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话题作文不仅是高考作文的重要形式,而且是中考作文改革的方向,究其原因,是其文体和内容具有开放性的优势:学生围绕话题爱写什么就写什么,爱表达什么就表达什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符合学生的写作规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体性。曾有人作过比较,在目前的教学体制下,小学生创新能力最高,初中、高中逐步退化。而高中生在作文教学、考试中已开始松绑,那小学生就更不应该给太多的束缚。如果说小学一、二年级是感受作文,三、四年级才开始学写作文,是模拟阶段,那么,五、六年级就应该放飞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去写创新作文,让所想、所感、所体验的都成为他们的写作内容。小学作文开始渗透话题不仅能丰富写作素材,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进学生发展,为以后进入初中、高中写好话题作文奠定基础。我在高年级作文教学中,通过渗透话题,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感受生活、创新思维,为开发学生作文思路而做“引子”、“铺垫”。
一、在生活中感受话题
写作内容来源于生活,这是作文教学永恒的主题。作文要有感而发,故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并让他们将现实生活中的经验、感受,积累为与话题有关的材料,概括、加工为作文话题。如教苏教版第12册习作1时我做了这样的尝试:寒假生活虽然短暂,但往往留给学生很多的欢乐和喜悦。特别是一提起过春节,学生就有说不尽的话题:有的说爸爸在外打工回家,过年买了许多吃的;有的说妈妈为我买了几件款式新颖的衣服,我穿在身上,觉得漂亮极了;有的说大年三十晚上和爸爸一起放烟花爆竹,别提有多开心了;有的说春节联欢晚会那才过瘾呢,赵本山的小品把我笑得前翻后仰;还有的说,过年后,我用压岁钱买了好几本书,读后增加了许多知识……(其实这些都是话题作文的材料),我再引导学生从中总结出“吃”“穿”“玩”“读书”“看电视”等许多话题,然后围绕话题进一步思考,将材料具体化、多样化,并指出可以用什么题目来统帅这些材料,写出话题作文,如“轻松的寒假”、“快乐的寒假”、“我和爸爸放烟花”等。这样,让学生觉得老师出的作文题目就是这样从生活中来的,学生自然就会更关注生活,留心生活。
事实上,生活中有大量这样的材料,只要我们引导学生留意、关注,就能加工、概括出许多话题,再由学生根据话题自己命题、选题,自由习作,这样大大扩展了学生的写作思路和习作内容来源。这正是新课改“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发挥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理念的体现,更利于拓展学生创新思维。
二、在活动中说话题
常言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既然材料、话题都是从生活中来,那么我们不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扯扯话题,同学之间自由说说,在无拘无束无目的中说话题,训练学生的思维。比如,学习了苏教版第九册《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一文后要求调查当地水资源情况,并提出保护当地水资源的建议。我正好利用这样的机会让学生认真开展调查活动。因为在学生看来我们这里“不缺水”或“水很多”。所以通过调查既可进一步提高学生认识,又可培养学生调查能力,也就是让大家说话题。同学们分组走访农户、城镇住户、环保站工作人员,甚至到图书室、到爸妈单位或上网查询。我带着“水资源”这个话题,到每组看看,并听他们说。结果,每到一个小组,同学个个都争着说。我边听边点头,除了对不太科学的观点、说法稍作引导外,总是赞许地听他们说。而集体讨论时才亮出“保护水资源”主题,让学生讨论解决,各抒己“建”。这样,先让学生思维充分展开,然后根据要求整合内容,结果收到很好的效果。新课改实施中,学校需要经常开展诸如参观访问、体育比赛、社会调查、课外实践等活动,而这些活动往往能够引发许许多多的话题。及时捕捉这些话题,让学生放开思维,多方面多角度自由地说,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又能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在讨论中悟话题
虽说渗透话题训练,表面上对学生好像是无目的、无要求地进行,但作为老师要有一定的导向,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尤为重要,所以应当适当搞一些讨论,帮助学生学习提炼话题。
例如,苏教版第12册习作4提供了一段情境材料:毕业前夕,小学六年愉快的学习生活就要结束了,同学们将要离开可爱的母校,告别敬爱的师长。六年来,同学们就像一棵棵小树一样,茁壮成长起来。同时。也像一棵棵小树一样,各有各的姿态,各有各的特点。这时的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到小组里去和同学讨论讨论,听听同学是怎么说的。在小组讨论中,同学们渐渐集中在这样几个话题:①“留恋”,如留恋母校、老师、同学,在将要告别学校的时候,想到了在六年里老师的教育和培养、同学的快乐相处、自己的健康成长,眼前浮现出许许多多的事情;②“无悔”,如六年来没有让老师的心血白费,学到了应有的知识,完成了小学的学习任务;③“惭愧”,如贪玩淘气,没有真正把心思用在学习上,有一些知识还没有真正弄懂;④“自信”,如毕业以后,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老师的厚望,把自己培养为祖国的有用人才等。在学生热烈讨论后,我及时表扬同学们能从讨论中“悟”出这些话题,而且谈得很好。现在要求同学们将刚才讨论中围绕一定“话题”的发言(自己或综合大家的),拟个题目整理出来,形成这个话题的文章。
像这样通过课文教学或正常的作文教学,利用一些现成的材料或现成的事例,让学生讨论交流,学习提炼,通过相互了解和合作,从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有利于学生分享成功感,并把学生的思维带进一个广阔的天地。
四、在训练中写话题
通过以上三步,学生虽然还不知道话题作文怎么写,但知道了话题作文的话题和我们平时的作文题目一样,都来源于生活,而且初步学会了从现实生活或情境材料中找话题和围绕话题说,其实这正是话题训练要达到的目的。因为我毕竟是借用“话题”来训练学生写作的,所以,一边要顺应话题作文的写作规律,一边要通过小学高年级正常的作文写作来巩固以上成果。实践中,我把话题作文的格式摆出来,如诺贝尔小时候把兴趣放在炸药的发明上,后来他在这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您的兴趣是什么?历过哪些成功和失败?有过哪些喜悦和失望?请围绕“我的兴趣”这个话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习作,题目自定。因为“话题”本身不是文章题目,在此也不要学生去区别,所以我直接以半命题或命题的形式提供可选择的题目如“我的兴趣是____”,“兴趣是成功的动力”或“兴趣是成功的起点”等,然后让学生选择平时作文训练中积累的材料来写。话题作文文体不限,但小学作文以记叙文为主,所以选适合写记叙文的话题及话题材料,重点写记叙文,但不排斥其他文体,有时也鼓励愿意写的同学学写一些其他文体。这样,既与以往的训练相衔接。同时又与小学正常写作教学相连接。
一、在生活中感受话题
写作内容来源于生活,这是作文教学永恒的主题。作文要有感而发,故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并让他们将现实生活中的经验、感受,积累为与话题有关的材料,概括、加工为作文话题。如教苏教版第12册习作1时我做了这样的尝试:寒假生活虽然短暂,但往往留给学生很多的欢乐和喜悦。特别是一提起过春节,学生就有说不尽的话题:有的说爸爸在外打工回家,过年买了许多吃的;有的说妈妈为我买了几件款式新颖的衣服,我穿在身上,觉得漂亮极了;有的说大年三十晚上和爸爸一起放烟花爆竹,别提有多开心了;有的说春节联欢晚会那才过瘾呢,赵本山的小品把我笑得前翻后仰;还有的说,过年后,我用压岁钱买了好几本书,读后增加了许多知识……(其实这些都是话题作文的材料),我再引导学生从中总结出“吃”“穿”“玩”“读书”“看电视”等许多话题,然后围绕话题进一步思考,将材料具体化、多样化,并指出可以用什么题目来统帅这些材料,写出话题作文,如“轻松的寒假”、“快乐的寒假”、“我和爸爸放烟花”等。这样,让学生觉得老师出的作文题目就是这样从生活中来的,学生自然就会更关注生活,留心生活。
事实上,生活中有大量这样的材料,只要我们引导学生留意、关注,就能加工、概括出许多话题,再由学生根据话题自己命题、选题,自由习作,这样大大扩展了学生的写作思路和习作内容来源。这正是新课改“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发挥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理念的体现,更利于拓展学生创新思维。
二、在活动中说话题
常言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既然材料、话题都是从生活中来,那么我们不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扯扯话题,同学之间自由说说,在无拘无束无目的中说话题,训练学生的思维。比如,学习了苏教版第九册《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一文后要求调查当地水资源情况,并提出保护当地水资源的建议。我正好利用这样的机会让学生认真开展调查活动。因为在学生看来我们这里“不缺水”或“水很多”。所以通过调查既可进一步提高学生认识,又可培养学生调查能力,也就是让大家说话题。同学们分组走访农户、城镇住户、环保站工作人员,甚至到图书室、到爸妈单位或上网查询。我带着“水资源”这个话题,到每组看看,并听他们说。结果,每到一个小组,同学个个都争着说。我边听边点头,除了对不太科学的观点、说法稍作引导外,总是赞许地听他们说。而集体讨论时才亮出“保护水资源”主题,让学生讨论解决,各抒己“建”。这样,先让学生思维充分展开,然后根据要求整合内容,结果收到很好的效果。新课改实施中,学校需要经常开展诸如参观访问、体育比赛、社会调查、课外实践等活动,而这些活动往往能够引发许许多多的话题。及时捕捉这些话题,让学生放开思维,多方面多角度自由地说,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又能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在讨论中悟话题
虽说渗透话题训练,表面上对学生好像是无目的、无要求地进行,但作为老师要有一定的导向,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尤为重要,所以应当适当搞一些讨论,帮助学生学习提炼话题。
例如,苏教版第12册习作4提供了一段情境材料:毕业前夕,小学六年愉快的学习生活就要结束了,同学们将要离开可爱的母校,告别敬爱的师长。六年来,同学们就像一棵棵小树一样,茁壮成长起来。同时。也像一棵棵小树一样,各有各的姿态,各有各的特点。这时的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到小组里去和同学讨论讨论,听听同学是怎么说的。在小组讨论中,同学们渐渐集中在这样几个话题:①“留恋”,如留恋母校、老师、同学,在将要告别学校的时候,想到了在六年里老师的教育和培养、同学的快乐相处、自己的健康成长,眼前浮现出许许多多的事情;②“无悔”,如六年来没有让老师的心血白费,学到了应有的知识,完成了小学的学习任务;③“惭愧”,如贪玩淘气,没有真正把心思用在学习上,有一些知识还没有真正弄懂;④“自信”,如毕业以后,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老师的厚望,把自己培养为祖国的有用人才等。在学生热烈讨论后,我及时表扬同学们能从讨论中“悟”出这些话题,而且谈得很好。现在要求同学们将刚才讨论中围绕一定“话题”的发言(自己或综合大家的),拟个题目整理出来,形成这个话题的文章。
像这样通过课文教学或正常的作文教学,利用一些现成的材料或现成的事例,让学生讨论交流,学习提炼,通过相互了解和合作,从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有利于学生分享成功感,并把学生的思维带进一个广阔的天地。
四、在训练中写话题
通过以上三步,学生虽然还不知道话题作文怎么写,但知道了话题作文的话题和我们平时的作文题目一样,都来源于生活,而且初步学会了从现实生活或情境材料中找话题和围绕话题说,其实这正是话题训练要达到的目的。因为我毕竟是借用“话题”来训练学生写作的,所以,一边要顺应话题作文的写作规律,一边要通过小学高年级正常的作文写作来巩固以上成果。实践中,我把话题作文的格式摆出来,如诺贝尔小时候把兴趣放在炸药的发明上,后来他在这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您的兴趣是什么?历过哪些成功和失败?有过哪些喜悦和失望?请围绕“我的兴趣”这个话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习作,题目自定。因为“话题”本身不是文章题目,在此也不要学生去区别,所以我直接以半命题或命题的形式提供可选择的题目如“我的兴趣是____”,“兴趣是成功的动力”或“兴趣是成功的起点”等,然后让学生选择平时作文训练中积累的材料来写。话题作文文体不限,但小学作文以记叙文为主,所以选适合写记叙文的话题及话题材料,重点写记叙文,但不排斥其他文体,有时也鼓励愿意写的同学学写一些其他文体。这样,既与以往的训练相衔接。同时又与小学正常写作教学相连接。