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汉语教育合作交流研究

来源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y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在汉语教育方面的合作和交流,与中乌两国的外交关系有着紧密的联系。2005年以来,中国先后在乌兹别克斯坦建立两所孔子学院,并通过外派汉语教师、提供汉语教材及教育设备、招收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等措施帮助乌兹别克斯坦培养汉语人才。乌兹别克斯坦也在相关大学、中学、幼儿园开设汉语课程,并于2014年在塔什干国立东方学院设立汉学系,加强对汉语的学习、培训及对中国的研究。通过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中乌两国间的汉语教育合作和交流。
其他文献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贡献,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来源,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实践生成论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逻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保证,党的民族工作成功经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法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独特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
清末译诗对“女郎”是一种情绪化、抽象化的呈现,“女郎”摆脱了经验实体,成为特殊情感取向和精神气质的功能载体,兼具中国与西方、古典与浪漫的双重文化特征.这为五四新诗提
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走上伟大复兴的道路具有核心作用,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中国共产党掌握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制定了彻底反帝、反封建主义纲领,具备了发动和组织人民大众的能力,政治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唤起了中华民族的政治认同。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先进的执政理念和卓越的执政能力建设新社会新国家,组织和动员各族人民投身伟大事业,使人民获得当家作主的公民地位,中华民族成为团结友爱的大家庭,产生了新的国家动力,这种动力深深根源于各族人民,中华民族共同体由此产生对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政治认同。中
西夏文献中广泛存在的通假现象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西夏语内部引发的通假、汉语内部引发的通假,以及与西夏语和汉语同时相关的通假。通假以语音形式的相同或相近为基础,其间表现出的现象超出了已知的语音转换规则范围。通假现象多见于佛教作品,是西夏时代承袭唐宋佛经译场组织形式的产物。
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民族地区独特的经济条件、政策和制度条件,以及社会结构条件决定了其社会治理的复杂性和不平衡性。纵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民族地区的发展轨迹,在国家治理的战略背景下,民族地区治理的重要价值体现在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地区政治安全、推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从社会治理的维度审视,当前民族地区应从乡村治理、社区治理、企业治理、宗教治理、社团治理、校园治理六个维度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今后应从激活乡村内生力量、重塑社区共同体、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宗教法治化发展、完善社团法人治理
“西北藩属”与“东方问题”可以作为考察近代中国西北边疆危机产生与发展的两个关键视角.一方面,清代“西北藩属”作为传统帝国形态支配下的区域与国家关系,西北边疆的复杂
民族地区特色农业面临着资源稀缺与价值增殖的深层矛盾,应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价值生产条件、使用价值的量、使用价值的质、追求超额价值等四个方面进行理论分析,得出特色自然资源禀赋、全要素生产率、市场竞争外在压力、农民增收内在动力是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原因。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人力资源效能是实现民族地区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措施。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总结以四川广元市为代表的混合治理模式做法与经验,剖析“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混合治理模式提升效率的内在机理,通过资源赋权和激活人力资本释放了市场
边境地区集边疆、民族、贫困等特征于一体,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与现代化要求还有相当差距,边境地区教育治理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瓶颈.基于广西边境地区的调查,探寻边境地
作为海湾地区“小国大外交”的卡塔尔,近几年在国际和地区的影响力不可小觑,尤其是被称为“中东的CNN”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已然成为影响地区乃至全球的国际性媒体。回溯“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国与卡塔尔两国间的交往历史,梳理双方人文交流发展历程和基本现状,明晰通过文化传播促进卡塔尔从认知、认可到认同中国的全过程,从而促进半岛电视台在涉华报道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针对西方话语先入为主的现实状况,中国在卡塔尔应该“软实力进”“硬实力出”,以期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