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的探索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ych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思维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加上合理的想象,产生新思想、新观点的思维方式。创新思维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发现性和开拓性的思维的能力,使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主动地去获取新的知识,并且在这一思维活动中,尝到克服困难,取得胜利的愉快,产生一种满足感和自豪感,从而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几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使学生的思维机器开动起来,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取到了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一、创新意识的诱发
  学生的创新意识通常是指自觉地进行创新思维、自主地发挥创新潜能、自发地进行创新活动、力求产生创新成果的思想观念。学生创新意识强的外化心理特征是,敢于打破常规、标新立异,敢于超越传统习惯的束缚,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提出与常规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观点。创新意识的诱发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和前提,一个人的创新思维再活,创新技法再巧,若没有创新意识,就不会去进行创新活动,也就得不出创新成果。若一个人的创新意识较强,他就会努力去进行创新思维,积极进行创新活动,直至获得创新成果。所以说,一个人能否所创新,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他的创新意识是否强烈。因此,我们要在数学教学中努力诱导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
  二、教学手段多变,形成创新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常会碰到这类问题,有时某些函数图象用传统工具很难演示。这时只让学生去想象的话,他们不久便忘记还存在这类函数图象,这时若用到TI图形计算器,则会很好演示这类曲线图。同时,如果在立体几何等教学中让学生用几何画板制作图形,则会发现学生对空间的想象能力会大幅提高。我们在讲一些概率问题时,通常你无法去枯燥的用笔记录100次,但用计算器进行编程后则它会自动记录,一段实践后显示结果,而学生恰恰对编程非常感兴趣,所以就十分轻松有趣地解决了这类问题。所以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可采取一些灵活的教学手段来促进创新思维的形成。
  三、讲究解题的技巧,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一题多解的方法,特别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解题的教学中,不要追求学生的思路和教材一致,跟老师一致,甚至可以不有意去引导其思路与教师以及教材一致。教材中,例题一般只给出一种解法,但其中不少题却有多种解法,教师要在备课中尽量挖掘出来,在课堂上通过点拨、暗示体现出来。凡是学生有能力解答的,教师只做评价和总结,为此,对一个问题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去分析,从而产生许多联想,获得各种各样的结果。对于一个问题,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要全面地考虑问题,不仅要考虑问题的全体,而且要考虑问题的细节;不仅要考虑问题的本质,而且要考虑与问题的有关的其它条件。答案可以有个别差异,各不相同,新颖不俗;学生有可能想以前所没有想到的,或在众多假设中选择新的想法,使之成为自己的独创。这种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又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四、指导学生探索,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师引导学生探索是发展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最好方法。只有探索,才能有发现;只有探索,才能有创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多让学生提问
  创新意识始于积极思维,始于质疑提问。教师在引导学生解题时,不要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鼓励学生去积极探索、独立思考、大胆提问。当学生提问发言时,正是他触发主体意识、积极思维探讨、发现新知识、产生新思维的时候。教师应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师生合作,探求真知。无论课中、课后,学生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疑义,使整个学习过程成为质疑解惑的过程。
  2、多鼓励学生
  教师在辅导学生时应多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生回答错了问题时教师不要马上对学生的发言表示否定的态度,这样会挫伤被否定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影响学生踊跃发言、回答问题的情绪,甚至有时会熄灭学生创新意识的火种,造成惟老师独是的依赖心理。而如果对回答错了的学生也多些鼓励,表扬他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独到之处,鼓励学生敢想、善想,就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点燃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某种意义上,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都是“想”出来的。
  3、拓延学生学习的空间
  现在有很多学校,课程从早到晚,作业又多得做不完。这样,学生还有什么主体性可发挥,有什么时间去进行创造性思维呢?创新教育应以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载体,离开了时间的保证,又哪里去寻找这样的空间?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认真落实素质教育,扎实抓好课堂实效,把学生从汪洋“题海”之中解放出来。同时,也要指导学生高效利用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自愿性、多样性、灵活性、创造性和实践性有机结合的课外活动,拓宽教育领域。鼓励学生扩大自己的活动领域,向社会实践求新知,延展学习空间。只有节余了时间、解放了空间,学生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知的眼界,发挥内在的创造力。
其他文献
什么样的数学课是好课呢?下面把我对好课标准的追寻历程简述如下:  精雕细琢,完美无缺。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起,我就开始了对理想数学课堂的追寻。我曾仔细看过许多著名特级教师的数学课堂教学实录,听过不少比赛获奖老师的数学课堂教学示范,我也曾数次参加过数学课堂教学比赛。我曾经对“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程序严谨”“提问精细恰当”“采用多种媒体”“板书精当美观”“过渡语言周密设计”“时间控制恰到好处”等等孜孜以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的教学占有重要地位。如何教好这部分知识,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  细致地审题,弄明白题意,是准确解答应用题的先决条件。因此,在教学中可先让学生根据解题要求找出题中直接条件和间接条件,构建起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确定数量关系。为了便于分析问题中的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审题时可要求学生边读题边思考,用不同的符号划出条件和问题或用线段图把已
期刊
高考的特点是以学生解题能力的高低为标准的一次性选拔,这就使得临场发挥显得尤为重要,正确运用数学高考临场解题策略,不仅可以预防各种心理障碍造成的不合理丢分和计算失误及笔误,而且能运用科学的检索方法,建立神经联系,挖掘思维和知识的潜能,考出最佳成绩。  一、调理大脑思绪,提前进入数学情境  考前要摒弃杂念,排除干扰思绪,使大脑处于“空白”状态,创设数学情境,进而酝酿数学思维,提前进入“角色”,通过清点
期刊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增加了很多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共同合作与交流来学习的内容。传统的数学课程不够重视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的联系。所以新课程标准在初中学段设置了“课题学习”这个领域,沟通了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的数学的联系,它具有实践性、综合性、探索性和开放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学生在课题学习过程中接触到一些有研究和探索价值题材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全面认识数学、了解数学
期刊
初中数学总复习是完成初中三年数学教学任务之后的一个系统、完善、深化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重视并认真完成这个阶段的教学任务,不仅有利于升学学生巩固、消化、归纳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就业学生的实际运用。同时是对学习基础较差学生达到查缺补漏,掌握教材内容的再学习。因此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实施总复习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师的基本功之一。  一、紧扣大纲,精心编制复习计划。初中数学内容多
期刊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把数学思想、方法作为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纲中明确提出来,这不仅是大纲体现义务教育性质的重要表现,也是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培训创新思维的重要保证。  一、了解《大纲》要求,把握教学方法  所谓数学思想,就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所谓数学方法,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程序,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反映。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方法
期刊
国际上各国之间的竞争主要取决于科学技术水平和知识水平的发展,尤其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只有提高民族的创造能力,才能在国际经济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而民族的创造能力要靠提高全民的教育水平,培养一大批具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实施创造性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语文学科的创造性培养又是民族的生命力的体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是深化语文教改,实施语文素质教育,实现语文现代化的正确方法。 
期刊
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所以,我们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转变教学观念。不再是“教学生学会”,而是“教学生会学”。教师充
期刊
师德,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工作内容可用四个字概括:教书育人。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纷繁复杂。包括许多方面工作,而且非常讲求方法。笔者借此谈一些亲身感受。  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学生的生活范围相对比较狭窄,老师无疑是对他们影响很大的人,也是他们模仿的对象。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刚参加工作的我在黑板上
期刊
中学数学是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肩负着自身的历史重任,对培养和发展中学生素质意义重大。在数学教学中,如何面向二十一世纪,培养和提高中学生数学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中学生数学素质作一探讨。  一、面向全体,因材施教,重视数学意识的培养  前国家教委付主任柳斌指出:素质教育的要义即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