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
月在众峰顶,泉流乱叶中。
一灯群动息,孤磬四天空。
归路畏逢虎,况闻岩下风。
【诗人简介】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浙西词派的中坚人物。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赏析】
灵隐寺是人们熟悉的杭州一景,坐落在西湖西北的灵隐山麓。寺前冷泉飞度,古木苍翠;不远处的飞来峰如巨石飞坠,屹立于寺门,环境幽静、清雅。这次诗人找了一个恰当的时间,踏着月光游山,全诗的韵味就蕴藏在这月色当中。
前两句,“夜寒”点明时间,即深秋的寒夜。“香界”,指佛寺。由一个“白”字,未见其月,已见月光的皎洁。接着写透过寺门,可见曲折的山涧与寺门相连,一个清凉幽静的境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三、四句承上启下。抬头望“月在众峰顶”,可见月升中天,群峰相托;低头看“泉流乱叶中”,可见秋叶纷飞,泉水流淌。由静景写到动态,以动衬静,更显佛寺秋夜的静谧。四句读来,佛寺月夜之景尽收眼底,俯仰之间,所见所感,妙趣横生。
五、六句先写进入佛寺。“一灯”指寺里的长明灯。“群动息”,语出陶渊明的《饮酒》,指一切都归于沉寂。“孤磬”指僧人夜里诵佛经的击磬声。“四天”指四禅天,佛教所谓色界诸天,即整个天空。两句意为,进入佛寺,只见一盏灯独自发出亮光,犹感四周静寂,只听到僧人在夜里诵经的击磬声,悠然回响在寂静的夜空中。
最后两句承上启下,写由于环境太过冷清、太过空寂,难免使人生出孤独惆怅之感,不便久留,只好出了寺门离归。山林多虎,使人生畏,“况闻岩下风”。所谓“云从龙,风从虎”。闻风如见虎,使人更觉惊恐不安,欲离归而又难以回归。
全诗写灵隐寺的月夜景色,突出了山中佛寺的空幽冷寂,表现出诗人孤独惆怅、寂寞难耐的心境。写法上,以景托情,情由景生,情景交融,水乳难分。
月在众峰顶,泉流乱叶中。
一灯群动息,孤磬四天空。
归路畏逢虎,况闻岩下风。
【诗人简介】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浙西词派的中坚人物。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赏析】
灵隐寺是人们熟悉的杭州一景,坐落在西湖西北的灵隐山麓。寺前冷泉飞度,古木苍翠;不远处的飞来峰如巨石飞坠,屹立于寺门,环境幽静、清雅。这次诗人找了一个恰当的时间,踏着月光游山,全诗的韵味就蕴藏在这月色当中。
前两句,“夜寒”点明时间,即深秋的寒夜。“香界”,指佛寺。由一个“白”字,未见其月,已见月光的皎洁。接着写透过寺门,可见曲折的山涧与寺门相连,一个清凉幽静的境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三、四句承上启下。抬头望“月在众峰顶”,可见月升中天,群峰相托;低头看“泉流乱叶中”,可见秋叶纷飞,泉水流淌。由静景写到动态,以动衬静,更显佛寺秋夜的静谧。四句读来,佛寺月夜之景尽收眼底,俯仰之间,所见所感,妙趣横生。
五、六句先写进入佛寺。“一灯”指寺里的长明灯。“群动息”,语出陶渊明的《饮酒》,指一切都归于沉寂。“孤磬”指僧人夜里诵佛经的击磬声。“四天”指四禅天,佛教所谓色界诸天,即整个天空。两句意为,进入佛寺,只见一盏灯独自发出亮光,犹感四周静寂,只听到僧人在夜里诵经的击磬声,悠然回响在寂静的夜空中。
最后两句承上启下,写由于环境太过冷清、太过空寂,难免使人生出孤独惆怅之感,不便久留,只好出了寺门离归。山林多虎,使人生畏,“况闻岩下风”。所谓“云从龙,风从虎”。闻风如见虎,使人更觉惊恐不安,欲离归而又难以回归。
全诗写灵隐寺的月夜景色,突出了山中佛寺的空幽冷寂,表现出诗人孤独惆怅、寂寞难耐的心境。写法上,以景托情,情由景生,情景交融,水乳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