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案争彩 共谋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

来源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64114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8月,武汉开发区(汉南区)教育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集合三中、四中两所学校成立了区第一学区。本着“优势互补、合作共生、共同发展、彰显特色”的发展目标,从课程改革、教学管理、课堂教学、资源共享、校本研训、教育科研、德育活动、教学评价、教师激励、队伍建设、学校管理等方面积极开展学区化办学探索。经过为期三年的学区探索,第一学区运行良好,初步实现了学区内学校协同共进的目的。此时,在整个区域全面推进学区制改革的时机日渐成熟。2017年8月,区教育局结合市教育局深化教育改革重点目标要求,重点围绕“学区划分及学区工作推进”两个方面的问题,对全区20所中小学开展全方位下校调研。在认真总结区第一学区经验的基础上,区教育局积极谋划,按照“统一规划、区域兼顾、优势互补、整体提高”的原则,在全区义务段学校设置12个学区,实现义务段学区建设的全覆盖。
  从学区试点到学区建设的全面推进,从个案到群案,武汉开发区(汉南区)的12个学区各显其能,积极作为。
  学区统筹 明晰路径
  划定学区后,按照区教育局的相关要求,各学区在学区建设的顶层设计上各显其能,这为厘清学区发展关键问题,确立学区发展愿景与目标,明晰发展路径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如第十二学区所在的薛峰小学和东城垸小学在第一时间制定了《薛东学区“十三五”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规划》,并通过学区发展SWOT分析,精准剖析了两校内部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名师研学、班级文化与学习小组建设等实施路径;第三学区所在的纱帽中学、开发区二中、陡埠中学和邓南中学以现代化学校创建为契机,研制了学区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共同商定了学区例会制度、集体教研制度、教学联动制度、学业联考制度、教师培训制度等,并将同步教研与学区联考作为学区发展的重要抓手,有效助推了学区一体化发展。
  文化辐射 和谐共生
  在学区建设之初,每一个学区均十分关注学校文化的辐射问题。在此过程中,每一学区既希望强校发挥引领作用,又追求文化交流的双向辐射功能。如开发区三中、四中与汉南中学组成的第一学区,分别以健康教育、关爱教育和劳动教育为文化特色。在学区融合过程中,三中将健康教育的落脚点确定为健美生活,四中着力凸显关爱传递美,汉南中学则以劳动创造美为突破口,达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目的;神龙小学教育集团和军山小学所在的第八学区根据三校区校情和特色,将“适性融合、怡情共长”的理念融合到各校的办学思想、校务管理、教育教学和师生发展中,共谋学区高位均衡和可持续发展,充分实现学校文化双向辐射作用的同时,达成学区内各校之间的和谐共生。
  研学同步 互通共融
  为打破学区内校际交流的屏障,在实现课堂教学资源优势互补的基础上,达成校际交流常态化,12个学区借助互联网直播平台开启各学科网上同步教研,学区内教师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研,在突破教研时间与空间的同时,也为学区内同一学科教师的思想碰撞提供了有效途径。值得一提的是,除同步教研外,为解决学区内小规模学校师资不均衡的问题,部分学区也开启了同步课堂的探索与实践。在同一学区内,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实施同步课堂,在学区内共享优秀的师资与更好的课堂,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互通与共融。
  课程联动 携手共进
  课程是学生成长的跑道。在学区建设过程中,第七学区(三角湖小学博学校区、三角湖小学新华校区和黄陵小学)本着“优化学区特色建设,整合学区特色优势”的原则,在校本课程建设中各有侧重,形成联动。博学校区的灵动校本课程、新华校区追梦校本课程、黄陵小学的体验校本课程均采取博学校区比较成熟的课程实施策略,力争达到“人人有参与、选班而学”的方式,周周有实施,年年有展示;同时博学的武藝类课程、新华的梦真类课程、黄陵小学的摄影类课程显出各校区的特色,彰显了个性。实验小学、纱帽山小学和邓南街中心小学所在的第五学区在课程上也进行了精彩的联动。实验小学作为一所开发区新建校,向纱小借鉴雅行教育,在校内夯实书法和诵读,培养学生传统文化底蕴。实小的创新理念、特色课程也为纱帽山小学和邓南街中心小学开阔视野,共策、共享、共研,促进各校提升一校一品。
  师资共享 研训一体
  师资是学校质量发展的关键。在12个学区,师资共享已成常态。如第五学区成立的“万能艳名师工作室”和“熏陶无痕班主任工作室”,面向学区内三所学校全面开放,吸收各校区的教师成为工作室的成员,定期开展工作室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第十学区(沌口小学、子林小学、汉南小学和水洪小学)通过名师工作室、教师结对、教师培训、专家讲座等形式开展学区师资(特别是青年教师)培养系列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的作用,将骨干教师的经验在教研活动中共享,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起来。在此过程中,学区研训内容包含学科教研、校本研修、课题研究及专项培训,使教师发展与研训有机结合,以交流谋发展、以共享促进步。
  管理升级 提升效能
  在12个学区还未划定之前,我区通过三年的实践探索,提炼出“一个平台六个统一”的学区管理机制。一个平台是指一体化的学区管理平台;六个统一即教学管理统一、教师发展平台统一、资源管理统一、教科研工作统一、德育活动统一、评价激励机制统一。随着义务段学区建设的全面铺开,各学区不断进行管理升级,在管理效能提升上也做出了新的探索。如:第四和第十二学区为提升管理效能,确定各自的学区质量管理体系。按照“标准”“程序”“记录”三位一体的管理文件结构,做到凡事有标准(有据)、做事有流程(有序)、事事有记录(有痕),每个人的工作都有流程,常规工作按流程规范自主做,重大疑难工作请示领导商量做。这样的机制极大地减少了流程中的信息损耗,实现学区教育的精益管理。第七学区则采用“N 集团中心”的一体化学区管理模式,以“一个管理委员会、多个法人、多套行政班子、统一管理、资源共享、多元共进”的运作方式,保持人、财、物独立。同时 “N 集团中心”的一体化学区管理做到“三个三”,即三个共享:人力资源共享、设施资源共享、信息资源共享;三个统一:人员安排统一、教育教学统一、考核评价统一;三种机制:交流互动深入化、课堂教研同步化、教育资源数字化。
  从初步试点到全面覆盖,学区制的推进已从个案研究过渡到群案研究。目前,12个学区按照各自的发展愿景,在学区建设方面呈现各自的精彩。12个学区就是12个发展共同体,这些学区在谋求学区内校际协同发展的同时,也为推进区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贡献着自己的一分力量。
  【作者系武汉开发区(汉南区)教育局党委委员】
  责任编辑/李慕绚
其他文献
2015年12月28日,全省特殊教育学校快乐生活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专题研讨会暨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年会在蕲春县特殊教育学校召开。省教育厅、特教学会及理事单位、黄冈市教育局领导及各市州特校校长参加会议。  当天上午,与会代表齐聚蕲春县特校,观看了该校师生精心准备的文艺表演,观摩了校园环境和该校快乐生活教育展示。会上,武汉盲校、武汉江岸区辅读学校、建始县特殊教育学校、松滋市特殊教育学校、蕲春特校等5所学校
【编者按】学区制建设是促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是义务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来,为促进区域教育的优质均衡,武汉开发区(汉南区)教育局围绕学区制建设开展了一系列探索与实践,在全区范围内成立了12个学区(4个初中学区,8个小学学区)。在“优势互补、合作共生、共同发展、彰显特色”发展目标的指引下,各学区围绕课程改革、教学管理、资源共享、校本研训、德育活动、队伍建设、学校管理等方面积
多年来,江汉区教育局将保障教师待遇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我们紧跟形势,超前谋划,构建了一整套以确保增量为前提,量化考核为核心的奖励性绩效考核体系(以下简称“新绩效”),保证了教师工资高标兑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责权相适。  根据人社部门关于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总体精神,江汉区教育局从2009年开始,将30%工资部分进行了绩效考评与分配。2014年,在“八项规
30年来,她扎根乡村教育,无怨无悔;  30年来,她坚守三尺讲台,无私奉献;  30年来,她潜心教书育人,孜孜不倦;  30年来,她为了心中的梦想脚踏实地不懈奋斗,从一名代课教师成长为“名师”“特级教师”。  2019年全国第35个教师节之际,她又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这是继宋国珍、乔永斌之后,保康这个秦巴山区贫困县又一位获此殊荣的老师。  翻开她的荣誉簿,“湖北省特级教师”“湖北省师德标兵”
春蚕破茧成蝶,雄鹰蜕变重生。适度的磨砺、挫折让孩子的人生变得更加饱满和坚韧。作为肩负时代使命的幼教工作者,我们意识到,在幼儿园实施淬砺教育,势在必行。自2013年开始,湖北省实验幼儿园开启了淬砺教育之旅。  淬砺教育又称挫折教育。淬砺是指制造刀剑必需淬火和磨砺,以增加锋度和硬度,常比喻人的刻苦锻炼。淬砺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抗挫能力,增强其社会适应性,使其获得受益终生的意志品质。  经过多方学习
曾有一段时间,在不少地方都出现过这样的一种现象:当某同学过生日的时候,该同学的家长会邀请其他同学和家长参加生日聚会。受邀家长参加聚会时,免不了要带上祝福的礼品、礼金。而自己的孩子过生日时,又要讲一讲礼尚往来,回请对方的家长。这样来来往往,既给大家带来了负担,又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甚至还出现了炫耀、攀比等不良现象,让大家都疲于应付,苦不堪言。  小朋友过生日希望得到同伴的祝福本无可厚非,但有的家长做
党的十九大以来,荆门市东宝区教育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把师德师风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引领全区广大教师学习、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增强师德底线意识,规范教师职业行为,修炼教师职业形象,夯实立德树人根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突出“师德第一”
日前,保康县4个督学责任区督学、督导干部及中小学校长通过进校园、进寝室、进教室、进食堂、进办公室,现场观摩视导,听汇报、提建议,围绕生本教育改革、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安全管理3项重点工作进行交流研讨,以进一步凝聚共识,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夯实基础,推动落实。  据悉,该县建立了4个督学责任区,覆盖全县每一所中小学(幼儿园),每个责任区配备3名责任督学,并在每所学校大门外显著位置悬挂公示牌,公布责任督
读完《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最大的感触,就是明白了教育的目的是快乐,教育的手段和方式也应该是快乐的,快乐与教育相伴相随。斯宾塞的教育理念中传递着爱的情感,渗透中快乐的音符。这让我想起曾经写的一篇博文《Education就是“爱到开心”》。  此时此刻,我陷入了对一个问题的沉思,什么是教育?卢梭曾言:“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卢梭提出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
2017年,薛峰小学与东城垸学校(中、小学)组建第12学区,也叫“薛东学区”。2018年,为进一步推进学区制建设,薛东学区与汉南区第4学区的育才中学、黄陵中学、乌金中学联合成立了一个学习、研究、发展的共同体。从两校牵手到五校协奏,“12-4”学区共同体建立了“名师研学”这一品牌项目。“名师研学”是根据该区干部教师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量身打造的与名师“高位对接”,融“学、思、议、悟、行”于一体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