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古诗词的密码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iao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寻找诗歌鉴赏中有共通作用的方法帮助学生解读诗歌,在学习中不断地总结学习、运用语文的规律,努力彰显语文的工具性,努力探索培养人才的模式,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提高学生能力素质的目标。
  【关键词】 语文素养 诗歌鉴赏 题目 注解 体裁 关键字
  
  关于古诗词鉴赏,《考试说明》把它定位在“初步”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上,高中生欣赏古诗词,常常感到力不从心。解决的途径通常是多读诗歌作品,深入思考,从而积累诗歌的体裁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和艺术品位,丰富感性认识,深化审美理解,增强审美能力,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音”。这当然不错。但是,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这有点难度,能否找点“速成”的诀窍呢?兴许办得到,就是:掌握解读诗歌的几个密码,熟悉诗歌创作的常见手法,掌握诗歌欣赏的常用技巧,这样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一定的鉴赏能力。。
  诗歌创作的常见手法,诗歌欣赏的常用技巧这些内容上课时学生多有接触,笔者仅对解读诗歌的密码作简要介绍。
  
  密码1 作者及时代背景
  常言说,鉴赏诗歌要能“知人论世”,即鉴赏诗歌要结合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诗人的审美情趣、人格理想、时代影响等往往体现在其诗歌创作中。如杜甫的忧国忧民,李白的飘逸豪迈,李煜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的人生剧变,南宋诗人的山河破碎之感,等等。掌握了这些内容,能够设身处地的揣摩诗人的心境,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提高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这样在鉴赏诗歌时就能对诗歌进行居高临下的分析了。最近几年的高考诗歌鉴赏试题,不少都是一些大家的不太出名的作品。因此,知人论诗,知世论诗就显得格外重要。
  如:2005年的全国卷选的是白居易的《邯郸冬至思家》;2006年的高考全国Ⅰ卷选取的是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2007年江苏高考卷选的是辛弃疾的《鹧鸪天送人》;2008年江苏高考卷选的是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白居易、苏轼、辛弃疾、李白都是当时的大家,对他们的生平事迹、诗歌流派和诗作风格,学生都有所把握。
  例如2008年江苏卷考查到的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一诗,该诗的作者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他一生不以功名显,却高自期许,以布衣之身而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而这首诗表面上是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但是尾联“总为浮云能蔽日”这一句根据李白的生平,不难发现作者正是借比喻表达自己担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担忧奸邪为非作歹,不得任用以致忧国忧君忧民的情怀。所以鉴赏诗歌知人论世是第一步。
  
  密码2 诗歌题目注释
  诗歌的题目往往告诉我们诗歌的内容,确定了诗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情感。诗歌的注释往往会补充交代一些与解题相关的信息。
  请看下边一首诗:
  闺意献张水部(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注释]这是朱庆馀参加考试前呈献给考官水部员外郎张籍,以试探底细的诗.
  单看这首诗的内容,好像是写一个新媳妇准备第一次见公婆时梳洗打扮的心理状态的,只有看了题目以及下面的注解才知道是作者朱庆余以公婆比喻主考官,以新郎比喻自己的好友张水部,表现自己期待不安,并希望张水部帮助自己过关的心情。
  
  密码3 关键词
  诗歌中有一些高度聚集作者情感或者用来描述氛围的关键词语,我们把这些词语叫做诗眼或词眼。它们在节骨眼处锤炼,使全句游龙飞动、令人刮目相看,它通过强烈的节奏为“读”所感知。如微云、河汉、疏雨、梧桐,何等寻常的景物,而孟浩然炼就“谈”字、“滴”字,写成了千古不磨的“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如果去了“闹”字、“弄”字,所写景色原也平淡无奇。而着一“闹”字、“弄”字,就境界全出,顿然改观。
  例如《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诗主要写了一个“情”字,但是它突出的却是一个“深”字——诗人与汪伦之间的深情厚谊,所以“深”是诗眼.这个“深”不仅概括了诗的内容,而且将“谭水之深”与“友谊之深”巧妙地联系起来.鉴赏诗歌找到诗眼,有助于正确把握诗歌意境。
  
  密码4 诗歌尾联(末句)
  古代律诗中的四联,古人归纳为起、承、转、阖。从层次上分,往往可以分为两层,一层写景,一层抒情或议论(即卒章显志的写法)。所以诗歌的尾联或末句也往往是作者流露思想感情的地方。
  比如上文的《闽中秋思》中末句“只堪图画不堪行”中两个“堪”字,即构成心绪的对比。他乡虽美,但只堪图画,不能慰藉思乡之苦,作者乡思愈浓。作者的情感在末句得到了抒发。所以赏读诗歌时留意诗歌的尾联及末句,比较容易把握诗歌的情感。
  
  密码5 体裁
  从高考命题的角度看,高考鉴赏的古代使更多是写景、咏物、咏史的作品,因此我们在把握诗歌之前,还要简单掌握诗歌分类的知识。
  我国诗歌可以分为借景抒情诗、咏史怀古诗、伤春伤别诗、羁旅行役诗、山水田园诗、托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赠友送别诗、闺怨诗、谈禅说理诗等多种类型。
  例如2001年全国题:
  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这首诗我们一看题目就知道是送别题材,而送别诗,往往通过景物渲染离别时凄凉氛围,抒发难离或勉励之情,所以在鉴赏诗歌时要注意体会作者如何通过景物来渲染感情。你看,在微雨里、在暮钟里,帆来得重,鸟飞得慢,“海门深不见”,前景不明朗,“浦树远含滋”,连远远的江边的树都浸在深情的雨水中,更何况是送别的人呢?人自然是“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了。离别之情时,寓情于景,以景衬情,产生了极好的效果。
  所以解题时先了解诗歌的体裁,对鉴赏诗歌有一定作用的。
  
  密码6 典故意象
  另外掌握一些必要的典故和惯用的意象对鉴赏诗歌比较有用。
  古诗常用典故,用典故可受到言简意赅的奇特效果。典故的掌握重在平时积累,而且要力避生僻。例如,“青衫司马”、“豆蔻词工”、“封狼居胥”、“关河”、“三山”、“楼兰”等。
  诗歌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借物所言之“志”为主观之“意”。在诗歌中,很多景物往往用来表现特定的感情,这就是所谓的“意象”。如“菊花”常表坚强清高,“梧桐”常表凄凉冷清,“日暮”多表惆怅伤感。送别诗中常用“柳”、“月”、“长亭”等意象,抒愁写恨诗常用“流水”、“春雨”、“春草”等意象,表达思念的常用“雁”、“红豆”等,表现志节的常用“竹”、“兰”、“梅”、“菊”等。了解这些意象也可以帮助我们解题。
  最后强调一点: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不是借助密码读懂就能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能力,更重要的是平时要加强平时的训练,让学生多读、多思、多练,这才是提高鉴赏诗歌能力的最根本的途径。
  (责编 雷 艳)
其他文献
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十分强调美育的作用,他认为:“注意道德教育……更以美感完成其道德。”音乐是一门充满美的学科,它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美的各种风姿,几乎涉及美的各个领域。在语文教学中进行音乐渗透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语文课堂教学使用音乐美原理之我见    法国教育家楞斯多思说:“我们认为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没有兴奋的情绪怎能激励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
台湾的生活质量指标研究上海财经大学施祖辉一、生活质量指标研究的发展沿革受70年代全球性的社会指标运动的影响,台湾亦于80年代初开始了对社会指标的研究。由台湾“行政院”主计
县级统计执法的现状与思考永福县统计局胡再付一、当前统计工作特点与统计执法状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各种经济成份并存,经济实体大量增加,统计调查单位
函数图象综合题难度较大,有很好的区分度,在历年的中考中常作为压轴题出现.如何才能顺利地解答这类题,本文结合例题做些分类解析.    一、常规分析解答类函数图象题    这类涉及的主要知识是函数关系式和函数图象.由函数关系可以引出函数的取值范围,还可以引申出方程及根与系数的关系:而由函数图象可以引申出坐标,几何图形有及相关面积长度的计算.    【例1】 (2008,山东青岛)某服装公司试销一种成本
近日,石家庄公交总公司组织召开了“学标杆、比贡献、促发展”劳动竞赛动员部署会。劳动竞赛分为对标竞赛、技术创新竞赛、安康杯竞赛、节能减排竞赛、职业技能竞赛等五大方面
分类讨论思想就是“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再积零为整”的一种解题思想.它能训练人的思维逻辑性、条理性和严密性,是高考数学试题中考查较多的一种数学思想.    一、引起分类讨论的原因    1.一些数学概念、公式等需要用分类的方法给出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
勾股定理是平面几何中的一条基础定理,简单实用,但直接套用勾股定理的结论,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意义并不大.因为在大量的实际应用中,往往是将应用勾股定理的内涵因素隐含在其他问题
道·琼斯股价指数修正技术的重构──兼剖析该股价指数为何能从基期100点升至现今3900点左右夏南新股票价格指数的采样股中的股票一旦发生增资配股,除权、停牌、复牌,拆股等现象时
为进一步推动“中国梦·赶考行”宣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邢台公交举办了迎五四“绿色公交梦·亲情服务行”主题演讲比赛。
当前,在农村掀起了一股出门打工的热潮,年轻力壮的劳动力都纷纷离家外出务工了,只剩下老人和孩子在家“独守空房”。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疼爱及理性的教育,不少学生出现了一定的心理问题,其主要表现为:    一、虚荣、攀比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越来越容易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孩子想要什么,家长就买什么,有求必应。物质欲望的逐步膨胀,使孩子渐渐地产生了爱慕虚荣、相互攀比的心理。有的学生过生日,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