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与地坛》是一篇非常难得的、值得反复吟读的优美散文,作家史铁生以极朴素动人的语言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和思考,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从美学层面来看,《我与地坛》具有深刻的意蕴美、生动的形象美和凄婉的遗憾美。
一、深刻的意蕴美
作家是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的,在这沉重的打击下,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走”进地坛,从此与地坛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写这篇散文时的15年间里,“就再也没有长久地离开过它”。作者似乎从这座历经400多年沧桑的古园里获得了某种启示,吸取了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蕴含了对生与死、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思考。
作者走进地坛,“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于是他“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在时光的流逝中,他渐渐地领悟到面前的园子所给予、所展示的原生态的关系: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草叶、金光等园中景象昭示着的生与灭、动与静,是那么自然和谐。虽然园中的昆虫和草木全都很卑微,可它们不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的法则存在吗?有了它们的存在,这园子才显得“荒芜而不衰败”。正是这些原来不引人注意的现象,让作者发现了原先不曾想过的朴素道理:像我们的出生不是由自己来决定一样,死亡也不该由我们自己决定,有权决定这一切的是上帝———自然法则。我们的任务是在法则允许的时限和条件下自然地生存,生命的自然进程就可以带给个体和周围世界以和谐安宁。
作者解悟到生命的内涵了,于是顺理成章地,他安然于生命的逆转与命运的安排,他坦然地面对人生的重大问题,比如说“死”,他喻之为“节日”。既然“死”不再是一个可怕的东西,那么还有什么不能面对的呢?
二、生动的形象美
作者对生死问题的感悟,得益于地坛公园和谐的自然关系,得益于他独处其间受到的心灵启迪。在文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由痛苦到平和、由绝望到自信的思考者形象。
作者一次次走进地坛,一次次痛苦地思考。他几乎每天都来这里,摇着轮椅走遍了园子的每一处角落,在这里度过了各个季节的天气,专心致志地思考着生命的难题;置身于“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渐渐达到物我合一的从容,于是痛苦、自伤的心渐渐恢复平和宁静,最后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这样的结论便引出了无法反抗的命运观,人生就是一种不可捉摸的命运的造就,包括生命中最不堪的残酷与伤痛,也都是不能选择的必然;人对于由超越个体生命的外在力量所设定的事实,显然没有任何改变的余地。只能把这生命的残酷与伤痛从自我中抽离出来,去融入到一个更大更恢宏的所在之中。这就是史铁生在本文中最后画出的自我形象:静静坐在园子的一角,听到有唢呐声在夜空里低吟高唱,“清清楚楚地听出它响在过去,响在现在,响在未来,回旋飘转、亘古不散”。
作者由痛苦走向平和,由绝望走向自信,更得益于他的母亲,是母亲保证了他去地坛的权利,是母亲协助他走过了参悟生死的路程。作品的第二部分,地坛从我们眼前退却,渐渐淡化为一个背景,成为人物活动的场所,而在我们面前更加清晰地浮现出一个伟大的形象,一个忧心忡忡、努力想把事情做好的母亲的形象。她顺从儿子的任性,宽恕儿子的烦躁;她试图从尊重入手,接近儿子的心灵,从而了解儿子,帮助儿子;她满怀痛苦与惊恐,祈求儿子好好活下去。作者极力写了母亲内心的斗争,内心的矛盾。从感情上讲,母亲不放心儿子去地坛,那是一个脱离了她视线、让她力不能及的地方;但从理智上,母亲感到儿子需要地坛,需要一处可以在独处中完成人生再认识的地方。所以说,母亲完全是在这痛苦与折磨中度完了自己的命运。
由此,我们看到了一个呆呆地站在门口目送残疾儿子出去、带着一颗焦灼的心如何大海捞针般地寻找儿子、欲言又止、复杂难言的母亲的形象,看到一个沉默而不张扬的母亲,一个含悲而不外露的母亲,一个坚强而又伟大的母亲。
三、凄婉的遗憾美
在作品第二部分里,作者除了痛苦回忆和强烈思念之外,更多写到了不能回报母亲的复杂内心,充满了遗憾之情。
本来,获得新生后的作者,其写作动机就是让母亲为儿子骄傲,让别人羡慕自己的母亲。而当作者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作者在小说第一次获奖时,由衷地希望“我的母亲还活着”。“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报而亲不在”,这是何等的痛心与遗憾啊!
作者在文中写到母亲到园中寻找自己,看见母亲却不喊她,后来悔痛地说到:“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这是儿子对母亲的忏悔,更是对母亲深切的思念。
作者在《合欢树》和《我与地坛》中都写道:“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了。”我们真希望世界上有上帝,算是对我们的一点宽慰,不然我们会对母亲背上一生的负疚。
《我与地坛》以其丰富的美学价值深深地打动读者,在人们的心中引起强烈而持久的共鸣。
(作者单位: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一中)
一、深刻的意蕴美
作家是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的,在这沉重的打击下,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走”进地坛,从此与地坛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写这篇散文时的15年间里,“就再也没有长久地离开过它”。作者似乎从这座历经400多年沧桑的古园里获得了某种启示,吸取了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蕴含了对生与死、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思考。
作者走进地坛,“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于是他“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在时光的流逝中,他渐渐地领悟到面前的园子所给予、所展示的原生态的关系: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草叶、金光等园中景象昭示着的生与灭、动与静,是那么自然和谐。虽然园中的昆虫和草木全都很卑微,可它们不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的法则存在吗?有了它们的存在,这园子才显得“荒芜而不衰败”。正是这些原来不引人注意的现象,让作者发现了原先不曾想过的朴素道理:像我们的出生不是由自己来决定一样,死亡也不该由我们自己决定,有权决定这一切的是上帝———自然法则。我们的任务是在法则允许的时限和条件下自然地生存,生命的自然进程就可以带给个体和周围世界以和谐安宁。
作者解悟到生命的内涵了,于是顺理成章地,他安然于生命的逆转与命运的安排,他坦然地面对人生的重大问题,比如说“死”,他喻之为“节日”。既然“死”不再是一个可怕的东西,那么还有什么不能面对的呢?
二、生动的形象美
作者对生死问题的感悟,得益于地坛公园和谐的自然关系,得益于他独处其间受到的心灵启迪。在文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由痛苦到平和、由绝望到自信的思考者形象。
作者一次次走进地坛,一次次痛苦地思考。他几乎每天都来这里,摇着轮椅走遍了园子的每一处角落,在这里度过了各个季节的天气,专心致志地思考着生命的难题;置身于“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渐渐达到物我合一的从容,于是痛苦、自伤的心渐渐恢复平和宁静,最后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这样的结论便引出了无法反抗的命运观,人生就是一种不可捉摸的命运的造就,包括生命中最不堪的残酷与伤痛,也都是不能选择的必然;人对于由超越个体生命的外在力量所设定的事实,显然没有任何改变的余地。只能把这生命的残酷与伤痛从自我中抽离出来,去融入到一个更大更恢宏的所在之中。这就是史铁生在本文中最后画出的自我形象:静静坐在园子的一角,听到有唢呐声在夜空里低吟高唱,“清清楚楚地听出它响在过去,响在现在,响在未来,回旋飘转、亘古不散”。
作者由痛苦走向平和,由绝望走向自信,更得益于他的母亲,是母亲保证了他去地坛的权利,是母亲协助他走过了参悟生死的路程。作品的第二部分,地坛从我们眼前退却,渐渐淡化为一个背景,成为人物活动的场所,而在我们面前更加清晰地浮现出一个伟大的形象,一个忧心忡忡、努力想把事情做好的母亲的形象。她顺从儿子的任性,宽恕儿子的烦躁;她试图从尊重入手,接近儿子的心灵,从而了解儿子,帮助儿子;她满怀痛苦与惊恐,祈求儿子好好活下去。作者极力写了母亲内心的斗争,内心的矛盾。从感情上讲,母亲不放心儿子去地坛,那是一个脱离了她视线、让她力不能及的地方;但从理智上,母亲感到儿子需要地坛,需要一处可以在独处中完成人生再认识的地方。所以说,母亲完全是在这痛苦与折磨中度完了自己的命运。
由此,我们看到了一个呆呆地站在门口目送残疾儿子出去、带着一颗焦灼的心如何大海捞针般地寻找儿子、欲言又止、复杂难言的母亲的形象,看到一个沉默而不张扬的母亲,一个含悲而不外露的母亲,一个坚强而又伟大的母亲。
三、凄婉的遗憾美
在作品第二部分里,作者除了痛苦回忆和强烈思念之外,更多写到了不能回报母亲的复杂内心,充满了遗憾之情。
本来,获得新生后的作者,其写作动机就是让母亲为儿子骄傲,让别人羡慕自己的母亲。而当作者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作者在小说第一次获奖时,由衷地希望“我的母亲还活着”。“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报而亲不在”,这是何等的痛心与遗憾啊!
作者在文中写到母亲到园中寻找自己,看见母亲却不喊她,后来悔痛地说到:“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这是儿子对母亲的忏悔,更是对母亲深切的思念。
作者在《合欢树》和《我与地坛》中都写道:“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了。”我们真希望世界上有上帝,算是对我们的一点宽慰,不然我们会对母亲背上一生的负疚。
《我与地坛》以其丰富的美学价值深深地打动读者,在人们的心中引起强烈而持久的共鸣。
(作者单位: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