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要求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也必须改变。“4 4N”教学模式是研究性学习的具体体现,该模式充分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策略,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探究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新课程;“4 4N”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10-0052-02
一、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学习方式由于性质和特征不同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叫做接受性学习;另一种是在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对知识进行积极建构和合作学习,叫做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用类似科研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交流表达阶段。在学习进行的过程中,这三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和交互推进的。
研究性学习方式有如下几个特点:自主性、开放性、研究性、实践性。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综合的学习方式,从方法论的角度讲,不论是学习性质、学习形式、活动过程,都包含、渗透和体现了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因此,可以把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看作是研究性学习。
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也必须发生转变。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二、“4 4N”教学模式
所谓“4 4N”教学模式来源于洋思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是在总结洋思的“课堂教学十环节”的基础上产生的。洋思课堂模式可以具体化为(1)创设情境,(2)展示目标,(3)出示首轮指导,(4)质疑答疑,(5)专题训练,(6)二轮自学指导,(7)二轮质疑答疑,(8)二轮专题训练,(9)综合练习(10)课堂小结。
所谓“4 4N”教学模式中的4,指的是每节课中必不可少的四个环节,它们分别是情境引入、展示目标、课堂小结、综合训练。而“4 4N”教学模式中的4N,指的是具体学习知识目标的过程,一般来说,每个知识目标都要通过四个步骤来完成,分别是自学指导、交流研讨、质疑答疑、专项训练。在一般情况下,每节课中有1-3个知识目标,有几个知识目标,就进行几个轮次的上述四步循环。于是就产生所谓的4N之说。
“4 4N”教学模式从根本上说是研究性学习的具体体现。该模式充分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策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真正参与到探究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4 4N”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一)创设情境过程
教师要努力创造一个适于各层次学生学习的课堂环境。这个环境是和谐的、平等的、融洽的。教师要努力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将其物化在平常的管理和教学中,全身心地融入授课和教学,积极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在这样一个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下,提高并解决问题会是非常自然的现象。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与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密切相关,因此,教师自身也应以创造者的身份进入到设置课堂情境的过程中,为学生创设具有充分发挥余地的创造性学习环境,训练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深刻性,引导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化解难点,创造出新问题和新知识,培养和维护他们敢想善思的良好思维品质。教师为学生留有余地,把学生能够自己搞明白的问题留出,启发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二)质疑答疑过程
美国一著名大学在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测评加扣分项目中有如下规定:凡能解答一个问题,可加5分,而能提出一个新问题,则可加20分。可见,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能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是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从而提出一个新的可能,这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但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一个普遍而令人吃惊的现象是:现在的学生越来越少提问题了。在课堂上,尽管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似乎也听得津津有味,但极少能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如何解决呢?
首先,要弄清楚学生问题少的原因: (1)无疑可问; (2)不敢问;(3)不知怎样问;(4)不想问。在弄清原因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措施。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采取平等、开放、诚实的态度,创设出自由、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励学生勇于思考,大胆设想,促使他们勇于提出问题。课外应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创造融洽、亲切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教师面前无紧张感,能像对朋友倾吐心事一样问问题。
四、运用“4 4N”教学模式要有灵活性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因而,在实施研究性教学以及“4 4N”教学模式中一定要注意与我们的教育对象相结合,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切不可为了凑齐“4 4N”,而忽略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我认为,运用“4 4N”教学模式,贵在应用其魂,而不在其形,做到游刃而入,游刃而出,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不至于呆板,不至于僵化,课堂效率才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关键词:新课程;“4 4N”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10-0052-02
一、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学习方式由于性质和特征不同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叫做接受性学习;另一种是在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对知识进行积极建构和合作学习,叫做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用类似科研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交流表达阶段。在学习进行的过程中,这三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和交互推进的。
研究性学习方式有如下几个特点:自主性、开放性、研究性、实践性。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综合的学习方式,从方法论的角度讲,不论是学习性质、学习形式、活动过程,都包含、渗透和体现了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因此,可以把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看作是研究性学习。
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也必须发生转变。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二、“4 4N”教学模式
所谓“4 4N”教学模式来源于洋思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是在总结洋思的“课堂教学十环节”的基础上产生的。洋思课堂模式可以具体化为(1)创设情境,(2)展示目标,(3)出示首轮指导,(4)质疑答疑,(5)专题训练,(6)二轮自学指导,(7)二轮质疑答疑,(8)二轮专题训练,(9)综合练习(10)课堂小结。
所谓“4 4N”教学模式中的4,指的是每节课中必不可少的四个环节,它们分别是情境引入、展示目标、课堂小结、综合训练。而“4 4N”教学模式中的4N,指的是具体学习知识目标的过程,一般来说,每个知识目标都要通过四个步骤来完成,分别是自学指导、交流研讨、质疑答疑、专项训练。在一般情况下,每节课中有1-3个知识目标,有几个知识目标,就进行几个轮次的上述四步循环。于是就产生所谓的4N之说。
“4 4N”教学模式从根本上说是研究性学习的具体体现。该模式充分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策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真正参与到探究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4 4N”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一)创设情境过程
教师要努力创造一个适于各层次学生学习的课堂环境。这个环境是和谐的、平等的、融洽的。教师要努力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将其物化在平常的管理和教学中,全身心地融入授课和教学,积极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在这样一个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下,提高并解决问题会是非常自然的现象。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与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密切相关,因此,教师自身也应以创造者的身份进入到设置课堂情境的过程中,为学生创设具有充分发挥余地的创造性学习环境,训练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深刻性,引导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化解难点,创造出新问题和新知识,培养和维护他们敢想善思的良好思维品质。教师为学生留有余地,把学生能够自己搞明白的问题留出,启发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二)质疑答疑过程
美国一著名大学在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测评加扣分项目中有如下规定:凡能解答一个问题,可加5分,而能提出一个新问题,则可加20分。可见,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能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是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从而提出一个新的可能,这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但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一个普遍而令人吃惊的现象是:现在的学生越来越少提问题了。在课堂上,尽管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似乎也听得津津有味,但极少能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如何解决呢?
首先,要弄清楚学生问题少的原因: (1)无疑可问; (2)不敢问;(3)不知怎样问;(4)不想问。在弄清原因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措施。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采取平等、开放、诚实的态度,创设出自由、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励学生勇于思考,大胆设想,促使他们勇于提出问题。课外应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创造融洽、亲切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教师面前无紧张感,能像对朋友倾吐心事一样问问题。
四、运用“4 4N”教学模式要有灵活性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因而,在实施研究性教学以及“4 4N”教学模式中一定要注意与我们的教育对象相结合,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切不可为了凑齐“4 4N”,而忽略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我认为,运用“4 4N”教学模式,贵在应用其魂,而不在其形,做到游刃而入,游刃而出,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不至于呆板,不至于僵化,课堂效率才会有大幅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