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节俭意识

来源 :妇女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thel_ba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个要点,教孩子节俭
  (华先生,40岁,外企员工)
  我们单位的年轻人中有不少“月光族”,其中有些人,月薪不低,却每个月都要伸手跟父母要钱,并以高消费为荣。据我观察,这些人有个共同特点:工作不太负责,忠诚度差,率性跳槽,不懂感恩。举个例子,同样打印一份草稿,别人会用废纸的反面,黑白打印,他们却要拿新纸单面彩打;每次单位发福利或奖金,抱怨最多的是他们,争得头破血流的也是他们。我一直在想,这些年轻人是否从小缺失了“节俭教育”,以至于欲壑难填,变成了物质的奴隶?
  我不希望我儿子迦乐也成为这样的人,因此特别重视培养他的节俭意识。经过琢磨,我总结了三个要点:“一个就够”、“不占便宜”、“低碳环保”。
  如今,人们的购买力越来越强,所以我要跟儿子讲清楚“为什么买一个就够”。我灌输给他的理念是:“好东西重质不重量。”我用玩具打比方:“你的合金车模,玩了两年仍旧很好;小明有一堆掉光轮子的塑料车,你要不要跟他换?”我发现,有些孩子天天要家长买玩具,家长越买越廉价,孩子也越来越贪心。在我家,迦乐必须赚够100颗星星(一天表现好才能得到一颗星)才能“换购”一样玩具,得之不易,他会愈发珍惜。我爱人定期收拾儿子的衣橱,一个季节有两套衣裤替换就足够,闲置物品都整理送人。迦乐从小置身于“精简”的生活环境中,非常知足。出游时,迦乐只带妈妈做的寿司饭盒和一壶果汁。得到别人馈赠的零食时,他特别高兴,对人的感谢充满真诚。幼儿园每学年都发新书包,老师讶异迦乐为何不换新的。他说:“我这个书包很好,为什么要换?”老师给他的评价是:很容易满足的快乐男孩。
  现在,幼儿园里盛行攀比风。我常跟儿子说:“咱们不比看得见的,要比看不见的。因为,看得见的东西(名牌、车子、玩具等)是爸爸妈妈的,看不见的东西(知识、品格、才艺等)是你自己的。”我们很舍得给迦乐智力投资,常带他去接受艺术熏陶,迦乐各方面的能力和才艺都不错,所以他对自己很自信。
  “不占便宜”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小区的物业免费提供分类垃圾袋,有些业主认为是“白拿”,稍脏一点就扔掉。我告诉迦乐:“不能因为是免费的,就浪费。不要钱的东西更应珍惜,因为省下来可以帮助更需要的人。”于是,垃圾桶快满的时候,迦乐就用脚踩一踩,压一压。如果垃圾袋仅仅装过“干垃圾”,不脏,他还会把垃圾袋拿回来重复使用。
  我们带迦乐去广场玩耍时,很多教育机构会派发免费的广告礼品,如气球、沙画之类的。尽管这些东西大多被扔掉和闲置,但有的家长还是鼓励孩子们“不拿白不拿”。我们教迦乐领过一个之后便不能再要了。如果另一机构一定要派发,我们就鼓励儿子转赠给邻居家的孩子。虽然现在的社会充满了“白占便宜”的机会,但我始终相信“不占便宜”的家教理念能帮孩子将来不吃大亏。另外,只有爱惜公共资源,孩子长大了才会在职场上被人尊重。
  有人觉得“低碳环保”要降低生活质量,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我和爱人都崇尚节俭环保,但我们觉得“节俭”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而是享受生活。我们尽量不开车,尽量在家吃饭,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但每次放假,我们都会出门旅游,拿出一笔“快乐基金”探险或享受美食——前提当然是“光盘”。当孩子从中得到满足后,就不再会对“占有一堆东西”感兴趣了。
  从另一个角度讲,“低碳环保”也可以和“与人分享”结合起来。举例来说,迦乐从3岁开始就对“拆箱子”很感兴趣。我教他用钥匙划开胶带,然后将纸箱折平放好,攒起来卖废品。然后,他可以用卖废品的钱给街头的乞丐,从中得到快乐与满足。
  在我的鼓励下,迦乐会问上门送快递的叔叔:“东西我拿走,盒子还给你吧!”有的快递员会拒绝,有的则会表扬他。从今年开始,网上超市都开始“回收纸盒,厉行节约”,越来越多的快递员对迦乐的这种做法表示感谢。
  我家还有一个“公车基金”,当迦乐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选择坐公交车时,我就给他的基金里投放5块钱。一年下来,基金的数额足够资助一个山区的失学儿童。儿子从中明白,节俭不是因为我们穷,而是为了分享。如果你有一颗棒棒糖就够,你就可以把其余的棒棒糖分给别人,大家一起吃,会更快乐。
  有人曾羡慕地问我:“你家小孩要求咋那么少啊?我家孩子看到什么都想要,很难哄开心。”我就告诉他们,孩子的欲望和自信心是有关的。如果家长一直很鼓励孩子,帮助他找到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孩子就不需要那么多东西来证明自己。很多孩子因为得不到足够的爱,自我形象很差,所以才会过度依赖物质。我觉得,在这个丰衣足食的年代谈“节俭”,就要给孩子讲清楚“节俭”的真正含义:我们不是教孩子吝啬,而是教孩子知足和自信;我们买得少,但买得精;我们用的资源少,让公共资源服务他人;我们分享,所以快乐。
  爱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
  (周女士,36岁,美容店店长)
  女儿小的时候,我们总是围绕她的各种需要对她进行“富养”。大概从女儿4岁开始,我发现她的“欲望”刹不住车了。她的两颗门牙已被蛀到无法修补,但出门时还要棒棒糖,不给她买她就说我们“小气鬼”。上幼儿园中班以后,她对穿戴越来越挑剔,看到班上小朋友穿了新衣服,她也得买一件同样款式的。不知不觉中,她的衣服就塞满了两个衣柜。
  女儿喜欢芭比娃娃,随之要买芭比的礼服、别墅、跑车、梳妆用品、玩伴和男朋友,后来发展到“迪士尼系列的每位公主”都得买,还有公主们衣食住行方面的玩具。精明的商家不断推出与之相关的书籍、广告册、音像制品,并让广告无孔不入。女儿常指着电视说:“看,这个我还没有……”
  我们和老人一起住,又跟孩子的外婆、小姨离得不远。女儿很会钻空子,当一个大人拒绝她时,她会去找心情较好的另一个大人。当大家都拒绝她时,她就软磨硬泡,找机会“旧事重提”。
  我的公婆和父母都知道这样宠孩子不对,但常常身不由己。因为这个小人精很会察言观色,总能找到大人的软肋。比如,有一天她想买洋娃娃,被奶奶拒绝,她就给爸爸打电话,哭成了泪人儿。爸爸下班前,她一直坐在阳台上看窗外,仿佛受了虐待一样。等她搂着爸爸的脖子,“好爸爸”“亲爹爹”地叫时,我老公就失去了原则,带她去了商店。整个过程中,我婆婆都非常难受,她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太小气了,以至于惹得孙女如此伤心……   为了教女儿节俭,我们用过各种办法,比如“规定每月给她花钱不超过多少”、“拉钩一次只买一样”、“记流水账”、“立军令状”等。屡屡失败之后,我领悟到“物欲”仿佛洪水猛兽。我们越是要节制,女儿就越是想要。这就像古人说的:“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
  我联想到自己过去的网购瘾。结婚前,由于工作压力大,我常以购物的方式犒劳自己,每个月工资都不够花。生女儿之后,我的生活重心转移了,根本没兴趣和精力上网,网购瘾渐渐戒掉了。以此类推,我琢磨自己或许可以找到另外一种引导女儿的方式,让她的注意力转移到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我尝试培养女儿对阅读的兴趣。她一开始很抵触,我就从睡前故事开始,变着花样吸引她的注意力。我给她在区图书馆办了借阅卡,每周带她到低幼部借阅绘本。我告诉女儿:“买回家的衣服和玩具,只能穿一阵子、玩一阵子。但图书馆里的书可以变成永远的宝藏……”
  女儿识数后,我又把经济学的一些概念灌输给她,比如“买1个娃娃的钱,可以买8本书”,“同样的物品可以货比三家”,等等。当女儿物欲膨胀时,我拿出一个本子,将她要的东西写下来。我告诉她:“我知道你很想买,所以我写下来了。”等写的清单积攒到一定长度后,我们再从10个里面挑1个“最想买”的东西去买。渐渐地,我让女儿明白了,哪些东西只是在一段时间里想买的(可有可无),哪些东西是一直都想买的(必需品)。
  当女儿羡慕别人的东西时,我建议她将它们画下来。她把同学的新裙子精心地画了出来,我帮她“剪”好,贴到她的衣柜里。虽然这是“虚拟”的衣服,但满足了她的需求。前段时间很多人在微信里转发“最萌的时装设计师”——4岁的美国小女孩Mayhem用废纸做时装秀。女儿看到之后就立刻跟着去做。她渐渐学会了搜罗材料、变废为宝。我惊讶地发现,女儿真有美术天赋!她甚至有时装设计的天分。当她穿着报纸做的晚礼服在客厅里“走秀”时,还真有几分模特的范儿!
  当女儿的欲望以这种方式得到缓解后,我尝试着引导她了解其他家人的需求,比如“买这个娃娃的钱可以给奶奶买个按摩器,用上按摩器,奶奶的脖子就不疼了……”我还告诉女儿,“谁给我买东西,谁才是真爱我”的想法是错误的,会让大人很伤心。因为大人的爱可以有很多种表达方式,不给她买东西的时候也是深爱她的。
  今年春季,我们去云南旅游时特意带着女儿参观了当地的希望小学,还捐赠了一批图书。看到那里的孩子们背着破旧的书包,把牛奶当宝贝一样珍惜,女儿有点明白了:大人们不是小气,而是要她把“可有可无的东西”减少一点,用来帮助更加需要的人。
  物质节俭与精神丰富
  (彭教授,儿童心理专家)
  从5岁起,儿童的心灵如同干涸的土壤,需要接受早期的人文教育并且寻找自我的价值。如果孩子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他们会产生某些破坏性的举动,也会产生对物质的高度依赖。因此,我们在商场看到为买某样东西撒泼耍赖的孩子,大多是上幼儿园中班、大班的年龄。
  这就提醒我们家长:当幼儿铺张浪费、欲望膨胀时,除了检讨大人给钱、老人溺爱等外部原因,我们更需要问:“孩子到底要什么?我能用精神化的东西来填补孩子的这种需求吗?”
  案例中,周女士女儿的需求是“对美的需要”,由于孩子找不到正确的载体,所以她要“买”大量的洋娃娃和新衣服。当周女士找到根源,并用艺术(绘本、画图、自制时装)来作为载体时,孩子变得快乐又知足。所以说,培养孩子的节俭意识必须看重孩子的精神世界。那么,家长们应该如何操作呢?
  从1岁开始,孩子对音乐、色彩、绘画有极高的敏感度。家长们可以用优美的世界名曲唤醒孩子起床,睡前陪孩子阅读绘本,定期带孩子参观博物馆和艺术展出,发掘并培养孩子的某一爱好等。
  很多家庭存在隔代抚养的现象,老人对孩子的精神生活常常是忽视的。所以,这种家庭的父母就要花更多时间,试探性地求证孩子欲求背后的精神需要。举例来说:有的家长会被孩子指责“你不爱我”“你真小气”,其实这就是孩子发出的“需要爱”的信号。也许,家长平时常用“买东西”来表达对孩子的爱,让孩子有“物质等于爱”的错觉。所以,家长要练习更多“爱的表达方式”:比如身体接触、赞美鼓励的话、自制小礼物、营造惊喜时刻等。对幼儿来说,“充满艺术味的亲子时光”是爱的最佳表达方式。比如,家长带着孩子随着音乐跳舞、陪孩子完成一幅画、孩子做手工的时候给他打下手、常常和孩子两眼对视、赞美他的一个优点……家长要告诉孩子:“我对你的爱很大,什么东西都表达不完整。所以,我要常常和你待在一起……”
  谈完“内在”,我们再从“外在”的角度来讨论。现在的幼儿园教育中,越来越多地强调这一内容,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完成有关“低碳地球”、“变废为宝”等作业,老师不让带到幼儿园的东西,尽量给孩子少买。
  家长还要让孩子有“入”的概念,孩子才会“量入为出”。从幼儿园中班开始,家长可以定时定量给孩子零花钱。教孩子根据清单去超市买自己的东西,自己付款。上小学之后,家长可以教孩子记账。家长还要以身作则,告诉孩子“如何优化自己的购物清单”、“有的东西为什么不买”、“省下来的钱可以做什么”等。
  培养孩子的节俭意识,家庭的作用远远超过学校。相信每位家长都会根据自己的情况设计出一套最适合的家庭节俭计划。让孩子看到节俭带给我们便捷、自由和快乐,是激励他们节俭的最好动力。
  〔编辑:冯士军〕
其他文献
化学计算题因为能考察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而受到各类考试的青睐,是历年中考的必考题目。但是,正是因为它的综合性强,计算过程中应用的知识点多,学生不容易把这些知识点从题目
小学科学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它对于小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从目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实践来看,还存在不少问题,教师、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探究学习
现在物理教学中少数学生由于成绩原因,逐渐对学习失去信心,若任其发展,将来很难适应社会。因此,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是很有必要的,以下是本人的几点拙见,仅供参考。一、
要重视培养学生生疑质疑善疑的能力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一中王明相,周春升由“注入式”到“启发式”,是教改的一大进步。但是,我们经常见到,在课堂上,教师在分析课文的同时,提出一个
提出了一种将理论分析计算与专家经验相结合,来实现加榴炮系统精度分配的方法。该法可操作性强,能帮助系统总设计师在具体实施加榴炮系统的研制工作之前,向各分系统提出明确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NF-κB)p65在癫癇大鼠海马结构中的激活及其意义,并观察钙调蛋白抑制剂W-7的干预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58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戊四唑(PTZ)组和三个
教师向小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是为了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思考数学问题来吸收知识、提高思维水平。那么教师要如何提问才能达到这一教学目的呢?本次研究浅谈了小学数学提问的艺术。
心事: 高欢毕业后分配进了一家银行任办公室文员。按理说,这家银行从办公环境到待遇条件都不错,高欢应觉得庆幸才是,但是高欢与家人朋友谈起工作却不胜烦恼的样子,似乎工作
任何一个有责任心的班主任都会尽可能地用一切手段和方法去激励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基于班主任道德认识、管理能力、个体性格的差异,在使用激励手段和方法时,却可能因激励不
我市在小学五、六年级学生中开展数学小论文评比活动已有数年之久,对于学生来说,这项活动不仅能够提高语言能力和写作水平,还能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对于教师而言,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