制度建设与完善。
  四、升华——从“邦国联盟”到“封邦建国”
   从夏商时期的国家形态,经过武王初封后的国家形态渐变,到周公建制后国家形态的完型,概括早期国家形态的发展历程。
  
  下面为大家出示几则课例片段:
  片段一:周武王何以因循、妥协?
  公元前1046年一月初四拂晓,周武王率“多国部队”兴兵伐纣。商纣王则拼凑了一支包括奴隶在内的“杂牌军”在商都郊外牧野应战。在激战的关键时刻,商军中的奴隶突然倒戈,战局顿时急转直下。夕阳西下,绝望的纣王爬上鹿台,回头望了一眼那道如血的落日后,点燃身边的干柴。一个近600年的商王朝连同它的末代君王,骤然消失在熊熊的烈焰中!
  三千多年来,人们每每谈及此事,似乎有一个铁定的共识:商亡于暴政。但是,我们是否思考过这样的问题:一个远在岐山脚下、周原之地的蛮荒小国,何以能够联合起本属于商朝的八大方国共同伐纣呢?商王室与各方国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其中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呢?
  从情境中提出问题后,邹老师适时引导学生回顾殷商时代的国家形态和政治体制,意图从“温故”中“知新”。
  显然,这种松散独立、离心离德、依靠武力维系的国家,存在着严重的政治制度隐患,暴政只不过让这一天早日来临罢了。
  
  片段二:周公何以再分封?周公分封的意义何在?
  三年后,周武王病逝镐京。新生政权又遭遇了一场生死存亡的考验。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成王少,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
  与学生共同解读文献史料后,教师提出疑点:
  商纣暴政王天下,而武王德行天下,应该是长治久安了。但是,西周建立仅仅三年,便发生了三监与方国的联合叛乱。对于这种非常规的历史现象,你们认为根子到底在哪里呢?
  教师引导学生回到“武王分封”,寻找当时制度的隐患(略)。在学生“恍然大悟”的基础上,老师顺势概括:
  现实告诫人们:大刀阔斧的制度变革势在必行。临危受命的政治家周公终于走到了历史的前台。那么,周公是如何重构规典强化统治的呢?据文献说:“周公……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周公)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由于有了对武王分封制度隐患的分析做铺垫,学生对于这里所引的关于周公分封的史料,就有了“比较参照点”。于是,教师提出新问题便水到渠成。
  教师:大家看,与武王分封相比,周公分封的主要对象有怎样突出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意图在哪里?
  学生:王室亲戚占了大多数。通过亲戚关系来加强周王家族对全国的统治。
  教师:周公正是利用了血缘宗亲关系来加强对全国的有效控制。接下来,周公必须要面对并解决一个严峻的遗留问题。那就是如何处置叛乱的武庚及其殷商遗民?下面,请大家仔细琢磨下列文献:
  ●周公……以微子启(纣王庶兄)代殷后,国於宋。(《史记·周本纪》)
  ●周公迁殷顽民於成周(洛邑),……周公亲自监之。(《尚书·正义》)
  ●周公……分鲁公(伯禽:周公之子)以……殷民六族……分康叔(周公之弟)……殷民七族。
  通过与周武王处理殷人后裔的比较,凸显周公的政治智慧。接着,老师又在文献解读中,讲述了周公分封的内容,顺理成章地获得了以下历史认识:
  
  在上述总结的基础上,老师暗度陈仓,适时转移话题:
  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周公通过封邦建国加强对疆域的统治;通过宗法制度保障了周王室的血缘族权和传承法统。但是他也深知,刚性制度只能迫使人被动屈从,难以产生思想上的认同和情感上的共鸣。辅之以怎样的柔性政策才能维系刚性的制度,才能使万民五体投地、心悦诚服呢?(教师及时出示材料)
  
  周公制礼作乐,就是要让人的内心世界袒露出来,并将它们规范于用礼和乐编制而成的有形之网中。礼乐制度的推行使西周表面上看起来像是一个彬彬有礼、钟鸣鼎食的和谐社会。但是,在用礼和乐编织起来的这张有形之网的下面,却透露出森严的等级秩序和宗法伦理。社会的政治关系(君臣)与人际的血缘关系(父子),完全被束缚在这张美丽的礼乐之网中。
  片段四:“小切口”引起的大历史观
  在这节课还剩下五、六分钟时,邹老师高屋建瓴地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
  夏商时期的国家形态,不过是“王国与邦国并存”的“多元一体”的分散型国家。经过西周初年,特别是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周公的努力,中国从一个“神散形聚”方国联盟一跃成为“形散神聚”的带有血族宗亲色彩的封建制国家。
  
  最后,老师透过“问鼎中原”的故事发出历史的感叹,作为本课的结语,同时,也暗中埋下了下一节课的“伏笔”结束本课。
  课讲完了!围绕这节课的课题研究还在继续。我之所以让邹老师做这节课:
  意图之一是向工作室所有成员诠释专业发展的正规路数——只有博览群书、独立思考、高屋建瓴才能厚积薄发、突发奇想。
  意图之二是向工作室所有成员展示教学智慧的经典范例——创意决定课的高度,灵魂决定课的厚度,缜密决定课的深度。
  意图之三是向工作室所有成员树立课题研究的过程规范——课堂为视界让理论向实践渗透;理论为引领让实践向理论跃升。
  在子课题结题时,邹老师写下了下面一段课题报告(节选):
  历史教学中,结论的归纳、概念的抽象、本质的概括无疑是重要的。但是,它们都必须具有历史的特性——源于材料。而历史课堂上的材料运用,又不同于历史研究中对材料的考订、甄别、辨伪。在有限的时空状态下,如何运用材料,让历史课鲜活起来呢?在这里,我们重点谈三点体会。
  1.典型的材料与严谨的解读是激活历史的前提。
  这节伊始,我紧紧抓住所给出的几则图片和文字,围绕学习目标,从史料的解读中,在严密的推理中,不仅获得新的认识,而且为西周总结前车之鉴埋下了伏笔。在这节课上,我特别关注两点,一是在材料的深度含义上浓墨重彩。二是在材料的广度联系上瞻前顾后。三是在材料的彼此差异上引发思考。四是注意到材料与教材的对应性,材料与解读的延伸性和材料与历史的相关性。
  但是,历史材料最难以把握、乃至最不可捉摸的,是内在历史的“灵境”。而这种“灵境”的破译需要带有意向性的玄想。历史教学中,对于材料的理解固然需要严谨的逻辑,细密的推敲。但是,从时间角度看,课堂教学中对于材料的解读,更需要在教师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历史想象。逻辑推论与历史想象的功能就在于将这些分散、零碎的历史记忆连接成作为整体的历史经验。在材料解读中,逻辑推论就像是思维的骨架,它规定历史想象运用的范围与限度;历史想象则如同血肉,在逻辑推论之上形成一副富有表情的外形,使历史意识有了传达的载体。有了这种演绎思维,历史过程中的碎片将因为认识者的再体验而被联系成连续性的整体。
  2.材料的逻辑线性链接与融通是激活历史的关键。
  鉴于课堂教学时间和学生阅读难度与量度等客观因素的限定,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不可能像史学研究一样,大幅度、全篇幅的引入所有材料。于是,我们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的材料,就会显得相对孤立、零散。如何在教学的有限时间内,既达到历史脉络顺理成章,又体现历史学科的特质呢?关键是如何科学、精妙、自然地将这些似乎孤立、零散的历史加以延展,进行关联化、线性式地互动链接。因此,我们有意识地在商朝内外服制度、武王初封、周公建制是国家形态渐次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将分散的史料加以无痕链接。通过每则材料的延展链接,在材料与材料之间搭建起一条清晰的逻辑“桥梁”,并且用课件的形式使之明晰化、具象化。
  假定一味地运用全部的史料来解读这一现象,往往会导致三种尴尬的局面:一是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水平,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二是史料的过度开发势必导致内容臃肿、繁杂,让学生不知所云;三是在解读史料的过程中使教学过程“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3.围绕目标筛选和运用材料是激活历史的核心。
  在这节课设计之初,我们下了很大的功夫,耗了很多的精力去阅读相关史籍、著述和论文。结果是,在搞清楚了历史原委的同时,觉得没有了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觉得什么问题都很重要,什么史料都不可或缺。最可怕的是,在最初的教学尝试中,由于追求面面俱到,结果是面面俱损;由于追求材料翔实,结果是材料堆砌;由于追求细枝末节,结果是整体混乱。后来,我们静静地坐下来思考,终于领悟了这节课的灵魂——“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有了这个灵魂和这条主线,在材料的遴选和整合上,就有了一个基本原则,即将所有的史料转化为诠释灵魂的素材。这样就可以在多少、详略上自如选择了。
  邹玉峰的这节课在2008年上海市4年一度的教学大奖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引起专家和老师的强烈反响;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也把这节课(实景录像)作为经典案例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中轮回观摩;由这节课引发的“关于文献史料与课堂教学有效契合”的研究课题,获得上海市“普陀杯”教学科研课题一等奖;我也曾多次把这节课作为“舶来品”在山西、四川、广东等许多地方为学生现场上课。
  需要说明的是,这节课的背景是上海市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及其教科书,我们专注的核心未必适合国家课程标准中必修1“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中的商周制度。因为,上海市的课程内容是通史体例,倘若侧重政治制度,为了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相对照,对西周这节课应以地方分权、贵族政治为认识的核心。即:通过宗法分封所建立的政治体制是地方分权体制,支撑这个体制的是贵族政治。另外,高一教学与文科班教学也应有所区别。高一以“天下归心”为这节课的灵魂,重在认识西周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文科班要考虑高考的要求,因此应该在更深层次上理解西周政治。中学历史教学的魅力也在于,同样一节课,可以有不同的教学设计,所追求的立意、目标和达到效果可以在不同的层面上。
  
  【作者简介】李惠军,男,1957年生,中学特级教师,上海晋元中学历史教师,李惠军工作室领衔人。
  【责任编辑:任世江】
其他文献
[摘 要]铁路转运业是以货物的代运、装卸与转口为主要职能的行业,它由一系列转运公司组成。由于其在客观上推进了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因此社会舆论密切注视着转运业的走向。通过考察1878—1936年社会舆论的发展历程,可展现其与实践形成的紧密互动。同时在分析该时期实践措施的演進方面,也可看出舆论所施加的影响。舆论与实践的密切关联,推动了铁路转运业的发展。   [关键词]社会舆论,转运公司,铁路转运业  
[关键词]思想,专业素质,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0)21-0022-04    2009年年底,我应中科协“聚焦课堂”活动邀请,在深圳布吉中学开设了一节《新文化运动》的公开课。一节课要有一节课的灵魂。这个“灵魂”就是统摄这节课全部历史内容素材和教学过程的核心概念。有了“灵魂”,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才能“形散神聚”;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
[关键词]基础知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过程维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09)13—0005—06    台湾指考设置了4项12个目标,但在实际操作中,第一项目标“基础知识”所占比重最大,位列4项测验目标之首。这是否意味着指考侧重知识的考查呢?不是。指考基础知识测验目标的操作与定位,依据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涉及对历史知识的认
[关键词]民国,高中文化史纲要,新史学,国情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03-0034-04    1923年,全国教育联合会颁布《初级中学历史课程纲要》的同时,还颁布了面向高中历史教学的《高级中学公共必修的文化史学纲要》(徐则陵起草,以下简称《文化史纲要》)。关于这一问题的已有研究,实有继续探讨之必要。  我们可从课程内容、课程目标的角度
九一八事变以后,国民党和国民政府开始重视国防建设。1932年11月1日,蒋介石成立了国防设计委员会。1933年初,日军进攻华北,给蒋介石带来很大危机感。他于同年3月在日记里开始提及国家总动员。但是,蒋介石当时在“安内攘外”的方针下,将剿共和国家统一作为首要任务。与此同时,他试图以经济建设、交通建设和民众教育等为掩护,秘密地进行国防建设,为抗战做准备。  1935年下半年,剿共告一段落,蒋介石开始着
[关键词]专题,教学设计,现代化,北京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0)03—0049—04    一、缘起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多数中学历史教师出于一种“职业的敏感”,在教学中对此会有某种“表达”。但是如何将思想教育的内涵贯穿于教学之中,实现“润物无声”的效果?笔者在参加嘉兴市高三调测考试命题时,曾以“镜像北京”为载体,给出
关键词 历史学科,说课,完整过程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09)19—0033—06    “说课”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活动,由解说和评说两部分组成。解说是说课者就某一课题内容的教学设计问题所做的表述,主要阐明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评说是针对解说而进行的评议、交流或研讨。一节课包括“准备一实施——目标达成”的完整过程,说课也可以从这三个环节
[关键词]课程标准,刚性与弹性,纵向与横向,知识与能力,“难点”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7)03-0015-03    从2005年9月我市进入高中历史新课程实验以来,我们越发感到课程标准对于教学的重要性。在原有课程体系下,教材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教师只要吃透教材就可以了,大可不必去钻研教学大纲;但在新课程体系之下,教师必须要认真研究课
OpenStack于十年前就率先提出开源基础设施的概念,随后迅速成为开源基础设施即服务的事实标准。为了应对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边缘计算及物联网等新型信息技术需求,OpenStack已开始支持新的芯片架构,创建了一个可自我监控、自我复制并可提供一组通用用例的基础设施,自动化规模缩小至裸机并与众多开源组件集成,形成智能开源基础设施开源组件,以满足新型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演进。OpenStack 基金会首
生产Stratocaster和Telecaster吉他的美国加州科罗纳知名企业Fender的设施经理Bill Holmes至今仍然清楚地记得,自己带着一台简陋的手持式振动分析仪在工厂里走来走去,然后把仪器插进电脑以获取设备状况参数的场景。  当Leo Fender 75年前创建Fender乐器公司时,所有的木工活都是手工完成的,今天该公司的吉他的琴颈和琴身都是用电脑控制的木工设备制作的,然后再交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