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界共同的价值追求,高校构建复合创新型人才 培养模式内涵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我国高校在教育评价观念、学科专业、实 践教学、课程、文化氛围、团队精神等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方面目前仍存在问题。提出了高 校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想。
关键词:高校;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09)03-0102-0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 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我国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要跨越经济发展“卡夫丁峡谷”,直 接从欠发达的工业经济跃居至知识经济阶段,需要建立自主创新体系,努力成为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需要复合创新型人才。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历史时期,高等学 校作为知识传播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场所,肩负着高素质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神圣使命。20 05年7月,在温家宝总理看望钱学森教授时,钱老曾意味深长地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 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 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这既是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尖锐批评, 又对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殷切希望[1]。复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复 杂的系统工程,是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所难以胜任的,我们需要努力探索新的思路、政策和 措施。
一、高校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学生提供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 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和方法。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获取知识为基础,以开 发智能为手段,以发展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的高校人才培养的“范型” 。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创造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和国家创新体 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要在21世纪的国际社会占有一定的地位和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必 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我们认为高校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 模式的内涵应包含以下三层意思:
(一) 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是构建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目标
所谓复合创新型人才 ,是指具有合理的知识和智能结构、敏锐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2 ]118-119。复 合创新型人才一般应具有以下基本素质:(1)宽厚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精神;(2)健康的心理, 强健的体魄;(3)富于探索精神和探究能力,旺盛的求知欲,强烈的好奇心;(4)清晰的思维 ,很强的判断力和敏捷性;(5)丰富多样的实践经验和团队合作意识;(6)扎实的科技创新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二) 高校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包括复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和人才成 长环境两大部分的系统
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在一定的教学组 织管理下实施的,包括培养目标、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制度、教学模式和日常教学管 理;创新型人才成长环境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保证,包括师资队伍、教学硬件和校园文化氛 围。高素质复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该是从教师到学生、从观念到制度、从软件环境到硬件 条件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建设。
(三) 构建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则
高校复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 等方面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 复合创新型人才。因此,高校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设计应遵循“强化基础、加强 实践、拓宽专业、提高素质、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原则,重点突出“创新”,全面 深入地开发学生潜在创造力,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突出创造性思维;注重个性发 展,让学生的禀赋、优势和特长得到充分发展,以开发其创造潜能;注重启发诱导,激发学 生主动思考和分析问题,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心理素质[4]。
二、当前高校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反思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在谋求数量增长的同时,更要重视 质量建设。而高校是否具有创新性,能否培养出复合创新型人才,是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重 要指标。近年来,我国高校在复合创新型人才的选拔、培养和评价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 了一些经验,但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也没有寻找到特别有效的培养方法,我们的措施和 力度与一些创新型国家相比还有巨大差距。综合分析当前影响高校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原 因,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 教育评价观念单一陈旧
长期以来,在高等教育运行过程中仍然习惯于以掌握知识的多 少,尤其是分数的高低作为评价标准,未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多途径评价体系,从而导致了易 于量化、易于考核的能得到及时评价,难于量化、难于给分的项目得不到评价。
(二) 学科专业壁垒尚未完全打破
专业划分过细,学生的知识面过窄,不利于复合创新型人 才的成长。学科专业本位主义较严重。文理科在课程设置上严重失衡,导致文科学生缺乏自 然科学基础知识,理科学生缺少人文精神和政治思想素质。
(三) 实践教学方面存在不足
验证性演示型实验偏多,综合性设计型实验不足,未能达到让学生自行 设计、自由探索、自我实现,更没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课 堂讲授比重过大,学时过多,学生没有真正养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
(四) 学生缺乏自主选课的机会
由于现行教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没有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 心,致使学生转专业难,跨专业、跨年级选课难,相当部分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甚至厌倦学 习。
(五) 缺乏良好的文化氛围
在文化氛围方面,忽视敢于创新为荣氛围的营造,缺乏提倡敢于冒险、宽容失败、科 学严谨的学术风气。这是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大缺失。
(六) 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人才培养模式中缺少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忽视组织计划能力、口头和书面表 达能力的培养。
三、高校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
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不仅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更是高校自身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高校要担负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创 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结合自身实际,构建各具特色、 符合客观实际的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 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是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的思想基础和先导。这就要求高校要形 成重视复合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思想和价值观,建立良好的鼓励创新的校风和学风; 要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在保证知识传授的基础上,着重增强学生能力 ,特别是研究型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观念;要改变统一教学模式的传统教育 观念,树立在基本要求一致的基础上, 着重发展学生个性的新观念;要改变单纯依靠教师 为主导地位为主的教育观念,树立在保证教师主导地位基础上,着重拓展学生的主体作用的 新观念;要改变以课堂为主的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在保证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着重加强实验 和实践教学环节,将科研引进教学,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新观点;要改变大 学终极教育的传统教育观念,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学生的可 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 创新学科体系,优化专业结构
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核心,学科建设的成功与否将体现一个学校的层次与水平。高等学校 的学科建设应遵循以社会需求为原则,即高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人才 培养质量、规模,必须以经济建设和社会整体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必须与科学和文化的 发展相适应,必须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在学科建设上,要打破原有 学科间的壁垒,注重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促进学科间的资源重组和资源共享,促进新兴学 科、交叉学科的发展,根据学科的内在联系和学校的学科基础,构建合理的学科体系。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专业建设水平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水平与实力 的重要标志。合理的专业结构是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支撑。高校应在新形势下普通高 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原则和方向指导下,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打破传统专业 设置的弊端,对现有本科专业结构进行调整,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拓宽专业口径,鼓励和促 进专业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使学生即有宽广的视野、宽厚的基础,又有精深的专业知识 与技术,为复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个多学科交融的学科专业环境。
(三) 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
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师资队伍是关键。师资队伍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培养学生的质量。教师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思想品质、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水平,将对学生的行为产生很 大的影响。因此,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应着眼于高水平教师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1)具 有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和坚实的专业基础功底;(2)具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创新性的教学 能力和丰富的教学实践;(3)具有勇于创新和不断更新知识的欲望;(4)具有高尚的思想 道德品质,热爱学校,关心学校发展,积极投身于教学,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只有 这样,才能为复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2]119-120。
(四) 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具体化,也是实现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的保证。课程 体系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复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高校应在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 理念的指引下,突破按照学科设置专业方向的传统思维,实现文理交叉和文理渗透,突出课 程内容的综合性与基础性的互相融合,将科研引入教学,加强复合创新型人才的创新观念、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科学合理的基础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五) 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师生共同适应、共同发展的交流过程。教师要善于精选教学内容,抓 住重点,突破难点,在传授学习方法、打开学生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下功夫。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案例等多种教学等手段, 把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教学方式转变为师生互动的双向教学方式。要重视培养学生 的研究型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使教学的方法、途径、目的、内容都呈现出灵活性和多样性 。要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开发学生 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体验、发现问题,进 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体系,加强对学生竞争意识 、创新精神、团队精神的考察,加强对学生研究型学习表现及成果的考核,加强对学生学术 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评价。
(六) 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复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健康的有活力的大学文化。大学精神的核心内涵是坚持和弘扬追 求真理,崇尚科学的理念。营造良好的大学文化,首先应倡导对真理的追求。大学文化有传 统的一面,更有批判、创新的一面。大学应当营造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培育和 成才的氛围,提倡理性批判的态度,敢于怀疑的精神。二是营造民主、自由、和谐的学术环 境。倡导“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注重人文环境、人际环境、制度环境的 建设;清除功利主义、急功近利的浮躁学风。三是坚持“实践出真知”的观念。实践是创新 的基础,只有在科学实验、社会实践、工业实践和科技创新实践中才能感悟科学的真谛。四 是提倡多学科和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取长补短,尤其是人文哲学学科与理工学科的结合 。五是提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均衡,强化学术权力在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中的地 位[5]。
复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我们深信,只要我们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全 面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明确自己的战略目标 和办学定位,大胆进行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就一定能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校情的复 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马德秀.寻找人才培养模式突破 致力于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 2006(11):20.
[2] 张晓红.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2005,7(2):118-120.
[3] 王英杰.国际视野中的大学创新教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4] 朱宏.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教育管理,2008,2( 3):6-7.
[5] 徐金梧.大学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问题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08(1):12.
[责任编辑:吴晓红 李丽]
关键词:高校;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09)03-0102-0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 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我国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要跨越经济发展“卡夫丁峡谷”,直 接从欠发达的工业经济跃居至知识经济阶段,需要建立自主创新体系,努力成为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需要复合创新型人才。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历史时期,高等学 校作为知识传播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场所,肩负着高素质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神圣使命。20 05年7月,在温家宝总理看望钱学森教授时,钱老曾意味深长地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 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 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这既是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尖锐批评, 又对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殷切希望[1]。复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复 杂的系统工程,是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所难以胜任的,我们需要努力探索新的思路、政策和 措施。
一、高校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学生提供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 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和方法。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获取知识为基础,以开 发智能为手段,以发展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的高校人才培养的“范型” 。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创造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和国家创新体 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要在21世纪的国际社会占有一定的地位和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必 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我们认为高校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 模式的内涵应包含以下三层意思:
(一) 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是构建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目标
所谓复合创新型人才 ,是指具有合理的知识和智能结构、敏锐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2 ]118-119。复 合创新型人才一般应具有以下基本素质:(1)宽厚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精神;(2)健康的心理, 强健的体魄;(3)富于探索精神和探究能力,旺盛的求知欲,强烈的好奇心;(4)清晰的思维 ,很强的判断力和敏捷性;(5)丰富多样的实践经验和团队合作意识;(6)扎实的科技创新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二) 高校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包括复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和人才成 长环境两大部分的系统
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在一定的教学组 织管理下实施的,包括培养目标、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制度、教学模式和日常教学管 理;创新型人才成长环境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保证,包括师资队伍、教学硬件和校园文化氛 围。高素质复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该是从教师到学生、从观念到制度、从软件环境到硬件 条件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建设。
(三) 构建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则
高校复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 等方面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 复合创新型人才。因此,高校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设计应遵循“强化基础、加强 实践、拓宽专业、提高素质、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原则,重点突出“创新”,全面 深入地开发学生潜在创造力,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突出创造性思维;注重个性发 展,让学生的禀赋、优势和特长得到充分发展,以开发其创造潜能;注重启发诱导,激发学 生主动思考和分析问题,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心理素质[4]。
二、当前高校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反思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在谋求数量增长的同时,更要重视 质量建设。而高校是否具有创新性,能否培养出复合创新型人才,是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重 要指标。近年来,我国高校在复合创新型人才的选拔、培养和评价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 了一些经验,但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也没有寻找到特别有效的培养方法,我们的措施和 力度与一些创新型国家相比还有巨大差距。综合分析当前影响高校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原 因,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 教育评价观念单一陈旧
长期以来,在高等教育运行过程中仍然习惯于以掌握知识的多 少,尤其是分数的高低作为评价标准,未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多途径评价体系,从而导致了易 于量化、易于考核的能得到及时评价,难于量化、难于给分的项目得不到评价。
(二) 学科专业壁垒尚未完全打破
专业划分过细,学生的知识面过窄,不利于复合创新型人 才的成长。学科专业本位主义较严重。文理科在课程设置上严重失衡,导致文科学生缺乏自 然科学基础知识,理科学生缺少人文精神和政治思想素质。
(三) 实践教学方面存在不足
验证性演示型实验偏多,综合性设计型实验不足,未能达到让学生自行 设计、自由探索、自我实现,更没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课 堂讲授比重过大,学时过多,学生没有真正养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
(四) 学生缺乏自主选课的机会
由于现行教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没有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 心,致使学生转专业难,跨专业、跨年级选课难,相当部分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甚至厌倦学 习。
(五) 缺乏良好的文化氛围
在文化氛围方面,忽视敢于创新为荣氛围的营造,缺乏提倡敢于冒险、宽容失败、科 学严谨的学术风气。这是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大缺失。
(六) 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人才培养模式中缺少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忽视组织计划能力、口头和书面表 达能力的培养。
三、高校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
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不仅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更是高校自身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高校要担负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创 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结合自身实际,构建各具特色、 符合客观实际的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 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是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的思想基础和先导。这就要求高校要形 成重视复合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思想和价值观,建立良好的鼓励创新的校风和学风; 要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在保证知识传授的基础上,着重增强学生能力 ,特别是研究型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观念;要改变统一教学模式的传统教育 观念,树立在基本要求一致的基础上, 着重发展学生个性的新观念;要改变单纯依靠教师 为主导地位为主的教育观念,树立在保证教师主导地位基础上,着重拓展学生的主体作用的 新观念;要改变以课堂为主的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在保证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着重加强实验 和实践教学环节,将科研引进教学,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新观点;要改变大 学终极教育的传统教育观念,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学生的可 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 创新学科体系,优化专业结构
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核心,学科建设的成功与否将体现一个学校的层次与水平。高等学校 的学科建设应遵循以社会需求为原则,即高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人才 培养质量、规模,必须以经济建设和社会整体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必须与科学和文化的 发展相适应,必须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在学科建设上,要打破原有 学科间的壁垒,注重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促进学科间的资源重组和资源共享,促进新兴学 科、交叉学科的发展,根据学科的内在联系和学校的学科基础,构建合理的学科体系。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专业建设水平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水平与实力 的重要标志。合理的专业结构是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支撑。高校应在新形势下普通高 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原则和方向指导下,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打破传统专业 设置的弊端,对现有本科专业结构进行调整,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拓宽专业口径,鼓励和促 进专业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使学生即有宽广的视野、宽厚的基础,又有精深的专业知识 与技术,为复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个多学科交融的学科专业环境。
(三) 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
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师资队伍是关键。师资队伍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培养学生的质量。教师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思想品质、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水平,将对学生的行为产生很 大的影响。因此,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应着眼于高水平教师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1)具 有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和坚实的专业基础功底;(2)具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创新性的教学 能力和丰富的教学实践;(3)具有勇于创新和不断更新知识的欲望;(4)具有高尚的思想 道德品质,热爱学校,关心学校发展,积极投身于教学,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只有 这样,才能为复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2]119-120。
(四) 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具体化,也是实现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的保证。课程 体系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复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高校应在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 理念的指引下,突破按照学科设置专业方向的传统思维,实现文理交叉和文理渗透,突出课 程内容的综合性与基础性的互相融合,将科研引入教学,加强复合创新型人才的创新观念、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科学合理的基础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五) 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师生共同适应、共同发展的交流过程。教师要善于精选教学内容,抓 住重点,突破难点,在传授学习方法、打开学生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下功夫。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案例等多种教学等手段, 把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教学方式转变为师生互动的双向教学方式。要重视培养学生 的研究型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使教学的方法、途径、目的、内容都呈现出灵活性和多样性 。要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开发学生 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体验、发现问题,进 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体系,加强对学生竞争意识 、创新精神、团队精神的考察,加强对学生研究型学习表现及成果的考核,加强对学生学术 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评价。
(六) 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复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健康的有活力的大学文化。大学精神的核心内涵是坚持和弘扬追 求真理,崇尚科学的理念。营造良好的大学文化,首先应倡导对真理的追求。大学文化有传 统的一面,更有批判、创新的一面。大学应当营造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培育和 成才的氛围,提倡理性批判的态度,敢于怀疑的精神。二是营造民主、自由、和谐的学术环 境。倡导“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注重人文环境、人际环境、制度环境的 建设;清除功利主义、急功近利的浮躁学风。三是坚持“实践出真知”的观念。实践是创新 的基础,只有在科学实验、社会实践、工业实践和科技创新实践中才能感悟科学的真谛。四 是提倡多学科和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取长补短,尤其是人文哲学学科与理工学科的结合 。五是提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均衡,强化学术权力在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中的地 位[5]。
复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我们深信,只要我们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全 面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明确自己的战略目标 和办学定位,大胆进行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就一定能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校情的复 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马德秀.寻找人才培养模式突破 致力于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 2006(11):20.
[2] 张晓红.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2005,7(2):118-120.
[3] 王英杰.国际视野中的大学创新教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4] 朱宏.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教育管理,2008,2( 3):6-7.
[5] 徐金梧.大学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问题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08(1):12.
[责任编辑:吴晓红 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