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孩子的兴趣,首先是老师教育孩子的第一课,有了兴趣孩子才会积极关注,主动思考,并自觉采取行动。因此,对于老师来说,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想方设法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培养向上的积极性,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关键词:兴趣、幼儿学习、体会
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达尔文曾说过:“就我记得,在学校期间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呢?下面结合平时教育教学工作,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幼儿学习兴趣。
幼儿思维是以具体形象为主,情感所指向的事物较为单纯,活动往往受环境气氛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种可让幼儿视、听、感、触、动的环境氛围,师幼共同分享音乐所蕴含的情感世界。例如在欣赏乐曲《大森林的故事》时,可以创设包括土堆、猎人的房子、草地等在内的游戏环境。教师可以让幼儿先布置环境,然后再进行游戏。对自己布置的环境和制作的道具,幼儿不仅使用起来较为熟练,而且通常会十分感兴趣。又如在欣赏《玩具进行曲》时,可以让孩子们自制帽子、手枪、红旗等道具。这一过程可以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如果他们的想法被同伴采纳,将有助于进一步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与创造力。
二、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幼儿学习兴趣。
幼儿天真可爱、活泼好动,没有较好的自控能力,所以可运用动静交替、情景交融等各种形象生动的方法让幼儿在动、听、看、辨、唱的趣味实践中学习。如在教《走路》时,可用儿歌朗读和打击出象征小兔、小鹿、小鸭走路的声音,让幼儿很快掌握了切分音的基本节奏。又如在学唱《拔萝卜》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扮演角色,按照不同的角色分别表演拔萝卜的情态。幼儿在活动中学会了儿歌,而且兴趣盎然。
三、爱好变兴趣,激发幼儿的兴趣
所谓的爱好并不一定就是兴趣。其实在这两个概念中“爱好”的范围很广,所含感性因素偏多,而兴趣是人们对某一事物高层次的需求。就比如有些幼儿喜欢看电视,这只能说他爱好看电视,而非兴趣。所以,老师培养孩子的兴趣要多样化,但不能太滥,要让孩子专心致志地集中到一两门主要兴趣上,而把其他的兴趣作为一般爱好就行。老师和家长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把它们区分开来,才能有效地对孩子兴趣加以引导和培养。
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老师也许常常会依据新的儿童观告诉自己:幼儿是主动学习者。但是,当幼儿表现出“退缩”“萎靡”或者情绪和行为“失控”时,老师又不得不这样说服自己:“幼儿是不成熟的,不够懂事”的学习者;或干脆按照心理治疗来安慰自己;老师往往不能解释:为什么同样的幼儿在另外一些集体教学活动中又表现出“进取”“热情”或“专注”的状态呢?实际上,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和静止的,而是受环境和兴趣的影响变化发展的。在让他们听《两只老虎》中,他们还模仿着老虎的动作和叫声,虽然他们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但是在他们的动作、表情中完全能感受到他们对音乐性质的理解和表现。当然,音乐的选材是很重要的,要能吸引幼儿,老师的参与性也很重要。
四、音乐艺术欣赏,提高幼儿学习兴趣。
现代儿童学习观认为,幼儿的学习应该是主动的建构式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机械学习。 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使幼儿身心获得主动、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教师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既要考虑到游戏性、活动性,更应该注重活动的有效性。这需要老师在活动的指导策略上下功夫,多方创造条件,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幼儿。 音乐欣赏活动的目的不是让幼儿创作出作品,而是让幼儿通过音乐作品能把握形式所蕴含的意味,让幼儿能用整个心灵去感受音乐的美。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应让幼儿在倾听音乐的同时有大胆想像、主动创造的自由,让幼儿可以充分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而不应把自己的观点灌输给幼儿,更不应要求他们必须按教师的观点理解音乐。孩子对音乐作品往往有他们独特的理解。四、图画融合,提高幼儿学习兴趣。
五、自我实现,提高幼儿学习兴趣。
幼儿教育的全部艺术就在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主动求知的积极性。只有当幼儿需要的时候,教师的给予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在以往的音乐教育中,老师往往忽视了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没有给他们充分自由的活动空间,过分地注重技巧训练。如在学律动时,老师一遍又一遍教舞蹈动作,幼儿机械地重复学,使本来很好的音乐活动变成了枯燥无味的动作训练,幼儿的兴趣随着一遍一遍的“不对”声递减。其实,在教学中,只要充分调动幼儿的表现欲望,让他们在自编、自创中探索,产生动力和自信感,有了学习的兴趣,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得到了发展。
六、扩展视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孩子如果没有机会接触世界上各种奇妙的事物,他们很难对外界产生兴趣,父母也就可能很难找出孩子的兴趣。因此,父母应该创造机会扩展孩子的视野。 当发现孩子遇上了一些令他双眼发光的事物时,这种兴趣就值得培养,父母应该鼓励他们去探索,而不是因为某些原因去回避这些问题,或者转移话题,这样似乎剥夺了幼儿好奇的权利。当他们感兴趣、好奇的时候权利受到了限制,,以至于失去了兴趣。其实在生活中,老师应该对孩子多进行鼓励,在他们对一件事物很认真时,在他们取得了一点点儿的小进步时,我们应该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和认可。
有很多小孩子,在刚刚进入幼儿园小班时,在吃午饭时,都不会自己进餐,可是突然有一天他跑到你面前告诉你“老师,今天是我自己吃完饭的。”这时老师的反映应该是很高兴,然后给予这个小孩肯定和鼓励的眼神和话语,那么我相信,在接下去的时间里,这个小孩将会越来越能干,因为他的努力,他的进步,得到了认可。恰恰相反,如果一个孩子在生活中,不管做什么事情,经常被老师所忽视,对他的进步视而不见,那么这一孩子将对这些事物失去兴趣,对自己失去信心。也许在日后的生活学习中,,提不起那种兴致,慢慢的学习落后于其他的孩子。
关键词:兴趣、幼儿学习、体会
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达尔文曾说过:“就我记得,在学校期间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呢?下面结合平时教育教学工作,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幼儿学习兴趣。
幼儿思维是以具体形象为主,情感所指向的事物较为单纯,活动往往受环境气氛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种可让幼儿视、听、感、触、动的环境氛围,师幼共同分享音乐所蕴含的情感世界。例如在欣赏乐曲《大森林的故事》时,可以创设包括土堆、猎人的房子、草地等在内的游戏环境。教师可以让幼儿先布置环境,然后再进行游戏。对自己布置的环境和制作的道具,幼儿不仅使用起来较为熟练,而且通常会十分感兴趣。又如在欣赏《玩具进行曲》时,可以让孩子们自制帽子、手枪、红旗等道具。这一过程可以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如果他们的想法被同伴采纳,将有助于进一步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与创造力。
二、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幼儿学习兴趣。
幼儿天真可爱、活泼好动,没有较好的自控能力,所以可运用动静交替、情景交融等各种形象生动的方法让幼儿在动、听、看、辨、唱的趣味实践中学习。如在教《走路》时,可用儿歌朗读和打击出象征小兔、小鹿、小鸭走路的声音,让幼儿很快掌握了切分音的基本节奏。又如在学唱《拔萝卜》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扮演角色,按照不同的角色分别表演拔萝卜的情态。幼儿在活动中学会了儿歌,而且兴趣盎然。
三、爱好变兴趣,激发幼儿的兴趣
所谓的爱好并不一定就是兴趣。其实在这两个概念中“爱好”的范围很广,所含感性因素偏多,而兴趣是人们对某一事物高层次的需求。就比如有些幼儿喜欢看电视,这只能说他爱好看电视,而非兴趣。所以,老师培养孩子的兴趣要多样化,但不能太滥,要让孩子专心致志地集中到一两门主要兴趣上,而把其他的兴趣作为一般爱好就行。老师和家长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把它们区分开来,才能有效地对孩子兴趣加以引导和培养。
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老师也许常常会依据新的儿童观告诉自己:幼儿是主动学习者。但是,当幼儿表现出“退缩”“萎靡”或者情绪和行为“失控”时,老师又不得不这样说服自己:“幼儿是不成熟的,不够懂事”的学习者;或干脆按照心理治疗来安慰自己;老师往往不能解释:为什么同样的幼儿在另外一些集体教学活动中又表现出“进取”“热情”或“专注”的状态呢?实际上,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和静止的,而是受环境和兴趣的影响变化发展的。在让他们听《两只老虎》中,他们还模仿着老虎的动作和叫声,虽然他们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但是在他们的动作、表情中完全能感受到他们对音乐性质的理解和表现。当然,音乐的选材是很重要的,要能吸引幼儿,老师的参与性也很重要。
四、音乐艺术欣赏,提高幼儿学习兴趣。
现代儿童学习观认为,幼儿的学习应该是主动的建构式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机械学习。 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使幼儿身心获得主动、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教师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既要考虑到游戏性、活动性,更应该注重活动的有效性。这需要老师在活动的指导策略上下功夫,多方创造条件,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幼儿。 音乐欣赏活动的目的不是让幼儿创作出作品,而是让幼儿通过音乐作品能把握形式所蕴含的意味,让幼儿能用整个心灵去感受音乐的美。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应让幼儿在倾听音乐的同时有大胆想像、主动创造的自由,让幼儿可以充分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而不应把自己的观点灌输给幼儿,更不应要求他们必须按教师的观点理解音乐。孩子对音乐作品往往有他们独特的理解。四、图画融合,提高幼儿学习兴趣。
五、自我实现,提高幼儿学习兴趣。
幼儿教育的全部艺术就在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主动求知的积极性。只有当幼儿需要的时候,教师的给予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在以往的音乐教育中,老师往往忽视了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没有给他们充分自由的活动空间,过分地注重技巧训练。如在学律动时,老师一遍又一遍教舞蹈动作,幼儿机械地重复学,使本来很好的音乐活动变成了枯燥无味的动作训练,幼儿的兴趣随着一遍一遍的“不对”声递减。其实,在教学中,只要充分调动幼儿的表现欲望,让他们在自编、自创中探索,产生动力和自信感,有了学习的兴趣,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得到了发展。
六、扩展视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孩子如果没有机会接触世界上各种奇妙的事物,他们很难对外界产生兴趣,父母也就可能很难找出孩子的兴趣。因此,父母应该创造机会扩展孩子的视野。 当发现孩子遇上了一些令他双眼发光的事物时,这种兴趣就值得培养,父母应该鼓励他们去探索,而不是因为某些原因去回避这些问题,或者转移话题,这样似乎剥夺了幼儿好奇的权利。当他们感兴趣、好奇的时候权利受到了限制,,以至于失去了兴趣。其实在生活中,老师应该对孩子多进行鼓励,在他们对一件事物很认真时,在他们取得了一点点儿的小进步时,我们应该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和认可。
有很多小孩子,在刚刚进入幼儿园小班时,在吃午饭时,都不会自己进餐,可是突然有一天他跑到你面前告诉你“老师,今天是我自己吃完饭的。”这时老师的反映应该是很高兴,然后给予这个小孩肯定和鼓励的眼神和话语,那么我相信,在接下去的时间里,这个小孩将会越来越能干,因为他的努力,他的进步,得到了认可。恰恰相反,如果一个孩子在生活中,不管做什么事情,经常被老师所忽视,对他的进步视而不见,那么这一孩子将对这些事物失去兴趣,对自己失去信心。也许在日后的生活学习中,,提不起那种兴致,慢慢的学习落后于其他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