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是教育行为的对象和主体,只有根据其特点采用相应的方式方法,教育活动才能达到预期目的。青少年学生通常具有较强逆反心理,我们应当真诚地了解、理解、谅解学生,有效地发挥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并正确地处理好施教的种种辩证关系,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减轻青少年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保证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所谓逆反心理,就是学生千方百计地抵制或消除教育行为、方式对其实施教育影响的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其通常表现为:你有千方百计,我有对策主意;任你说千道万磨破嘴皮,我却充耳不闻自行其是;你说有危险,我偏冒险行;你说是火坑,我偏跳下去。学生的这种逆反心理,常使不少教师一筹莫展。那末如何减轻学生逆反心理给教育活动带来的反作用力呢?
真诚地了解、理解、谅解学生
“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一个思想、感情和感受的世界。”?教师要认真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特点,认真分析造成学生逆反心理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给予正确的疏导,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矛盾。要深入了解学生心理发展过程的社会性、闭锁性、矛盾性、过渡性、倾向性等特点,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多表扬,多鼓励,宽容热忱,切忌压制堵塞;一时说服不了,可让学生亲自体验实践,从中取得教训,自我教育。还可从发现积极因素入手,鼓励学生发扬优点、长处,克服缺点、毛病。
教师要充分理解学生的心情和处境。他们最反感的教育方式是粗暴的惩罚、无休止的唠叨、无端的干涉和盛气凌人的训斥。那种“我训你听,我罚你怕,我压你服”的教育只能造成学生口服心不服,导致逆反心理的发生和加重。要充分尊重、信任、关心学生,走进学生心中,全面掌握学生的心态,充分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让他们经常保持心理的平衡。教师必须给学生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学生逐步学会自理、自立、自强、自尊、自重。
教师要学会谅解学生。青少年学生生活经验少,心理不成熟,思想杂乱,情绪易波动,有过失行为是必然的、难免的,甚至有些过失是无意的,“合理的”。教师对此不必大惊小怪,操之过急,把问题严重化和复杂化。教师要从谅解的角度帮助学生分析产生这些行为的原因、后果,提出纠正、弥补的办法,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责备,自我补偿,使其放下思想包袱,改弦更张,积极上进。如果教师不能宽容、谅解学生,“以宽立教”,一味严惩,则物极必反,最终会导致教育的失败。
有效地发挥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要有强烈的影响力,做到“上行下效”、“言传身教”。教师对学生要有感化力,要成为学生的榜样、楷模,充分发挥“以身作则”的模范作用。教师高尚的品德情操,如廉洁奉公、公正无私、刻苦钻研、勤俭节约、作风正派、言而有信、乐观开朗、谈吐文雅、为人友善、和蔼可亲等,都能对学生产生人格感化和暗示的作用,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会令学生格外尊敬、信任、热爱教师,做到言听计从,接受教诲。教师的品学越好,身教的功效也越大。
教师对学生要有吸引力。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要符合教育规律,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有效性。要“寓教于乐”,“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要讲究方法方式,才能使教育成为“育人”、“育才”的催化剂。教师的教育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期望不能过高或过低,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操之过急。施教要有的放矢,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解决学生的心理矛盾,消除学生的烦恼,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和习惯。这样的教育才能把学生吸引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
教师对学生要有凝聚力。学校教育是人生教育,人生教育是有爱无恨的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伟大而崇高的情感,对学生就会产生巨大的凝聚力。教师爱学生,不仅是一种期望和关心,也是一种鞭策和激励,更是一剂特效的良药。没有爱的教育是无效的教育。爱生就是要“教之以义方”,切忌以简单粗暴的惩罚对待学生,要废除体罚和责骂。教师把对学生的爱心及时传递给学生,会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内驱力,自强不息,积极向上。
正确处理好施教的种种辩证关系
“如果教师总是把自己放在首要的地位,或者使学生感到他们是教育对象,这样就会加强对教育的反抗力量,削弱教育的力量。”?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知识观、成才观,要具有正确的教育原则和方法,要处理好主体与客体、教育与尊重、爱与严、管与放之间的辩证关系。施教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及早发挥。教师只能导学、辅学,不能包办代替。要做到教育中有尊重,在尊重中进行教育,既严格要求,又给予关心爱护。既要保护纯朴的亲情爱心,耐心教育学生,又不能对学生过分放纵、迁就。凡事多与学生商量,善于因势利导,既要管,又要放。管,应善于启发、诱导,切忌指手画脚,发号施令,也不能管得过多、过细、过死、过于繁琐,更不要步步跟踪,,处处设防;放,应让学生自理、自强、自立、自尊、自重,但也不能放任自流,放弃教育,不闻不问,要有一定的原则和界限。既给学生适当的独立自主权,又要细心观察,巧妙地当好参谋和导师。既不把学生完全看成不懂事的小孩子,也不能把他当作已经成熟的大人。要综合运用情感式、启发式、示范式、协商式、鼓励式、辅导式等教育方式,不用或少用说教式、训话式、威胁式、惩诫式、保姆式的教育方式,逐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性格,培养学生健康正常的心理结构,减少学生的逆反心理。
当今学生独立意识越来越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种种逆反心理在所难免。因此,学校教育要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尽量减少学生的逆反心理。
所谓逆反心理,就是学生千方百计地抵制或消除教育行为、方式对其实施教育影响的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其通常表现为:你有千方百计,我有对策主意;任你说千道万磨破嘴皮,我却充耳不闻自行其是;你说有危险,我偏冒险行;你说是火坑,我偏跳下去。学生的这种逆反心理,常使不少教师一筹莫展。那末如何减轻学生逆反心理给教育活动带来的反作用力呢?
真诚地了解、理解、谅解学生
“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一个思想、感情和感受的世界。”?教师要认真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特点,认真分析造成学生逆反心理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给予正确的疏导,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矛盾。要深入了解学生心理发展过程的社会性、闭锁性、矛盾性、过渡性、倾向性等特点,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多表扬,多鼓励,宽容热忱,切忌压制堵塞;一时说服不了,可让学生亲自体验实践,从中取得教训,自我教育。还可从发现积极因素入手,鼓励学生发扬优点、长处,克服缺点、毛病。
教师要充分理解学生的心情和处境。他们最反感的教育方式是粗暴的惩罚、无休止的唠叨、无端的干涉和盛气凌人的训斥。那种“我训你听,我罚你怕,我压你服”的教育只能造成学生口服心不服,导致逆反心理的发生和加重。要充分尊重、信任、关心学生,走进学生心中,全面掌握学生的心态,充分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让他们经常保持心理的平衡。教师必须给学生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学生逐步学会自理、自立、自强、自尊、自重。
教师要学会谅解学生。青少年学生生活经验少,心理不成熟,思想杂乱,情绪易波动,有过失行为是必然的、难免的,甚至有些过失是无意的,“合理的”。教师对此不必大惊小怪,操之过急,把问题严重化和复杂化。教师要从谅解的角度帮助学生分析产生这些行为的原因、后果,提出纠正、弥补的办法,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责备,自我补偿,使其放下思想包袱,改弦更张,积极上进。如果教师不能宽容、谅解学生,“以宽立教”,一味严惩,则物极必反,最终会导致教育的失败。
有效地发挥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要有强烈的影响力,做到“上行下效”、“言传身教”。教师对学生要有感化力,要成为学生的榜样、楷模,充分发挥“以身作则”的模范作用。教师高尚的品德情操,如廉洁奉公、公正无私、刻苦钻研、勤俭节约、作风正派、言而有信、乐观开朗、谈吐文雅、为人友善、和蔼可亲等,都能对学生产生人格感化和暗示的作用,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会令学生格外尊敬、信任、热爱教师,做到言听计从,接受教诲。教师的品学越好,身教的功效也越大。
教师对学生要有吸引力。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要符合教育规律,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有效性。要“寓教于乐”,“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要讲究方法方式,才能使教育成为“育人”、“育才”的催化剂。教师的教育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期望不能过高或过低,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操之过急。施教要有的放矢,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解决学生的心理矛盾,消除学生的烦恼,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和习惯。这样的教育才能把学生吸引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
教师对学生要有凝聚力。学校教育是人生教育,人生教育是有爱无恨的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伟大而崇高的情感,对学生就会产生巨大的凝聚力。教师爱学生,不仅是一种期望和关心,也是一种鞭策和激励,更是一剂特效的良药。没有爱的教育是无效的教育。爱生就是要“教之以义方”,切忌以简单粗暴的惩罚对待学生,要废除体罚和责骂。教师把对学生的爱心及时传递给学生,会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内驱力,自强不息,积极向上。
正确处理好施教的种种辩证关系
“如果教师总是把自己放在首要的地位,或者使学生感到他们是教育对象,这样就会加强对教育的反抗力量,削弱教育的力量。”?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知识观、成才观,要具有正确的教育原则和方法,要处理好主体与客体、教育与尊重、爱与严、管与放之间的辩证关系。施教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及早发挥。教师只能导学、辅学,不能包办代替。要做到教育中有尊重,在尊重中进行教育,既严格要求,又给予关心爱护。既要保护纯朴的亲情爱心,耐心教育学生,又不能对学生过分放纵、迁就。凡事多与学生商量,善于因势利导,既要管,又要放。管,应善于启发、诱导,切忌指手画脚,发号施令,也不能管得过多、过细、过死、过于繁琐,更不要步步跟踪,,处处设防;放,应让学生自理、自强、自立、自尊、自重,但也不能放任自流,放弃教育,不闻不问,要有一定的原则和界限。既给学生适当的独立自主权,又要细心观察,巧妙地当好参谋和导师。既不把学生完全看成不懂事的小孩子,也不能把他当作已经成熟的大人。要综合运用情感式、启发式、示范式、协商式、鼓励式、辅导式等教育方式,不用或少用说教式、训话式、威胁式、惩诫式、保姆式的教育方式,逐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性格,培养学生健康正常的心理结构,减少学生的逆反心理。
当今学生独立意识越来越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种种逆反心理在所难免。因此,学校教育要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尽量减少学生的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