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被列入 “十二五”纺织产品开发重点后,超仿棉这个概念越来越为行业熟知。再加上当前用棉难、用棉贵的现状,超仿棉产品出现的频率更是以超快的速度在增长。
不可否认的是,超仿棉的出现顺应了市场规律,是纺织原料多元化的一种必然发展。超仿棉的出现,无论是对于棉纺行业、化纤行业,还是整个纺织工业来说,都是大有裨益的。
那么到底什么是超仿棉?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真正意义上的界定,它更多的还是一种行业通俗的叫法,而且它的研发与生产还未形成很大的规模,在标准和规范方面也不完善,在应用方面还有待商讨,在终端消费者层面,更是有很多人对它心存疑虑。
但到底什么是超仿棉,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真正意义上的界定。超仿棉究竟能走多远?能有多大市场?这些仍待探索,但对于超仿棉,在加大开发加快发展的同时,更要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呵护其良性发展,让其在健康的环境下接受市场考验。
饱含期待 应运而生
超仿棉与以往的仿棉产品有本质区别。以往化纤仿棉主要通过纤维表面轮廓仿造或后整理等手段实现,纤维本身性能没有变化;而超仿棉要求既要提升落后于天然纤维的性能,又要巩固优于天然纤维的性能。
近年来,一谈到超仿棉都会引起行业关注。其实,超仿棉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化纤仿棉本身就具有较长的历史,日本等国家已经在这方面具备国际先进水平。而在近一两年,当超仿棉被列为我国纺织行业重点开发产品时,超仿棉就像雨后春笋般崛起。然而,在兴起的过程中,超仿棉这个概念也要谨防被炒作。
顺应规律 原料愈加多元
这样的一种产品,其兴起可以说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背景方面来说,在当前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企业面临用工荒、融资难、融资贵、物流经营管理等成本节节攀升等诸多压力下,全行业的发展已经陷入了困境。再加上近两年棉价如过山车般的暴涨暴跌、不断拉大的国内外棉价差,给行业带来的影响更是不言而喻。加快开发可以替代棉花的仿真纤维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从战略上来说,面对国内外纺织市场的严峻竞争形势,面对我国纺织工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新阶段的现实情况,加速行业结构、品种结构优化调整,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纤维、生物质纤维,强化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的同时,为缓解棉花等天然纤维的不足,进一步研发新一代高仿真差别化功能化纤维,推进纺织新型高附加值、超仿真织物面料系列产品创新发展,已经成为“十二五”期间纺织行业需要共同推进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从市场规律方面来说,市场的优胜劣汰和跟风规律使得超仿棉的兴起也成为一种必然。
意义重大 概念尚未界定
在当前背景下,不少企业在宣传自己的产品时,都提出了超仿棉的概念。但是超仿棉这一概念最初提出时,也引发了学术界和业界的激烈讨论。什么叫超仿棉?具有吸湿排汗功能的改性涤纶是否属于这一范畴?化纤终究不是棉花,怎么可能完全达到棉的性能指标?如果完全仿真了,涤纶还叫涤纶吗?它原本具备的一些性能岂不随之丧失了?这些问题都实实在在地存在于超仿棉这一概念之中。
超仿棉发展至今,也有几年时光,但是至今超仿棉仍未形成一种明确的定义和概念,对超仿棉的界定以及规范、衡量标准,也尚缺乏官方的说法。但是超仿棉成为一种新兴的概念,存在于纺织行业和企业当中,却也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杜钰洲在谈到超仿棉时,指出超仿棉与以往的仿棉产品有本质区别。以往化纤仿棉主要通过纤维表面轮廓仿造或后整理等手段实现,纤维本身性能没有变化;而超仿棉要求既要提升落后于天然纤维的性能,又要巩固优于天然纤维的性能,通过攻关实现系统性仿真技术的突破,使纤维本身具有吸湿排汗、可染性好、阻燃抗熔滴等性能。
“仿棉项目具有战略性长远意义,行业需要对‘仿棉综合指标体系’做深入的研究工作,使仿棉产品进入更广阔的领域,特别是军需领域,希望有更多企业参与其中,带动整个行业,也希望该工程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市场检验。”杜钰洲说。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也表示,仿棉工作基础研究非常重要,要明确综合基本指标;对已开发的产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扩大推广及重点企业的宣传。
研发生产 正在进行时
2010 年底,为缓解棉花供需矛盾,有效利用过剩聚酯产能,依托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东华大学、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太仓金辉化纤实业有限公司等20 余个优势单位组成的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科技部优先启动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超仿棉合成纤维及其纺织品产业化技术开发”。目前,该项目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表示,超仿棉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仿棉的技术在不断提高,从功能性和指标上也不断提高,目前新一代仿棉在使用上体现了耐穿和保型性等特征。
张家港欣欣高纤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汉兴告诉记者,目前欣欣已成功研发了吸湿排汗超仿棉纤维。“。这种纤维制品具有夏天吸湿速干,冬天吸湿发热的特性,同时,产品手感柔软,触感舒适性好,光泽柔和,有丝光效应。”徐汉兴说。
但是超仿棉的技术难点也是现实存在的。仿真产品在手感、回潮率等方面与棉花仍有差距,尤其是聚酯长丝仿棉难度更大。王天凯曾强调,超仿棉要在应用方面苦下工夫,用终端来检验超仿棉的一切。但是,如果这些直接关系到消费者舒适度的指标难以达到,超仿棉的扩大应用就存在问题。
小贴士
超仿棉产品通俗地讲有以下特点:看起来像棉(视觉)、摸起来像棉(触觉)、穿起来像棉(亲和性)超棉(舒适性),用起来比棉方便(洗可穿性),兼有棉与涤纶的优良特性。
科学地讲有以下特点:超仿棉产品要保证有棉花优异的柔软性、保暖性等,还要有涤纶良好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色牢度,甚至具备抗静电、抗起毛起球等功能。
随着仿、超棉技术水平的提高,超仿棉产品的研发与之前有明显的不同,首先是对象与目标不同,不仅在纤维表面形态和面料风格上追求接近棉织物(形似),更重要的是面料制品在性能及功能上要仿棉、超棉(神似),尤其要具有优良的动态热湿舒适性能。其次是研发技术路径不同,仿棉、超棉技术更加重视多种差别化、功能性技术的整合发挥,强调聚合、纺丝、织造、染整技术的相互融合。
不可否认的是,超仿棉的出现顺应了市场规律,是纺织原料多元化的一种必然发展。超仿棉的出现,无论是对于棉纺行业、化纤行业,还是整个纺织工业来说,都是大有裨益的。
那么到底什么是超仿棉?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真正意义上的界定,它更多的还是一种行业通俗的叫法,而且它的研发与生产还未形成很大的规模,在标准和规范方面也不完善,在应用方面还有待商讨,在终端消费者层面,更是有很多人对它心存疑虑。
但到底什么是超仿棉,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真正意义上的界定。超仿棉究竟能走多远?能有多大市场?这些仍待探索,但对于超仿棉,在加大开发加快发展的同时,更要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呵护其良性发展,让其在健康的环境下接受市场考验。
饱含期待 应运而生
超仿棉与以往的仿棉产品有本质区别。以往化纤仿棉主要通过纤维表面轮廓仿造或后整理等手段实现,纤维本身性能没有变化;而超仿棉要求既要提升落后于天然纤维的性能,又要巩固优于天然纤维的性能。
近年来,一谈到超仿棉都会引起行业关注。其实,超仿棉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化纤仿棉本身就具有较长的历史,日本等国家已经在这方面具备国际先进水平。而在近一两年,当超仿棉被列为我国纺织行业重点开发产品时,超仿棉就像雨后春笋般崛起。然而,在兴起的过程中,超仿棉这个概念也要谨防被炒作。
顺应规律 原料愈加多元
这样的一种产品,其兴起可以说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背景方面来说,在当前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企业面临用工荒、融资难、融资贵、物流经营管理等成本节节攀升等诸多压力下,全行业的发展已经陷入了困境。再加上近两年棉价如过山车般的暴涨暴跌、不断拉大的国内外棉价差,给行业带来的影响更是不言而喻。加快开发可以替代棉花的仿真纤维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从战略上来说,面对国内外纺织市场的严峻竞争形势,面对我国纺织工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新阶段的现实情况,加速行业结构、品种结构优化调整,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纤维、生物质纤维,强化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的同时,为缓解棉花等天然纤维的不足,进一步研发新一代高仿真差别化功能化纤维,推进纺织新型高附加值、超仿真织物面料系列产品创新发展,已经成为“十二五”期间纺织行业需要共同推进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从市场规律方面来说,市场的优胜劣汰和跟风规律使得超仿棉的兴起也成为一种必然。
意义重大 概念尚未界定
在当前背景下,不少企业在宣传自己的产品时,都提出了超仿棉的概念。但是超仿棉这一概念最初提出时,也引发了学术界和业界的激烈讨论。什么叫超仿棉?具有吸湿排汗功能的改性涤纶是否属于这一范畴?化纤终究不是棉花,怎么可能完全达到棉的性能指标?如果完全仿真了,涤纶还叫涤纶吗?它原本具备的一些性能岂不随之丧失了?这些问题都实实在在地存在于超仿棉这一概念之中。
超仿棉发展至今,也有几年时光,但是至今超仿棉仍未形成一种明确的定义和概念,对超仿棉的界定以及规范、衡量标准,也尚缺乏官方的说法。但是超仿棉成为一种新兴的概念,存在于纺织行业和企业当中,却也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杜钰洲在谈到超仿棉时,指出超仿棉与以往的仿棉产品有本质区别。以往化纤仿棉主要通过纤维表面轮廓仿造或后整理等手段实现,纤维本身性能没有变化;而超仿棉要求既要提升落后于天然纤维的性能,又要巩固优于天然纤维的性能,通过攻关实现系统性仿真技术的突破,使纤维本身具有吸湿排汗、可染性好、阻燃抗熔滴等性能。
“仿棉项目具有战略性长远意义,行业需要对‘仿棉综合指标体系’做深入的研究工作,使仿棉产品进入更广阔的领域,特别是军需领域,希望有更多企业参与其中,带动整个行业,也希望该工程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市场检验。”杜钰洲说。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也表示,仿棉工作基础研究非常重要,要明确综合基本指标;对已开发的产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扩大推广及重点企业的宣传。
研发生产 正在进行时
2010 年底,为缓解棉花供需矛盾,有效利用过剩聚酯产能,依托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东华大学、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太仓金辉化纤实业有限公司等20 余个优势单位组成的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科技部优先启动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超仿棉合成纤维及其纺织品产业化技术开发”。目前,该项目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表示,超仿棉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仿棉的技术在不断提高,从功能性和指标上也不断提高,目前新一代仿棉在使用上体现了耐穿和保型性等特征。
张家港欣欣高纤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汉兴告诉记者,目前欣欣已成功研发了吸湿排汗超仿棉纤维。“。这种纤维制品具有夏天吸湿速干,冬天吸湿发热的特性,同时,产品手感柔软,触感舒适性好,光泽柔和,有丝光效应。”徐汉兴说。
但是超仿棉的技术难点也是现实存在的。仿真产品在手感、回潮率等方面与棉花仍有差距,尤其是聚酯长丝仿棉难度更大。王天凯曾强调,超仿棉要在应用方面苦下工夫,用终端来检验超仿棉的一切。但是,如果这些直接关系到消费者舒适度的指标难以达到,超仿棉的扩大应用就存在问题。
小贴士
超仿棉产品通俗地讲有以下特点:看起来像棉(视觉)、摸起来像棉(触觉)、穿起来像棉(亲和性)超棉(舒适性),用起来比棉方便(洗可穿性),兼有棉与涤纶的优良特性。
科学地讲有以下特点:超仿棉产品要保证有棉花优异的柔软性、保暖性等,还要有涤纶良好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色牢度,甚至具备抗静电、抗起毛起球等功能。
随着仿、超棉技术水平的提高,超仿棉产品的研发与之前有明显的不同,首先是对象与目标不同,不仅在纤维表面形态和面料风格上追求接近棉织物(形似),更重要的是面料制品在性能及功能上要仿棉、超棉(神似),尤其要具有优良的动态热湿舒适性能。其次是研发技术路径不同,仿棉、超棉技术更加重视多种差别化、功能性技术的整合发挥,强调聚合、纺丝、织造、染整技术的相互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