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讨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对问题自主思考、相互提问,通过相互启发来发展思维能力和剖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时,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恰当设计谈论点,讨论的内容要有值得思考的地方,引发学生的不同见解,教师要计划好谈论内容,让学生的讨论有的放矢。
【关键词】 课堂合作讨论
学讲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先学后的合作助学,让学生在自主质疑和合作探讨中共同学习、相互促进。教师则要梳理好讨论的内容、组织好讨论的方式,指导好讨论的过程。促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然后通过相互启发,探求出大家可以认可的结果。教师应该组织好在课堂上的讨论,有利于开拓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课堂讨论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做铺垫,教师精心设计学生要讨论的问题,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好讨论内容,问题的讨论要有价值,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一些没意义的问题上,讨论的问题也要有针对性,要能解决实际问题,不能盲目的讨论。
一、问题要有讨论的价值
有价值的问题讨论是提高讨论效果的重要部分,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更有利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一般不用把时间浪费在简单容易理解的问题,在设计讨论问题时要围绕课文主体内容,写作手法和语言特点进行讨论,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文章,创造新型课堂。例如在《我的叔叔于勒》中,教师应该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把握住课文的重点难点,抓住突破口,给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主题的理解自然也就轻而易举了。不过,设置问题的时,不能故弄玄虚,故意拔高,让学生摸不着头脑。我通过检查课前预习情况,发现多数学生认为课文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但课文为什么以“我的叔叔于勒”为题目呢?这一问恰似一个波澜,抓住了学生“愤”、“悱”之机,很快把学生带入老师所创造的问题情境之中,引起学生思维的火花的碰撞,从而他们去主动地接受课堂上的信息,也激发起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作者一家人把于勒看作是家里的希望,为什么在看到于勒时,菲利普夫妇的做法是唯恐被认出来?学生根据这个话题讨论起来,有的学生觉得家人把于勒看作福星是因为他在国外发来一大笔财,可以帮助到家人后来看到他的落魄,害怕认出成为负担,表现在利益的熏陶下人情的淡漠,通过学生的讨论,更容易揣摩任务的心理特点,有助于学生紧跟情节的发展,更好的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题。我认为有价值的讨论就要围绕文本的主题来设置,充分发掘文章中心內容,对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学习潜能。
二、 讨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
针对性问题是为了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来设置的问题。学生课堂上的讨论的内容应该有的放矢,对于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问题,不应该花费太多时间,要把讨论的内容放到理解内容、把握主题的问题上,以收到讨论的实际效果。如教学鲁迅的《故乡》,这篇文章是以我回故乡时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的,在这个故事中,可写的人和事有很多,可以讨论为什么作品只是选取了杨二嫂和闰土来描写呢?这两个人物同样有没有主次之分呢?作者选取这样两个人物来着重描写是为了突出一个什么主题呢?学生带着这样的三个问题展开讨论,就体现了讨论的针对性。通过思维碰撞和小组之内、小组之间的交流,大多学生能够认识到作者在描写杨二嫂的时候,只是用一个场景里的几句话就表现出她的性格,但在写闰土时就不同了。作者首先以表细腻、抒情的笔调来描写少年闰土活泼、英俊的形象,然后又重点描写了阔别三十年后的闰土的面貌、衣着、动作以及性格的巨大变化,深刻揭露了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农村人们所受到的种种苦难和迫害,反映了当时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表明了特别需要变革来开辟新道路的中心思想。像这样的围绕文章主旨精髓的针对性的问题,能够让学生通过集思广益,开发思维,相互促进,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 调控好讨论问题的时机
课堂讨论是提高学生课堂效果的基本途径。能否掌握好课堂讨论的时间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讨论效果。有的教师因为没有把握好在课堂上讨论的时机,学生在讨论时思维混乱,不知道从哪方面来讨论,导致讨论效果不尽人意,所以,教师应该把握好讨论时机,有效开展讨论,开拓学生思维发展,激发学生探索精神。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为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冷漠,我安排学生把父亲看到落魄的于勒叔叔时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注意到“脸色煞白、压着嗓子、两眼发直”等词语,形象的表演出菲利普看到落魄于勒时的冷漠,我设计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菲利普夫妇看到于勒避而不见?全家人不是一直盼望着于勒回来吗?通过讨论,学生明白菲利普夫妇在意的只是于勒的钱,看到于勒的处境,他们特害怕被于勒认出成为他们家的累赘,通过谈论学生深刻理解菲利普夫妇对亲情的淡漠和自私,学生通过讨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四、 教师要扮演好讨论中的角色
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效果,需要教师扮演好指导的角色。有时教师提出问题就让学生讨论了,殊不知一些学生根本就没讨论和问题有关的内容。这样不光是浪费时间,也没有讨论出结果。教师应该在学生讨论时走进学生之间参与讨论,针对出现的问题加以指导,才能确保学生讨论的效果。例如在学习教材《故乡》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挑选出你们认为印象深刻的小事,也能从写作手法上分析。然后让每小组开始讨论,我走下去和学生一起互动,问他们选择哪件事?为什么吸引到他们?然后参与学生的讨论之中,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这样,学生讨论的积极性也被激发出来,纷纷踊跃回答。讨论中教师适当的指导,可以避免无谓的讨论,给学生指明讨论的方向,促使学生能够围绕主要问题,说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总之,学讲方式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教师要组织好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在课堂上讨论时,教师应该针对一些有价值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吸引学生好奇心,要围绕文本的内容设置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讨论,关键时刻还应该把握讨论的时机,给予讨论时的调控和指导,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堂的讨论才能促进学生讨论时的目的、过程和方法,收到讨论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 课堂合作讨论
学讲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先学后的合作助学,让学生在自主质疑和合作探讨中共同学习、相互促进。教师则要梳理好讨论的内容、组织好讨论的方式,指导好讨论的过程。促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然后通过相互启发,探求出大家可以认可的结果。教师应该组织好在课堂上的讨论,有利于开拓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课堂讨论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做铺垫,教师精心设计学生要讨论的问题,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好讨论内容,问题的讨论要有价值,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一些没意义的问题上,讨论的问题也要有针对性,要能解决实际问题,不能盲目的讨论。
一、问题要有讨论的价值
有价值的问题讨论是提高讨论效果的重要部分,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更有利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一般不用把时间浪费在简单容易理解的问题,在设计讨论问题时要围绕课文主体内容,写作手法和语言特点进行讨论,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文章,创造新型课堂。例如在《我的叔叔于勒》中,教师应该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把握住课文的重点难点,抓住突破口,给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主题的理解自然也就轻而易举了。不过,设置问题的时,不能故弄玄虚,故意拔高,让学生摸不着头脑。我通过检查课前预习情况,发现多数学生认为课文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但课文为什么以“我的叔叔于勒”为题目呢?这一问恰似一个波澜,抓住了学生“愤”、“悱”之机,很快把学生带入老师所创造的问题情境之中,引起学生思维的火花的碰撞,从而他们去主动地接受课堂上的信息,也激发起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作者一家人把于勒看作是家里的希望,为什么在看到于勒时,菲利普夫妇的做法是唯恐被认出来?学生根据这个话题讨论起来,有的学生觉得家人把于勒看作福星是因为他在国外发来一大笔财,可以帮助到家人后来看到他的落魄,害怕认出成为负担,表现在利益的熏陶下人情的淡漠,通过学生的讨论,更容易揣摩任务的心理特点,有助于学生紧跟情节的发展,更好的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题。我认为有价值的讨论就要围绕文本的主题来设置,充分发掘文章中心內容,对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学习潜能。
二、 讨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
针对性问题是为了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来设置的问题。学生课堂上的讨论的内容应该有的放矢,对于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问题,不应该花费太多时间,要把讨论的内容放到理解内容、把握主题的问题上,以收到讨论的实际效果。如教学鲁迅的《故乡》,这篇文章是以我回故乡时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的,在这个故事中,可写的人和事有很多,可以讨论为什么作品只是选取了杨二嫂和闰土来描写呢?这两个人物同样有没有主次之分呢?作者选取这样两个人物来着重描写是为了突出一个什么主题呢?学生带着这样的三个问题展开讨论,就体现了讨论的针对性。通过思维碰撞和小组之内、小组之间的交流,大多学生能够认识到作者在描写杨二嫂的时候,只是用一个场景里的几句话就表现出她的性格,但在写闰土时就不同了。作者首先以表细腻、抒情的笔调来描写少年闰土活泼、英俊的形象,然后又重点描写了阔别三十年后的闰土的面貌、衣着、动作以及性格的巨大变化,深刻揭露了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农村人们所受到的种种苦难和迫害,反映了当时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表明了特别需要变革来开辟新道路的中心思想。像这样的围绕文章主旨精髓的针对性的问题,能够让学生通过集思广益,开发思维,相互促进,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 调控好讨论问题的时机
课堂讨论是提高学生课堂效果的基本途径。能否掌握好课堂讨论的时间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讨论效果。有的教师因为没有把握好在课堂上讨论的时机,学生在讨论时思维混乱,不知道从哪方面来讨论,导致讨论效果不尽人意,所以,教师应该把握好讨论时机,有效开展讨论,开拓学生思维发展,激发学生探索精神。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为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冷漠,我安排学生把父亲看到落魄的于勒叔叔时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注意到“脸色煞白、压着嗓子、两眼发直”等词语,形象的表演出菲利普看到落魄于勒时的冷漠,我设计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菲利普夫妇看到于勒避而不见?全家人不是一直盼望着于勒回来吗?通过讨论,学生明白菲利普夫妇在意的只是于勒的钱,看到于勒的处境,他们特害怕被于勒认出成为他们家的累赘,通过谈论学生深刻理解菲利普夫妇对亲情的淡漠和自私,学生通过讨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四、 教师要扮演好讨论中的角色
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效果,需要教师扮演好指导的角色。有时教师提出问题就让学生讨论了,殊不知一些学生根本就没讨论和问题有关的内容。这样不光是浪费时间,也没有讨论出结果。教师应该在学生讨论时走进学生之间参与讨论,针对出现的问题加以指导,才能确保学生讨论的效果。例如在学习教材《故乡》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挑选出你们认为印象深刻的小事,也能从写作手法上分析。然后让每小组开始讨论,我走下去和学生一起互动,问他们选择哪件事?为什么吸引到他们?然后参与学生的讨论之中,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这样,学生讨论的积极性也被激发出来,纷纷踊跃回答。讨论中教师适当的指导,可以避免无谓的讨论,给学生指明讨论的方向,促使学生能够围绕主要问题,说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总之,学讲方式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教师要组织好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在课堂上讨论时,教师应该针对一些有价值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吸引学生好奇心,要围绕文本的内容设置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讨论,关键时刻还应该把握讨论的时机,给予讨论时的调控和指导,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堂的讨论才能促进学生讨论时的目的、过程和方法,收到讨论的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