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92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中学语文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语文教学工作者,应该紧跟语文教育制度的改革步伐,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自身使命。阅读教学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要充分结合课文的主要内容,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让语文教学中的“立德树人”任务落在实处。文章对在语文教学中实现“立德树人”的价值展开分析,对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融入立德树人理念展开探讨。
  关键词:阅读教学;立德树人;德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7-0128-02
  一、语文教学中实现立德树人的价值分析
  (一)立德树人的内涵分析
  “立德树人”从教育理念上可以分为两个含义:“立德”是指培养学生崇高的思想品德意识,树立一个道德高尚的新时代学生形象;“树人”是指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合格人才队伍。从教学目的来看,“立德”注重的是思想道德修养,“树人”则强调学习能力培养;从辩证的角度来看“立德”和“树人”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立德”是“树人”的基本前提,“树人”是“立德”的根本目标。
  (二)实现“立德树人”的价值
  1.指明教育发展方向
  “立德树人”为中国的教育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始终明确“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努力为每一个学生营造平等接受教育的空间,让学生在实现道德教育的基础上拓展一技之长,通过学习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和人类奉献自身的力量。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对中国教育事业具有重大意义,深刻揭示了教育的根本价值,为教育事业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指明了发展方向。
  2.增强人民幸福感
  教育的初衷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一技之长,并为个人、家庭、社会带来应有的贡献,让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国家甚至全人类带来福祉。“立德树人”明确了教育的根本目标,即让学生树立崇高的思想道德标准,保持以集体利益为先,养成爱国敬业的无私奉献精神,用科学知识来武装自己,通过对社会做出的贡献而获得幸福感。“立德树人”不仅明确了“立德”和“树人”的教育标准,还直观地回答了“如何立德”“如何树人”的切实问题,“立德树人”教育思想明确了国家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体现了“立德树人”实现人民幸福感的强烈期盼。
  二、探讨阅读教学中如何融入立德树人理念
  (一)阅读教学的问题反思
  1.阅读教学模式落后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中国应试教育的普遍影响,语文教师在阅读教育中更注重文化素质教育,忽视了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经过对某校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超过70%的学生认为学习就是为了考取好成绩,在中考中立于不败之地,落后的教学模式没有重视阅读教学对道德素质的培养。
  2.阅读教学方法单一
  受到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影响,初中语文的教学方法存在很大差异,很多发达城市的阅读教学借助先进的教学设备,采用了新型的阅读教学方法,大大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学习积极性。但是很多偏远地区的中学一直沿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枯燥的课堂跟读教学令课堂气氛枯燥沉闷,大大降低了阅读教学效率,长此以往会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落后的阅读教学方法对素质教育尚且不力,道德教育更是无从谈起,因此落后单一的阅读教学方法是现代阅读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3.课外阅读严重不足
  很多学生没有意识到课后阅读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大部分学生在完成了课堂阅读学习任务后就以为大功告成,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具有课后阅读习惯,语文教师缺乏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监督,课外阅读量不足这是阅读教学的大忌。众所周知,语文课堂上的阅读时间有限,除去语文教师的基本讲解和总结,学生进行阅读练习的时间很少,能够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课堂练习的机会更是渺茫,因此课后的阅读对阅读教学至关重要,就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来看,课后阅读严重不足是阅读教学中的一项主要问题。
  (二)阅读教学与立德树人的有机结合分析
  1.德育结合文章时代背景
  新的教育制度要求语文教学推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文章的时代背景,结合不同时代背景进行具体分析,在开展《黄河颂》文章阅读练习时,语文教师要充分讲解抗日战争时期的局势,学生通过对文章的学习从而认识到八路军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付出的牺牲和努力。教师在《黄河颂》的阅读教学中可以拓展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黄河颂》朗读比赛,通过朗读比赛加强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让“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得到充分的推广。
  2.德育注重文章感情色彩
  “当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就流下来了”来自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语文教师可以充分结合文章的感情色彩,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通过朱自清先生对父亲买橘子背景的描述,认识到父爱如山般厚重和伟大,学生在阅读练习中模仿朱自清先生的写作手法,可以表达出对父亲为自己默默付出的感激之情。学习《背影》一文后,语文教师要为学生布置课后阅读作业,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父爱母爱的文章,通过课后阅读练习加强学生对文章感情色彩的理解,从而有效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
  3.德育关注作者经历
  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关注文章作者的介绍,学生通过对文章作者的认知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是我们所熟悉的文章,鲁迅先生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描述,表达了鲁迅先生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无比怀念,学生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也充分燃起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结合作者简介,学生可以对鲁迅先生的生平有一定的了解,学生可以学习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做人情怀。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将德育与作者简介相融合,推行“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
  结合文章对“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内涵加以分析,教育工作者可以加强对“立德树人”理念的认识和了解。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对“立德树人”的价值分析,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可以指明教育發展方向,增强人民幸福感。阅读教学存在阅读教学模式落后、阅读教学方法单一和课外阅读严重不足等主要问题,采取德育结合文章时代背景、德育注重文章感情色彩和德育关注作者经历等主要措施,可以加强“立德树人”教学理念的推广和实践。
  参考文献:
  [1]霍梅梅.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J].高考,2018(21).
  [2]郭芳.在语文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J].教育家,2016(43).
  [3]王云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J].中学语文,2017(Z2).
  作者简介:黄一鸣(1979—),女,壮族,广西德保人,中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是学校为了丰富中学生的校园生活,帮助学生放松身心而创办的业余活动。传统的综合实践活动都是独立进行的,并没有与初中生物课程有机结合在一起。学校有必要对综合实践活动重新进行认识,认真考察综合实践活动与初中生物课程教学之间的关系,找出连接两者的节点,实现两者的有机整合。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初中生物;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
摘 要:得益于国家素质教育不断推广,学校对教育理念与管理方法进行了变革。农村地区许多中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突破传统僵化的思维管理模式,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实施人本教育,为国家培养符合现代化发展要求的全面综合素质型人才做努力,基于此,文章探析了农村初中学校管理中实施“以人为本”理念的路径。  关键词:学校管理;以人为本;农村初中  一、引言  教育本质上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过程,以人为本
摘 要:体育教学是高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高职学生的个人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文章针对当前高职院校中体育教学理念落后、教学内容片面等问题,进行以职业特色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新的改革目标指导下,建立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促进学生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职业特色;高职体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4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新的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除了言语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外,还有音乐智能、空间只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他認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都具有八种智能,只是其组合和发挥程度不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所以教育工作者应该做的,就是为具有不同智能潜力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不同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不同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