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草之父”林占熺:为民谋福,为民不止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rain1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昌文:为了书籍的一生
  2021年1月10日,三联书店原总经理、《读书》杂志原主编沈昌文离世,享年90岁。
  一时之间报刊网络皆是缅怀,大家不约而同用上“出版家”来形容沈昌文。“他是担得上这个称呼的。”学者江晓原说。
  人如其名,沈昌文的一生,是以书“昌文”的一生。他1980年4月起担任三联编辑室主任,兼《读书》杂志负责人,1986年1月1日成为三联书店恢复独立建制后第一任总经理,1996年退休后,参与发起创办《万象》杂志,策划出版《新世纪万有文库》。
  在主持三联书店期间,沈昌文引进出版了西方经典著作《宽容》《第三次浪潮》,推出了杨绛《洗澡》《我们仨》、巴金《随想录》、董鼎山《西窗漫记》、夏衍杂文集,以及金庸小说等,无不引起极大反响。沈昌文认为:“出版工作是一个长命的工作,就像西方谚语所说,‘书比人长寿,白纸印上黑字,印上彩图,想抹也抹不掉。’我们做出任何一本不合出版品格的书,到你有了更多经验的时候,回想起自己的旧作,会有一种羞耻感。”
  要有长远的眼光和时代的视野,引入当代的思想潮流,启迪民智,是沈昌文在出版行业内一贯秉持的理念。主事《读书》后,沈昌文要广开言路,达成“通识”,为知识分子创造一个精神家园。他最怕的是不允许各种观点并存。世界太复杂了,他希望兼容并蓄,才是完满。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将这本在改革开放初年一开风气之先的文化杂志,塑造成时领风气之先的思想载体,成为读书人的观念坐标。“在当代中国文化、学术、思想的发展史上,在当代中国精神发育和公共空间建构上,如果只能评选一本杂志,无疑首推《读书》。”史学家雷颐说。
  有人评价沈昌文的一生是“为了书籍的一生”,他却时常自嘲是“学徒工”,“什么是学徒?就是人家在那高谈阔论,我是一边端茶倒水的。”他称自己是“知道”分子而不是知识分子,从来不标榜自己的“学问”。他总结办《读书》杂志的经验为:无能、无为、无我。“把一个思想评论杂志长期坚持下来,读者越来越多,靠的无非是认识到自己的局限和无能。”在杂志编辑部里,除了沈昌文的出身是银楼学徒工外,编辑里还有当过油漆工的、开过卡车的。王蒙评价,这就是《读书》杂志进入“兼收并蓄的‘无’的状态”。
  令许多学人和出版人怀念的,不只是沈昌文在出版领域做出的成绩,还有他的人格魅力。“沈先生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巨大落差。他做中国最重要的文化杂志《读书》,但他自己穿着和谈吐,都似乎特别要偏离文化人。”作家毛尖形容沈昌文“暖乎乎兴冲冲”,散发着宁波汤团似的热气。他说话毫无顾忌,谈的都是好玩的事情。他喜欢张罗饭局,邀请学者们下馆子,边吃边“挖思想”。“沈公”的餐桌,在北京一度很有名气。《读书》杂志前主编吴彬评价这位老友:“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也”——他的学识是大家可以达到的,但他做人、做出版社总编所积累的那种智慧,却是很少有人能够达到。这是何等境界!
  退休后的沈昌文几乎每周都要去一趟三联书店,查阅资料,复印些东西。同事们都明白,他不过是回来看看他放不下的三联。沈从文的孙女沈帆曾为他画过一幅题为“废纸我买”的漫画:一个背双肩包的老头,双手拎两捆书。他把画印在废纸片上,当作自己别致的名片。他每日就背着他双肩包,逛旧书店、折扣书店,朋友聚会时经常看到他拎着一沓书来,任友人挑选……
  如今出版行业的饭局上再也不见沈昌文,但他留下的出版作品和精神光芒将继续影響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
  ■热议锐评:沈公以“三无”心态而成其大,本身就非常值得研究,值得学习。沈先生待人真诚、热情、谦逊,而且极具平等精神。做出版,在文化第一、质量第一、读者第一之外,给出版人的另一个启示则是务实。但务实之中,他其实又有思想、有眼光,两者结合,让人感到的却是朴素、含蓄而又自然。他在学科和流派之外,秉承一种开放和包容的精神,为一切有意思的、有价值的知识摇旗呐喊。这些,通过《读书》,通过三联书店的无数好书,影响了许多人。在需要昌文以纪所思的时代,沈昌文及其《读书》可为标志。这是读书人之幸,但又何尝不是沈昌文之幸!(祝晓风《中华读书报》;光明网评论员)
  ■素材运用:一个时代的精神风尚;为了书籍的一生;“无能、无为、无我”;开放包容;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也”;中国编辑的典范……
  (资料来源:《文汇报》《中华读书报》《新京报》;光明网、澎湃新闻等)
  冬青奥会双冠王,滑雪、越野跑、钢琴样样精通,提前入读斯坦福的“场外学霸”,中英双语流利接受采访……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谷爱凌的名字与她小小年龄却内容丰富的履历早已算得上是“传奇故事”。1月31日,谷爱凌让整个体育世界记住了她的名字:在最著名的国际滑雪职业赛事之一冬季世界极限运动会上,谷爱凌在两天之内拿下了两金一铜,还创下了一连串的“第一人”纪录:第一位在世界极限运动会夺金的中国运动员、第一位首次参加极限运动会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比赛便夺金的选手、第一位首次参加冬季极限运动会便带走2枚金牌的新秀女将。
  谷爱凌的母亲谷燕是北京人,爸爸是美国人。自称为“北京姑娘”的她在2019年选择加入中国国籍。对于代表中国参赛,她感到极其激动,“冬奥会对于中国有很重要的意义,我能够走上这样的舞台,并且有机会去鼓励女孩和青少年们参与滑雪,我感到超级幸运。”
  至于自己成功的秘诀,谷爱凌说道:“训练时,99%都不容易,我训练时假装比赛,比赛时假装训练。我每次做动作,都是想好了,如果害怕、不确定,我不会做。有把握,我才会做。滑雪不是工作和打仗,滑雪是有创造性的事情,因为我在享受美丽的大自然。”
  谷爱凌始终表达着一个观点——这些经历让她的人生变得有趣,对此她十分享受。冠军、学霸、模特、写作、美食、演戏……这个充满能量的姑娘大胆地向这些角色靠近。而时尚也是她非常喜欢的一个行业,“比赛里我的红色外套就是自己设计定做的,我特别喜欢。雪板也是联名款,上面有我自己的名字,写了一个‘谷’,感觉有中国范儿,很特别。”   ■热议锐评:在世界极限运动会X Games阿斯本站上,中国选手谷爱凌堪称最闪耀的明星。美国媒体称“谷爱凌已经在历史书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而美联社的预言则更为笃定:“17岁的‘冒险家’谷爱凌会成为中国下一位奥林匹克巨星。”这令人羡慕、惊艳,但不必惊讶。因为十七岁,正是一个拥有无尽可能和天马行空的灵感的年龄。当十七岁的人生恰如梦想的样子,她很享受奋斗和成功的美妙。
  ■素材运用:让世界记住她的名字;滑雪,只是她精彩人生的开始;享受人生的无尽可能与有趣……
  (资料来源:《扬子晚报》、澎湃新闻、腾讯体育、PP体育等)
  “他们不求回报地为着人民,不求回报地为着社会,凌教授太好哭了”……热播剧《山海情》赚足了观众们的眼泪。而剧中凌一农教授的原型,正是福建农业大学教授林占熺,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首席科学家。
  1996年,福建和宁夏结成帮扶对子。扶贫开发,产业先行。当时在福建推行的“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技术,进入援宁干部的视野。1997年4月,菌草技术发明人、54岁的林占熺应邀前往宁夏,从此开始了他的菌草扶贫之路。
  聊起那段经历,林占熺曾用了一个词形容:后怕。“因为当时我没想到宁夏那个气候,跟我们福建差别那么大!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是‘天上没飞鸟,风吹石头跑,没有树也没有草’的地方。”“没有草,可以想办法种!”林占熺不言放弃。经过埋头钻研,他们摸索出了一套因地制宜的菌草扶贫新方案。之后,林占熺又签订了包种、包销、包技术指导的合同,他带着菇样,天南海北跑市场推销蘑菇……到2007年,宁夏已有1.75万户参与菌草生产,菇农年均增收5000多元,林占熺也先后获得“全国扶贫状元”“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
  “国家扶贫,匹夫有责”,这是林占熺的口头禅,也是他多年执着生涯的缩影。30多年来,林占熺不但把菌草技术推广至全国31个省500多个县,还把菌草技术推广至全球106个国家,菌草成为了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民生工程、扶贫工程、生态工程。在推广过程中,林占熺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1988年往闽北山区路上,大巴车失控翻下山沟,他摔断了两根肋骨,但一想到“自己的时间就是农民兄弟的金钱”,第4天他就办了出院手续;2000年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推广时,他心脏病复发陷入昏迷,驻地附近没有正规医院,他自己都认为“伸手就能摸到墓门砖了”,但他醒后交代的第一件事还是关于“这把草”的基地建设项目……
  第73届联合国大会主席玛丽亚·费尔南达·埃斯皮诺萨说,菌草对那些最可能落在后面的人的生活产生了影响,“它绝不是无缘无故被称为‘神奇之草’。”
  菌草帮助许多人找到了致富的门路,林占熺自己却没有用它去赚大钱。上世纪90年代,一位美国富商曾邀请林占熺夫妇到美国工作,但林占熺拒绝了富商的邀请,他坦言:“如果走个人发财的路,亿万富翁也不算什么,我觉得用技术帮助老百姓摆脱贫困,才是生命最大的价值。”女儿林冬梅说,正是父亲的固执,才让菌草、菌草技术和菌草产业,受到那么多发展中国家青睐。
  剧中,凌教授在当地扶贫完毕,离开宁夏去了新疆。而现实中年近八旬的林教授,依然往返于福建、宁夏两地,为了让宁夏人民再富一点儿,干劲十足,不知疲倦。他说:“我愿意做一棵普普通通的菌草,造福贫困地区的父老乡亲,为贫困地区增添绿意。”
  ■热议锐评:我们常说,为民不止,但什么叫做为民不止?只有真正不分时节、不计年岁,始终坚守在为民奉献的一线,才是真正的为民不止。就如林占熺教授,他的奋斗历程也就是为民谋福的历程,他的人生写满了“为民”二字。而还有更多如林教授这样的人,他们正用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奉献和牺牲,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写下一个个久久为功的奋斗故事,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扶贫新奇跡!
  ■素材运用:一个久久为功的奋斗故事;为民不止;生命的价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扶贫新奇迹;热爱与奉献;坚守……
  (资料来源:《福州日报》《环球人物》、新华网等)
  编辑/华放 关晓星
其他文献
近日,一张少年仰头赏樱花的照片在微信朋友圈中不断转发。照片里,一个穿校服的少年驻足仰望头上怒放的櫻花,那么专注,那么和谐,那么美好。  照片中的场景发生在浙江省衢州高级中学校园内,照片中驻足赏樱花的少年名叫许叶煊,是高一音乐班的学生,拍摄者是浙江省衢州高级中学校长周晓天。  “樱花树下美少年”“在听花的怒放”“可亲的校长,可爱的学生”……一位校长,随手拍了一张学生赏花的照片,没想到令网友们深受触动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48% 的受访者存在不喜欢向前闯、甘当团队配角的心理——这种心理被一些忧思的社会学家称为“配角综合症”。  2. 喜剧演员吴孟达刚刚在香港病逝,让香港和内地的很多网友陷入悲痛之中。有人说:“从来没有哪个配角,像他这样光芒万丈!”  班级计划举行一次讨论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亲爱的同
这门课程不仅仅是为了驳斥一个伪科学,纠正误解,更是启发思考,树立科学精神,帮我们看清这个繁复而复杂的世界  2019年秋季新学期,“似是而非”课程第一次出现在复旦大学的课表上,立刻成了爆款。课程集结了文、理、工、医不同学科的多位教授,旨在以人们司空见惯和熟视不思的现象为例,阐述什么是“伪科学”,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对伪科学的辨识能力”,本学期开设14讲。  在大学开设此类课程真的有必要Ⅱ马?事
成语故事:三人成虎  追根溯源  《战国策·魏策二》: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日:“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文本解
窗子以内,拥有的是怎样不屈的灵魂。  每个人都向往窗外的世界:窗外青葱万里,窗外万家灯火;窗外繁花似锦,窗外车水马龙。窗子里的人望着,可那咫尺的窗却只透着遥远的景。窗外是金碧辉煌的人生,是触手可及的梦想,是宽阔通畅的大道;但窗子里的人却可望不可及。身处窗外的人也许正透着窗子朝里望着,瞧见的只是那四方窗口里映出的影像,看见的只是窗内之人的可怜模样。窗外的人在心里窃窃想着这必是失败者才有的样子,因为只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汉语盘点”活动至今已举办了15年,旨在“用一个字、一个词描述当年的中国与世界”,鼓励全民用语言记录生活,描述中国视野下的社会变迁和世界万象。  2020年“汉语盘点”活动,国家语言研究中心、搜狗输入法、清博大数据等机构推荐了“后浪、防控、健康码、复工复学、脱贫攻坚、光盘行动”等国内字词,“新冠肺炎、大选、口罩、就业”等国际字词。汉语盘点活动的评议专家,推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①如今,旗袍的“黄金时代”一去不返,今年99岁的海派旗袍大师褚宏生,却依然默默坚守。海派旗袍制作,镂空细密,工艺繁复。80多年来,褚宏生一直坚持一针一线亲自缝制,精益求精制作每件旗袍,即便做一个小小的盘扣,也要花三个小时。无论机器怎样先进,褚宏生都不为所动。今天,人们称他为“活着的传奇”、“上海滩最后一位裁缝”。  ②《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跳槽已成为
2020年4月5日、6日,故宫博物院联手《人民日报》客户端等多家媒体对闭馆期间的故宫进行直播,与观众共赴一场“云上”之约,感受故宫春意之美、建筑之美、空灵之美。据悉,这也是有着600年历史的故宫第一次网上直播。  直播过程中,故宫宣教部的老师为观众讲解了故宫建筑的看点以及与建筑有关的一些典故。比如4月5日上午的直播,提到信佛的孝庄皇太后将慈宁宫正殿改造为佛堂,而自己居住在偏殿;下午的直播路过武英殿
美国著名作家卡森·麦卡勒斯23岁时患上了严重的肋膜炎、链球菌喉炎和肺炎,她时常徘徊在痛苦的边缘,几次动过轻生的念头。  一天,麦卡勒斯去附近公园散心,一位五十多岁的妇人从她身边经过。麦卡勒斯知道这位妇人就住在附近,她的丈夫身体不好,需要照料。麦卡勒斯见老妇人脸上笑眯眯的,吃惊地问道:“为何您脸上完全看不出一丝愁容?”婦人反过来问她:“你摔跤后会怎么做呢?”“爬起来,拍拍身上的泥土,继续往前走。”麦
【2021年高考作文备考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齐桓晋文之事》中,齐宣王和孟子有以下这样的对话。  (齐宣王)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盂子)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日:‘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要求:请根据以上对话的内容,以“不能和不为”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名师解读】  这则材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