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开发应用,创新作文教学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作文有效教学校本教材开发与应用的实践环节
  1.科学编写校本教材
  为解决长期以来作文和阅读教学少慢差费的问题,整合新课标与老教材优势资源,构建适合中学生与中学一线老师的有效作文教材,我们与文心出版社合作推出校本课程,解决作文教材问题,编辑出版了我们自己的校本课程:《极品作文风暴·高考作文满分秘籍与名师预测》《极品作文风暴·高中新课标作文训练一本全》。
  校本课程构建了三年的序列作文训练体系。高一阶段为基础阶段,上期重点训练强化复杂的记叙文。下期重点训练强化复杂的议论文。高二阶段为提升阶段,上期重点训练强化发展等级和作文审题技巧,下期强化文体意识。高三阶段为升华阶段,上期重点训练高考应试技巧,下期多做预测训练,同时鼓励学生关注热点,积累素材。
  2.构建高效作文课堂
  经过艰苦探索,历经实践检验,我们摸索出了极品作文“一体两翼”理论:“一体”即以自编作文教材为主体,培养学生形成完备的作文同步知识体系及高考应考能力;“两翼”即积累素材和阅读高质量的满分高分作文构建适合自己的作文模式。课堂注重高效五环节教学法。高效五环节:教师引导——校本自学——合作探究——写作达标——佳作展示。
  每次作文用专门的作文纸,便于针对高考,易于批改。作文后,教师批改或者学生自改互改,推选出佳作进行展示,或复印或打印,师生讨论范文的得与失,最后配上评语,张贴观摩或者推荐校刊发表,特别优秀的推荐给报刊杂志发表。
  3.注重构建学习共同体
  教材的设定合不合理,课程的规划合不合乎实际,运用会不会有效果,都有待课堂的检验。我们坚持让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实施与课堂应用、改进教学计划相结合,以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充分发挥课题组成员团结互助的作用,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校本教研融为一体,在要求重视教师个人学习、实践、总结和反思的同时,特别强调课题成员集体教研的作用,我们构建了课题研究学习共同体,成立了极品语文工作坊,注重教师合作交流,注重教师专业成长。
  在设定好校本教材后,我们成员立足教学一线,从各自班级的实际出发,把开发的教材课程逐步运用到教学中去。在教材实践的阶段,我们进行了集体备课、上课和交互式听评课。笔者作了示范课《高考新材料作文的有效审题立意》《高考作文命题规律与预测》,并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解决了高考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难点。李漾老师作了《作文批改》和《作文讲评》示范课,化枯燥的作文批改和作文讲评为生动活泼的课堂,学生参与度高,课堂精彩纷呈。潘聪老师作了《作文素材积累指导》和《写作思维训练》示范课,想法创新,用之有效。
  大家研讨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交流某教学活动体会、写活动反思、做教学设计、分析教学设计优劣、参加各类作文教研比赛等。在这里,老教师发挥了专业引领作用,青年教师则得以快速成长。课题组成员在《创新作文》《作文指导报》《中学生阅读》《高考金刊》等报刊上发表文章几十篇。
  4.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为了弥补学生阅读和写作的不足,我们带领学生开展“每周写一篇书评活动”,及时批改,及时反馈,及时交流,大量优秀习作已被整理成集,内部分享。同时,创办了个人教学博客,把收集到的想要学生课下利用网络学习的内容都放在了博客上,以供学生课下学习,这大大拓展了学生学习的途径,成为学生课堂学习之余的好帮手。
  指导学生创办《星空》等写作期刊,组织学生自己组稿、编辑、内部发行,很多同学的才华得以施展,能力得到了提高。
  本课题组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套操作性、推广性很强的校本教材,在课题组老师们所教的班级中使用,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在使用本教材进行系统训练后,课题组老师们的学生在2014年郑州市高三一测、二测以及高考中作文分数持续提升,班级语文总成绩也在各项评比中位居前列。
  研究表明在中学作文教学中,结合自主编选作文校本教材,构建作文教学模式:教师引导——校本自学——合作探究——写作达标——佳作展示。这种模式能保障中学作文课堂有效教学,既能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又能大面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二、作文有效教学校本教材开发与应用的理论思考
  1.构建课题学习研究共同体,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分工加合作,分工是为了更好地合作。
  为了更好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我们成立了极品语文工作坊,打造课题研究共同体。课题组一开始就强调课题组成员之间要通力合作,制定研究大纲,集体教研、理论文章共读、示范课打磨、课题调查的开展等活动都是在合作中进行,但课题组也进行了细致的分工,由笔者负责课题的全面工作;李漾老师探究如何切实有效地批阅学生作文的措施,探究作文有效讲评的措施,进行课题的具体组织和汇总工作;由潘聪老师探究高中语文作文有效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高中新课程作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具体措施研究;王亚乐老师则负责分析高中生的兴趣点、思维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结合新课程作文教学实践,探究如何具体有效指导学生的作文训练并探究高中生进行作文素材有效积累的途径和素材整理的方法;陈海霞老师综述高中语文作文有效教学的理论意义及研究现状,探究打造作文亮点的有效措施。
  在分工合作相结合中,课题组较好地落实了各项研究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对于分工与合作的程度和范围,我们也在进行反思。我们感到,在一个多人合作的大课题中,分工可以再细致一些,甚至是越细越好,这样每个人的责任意识会更强,也更明确要做的事情和要取得的结果,每个人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课题研究就可以在常规之中有突破。
  2.要总结出简单易行的作文结构、语言等方面的模式套路,但为了防止千人一面,还得从思维上加以训练,写出思想,写出层次。
  本课题侧重的是开发出的作文校本教材的系统性、可操作性,所以对于作文的审题立意、素材的积累、作文结构的美化、作文文采的展示等方面多有偏重,在这些方面也确实探索总结出了不少简单易行的模式套路,在运用中也效果显著。
  作文最根本的反映的是学生的思维,只有思维独特,才能防止作文千人一面,作文才有灵性。我们在这个方面还关注不够、研究不多,需要在后续研究之中侧重加强。比如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学生的作文要逻辑严密、层次清晰、内容充实,就离不开这项基本的能力,用思维导图等科学方法帮助学生理清头绪、捋出层次是值得研究的举措。再比如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学生想象力丰富、举一反三才能写出自己的个性,文章才会有新意。
  总之,技法研究初见成果,思维训练研究尚需深入。
  3.校本教材根据实际教学需要,结合教学实践编写,还得回到教学中去,接受实际教学检验,通过检验进一步完善与推广。
  我们还需让校本教材接受不同层次学生的检验,来进一步验证我们的课题成果,接受反馈信息,并据此进行修正与完善。
  ★作者单位:河南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一、前 言  近年来,高等教育中的“全球化”与“本土化”议题备受瞩目[1]。随着大陆经济与政治实力的崛起,加上具有华人背景的学生在各种国际学生评估(如PISA)中成绩优异,愈来愈多的人开始关注教育与大陆日渐兴起的关联[2]。根据台湾大学黄俊杰教授的说法,传统文化中儒家教育的结构性基础包括:以父子关系为主轴的社会结构,其具有连续性(continuity)、包容性(inclusiveness)、无性性
今天我来讲一下德国高等教育的体系概览、成功案例、过去和未来的发展。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应用科技大学的现状,这些大学已经有50年的历史,他们的成立是为了把高等教育深深植入各州,这和中国是异曲同工的。德国教育部会在一些高精尖领域(如高科技工程领域)构建一些合作机构。  德国高校的强项是应用科学,能够做到与市场无缝对接,为学生们提供帮助,教育体系和市场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获得应用科技大学的教授职称不
摘要:图示是化学学科提供信息的重要载体、难点突破的重要途径、知识梳理的重要形式。以“从铝土矿到铝合金” 为例,以问题带动教学进程,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探讨了图示教学法在新授课、单元复习课及高考总复习课三个阶段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问题导引;图示教学;化学教学  文章编号:1005–6629(2017)6–0057–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图示法就是借助图示(图形或
针对目前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现状,只重字词,不重赏析,作文水平低,不能从文化经典中涉取为我所用的有益的精神营养,我安排了《赤壁赋》第一课时作为赏析课。这篇文言文的特点是语言优美、凝练、深刻,较难懂的语句不多,学生可结合课文注释理解。目的是以诵读赏析把学生带进语文学习的殿堂,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文章的魅力,感悟语言美、意境美,从而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预习】  针对这篇赏析课
一、教什么:内容与技法的定位  《“官员”古体诗词写作的意义》是一篇较为典型的议论文。其中一位老师的教学过程为:1.“读薄”——梳理、概括全文内容;2.“读厚”——解剖文中李白事例;3.“读出”——学生谈感受和看法。另一位老师分三部分进行:1.品一品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恰切、严密与生动;2.赏一赏论证技巧;3.探一探议论文结构。  也许是对高中议论文教学缺乏尝试与探讨、研究与探索,两位老师在教学内容
教学案例  案例分析  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采用的大多是传统的评点法。教学的重点还是放在字、词、句的诠释以及思想内容的分析上。课后练习也大多是从字、词、句的角度巩固文言基础知识,或从思想的角度谈认识,谈体会。这就给教者学者传达了一个信息,即文言文要花大量的精力在字、词、句的理解和内容的分析上。很多文言阅读课因此上成了思想政治课、聊天课。这一教法的最大缺陷是:学生学的死,觉得学文言文枯燥,很难开发学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老师,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师生关系不和谐,学生学习兴趣低。良好的师生关系会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很多初中语文任课老师专业知识丰富、课文讲解到位,从严格意义上说“绝对是一名合格的语文老师”。但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这些语文老师并不受学生喜欢,学生对其课程也提不起兴趣
作为语文教师,应自觉将“怎么说”作为教学起点,凭借文本言语形式,推开“语言秘密”之窗,感受文字表达的魅力。下面,笔者以《我心归去》(下简称《我》)为例,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做法,就教于方家。  一、推敲重点词语  言语形式是由音节和文字组成的延伸于一定的时空的线性结构,文字是是言语形式的基础层次。无论是卢延让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还是王安石的“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都意在强调文人
日前读《中华读书报》,偶见2007年10月31日第18版“热读”栏目有一篇文章《钱文忠:再现玄奘的真实形象》,对“百家讲坛”《玄奘西游记》所成同名图书进行了评价。读后发现无论正文,还是简介,第一段都有问题,这就引发了我谈谈个人看法,并对若干问题就我所知提供情况的愿望,而引据所及,亦有“讲坛”本身和其他报刊。我想先从正文说起。    一、关于梵文错误    1.是“名称”,不是“匀称”  正文开始,
一、体验:立体感知,触及作品的灵魂  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着力让学生唤醒自身的抽象层面的触觉,让学生进入文本,立体感知,触及文本的内核,引起心灵的共鸣。  视觉与听觉是人类对外界信息摄入的最主要途径,也是最直观,最方便快捷的方式。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学生往往因为个体性格、兴趣、知识层面等差异,对作品的理解与感知都造成一定的障碍,不一定我们认为好的作品,他们便能感动、欣赏或者赞叹等。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